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7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国史知识点
第 1 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内容提要 文明的起源实质上就是国家的起源。工具的使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的基础。 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阶层分化(尤其是贫富分化)加剧,文明走 向产生。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与夏朝,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的产生时期。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得到初步发展。 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 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 1.文明 (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 (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 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 提。 ◎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 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距今 70-20 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采集; 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 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 1 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 1 万年-7000 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 万多处,分布广泛 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 大量使用陶器; 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4)新石器中期(距今 7000-5000 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①六大文明区系出现: A.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B.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C.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D.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E.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F.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②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如,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3.中华文明的起源——新时期晚期的突破(距今 5000 年左右) (1)典型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取代了此前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2)文化遗址分析:(以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为例) 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贵族墓葬分布在祭祀遗迹附近,每墓中心有石椁, 随葬玉器等贵重物品——社会分化加大,部落出现权贵 阶层 (3)文化遗址的启示 ——中华文明即将产生 4.中华文明的形成——从三皇五帝到夏朝 (1)区系文明的骤变: 距今 4500-4000 年,北方文明区系的红山文化、东南文明区系的良渚文化逐渐衰弱,只剩下中原文明区系的龙 山文化继续在比较高的程度发展。 (2)古史传说的记载:三皇五帝和夏朝的传说 (3)早期国家的推测: ①三皇神话色彩浓厚; ②五帝可能是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 ③夏代应该是中国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国家); ④二里头文化可能是夏代文化遗址。 5.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商与西周 (1)商周信史地位的确立 ①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 ②大量的青铜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2)商周时期的政治历程 ①商的建立与内外服制度(约公元前 1600—公元前 1046 年); ②西周的建立与覆灭(公元前 1046-公元前 771 年); ③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3)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①井田制度,石器锄耕;②青铜器物,丰富灿烂;③养蚕缫丝,丝织发达。 ◎ 四.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 (1)新石器时代多元一体的格局初步奠定 ①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 ②满天星斗——新时期中期,六大文化区系并行不悖; ③中原核心——新石器晚期,只有中原区系龙山文化维持在较高水平。 (2)战国时期多元一体的格局正式形成 ①从商周至战国时期,华夷杂处、华夷交融。 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 (3)从秦代开始,多元一体的格局被大一统的政治所巩固 2.源远流长 (1)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指旧石器文明遗存);(2)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的文明遗存); (3)五千年的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 (4)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本课小节“12315+2”巧记本课要旨 1 个实质:文明起源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起源问题。 2 个前提:社会意义上人的出现;物质基础 3 个条件:剩余产品积累、社会分工(劳力和劳心)出现、贫富阶层分化 1 项方法:考古研究与传世文献相结合 5 个阶段:(1)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的出现;(2)新石器早期物质基础的奠定;(3)新石器晚期中华文明的 起源;(4)三皇五帝到夏代中华文明可能出现;(5)商与西周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 + 2 个特点——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思维导图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内容提要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变局。军事方面列强争霸,合纵连横;政治方面封建体制逐渐瓦解,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逐步在各国建立;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均有极大的进步,商业也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文化 方面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 时空坐标 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春秋五霸。 2.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政治特征:诸侯纷争,政治秩序动荡;兼并战争,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4.华夏认同:春秋时期,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2.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3.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4.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二)变法运动 1.背景: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目的:富国强兵。 3.成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在各国建立。 4.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 356 年。 ②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 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③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三.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 3.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推行“仁政”,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4.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5.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6.整理六经;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二)老子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3.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 克刚。 4.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三、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士人阶层崛起。 2.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3.