-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中国政治课件(142张)
主题 ( 二 ) 主题 ( 三 ) 主题 ( 一 ) 目 录 ONTENTS C 4 专题跟踪检测 ( 一 ) 模块一 古代史 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中国政治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1 . 西周: 西 周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的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但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 2 . 秦朝: 郡 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3 .汉代: 西 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 ( 合称郡国并行制 ) 。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 “ 七国之乱 ” ,直到汉武帝实行 “ 推恩令 ” ,才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时,州由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制度。 4 . 魏晋南北朝: 大 体沿袭州郡县制。 5 . 隋朝: 裁 并滥设的州郡,地方人事权收归中央,实行军政分治,推行监察制度。 6 . 唐朝: 唐 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的四种类型 (1) 割 据型 ( 河朔型 ) :主要是安史旧部所在的河朔三镇。它们在形式上归中央政府的管辖,却拥有极大的自治权力,往往与中央相抗衡。 (2) 防遏型 ( 中原型 ) :主要集中于中原一带,由安史之乱战争期间临时设置的军镇分合而来。特点:常宿数十万重兵;赋税基本不上交中央。这种情况使中原诸镇既是唐后期收功弥乱的重要力量,又是乱兵丛生的是非之地。但它们并非割据,藩帅间或不听调遣,却仍不失为朝廷制遏骄藩的屏障。 (3) 御边型 ( 边疆型 ) :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边疆,尤以西北地区为典型。重兵驻扎以守边疆。 (4) 财源型 ( 东南型 ) :主要在东南地区。特点是兵力寡弱、财富丰稔,是唐朝的 “ 赋税之地 ” 。 河朔镇与中原镇在割据与防割据上的均势,中原镇与边疆镇的内外均势,边疆、中原、东南镇在武力与财力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构成了一个制衡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稳定统治了一百多年。 7 .宋朝: 由 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上的权、钱、兵收归中央。这些措施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开始,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绝对优势。 8 . 元朝: 为 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其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地方政治制度史上的又一项重大变革。 9 .明朝 (1 ) 地 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 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 10 .清朝: 地 方主要官员有总督 —— 军政事务;巡抚 —— 行政长官;提督学政 —— 科举、学校事务。 主题考向探究 / 准 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拓展教材的宽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据学者研究,唐朝 “ 安史之乱 ” 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 安史之乱 ” 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 ( 个 )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唐朝 “ 安史之乱 ” 后百年间。 史料实证:表格中藩镇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与中央关系及功能。 历史解释:从藩镇与中央关系以及功能来分析其作用。 思维脉图 解析: 据材料信息,藩镇赋税完全不上供给朝廷的只有河朔型藩镇,但该类型藩镇在藩镇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小,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 A 项与题意不符;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B 项排除;据材料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税权和军权,拥兵自重,与朝廷对立,故 C 项说法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安史之乱 ” 后的百余年间,绝大部分唐朝藩镇的官员任免权仍掌握在朝廷手中,且某些类型的藩镇在守卫边疆、抵御周边势力的入侵、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考向 ( 二 ) 转换思维的角度 2 . (2018· 高考天津卷 )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 “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 ……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 ,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解析: 元朝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央负责,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权力、而非缺乏实际权力, A 项正确, B 项错误;地方官吏由中央负责选用,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行省权力没有集中专断,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 D 项错误。 答案: A 考向 ( 三 ) 挖掘认知的深度 3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 “ 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 ” ,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 “ 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 ,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 A 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 C 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优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 D 项。 答案: B 4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 “ 皮币 ” ,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 “ 千户侯 ” 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 C 对:由材料可知,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的 “ 千户侯 ” 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 40 万钱一张的 “ 皮币 ” 用来置放礼物,朝廷的这种做法会使诸侯王的经济实力受到极大削弱。 A 错:材料没有提及对货币的管理情况。 B 错:与材料反映的史实不符。汉武帝时期通过实行儒学独尊,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D 错:朝廷这种做法是加强而非 “ 实现了 ” 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C 考向 ( 四 ) 延展知识的长度 5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汉宣帝曾称: “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 ( 郡太守 ) 乎! ”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 C 项; D 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答案: A 6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解析: D 对: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并且在地方实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材料中秦国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A 错: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起来,而不是公田制度完善。 B 错: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普及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 错:秦朝建立后,在全国修建驰道等,战国时期秦国并未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 答案: D 2 . 意义 (1) 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2)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 ( 族群 ) 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 [ 真题印证 —— 明晰考情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 ( 今河南淇县 )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 ( 今山东曲阜 )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 ( 今北京 ) 。