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二)百家争鸣的内涵: 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 文化繁荣局面。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三)各家的主张: 1.儒家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 了理论基础。 2.道家的代表是庄子,他的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 3.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4.法家则适应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 5.研究逻辑学的名家。 6.探讨军事理论的兵家。 7.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阴阳家。 本课小节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华夏认同;经济发展,兼并战争,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工;土地私有,什伍连坐,县制推行; 儒家孔子,仁者爱人,推行“仁政”;克己复礼,有教无类,整理六经;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朴素辩证;社会变革,波澜壮阔,百家争鸣。 思维导图 第 3 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内容提要 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中国历史由上古时期进入到中 古阶段,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由于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与民族治理等政策的完善,使 其疆域面积不断扩大,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但由于秦朝统治 者采用的“法治”思想过于死板苛刻,暴政不断,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朝代更迭:秦朝:B.C.221—B.C.207 楚汉之争:B.C.206—B.C.202 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基本概念 1.民族: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2.国族:以政治凝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 念有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等。 3.大一统国家:与“早期国家”相比,“大一统国家”相当于中国古代国家的“升级版”。其“升级”的表现不 仅在于版图覆盖范围更大,更在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 强化。 二.大一统国家初建: 1.有利条件 (1)政治方面 ①秦王嬴政的决策方式具有一定的民主特色。如行间计、统一战争、权力世袭等国家重大决策要令,均通过智 囊团(文臣、武将、百官、博士、客卿)来决定。 ②秦善于吸纳人才,外来人才在秦统一大业的实现上,功不可没。 (2)经济方面: ①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秦国的经济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 ②秦国对农业经济高度掌控,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主管经济的官吏体制;设立了种种法律来调整经济关系。 ③秦国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物质基础雄厚。 (3)思想文化方面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以法家学说为主导,吸收和整合了“富国强兵”“君臣关系”和“政权运作”等方面的诸 子学说,实现了秦国国富兵强和政权的高效运转。 (4)军事方面 ①正确的军事策略的采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是秦实现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②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破政治分裂、结束战争,成为历史大势、众望所归。 2.大一统的过程 (1)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3.大一统的意义 (1)结束分裂,天下归一,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 (2)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中华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 教育体系。秦的统一促成了这些条件的实现。 三、制度创建与政权巩固: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1)皇帝制度 ①概念:皇是对君主的尊称,帝是对宇宙万物至高的主宰神的尊称。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并有具体规定和礼 仪来突显皇权独尊。 ②评价: 皇帝制度的基础是宗法制度,伦理被披上政治色彩,运用伦理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皇帝制度产生并长期存在的 土壤是占绝对优势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中以家庭结构为模式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特征,体现于政权结构上,形 成皇帝制度的三大特征:皇权不可分割、皇权不能转让、皇位世袭;皇帝制度也具有多民族色彩,特别是几个大的 民族,如蒙古、女真、满族等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为皇帝制度增添新的民族色彩,强化着皇帝制度的力度。 皇帝制度也渗透了农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在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肯定着农业文明的缺陷,形成 历史发展的惰性力量,从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观念上制约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 ①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实际上太尉是虚设的,皇帝掌握最高兵权。 ④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秦朝的中央行政决策体系完备,由五大系统组成: ①决策中枢系统:最高决策权在皇帝,但丞相参与行政决策或主持有关官吏参加的决策会议,御史大夫为副丞相, 协助丞相参议决策,最后上奏皇帝取旨。 ②信息系统:御史府是全国的信息总汇,负责信息上传下达,为中央行政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也对行政决策进 行有效的监督。 ③智囊系统:主要由博士、光禄大夫、侍中等组成,主要为决策者提供方案或对方案进行审议,纠正决策违失。 ④监督系统:决策中枢机关相互制衡,保证决策正确;行政组织内部设有志司监督行政执行工作的官吏,从而对 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执行都有监督。 ⑤执行系统:全国最高行政执行机关是三公府,但三公无权下令九卿,政令是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九卿,然后 监督其执行,体现皇帝的最高决策权。 (3)地方制度——郡县制度 ①概况: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之初,分天下为 36 郡,大多为沿袭统一之前秦国和各诸侯国 原来的建制,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总数达到四十余郡。 ②管理:郡的主要长官为郡守、郡尉和监御史,监察设若干县,县有县令或县长、县尉、县丞等。中央政府直接 任命的官员至县而止。县以下还有乡、亭、里等基层机构,有三老、啬夫、游徼等乡官。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 重,地方百姓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尚有地方自治的遗风。 ③影响:郡县制废除了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 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的重要标志。 2.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 (1)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行全国规范化的文字,隶书由于笔画平正、便于书写而逐渐流传。文字的统一,有利 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统一度量衡。既避免经济混乱,又限定了群众如数向国家缴纳赋税;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确 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3)统一货币。废除六国形制,国家统一铸币为圆形方孔钱,称“秦半两”。货币的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 以来币制的混乱状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3.加强思想统一 (1)以法家化的政治建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消解贵族政治及其文化传统中的离心倾向为其施政宗旨。 (2)“焚书坑儒”。标志着秦王朝在文化政策上由“兼”“融”向专制、禁锢转化,亦是秦始皇本人求仙受挫后 偏激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政策上的反映,昭示着秦朝文化政策的取向是以“力”制文,实质是文化专制。 4.消除原六国地区的分裂因素 (1)消毁各地兵器;(2)拆毁内地长城与军事要塞; (3)决通列国川防;(4)建设首都,迁徙豪富,整顿社会风俗。 5.大规模移民 随着秦朝疆域的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工程,让中原汉族人在夷蛮之地落户生根,传 播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以实现对少数民族交流与交融,服务于建设庞大国家的需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 四、体制运作的失败 1.原因: (1)秦朝统治者的暴政 ①在君治实践上,统治者严重忽视“君为政本”的治国原则,不仅没有合理节制自身嗜欲,反而奉行极欲主义 的政治理念,君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日益恶化。 ②在社会民生上,秦政之失在于蔑弃“民为国本”的治国原则,在秦王朝建立后没有及时转向文治化的政策方 向。统治者对社会民生漠而视之,享乐纵欲,而社会底层广大民众却要承担极其沉重的徭役赋税,随时面临来自严 刑峻法的残酷戕害,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府官吏,最终都无法忍受秦王朝的存在。 ③在战争行为上,统治者背离了“义为兵本”的治国原则,严重损害了社会民众的生存利益。秦王朝建立之后, 本应以发展经济、安定民生为首务,而统治者却好大喜功,长期延续军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强化赋役,在击胡攻越 的扩张战争中耗尽民财国用。 (2)吏治的败坏。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和催征者,被百姓看作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 上秦朝法律本就细密严酷,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进一步增强苛法的破坏作用,加重了官吏与人 民的对立。 (3)思想文化上的失误 ①延用法家思想,尤其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施的严酷律法,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②忽视文化对统一的功用,用相对落后的秦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导致自身灭亡。 2.秦末农民起义与秦亡的教训 (1)秦末农民起义: ①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209 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自立为王, 号为“张楚”。 ②楚汉之争:公元前 207 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长达 4 年的楚汉战争, 最终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 (2)秦亡的教训: 秦速亡的主要教训在于没有在统一之后尽快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所以,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 除了对统治思想的正确解读,建立健全的制度,选择英明的领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且能够 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建立一种让全国百姓认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 3.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1)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鉴于法家学说的负面效应发展到极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把改造后的儒家 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主流的时代。 (2)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秦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对民众的力量重新加以认识,促使君主自我调 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3)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 力加以适度限制,以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以保证君主政治的正常运行。 (4)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汉代以来,统治阶级总结了秦朝民族政策上极端措施,确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民族 关系上的羁縻政策,包含了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以及通过分化实现“以夷制夷”。对于民族间的和解 与沟通、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课小节 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立;新朝开新局,始建皇帝制;统一度量衡,还有币和字;土地定私有,移民扶蛮夷; 社会初未稳,皇家真奢靡;城池和陵墓,征兵加赋役;百姓皆多难,重刑增新疾;被迫揭竿起,天下再争一 思维导图 第 4 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内容提要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一统国家初步形成和巩固时期,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东汉的“光武中兴”都对大一 统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汉大一统局面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后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 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知识体系 西汉的分期: 西汉初年: 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公元前 202 年——公元前 140 年) 西汉强盛: 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 140 年——公元前 87 年) 西汉衰落: 汉昭帝——王莽篡汉(公元前 87 年——公元 9 年) 一.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 1.西汉建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汉高祖),定都长安 治国思想: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经济恢复(文景之治) 郡国并行:“汉承秦制”+“惩亡秦孤立之败” 王国问题:从分封异姓王到分封同姓王;诸侯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七国之乱:公元前 154 年,吴王刘濞,“清君侧,诛晁错”,景帝评定“七国之乱” 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的统治) 1.政治强化:设立中朝,削弱外朝(中朝外朝制)——加强皇权 颁行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设置刺史,监察百官与豪强——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酎金夺爵,剥夺列侯的爵位——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察举征辟,选拔官吏——构建官僚体系 2.经济垄断: 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生产与销售; 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商业贸易; 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 3.社会治理: 任用酷吏,严厉镇压豪强、游侠;以法外的酷烈手段对付贪残之吏;实行“编户齐民”,增加政府税收。 4.思想独尊: 尊崇儒术 (董仲舒之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加强集权) 设立五经博士,儒学上升经学 (中央设立太学,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 5.开疆拓土:(民族关系)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夺取阴山以南及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公元前 60 年设西域都护;加强东南沿海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 三.西汉的衰落:(汉昭帝——王莽篡汉) 政治——外戚干政,政治黑暗; 经济——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社会——沦为奴婢,社会动荡 四.王莽篡位:(公元 9 年—23 年)建立新莽政权(新) 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上自然灾害,西汉末年爆发绿林赤 眉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五.东汉的兴衰:(公元 25 年—220 年) 东汉的分期: 东汉前期:光武帝刘秀——汉章帝(公元 25 年 ——公元 89 年) 东汉中期:汉和帝——汉灵帝(公元 89 年 ——公元 190 年) 东汉晚期:汉献帝统治时期(公元 190 年——公元 220 年) 1.光武中兴:公元 25 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 (1)强化政治权力: 巩固统一局面——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强化皇权专制——退功臣,进文吏;事归台阁,严控外戚; 加强中央集权——裁并机构,整顿吏治; 加强社会整治——提倡节俭,惩处腐败 (2)经济方面: 减赋税——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重民生——释放奴婢,禁止残害; 保收入——清查垦田,保证户口 (3)思想方面: 提倡文教,重视儒学;以“柔道”治天下 2.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时年龄大多较小,由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从汉和帝开始,因皇帝年幼无知,由 太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外戚专权; 汉桓帝以后,东汉朝政长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值的官员、士大夫、太学生上书揭露宦官的罪行,反被宦官诬 告为“党人”逮捕入狱,并扩大禁锢范围,史称“党锢之祸”。 3.豪强地主与庄园经济 (1)豪强地主:追随刘秀一统天下的 28 员大将,成为朝廷新贵,权倾朝野,并逐渐形成“累世公卿”集团,他 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形成自成一体的庄园。 (2)庄园经济:东汉庄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规模很大,内有依附农民和家内奴婢,拥有家兵, 筑有坞堡壁垒,不用缴纳租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演变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4.道教产生与黄巾起义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的民间,由张角创立太平道开始,传教十余年,信徒数十万。 公元 184 年(甲子年),张角发动领导了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六.