分封 (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 根据材料 “ 河南 ”“ 山东 ”“ 北京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到各地做诸侯,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 A 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 B 项错误,排除; C 项错在 “ 直接控制 ” ,排除;材料并未体现 “ 世袭特权 ” , 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A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 ( ) 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 ( 洛阳 ) 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秦汉 汉代官话为 “ 洛语 ” ,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 “ 雅言 ” 。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 “ 雅言 ” 魏晋 西晋以 “ 洛语 ” 为官话。衣冠南渡后, “ 洛语 ” 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 ( 官话 ) 唐宋 “ 洛语 ” 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 元 元朝以元大都 ( 北京 ) 的汉语语音为官话,称为 “ 天下通语 ” 明 历代战乱时期衣冠南渡,使南京话的 “ 中原之音 ” 相对纯正,南京话成为官话 清 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并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 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解析: 官话是历朝历代的官方语言,全国文字统一发生于秦朝,故 A 项错误;官话的形成与推广有利于促进其统治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故 B 项正确;官话是历朝历代推崇的官方语言,在官话形成与推广的同时,各地方言依然存在,因而官话并不能消除各地语言的隔阂,故 C 项错误;官话是历朝历代的官方语言,与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其沿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下: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必然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索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 2 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级的相对稳定性表现在自秦国推行郡县制以来,任何朝代的基层政区都是县,也从来没有被取消过 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 首先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表现在财政是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 [ 真题印证 —— 明晰考情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 15 郡发展为 108 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景帝推行 “ 消落第 ” 和汉武帝颁布 “ 推恩令 ” 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 C 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 A 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 “ 中央行政体制 ” 的变化,排除 B 项; 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 C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2 .西汉中期的 《 史记 》 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 《 汉书 》 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 ( ) A .分封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 .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 C .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 .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解析: 材料 “ 《 汉书 》 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 ” 说明分封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没有完全退出政治架构,故 A 项错误;据材料由 “ 封国国名为主 ” 到 “ 数量骤减 ” 、由 “ 绝少以郡命名 ” 到 “ 加上郡名成为主流 ” 可知封国减少和郡县增多,意味着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故 B 项正确;材料 “ 国名为主,县名次之 ” 到 “ 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 ” 体现了由封国到郡的变化,而不是由封国到县的变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 “ 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 ” 和 “ 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 ” 均表明封国的减少,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隋朝初年,按照 “ 存要去闲,并小为大 ” 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 ( ) A .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 .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 .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解析: 裁撤地方行政层级的考虑之一是削减封建政府的财政开支,故 A 项错误;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并不会因机构层级的裁撤和合并而增减,故 B 项错误;单单通过地方行政级别的调整并不能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故 C 项错误;裁撤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削减地方行政开支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 ) A .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 B . “ 天下一家 ” 的认同日趋淡化 C .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 D .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 解析: 据材料 “ 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 …… 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 ” 可知受封领主在其领地有很大权力和独立性,最后导致春秋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权力过大而不是有效管理地方,排除 A 项;材料没体现 “ 天下一家 ” 的认同感,排除 B 项;分封制使西周疆域扩大,但材料没涉及,排除 D 项。 答案: C 2 .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 A .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 B .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C .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 D .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管理地方的措施,如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 B 项;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 A 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 C 项; D 项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 答案: B 3 .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 ) A .科举改革成效显著 B .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 .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D .地方机构日渐臃肿 时间 州 县 公元 960 年 111 638 公元 979 年 297 1 860 解析: 题干中 979 年与 960 年相比,州、县数量增多,表明地方被分化,中央权力增大,故选 B 项;题干州县数量变化与科举制关系不大,排除 A 项;题干反映的是州县的分化,未涉及经济问题,排除 C 项;题干反映的是州县的分化,反映不出地方机构情况,排除 D 项。 答案: B 4. 图 1 康熙四年江南省政区图 图 2 乾隆二十六年江苏省、安徽省政区图 据图 1 和图 2 ,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 A .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B .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 C .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 D .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 解析: 江南省在乾隆帝时分割为江苏、安徽等省区,显然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强化中央集权,故选 D 项;题干提及的是省区的变动,未提及省下设州、县、乡等,排除 A 项;题干只提及省区变动,未提及官员职权,排除 B 项;基层地区是乡、里,而题干是省级地方,排除 C 项。 