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得以推广(珠江流域);兴建关中水利工程(漕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 2.手工业: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成就突出 代表性的丝织品——素纱蝉衣;丝织水平高,西汉时被称为“丝国” 制漆业工艺水平高,一座屏风需要“万人之功” 煮盐业(池盐、海盐、井盐) 3.商业:状况——繁荣;官营、民营商业遍及各地,道路四通八达。 货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武帝下令统一铸造五铢钱(铜钱) 市场——长安有东西九市;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五大名都) 七.两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与技术: (1)天文学: 天象观测——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最早 历法——“太初历”,汉武帝时期制定的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书,以正月为岁首 张衡——对月食进行科学解释;发明浑天仪、地动 《周髀算经》——天文学著作,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2)数学:《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完整体系形成 (3)医学:《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华佗——东汉民间医生,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4)造纸技术: 西汉,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绘有地图的纸,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 东汉蔡伦(宦官)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思想:董仲舒将儒学神圣化,确立正统地位;王充与《论衡》,唯物主义思想家,反对鬼神与厚葬 3.佛教传入: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中国;东汉在洛阳修建白马寺,佛教传播开来 4.史学成就:《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国古代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5.文学成就: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 乐府诗:宫廷诗歌,《十五从军行》、《陌上行》 散文:贾谊《论积贮疏》、《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 本课小节 汉初贫弱,休养生息;武帝强盛,全面治理;帝位稳固,严控经济;社会治理,思想统一; 北击匈奴,扩大疆域;汉末衰落,党锢外戚;宦官专权,王莽废帝;光武中兴,难挽颓局; 地方豪强,左右政局;两汉文化,惊天动地;中外交流,丝路花雨。 思维导图 第 5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内容提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 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国家 6 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 定了基础;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 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民族关系 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时空坐标 知识体系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魏(220 年)、蜀(221 年)、吴(222 年) 2.西晋:建立:266 年、统一:280 年、灭亡:316 年 3.五胡内迁:匈奴、羯、鲜卑、氐、羌;主导政局 二、东晋与南朝: 1.东晋:建立,317 年;灭亡,420 年。 2.东晋的士族 3.南方朝代更替:420—589,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为“南朝”。 4.江南的开发:(1)原因 (2)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5.民族交融 6.六朝的疆域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2.淝水之战 3.北魏:(1)建立与北方的统一(2)北魏孝文帝改革(3)北朝的演变(4)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重点解析 1.五族内迁: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 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 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到魏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 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调敞, 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于是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 2.士族制度 (1)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2)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 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 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 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是指土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 称寒门。)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形成原因: 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③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土族制度的政 治保障。 (4)衰落: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5)衰落原因: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削弱了士族制度经济基础; 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土族。 3.南方的开发 魏晋南北朝江南迅速开发,南北经济差异明显缩小,趋于平衡,为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创造条件。 江南开发的原因:①中国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③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④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⑤一些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北方农业虽遭到破坏,但总体上还在恢复和发展。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积极意义: ①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 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②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消极作用: ①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 汉人的繁缛腐朽。 ②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 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 ③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 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 于灭亡。 本课小结 三分天下,司马一统,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北方战乱,司马重建。 东晋士族,国家支柱,朝代更替,建康依然,江南开发,进步明显。 北方十五,还有成汉,汉族制度,影响深远,淝水之战,重现混乱。 孝文改革,全面学汉,缓解矛盾,社会发展,再次分裂,隋文一统。 思维导图 第 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内容提要 经过三百多年的分裂、战乱以及种族和信仰的冲击融合,引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明,中国于 589 年 再次南北统一,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代。这个时代往往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开启这一黄金时代的是 隋朝的建立与国家的重新统一。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李唐兴起后,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 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 受到了激烈的挑战。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强敌环伺,唐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况。黄巢起义后,唐朝灭亡,中国历 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时期。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隋唐的统一 (一)隋朝建立与南北统一 1.隋朝建立:公元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2.南北统一:公元 589 年,隋灭陈。 (1)原因: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交融,南北统一条件成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经济基础; 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 (2)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1.广设仓库:在中央和地方广设仓库。既有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质的仓库;也有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兴建两都:隋文帝令建筑师宇文恺主持营建大兴城;隋炀帝令建筑师宇文恺主持营建东京洛阳城。 3.开通运河: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 (1)时间:公元 605 年至 610 年 (2)概况:全长 2000 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包括永济渠、通济 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3)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三)隋末起义与李唐代隋 1.隋末起义:(1)时间:611 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2)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暴政表现: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②三征高丽,穷兵黩武; ③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2.李唐代隋:618 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一)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 626 年,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继帝位,其统治时期政治开明,史称“贞观之治”。 (1)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2)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政治。 (3)文教方面: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2.武周政治: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于高宗死后不久,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其统治时期史称“武周政治”。 (1)经济方面: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文教方面: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创殿试,开武举,广泛罗致人才。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 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其统治前期达到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 元之治”。 (1)经济方面: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2)政治方面: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3)宗教方面:限制佛教。(4)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5)文教方面: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二)大唐盛世的民族关系:唐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1.原因:(1)北方和西南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2)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3)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羁縻府州),加强管理。 2.基本概况: (1)唐与突厥: ①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 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统一我国西北地区。隋朝初年分裂为东西突厥。 ②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太宗设 立都督府管辖。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西突厥:640 年,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唐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置 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唐与回纥: ①7 世纪初,回纥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受突厥统治 。 ②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③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④唐玄宗时期,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⑤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⑥8 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 ⑦9 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3)唐与吐蕃: ① 吐蕃是我国藏族祖先建立的民族政权。 ② 7 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唐太宗时文 成公主入藏。 ③ 8 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 ④ 9 世纪,唐与吐蕃“长庆会盟”。 (4)唐与靺鞨: 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7 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 ②8 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③唐玄宗时期,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历史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安史之乱: (1)概况: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兵 15 万,以讨杨国忠为名, 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结束。 (2)原因:A.政治腐败;B.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军备废弛;募兵制的实行。 (3)影响: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①安史之乱使大量北民南迁,一方面破坏了北方经济;另一方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②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参加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③安史之乱导致边防空虚,少数民族政权趁机侵扰,边疆频频告急。 2.藩镇割据: (1)藩镇的形成:①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②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 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 (2)藩镇的权力: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上,拥有财权; 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3)藩镇的类型:张国刚《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一文指出,“安史之乱后,在藩镇林立的情况下,李唐王朝为 何还能延续 100 多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可以分为割据型藩镇、防御型藩镇、御边型藩镇、财源型 藩镇等四个类型,而真正的割据势力只是割据型藩镇。”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4)藩镇的影响: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朝后期延续了 100 多年,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地削 弱了唐朝的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二)唐朝覆亡与五代十国 1.唐朝覆亡: (1)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875~884 年的黄巢起义,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 (3)907 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王朝灭亡。 2.五代十国:自 907 年唐朝灭亡后的半个多世纪,南北方出现了十余个割据政权。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 平、后蜀、南唐等 9 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本课小结 五把椅子留一把,隋祚虽短意非凡。杨隋代周成一统,结束分裂现繁荣。营建两都广设仓,开凿运河通南北。 晋阳起兵李渊反,大唐建立一统延。贞观之治属太宗,武周政治是女皇,开元之治唐明皇,盛世大唐续华章。 民族政策较开明,交流融合促发展。安史之乱唐转衰,藩镇林立百余年。黄巢起义唐祚终,五代十国赵宋来。 思维导图 第 7 课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内容提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在传承中创新。南北朝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为隋唐时期 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中枢政务机构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内逐渐形成了三省制的雏形,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 了基础;北魏创立的租调制则为隋唐所直接继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逐渐被两税 法所取代。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1.