答案: D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 1 世纪建立,到公元 4 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 ( 希腊人除外 ) 被称为 “ 蛮族 ” 。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 5 400 万,意大利约有人口 600 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 《 世界史 》 ( 古代史编上卷 )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 “ 编户齐民 ” 有 5 900 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 “ 燕人 ”“ 齐人 ”“ 秦人 ” 相区别,而是 “ 某郡某县 ” 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 “ 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 ” ,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 “ 汉人 ” 。 —— 据 《 汉书 》《 后汉书 》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 设置行省 ”“ 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 ” 和材料二 “ 全国百余郡 ”“ 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 察举制度 ”“ 构建起 …… 官僚队伍 ” 等可以得出罗马帝国和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相同点: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 “ 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 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 和材料二中 “ 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 构建起研 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 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 ‘ 燕人 ’‘ 齐人 ’‘ 秦人 ’ 相区别 ”“ 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两者的不同点。第 (2) 问,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以治理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对国家统一、民族认同、思想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对后世,也就是对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 答案: (1) 同 :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 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主题知识夯实 / 依托教材 · 高于教材 1 . 秦朝: 始 创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是突出特点。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又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 .汉朝: 实 行中外朝制度。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组成 “ 中朝 ” 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3 .唐朝: 实 行三省六部制。 (1) 职权: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2) 作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同时皇帝的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3) 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 .宋朝: 创 立二府三司制。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5 . 元朝: 实 行中书省制。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为最高行政、军事、监察机构。宰相权力较大,威胁皇权。 6 .明朝:强化专制皇权 (1) 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 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宣宗时内阁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拥有 “ 票拟 ” 权,但皇帝拥有 “ 批红 ” 权。明神宗时内阁首辅侵夺六部之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7 .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1) 设立南书房。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清朝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终集权于皇帝。 (2) 设立军机处。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无正规办公场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挖掘认知的深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 “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学科 素养 时空观念:武则天时期。 历史解释:低品级官员得以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的目的。 思维 脉图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唐朝的阶段特征。从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看,在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时期,只是增加议政人数和人员更替,没有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排除 A 项; B 项不符合提拔官员的路径;强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与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愿望相反, D 项错误;宰相人数多,更替频繁,便于皇帝总揽朝政, C 项正确。 答案: C 考向 ( 二 ) 拓展教材的宽度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 “ 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 ” 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的结果,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换句话说,这是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的结果, A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 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 C 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 D 项错误。 答案: A 3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 “ 安宗庙,重社稷 ” 的 “ 汉家之制 ”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 “ 家天下 ” 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 ( 外戚 ) 在两汉时期地位极高,另外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局面,故选 C 项。 答案: C 考向 ( 三 ) 转换思维的角度 4 . (2014· 高考全国卷 Ⅱ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 “ 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 的原因是皇帝设立了内阁,因而内阁首辅是凭借皇权专制而 “ 狐假虎威 ” ,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主题深化提能 / 深 化重点 · 突破疑难 ( 一 ) 深化认知 宰相制度的频繁变化,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政治根源于古代长期占主导并具有分散性、保守性的小农经济封建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和法家提供的 “ 集权 ” 理论。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烦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 ) A .制约丞相权力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监察三公九卿 解析: 汉朝建立中朝的原因是三公九卿 “ 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烦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 ” ,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故选 B 项;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制约丞相权力,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A 项;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君主专制,排除 C 项;中朝不属于监察机构,与监察三公九卿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 B 2 .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 ) A .