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并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 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 (1)积极:初行时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 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科举制(隋朝至清末) 1.背景:社会阶层分化,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特点: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3.评价 (1)积极方面: ①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②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⑤后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2)消极方面: 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②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二、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 1.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握有实权,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成为三省制的雏形;隋唐时期定型。 2.机构设置: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场所。 3.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4.特点: (1)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 也提高行政效率。 (2)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5.影响: (1)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3)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三、赋税制度 (一)租(庸)调制(曹魏至唐朝前期) 1.目的: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 2.内容:一夫一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一定量的布帛,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 内,不去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3.影响 (1)积极:改变了原先赋税的混乱,减轻了农民负担;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 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2)消极:以人丁为计征对象的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劳动者能占有一小块土地,从事生产劳动, 按人丁计征才有可能。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丧失土地,这种以人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就不可能维持。 (二)两税法(唐朝中后期) 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紧张。 2.内容: (1)实行“量出制入”的原则,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预算征收总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2)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3)每户按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4)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5)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特征: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4.影响: (1)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2)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3)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有利于改 变贫富不均的现象。 (4)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5)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课小结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中枢政务机构:三公九卿制→中朝出现→三省制雏形→三省六部制。 3.赋税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思维导图 第 8 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内容提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佛教、道教和儒家 思想相互交融、促使儒家思想走向哲学化阶段,宋明理学成为影响南宋后期封建统治的官方正统哲学;中印、中日 之间的佛学研讨,彰显着唐朝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造就了许多书画名家,更创造了举 世闻名的石窟艺术和繁荣的丝绸之路盛举。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儒道佛的融合 (一)过程: 1. 儒家独尊:汉武帝时,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 2. 佛教东传: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 3. 道教发展: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 4. 儒道合流: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与儒家合流,形成玄学; 5. 佛道交融:南北朝时期,佛道首先交融。(设问:佛道为何能够首先交融?一是思维方式比较接近,习惯于 直观性思维;二是有共同的沟通话题,佛家的“空”与道家的“道”可以相互理解;三是都带有一定的神秘性)佛 教时而尊崇,如梁武帝四度出家,隋文帝和隋炀帝广造石像、普著佛经;时而备受打击,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 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6. 三家交融: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发展迅速,以茅山道为代表;武则天时,尊崇佛教,佛教社会地 位显著提高;唐中期,韩愈、李翱和柳宗元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设问 1:儒佛交融的进程为何困难重重? 一是儒家独尊地位及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佛教难以轻易撼动,缺乏文化基础,即使某一阶段佛教备受重视,仍难以 企及;二是受“华夷”思想影响,从心理抵制外来文化,佛教传播缺乏心理基础;三是儒家始终没有宗教化,世俗 特征明显文化的产物,佛教缺乏社会基础) 7. 儒家兼容:两宋时期,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形成哲学范式的“理学” (二)特点: 1. 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 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 基础,形成独立的宗派体系; 3. 道佛关系: 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形成三家交融 现象,孕育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方正统哲学—理学。 (三)影响:1. 经济上:强化了农业社会所必需的身心内外合谐的价值取向——即人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2. 思想上:强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出现了政治、哲学、宗教和伦理等交融的局面; 3. 政治上:为统治者提供了多重治理国家的范本,一定时期内都有利于维系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二、兴盛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概况: 1. 魏晋时期:(1)建安文学。以曹氏父子为核心,诗歌、辞赋和散文均有发展,是社会分裂到逐步统一的产物, 形成了高扬政治理想、哀叹人生苦短、追求个性特点和浓郁悲剧色彩的文学特征。 (2)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因社会环境危机四伏和哲学思考的探索,形成了避开现 实,以哲学眼光,从广袤时空中理性思考现实的风格。 2.南北朝时期:(1)南朝文学。以鲍照、谢灵运为代表。民歌偏多,多描绘男女爱情,兼论自然风景、朋友之谊。 (2)北朝文学。以温子升、邢劭等为代表。现留存作品较少,以《敕勒歌》为代表。 3.隋唐时期: (1)隋朝文学。以虞世基和隋炀帝等为代表,重视边塞诗歌。 (2)初唐文学。以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等为代表,诗歌内容从宫廷生活到江河山川,处于 文学新旧过渡阶段。 (3)盛唐文学。形成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诗派;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王维、孟浩然 为代表的山水诗派;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 (4)中晚唐文学。以白居易、元稹、张籍为代表,掀起新乐府运动;晚唐杜牧、李商隐等人的诗歌 带有浓重的忧郁色彩。 (二)书法概况: 1.代表:(1)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行书; (2)唐代: 欧阳询(欧体),代表作《皇甫诞碑 》;颜真卿(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柳公权(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赵孟頫(赵体),代表作《洛神赋》——楷书四大家 2. 特点:从实用转为审美、从自发走向自觉。 (三)绘画概况: 1. 代表:(1)东晋: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2)初唐: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善画车马, 人物;(3)中唐:吴道子,代表作《八十七神仙卷》,精于佛道,壁画,称为“画圣”。 2. 特点:受外来文化影响;山水画突出;士人在美术中作用突出;艺术自觉。 (四)雕塑概况:1.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石窟、山西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2. 特点:魏晋时期佛像充满士大夫气质;隋唐时期佛像富贵、丰满和华丽。 三、卓著的科技成果 (一)主要代表:1.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 南朝祖冲之,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了近 1000 年; 3.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综合性的地理著作; 4. 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5.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6. 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7. 唐朝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8. 唐高宗,苏敬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二)繁荣原因:1. 魏晋到隋唐,北方大融合促进技术之间的交流为科技繁荣提供社会基础; 2. 魏晋到隋唐,江南大开发和农业经济发展为科技繁荣提供经济基础; 3. 魏晋到隋唐,外来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为科技繁荣提供必要条件; 4. 魏晋到隋唐,继承了秦汉以来的科技成就并不断加以革新和创造。 四、多元的中外交流 1. 佛学研讨 (1)中印之间的交流:东晋法显(第一个出国取经的中国高僧)和唐朝玄奘(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 教三大翻译家)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 (2)中日之间的研讨:日本的空海和唐朝的鉴真,促进周边国家佛学传播。 2. 丝绸之路 (1)发展条件 :政治上——隋唐时期,国家安定统一和军事力量强大提供安全保证; 经济上——唐朝生产工具进步,农牧业高度繁荣为贸易发展创造条件; 管理上——唐朝设置专门管理周边民族关系的机构,如鸿胪寺、互市监和市舶司。 思想上——唐朝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文明之间交流; 交通上——便利的交通工具及国家的配套设施,为经济交流提供保障。 (2)主要形式:互派使节、互市贸易、朝贡贸易、民族战争、僧人传播、书籍往来。 (3)交流内容: 物质交流:中国传入西方——丝绸、纸张和农作物; 西方传入中国——象牙、犀角、狮子、犀牛和金属器等; 科技交流:天文历法,制糖法、医学药典、制陶技术; 艺术交流:胡服、饮食、音乐和舞蹈。 (4)交流特点:本土性、民俗性、双向性、渐进性和回流性。 本课小结 魏晋隋唐五代传,历时七百四十载;儒佛道教三家争,儒家不动稳如泰;佛道命运今何在?宗教本土显真爱; 魏晋政局不安定,但见文化多元彩;建安风骨、竹林七贤均是玄学一派;初唐、中唐、晚唐时时把诗歌来赛; 书法艺术、绘画雕塑怎不彰显时代;羲之、献之、恺之、立本定要分开;农、医、数、地理、天文齐放异彩; 农耕进步、继承创新还有文化外来;中日中印、佛学传递体现民族心态;丝绸之路、兼容并包共创隋唐盛代。 思维导图 第 9 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内容提要 宋朝(960 年-1279 年):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 18 帝,享国 319 年,是古 代文明的成型时期。政治上: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并通过分权与收权来加强专制集权;科举制的 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同时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且常有摩擦,民族交融加强的同时边 疆压力和财政危机突出;军事上:吸收晚唐、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兵制有较大改变。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 1.背景: (1)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机构,相权膨胀; (2)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武将干政,中央集权的削弱; (3)宋初统治者对前代经验与教训的吸取。 2.措施: (1)中央:分割相权。(二府三司制) ①一正: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行政机构,设多名同平章事(宰相),掌最高行政权。 ②三副:副相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权。 (2)地方:全面收权。 ①军事——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更戍法”。 ②行政——削实权:所有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官掌地方性政权;设通判监督地方。地方实行 路、州、县三级。 ③财政——制钱谷:由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作地方开支外)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 ④司法——强复审,死刑需报中央复审核准,强化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掌控。 (3) 监察制度: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4) 官僚体制: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 3. 影响: (1)积极: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消极: ①中枢权力分割过细,降低了行政效率,致使政治风气保守疲沓; ②不利于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逐渐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北宋的统治危机 1.边境危机:(1)原因: ①北宋政府的积贫积弱;②北宋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③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 (2)表现: ①北部: A.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B.时常南下侵扰,通过“岁币”、盟约等勉强安定。 ②西北:与西夏屡战屡败,通过“岁赐”维持稳定 2. 财政危机:一职多官、恩荫、科举等导致“冗官”,扩充军队导致“冗兵”,加之战争赔款、边疆危机、大 兴土木等导致“冗费”,致使宋朝积贫。 3. 政治危机:收回兵权、分割军权,分化事权,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致使宋朝积弱;土地兼并严重、 苛捐杂税繁重,激化阶级矛盾,致使政治危机。 三、北宋的改革 1. 庆历新政(1043 年—1045 年) (1)背景:①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②为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 (2)人物:范仲淹、宋仁宗 (3)核心:整顿吏治 (4)结果:失败 (5)失败原因: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反对;宋仁宗动摇。(6)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2.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1069 年—1085 年) (1)背景: ①必要性: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边疆和政治危机; ②可能性:A.“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B.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改革决心; C.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 ③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和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2)核心:富国强兵 (3)措施: ①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③育才:A.改革科举制:废诗赋取士旧制,以经义策论取士 B.整顿太学:撰注教材《三经新义》,作为考试依据 (4)评价: ①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②积极性: A.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 会的进步; C.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③局限性: A.未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B.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 四、南宋的偏安(1127 年-1279 年) 1.原因: (1)外部:①金的崛起、励精图治、实力强大; ②金灭辽及北宋(靖康之变)。 (2)内部:①连年征战、岁币,造成内部空虚; ②统治腐朽、无能,破坏军民抗金斗争; ③长期重文轻武、守内虚外。 2. 南宋建国:1127 年,宋高宗赵构于临安建国 3. 金与南宋:(1)岳飞抗金 (2)宋金议和: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后“世为侄国”,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 本课小结 汴水汤汤赵宋天,国祚绵延三百年;唐末五代前车鉴,中央集权革弊端;民族政权来骚扰,守内虚外不得闲; 庆历熙宁求变法,积贫积弱势难转;金人南下徽钦掳,靖康之耻宋偏安;冲冠一怒将军志,誓收燕云山河还; 可怜青山埋忠骨,北定中原付笑谈。 思维导图 第 10 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内容提要 公元 10 世纪至 14 世纪,是中国历史由中古向近古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夏金元 (916 年-1368 年)积极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建立本民族政权,长期与两宋形 成对峙。这一时期的华夏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最终源于漠北的蒙古族迅速崛起,半个世纪内 先后灭掉西夏与金,之后建立元朝,再次实现中国统一。