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 .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 .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 .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解析: 明代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皇帝不希望威胁皇权局面的出现,故而选拔品秩较低官员,而不选择品级高的官员,清代军机处取代内阁的地位,内阁并不能威胁皇权,故选 B 项。 答案: B (1) 外戚干政:外戚指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中国尤以汉朝为烈。 (2) 宦官专权: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宦官在关键时刻帮助皇帝夺取或巩固皇位立了大功时,宦官便以功获宠,以宠掌权;二是在王朝中后期,当皇帝感到权臣或地方势力日渐膨胀,皇权受到威胁时,便利用内朝宦官来分割外朝相权,或控制地方势力,宦官逐步操纵军政大权,形成了专权局面。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3) 权臣专政:权臣,指有权势之臣,他们的权力往往超过其他的大臣,达到臣子的最高峰,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权臣身份有:当朝宗室、将帅、宰辅等,如西汉霍光、东汉曹操、明代张居正等。 (4) 思考: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以及权臣,其权力均依托于专制皇权,是专制皇权的延伸和变异,均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都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宦官专权是皇权旁落、皇权与相权、皇帝与朝臣、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实质乃是封建皇权的变异和延伸。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最终致使王朝覆亡。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3 .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 ) A .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 B .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 .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 D .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解析: 北宋以后摒弃外戚辅政的做法及明中期以后后妃、驸马逐渐走向平民化,有利于减少外戚干政等现象出现,推动官僚政治理性化发展,故 A 项正确;宋朝和明朝的做法推动政治进步,故 B 项错误;材料做法是君主权力增强的表现,故 C 项错误;君主专制为人治,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 “ 执虎子 ( 尿壶 ) 、唾壶 ” 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 “ 持虎子者 ” ( 《 三国志 · 魏书 · 苏则传 》 ) ,但他们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 .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 .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C .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 .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解析: 由材料可知门下省的官员主要是皇帝的近臣,虽然地位低下,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说明皇帝重用近臣以削弱大臣的权力,这是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 门下 ” 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 “ 门下 ” 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 ) A .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B .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 C .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 .丞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演变历程。材料反映了 “ 门下 ” 从皇帝的侍从机关到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的历程,这说明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被分解,故 C 项正确; A 项材料没有反映,故排除; B 项说法错误,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审议的; D 项说法错误,丞相仍行使部分行政权。 答案: C 2 .在唐朝, “ 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 ” 材料说明 “ 政事堂 ” 的出现 ( )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政事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初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 “ 外化 ” 的特点。这反映了 ( )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解析: 近官 “ 外化 ” 的目的是通过近官控制相权,实质上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措施, B 项正确;这些近官本来就是统治阶级,因此近官 “ 外化 ” 不能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A 项错误;近官 “ 外化 ” 与行政机构效率的提高关系不大, C 项错误;这些近官不是监察官员, D 项错误。 答案: B 4 .万历十四年 (1586 年 ) 内阁首辅申时行首言立国本一事,之后言官们请求神宗册立庶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立储之事,纷争不断,持续时间长。后明神宗终于让步,立朱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以士大夫的胜利而告终结。明代国本之争表明 ( ) A .众治政治已经形成 B .立储法度一直传承 C .君臣关系彻底恶化 D .皇权专制受到限制 解析: 明代国本之争最终以皇帝让步,士大夫的胜利而结束,故选 D 项;众官之请须请皇帝裁决方为有效,排除 A 项; “ 庶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 ” 说明立储法度受到冲击与破坏,排除 B 项; “ 彻底 ” 表述无材料可以印证,排除 C 项。 答案: D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 ( 公元 640 年 ) ,魏征上书唐太宗,说: “ 臣闻君为元首,臣做股肱 …… 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 ” 唐太宗也经常对臣下说: “ 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 …… 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 —— 摘编自王亚南 《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 》 材料二 在明代,以官员批评皇帝为核心的君臣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成化四年,宪宗为满足生母周氏愿望,命大臣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 “ 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 。明中期以后, “ 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 ” 。于是 “ 科道 ” 谏言, “ 天子以四海为家,普天率土莫非所有,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刀锥之利哉 ” ?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天启年间,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熹宗皆不纳。 —— 摘编自张廷玉 《 明史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 贞观 ” 时期君臣共治得以实现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君臣冲突加剧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到明君臣关系演变的根源。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魏征上书唐太宗 …… 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 ”“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 ,可得出政治开明,善于纳谏;根据材料一 “ 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 …… 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 ” ,结合所学,唐代三省六部制为其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根据材料一 “ 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 ” ,结合所学,儒家思想对君臣之道进行了有效的约束。 (2) 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 “ 命大臣于帝陵外别选址以葬英宗嫡后钱氏。此事有违礼制,群臣极谏争之 ” ,说明群臣对皇室有违礼仪的行为极力反对;根据材料二 “ 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 …… 宪宗迫于群臣压力,对弊政有所厘清 ” ,说明群臣对皇室等占夺民业的现象予以反对;根据材料二 “ 熹宗纵容魏忠贤介入朝政,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 ” ,说明群臣反对宦官专权;第二小问影响,官僚对皇室、宦官集团的指责,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易引发党争加剧。 (3) 根据唐代君臣共治实现了君臣和平相处,明代君主专制强化而引发官僚集团的指责进行归纳;根据材料二 “ 南北诸臣纷纷上疏要求惩处魏忠贤 ” ,说明党政现象源于对权力的向往与争夺。 答案: (1) 唐 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政治环境宽松,君主善于纳谏;三省六部制成熟完备,提供制度保障;儒家思想有关君臣之道的约束。 (2) 表现:群臣针对皇室的礼仪、财用问题大加指责;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影响:导致党争加剧,朝政混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3)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官僚集团争权夺利。 主题知识夯实 / 依 托教材 · 高于教材 一、选官制度 1 .西周时期: 实 行世卿世禄制。 (1) 含义: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特权。 (2) 目的:维护以嫡长子为代表的贵族的特权。 (3) 标准:血缘、出身。 (4) 弊端: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 2 .战国、秦朝和汉初: 实 行军功爵制度。 (1) 含义: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享有不同的政治、经济特权。 (2) 目的: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3) 选拔的主要标准:军功。 (4) 意义 ① 打击了贵族特权,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②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统一和汉初维护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 .两汉: 实 行察举制。 (1) 含义: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2) 选拔的主要途径:举荐孝廉。 (3) 弊端: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实 行九品中正制。 (1) 含义: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 选拔标准:门第声望。 (3) 弊端:世家大族子弟把持高位,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 衰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5 .隋唐至明清时期: 开 始实行科举制 ( 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 。 (1) 含义: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2) 发展演变 ① 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③ 武则天增加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④ 北宋采用糊名法,防止作弊。 ⑤ 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 (3) 评价 ①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②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相连,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③ 将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 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⑤ 是一种文化专制,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 二、监察制度 1 .秦朝: 中 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监理国家监察事务。地方郡级没有监御史。 2 . 两汉: 专 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汉武帝时设立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而这些刺史统属于御史府。在中央和地方设立监察制度的原则,一直为后世沿袭。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 .北宋: 各 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4 . 明清: 监 察制度达到顶峰。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有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称 “ 科道 ” 。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主题考向探究 / 找 准考向 · 素养提能 考向 ( 一 ) 延伸知识的长度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 (71) 南宋 (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学科 素养 时空观念:宋代。 史料实证:两宋宰相祖辈中无官职记录及中低级官员比例日渐增多。 历史解释:分析表格中史实的实质。 思维 脉图 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南宋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的比例超过 50% ,这说明随着宋代科举制的推行,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日渐增加,下层民众有较多的机会步入社会上层,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加强,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考向 ( 二 ) 拓展教材的宽度 2 . (2016· 高考江苏卷 ) “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科举 “ 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 ;而宋代实行糊名法,依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说明宋代考试程序更加公正,故选 A 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取士科目和录取人数的变化,可排除 B 、 D 两项; C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 A 考向 ( 三 ) 挖掘认知的深度 3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官员的文化素质,客观上必然也会推动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故 D 项正确; A 项说法过于绝对; B 项是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 C 项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能和学识,世家子弟也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故 C 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考向 ( 四 ) 转换思维的角度 4 . (2015· 高考安徽卷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 “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 这体现了 ( ) A .地方无选官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解析: 材料中 “ 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 ” 说明地方官的察举工作受到贵戚势力的干扰,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 C 项正确;察举制下地方官有选官权,故 A 项错误; B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近代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1905 年废除科举等;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这些教育及选官制度的改革,既体现了人才选拔制度本身的文明和进步,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3) 古代雅典:早期的寡头政治;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血缘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克利斯提尼的地域选举制;伯利克里的权利开放;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等。 (4) 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近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吸收古代中国官吏制度 ( 科举 ) 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西方倍受 “ 恩赐官职制 ”“ 个人徇私制 ”“ 政党分肥制 ” 之苦的西方资产阶级和其他阶层的眼里,公开考试、择优任官的中国科举制无疑是一剂良药。 [ 预测押题 —— 学以致用 ] 1 . 《 东汉会要 》 记载: “ 西都 ( 西汉 ) 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 ( 东汉 ) 则诸生试家法 ( 经术 ) ,文吏课笺奏。 ” 这主要体现了东汉 ( ) A .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 B .奠定了门阀士族的基础 C .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D .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解析: 材料 “ 诸生试家法 ( 经术 ) ,文吏课笺奏 ” 表明东汉时期察举制不再仅仅以德作为选官标准,而辅之以考试,重视对官员文化素质的考查, C 项正确;材料信息仅仅是提高官员的素质,没有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 A 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B 项错误; D 项属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答案: C 2 .史料证明,科举制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也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 .科举制平等择优方式向全社会推广 B .科举制延续之久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C .科举的观念依然存活于现实生活中 D .科举制有超越种族和国界的生命力 解析: 不是向全社会,而是向其他国家,与材料中 “ 英、法、美等西方国家 ” 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 “ 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 ” 是横向影响,未涉及延续时间,故 B 项错误;存活于现实生活中,与材料中 “ 史料证明 ” 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 “ 被东亚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也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 ” 表明超越国界,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链接一 历史上的监察途径 1 .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在地方设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2 .近代西方的权力制衡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 3 .巴黎公社的廉政措施: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链接二 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1 . 1949 年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出了 “ 两个务必 ” 。 2 . 1951 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 “ 反贪污 ”“ 反浪费 ”“ 反官僚主义 ” 的 “ 三反 ” 运动。 3 .当今制度反腐常抓不懈 (1) 制度反腐是中国反腐走向持续化的方向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我国民主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有力地推进了反腐倡廉。 (2) 完善民主政治,推进反腐倡廉:民主政治是腐败的 “ 天敌 ” ,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是腐败现象最有力的 “ 克星 ” 。 解析: 据材料 “ 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 ‘ 六条问事 ’” 得出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故选 A 项。 答案: A 4 .宋人自称 “ 立国在乎台谏 ”“ 乃生民休戚之所归,国家治乱之所系焉 ” 。宋代台谏官 “ 无所言,而人君不得不闻,有司不得不行者,莫先于台谏 ” 。以至台谏系统的地位在宋代达到 “ 百职之中,其任最重 ” 的程度。这说明 ( ) A .宋代高度重视监察制度建设 B .台谏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C .台谏属于中央政府决策机构 D .台谏相对于君权具有独立性 解析: 通过题干 “ 台谏系统 ” 在宋代是 “ 百职之中,其任最重 ” 可知,在宋代比较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故 A 项正确;谏官对于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不能完全制约皇权,故 B 项错误;台谏不属于中央政府的决策机构,故 C 项错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台谏对于君权是不具有独立性的,它的存在与否决定于皇权,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模拟演练 / 实 战演练 · 直通高考 1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 “ 授试以职 ” ,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 )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解析: 由材料 “ 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 ”“ 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 ” 可知察举制不仅注重道德还注重才能,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2 .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 “ 无出身 ” ,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 ) A .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 .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 .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 解析: “ 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 ‘ 无出身 ’ ,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 ” 可以说明宋代科举制更加完善了,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3 .唐玄宗时规定, “ 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 ( 中央 ) 官 ” ;宋代有一条规定: “ 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 ” 。由此可知,当时的高官选拔 ( ) A .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 B .注重出身和门第 C .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 D .注重基层实践经验 解析: 通过题干可知,唐玄宗时期的高官必须有州县官的经历,在宋代,高官必须从 “ 州县之职 ” 中产生,说明,在唐朝和宋朝,中央高层的官吏必须有基层经历,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 “ 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 ” 。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 “ 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 ” ,朝廷以此 “ 厉行赏罚 ” 。此规定 ( ) A .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 .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 .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解析: 据材料 “ 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 ”“ 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 ” 可知针对官员懒政的情况对官员进行考核,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汉书 · 地理志 》 说: “ 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 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在元封五年,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 “ 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 。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 …… 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 “ 位卑而权重 ” 。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 摘自白寿彝 《 中国通史 》 材料二 1809 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 1918 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察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查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 摘编自王明高 《 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 解析: (1) 背景根据 “ 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 ” 以及地方豪强等势力的强大分析回答。特点根据 “ 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 ”“ 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 ‘ 位卑而权重 ’” 分析回答。 (2) 原因可以从民主制和监察制的发展完善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可。经验可结合具体措施、从监察独立性、监察对象扩大、多措施监察、倾听民意、法制化等角度回答。 答案: (1) 背 景:疆域极大拓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豪强和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特点: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定期巡视;细化监察职责;主要监察地方势力 ( 强干弱枝 ) ;位低权重。 (2) 原因:原有监察制度的缺陷;民主制度的发展;民权意识的增强;法治意识的增强。 经验:监察机构独立于政府;监察对象包括官员和机构 ( 对象 ) ;建立监察网络;完善巡视制度;倾听民意;纳入法制化轨道等。 专题跟踪检测 ( 一 ) 点击进入 wor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