为巩固统一,政治上中央与地方分别实施中书省与行省制 度;经济上修筑驿道、设立驿站;民族关系上设立专门机构宣政院处理宗教与西藏事务;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 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辽与西夏 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1)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秦汉时为东胡的一支。 先后依附于唐时期的大贺氏联盟、后突厥、回纥。 (2)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 916 年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耶律德光统治时得到幽云十六州, 后改国号为辽。 (3)巩固措施: A.阿保机提倡农业,垦艺荒田,接受农耕生活; B.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C.政治上采取“藩汉分治”制度,设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 负责汉人为主事务。 2.辽宋的和战: (1)“澶渊之盟”:公元 1004 年,辽军南征逼近东京,宋真宗到达澶州后士气大振,辽宋议和。 和议内容有: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岁币”;辽撤兵。 (2)意义: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局面;宋辽边境安定,贸易兴旺;加强民族友好关系,促进民 族融合。 3.西夏的建立 (1)建国:公元 1038 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唐中以来活 跃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唐末形成藩镇割据。 (2)采取措施: A.政治: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同时保留一套蕃号官称; B.选官: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C.文化:仿照汉文楷书,创制西夏文字; D.对外关系:,名义上先后向北宋、金称臣,实际上保持事实独立。 二、金的建立与南下 1.金的建立与发展: (1)起源:女真族由唐时的黑水靺鞨发展而来,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北宋中后期完颜部强盛起来,统一女 真各部。 (2)建立:公元 1114 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次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也称上京)。 (3)发展: ①金太祖阿骨打为加强统治,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每 300 户为一 谋克,10 谋克为一猛安,各户壮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②阿骨打屡次攻辽,1125 年俘辽天祚帝,金灭辽。 ③12 世纪后期金世宗完颜雍推行与民休息政策,积极恢复发展农业,大定年间政局稳定财政充足,史称“大定 之治”。 2.金的南下: (1)靖康之变:辽灭亡后,金多次南下攻宋,威胁北宋。公元 1127 年,金统治者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北宋 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2)绍兴和议:公元 1141 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归金统治;南宋向金称臣; 每年向金纳岁币。最终形成与南宋对峙局面。 (3)迁都:公元 1153 年,金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 三、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统一 1.统一草原:①时间:公元 1206 年②人物:蒙古族首领铁木真③成就:建立蒙古汗国,被称为“成吉思汗” 2.元朝建立: (1)征服四方:公元 1234 年蒙古灭金,后降吐蕃、征大理;远征中西亚、东欧; (2)建立元朝:①时间:公元 1271 年 ②人物: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 ③都城:定都燕京(1272 年),称 大都。 ④统一:公元 1276 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 年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巩固措施: (1)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①中书省:元朝的宰相机构,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当时最高行政机关; ②枢密院:掌握军权,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③御史台:负责监督百官,是最高的监察机关 (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①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有效管理地方; ②内容:全国公设 10 个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③作用:权力集中,统治效率高,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其他措施:①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②交通上,在全国修筑驿道和设立驿站,在各港口设市舶司 ③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中央有专门机构大司农司负责农业;松江黄道婆为代表纺织业的发展。 四、元的民族关系 1.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2.表现:(1)民族的融合: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 与汉族杂居,加强民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 族——回族。 (3)实行“四等人制”:元朝实施的民族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畏兀儿、 回回等族)、汉人(主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人。 (4)边疆的管理: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琉球。 3.意义:(1)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2)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 (3)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导致最终元朝覆亡。 思维导图 第 11 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内容提要 伴随宋代农业领域的作物熟制的变化,粮食产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宋代人口过亿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推 广。作物熟制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加速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为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元代重新整修大运河,开拓海运。农业效益增加也为城市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 发达和商业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普遍发展之下,人身自由增加,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平民社 会到来。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的普及,部分地区出现一年三熟。 经济作物的种植:棉花种植的始于宋,推广于元,带动南方棉纺织业发展;部分地区出现固定经济作物种 植户,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经济结构。 人口数量增加:宋代人口实际数量超过 1 个亿。 2.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 文明新象征; 矿冶业:煤炭开采量很大,东京居民用煤作燃料,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造纸业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1.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大众服务商业成主流。 2.宋与辽夏金政权间,官方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均十分繁荣。 3.货币: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增加,钱币铸造量扩大;北宋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将纸币作为主 币发行,进一步推动商业发展。 4.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成宋元的重要财源;出口丝织品、瓷器、茶叶,进口香料、珠宝;主要港口广州、 泉州、明州。 5.城市的兴盛: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人口超百万;元大都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6.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移过程: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北宋经济对南方依赖大,户口南多北寡;北宋 灭亡后,人口南迁,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2.元朝重开大运河:裁弯取直,缩短航程; 3.元朝开辟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 4.南北文化差距扩大:南北分卷制度,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四、社会的变化 1.平民社会的到来: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强调公平竞争;平民家庭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活力;“取 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2.人身自由的增加:贱民阶层数量减少;世袭奴婢减少,雇佣关系发展;农民租佃关系发展,人身束缚减 少。 3.国家社会控制松懈:“不抑兼并”,对土地买卖、典当不加干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百姓 迁移住所,更换职业更自由;金元时期,出现一定程度逆转,大趋势没变。 本课小结 1613 1 个基础:宋代农业的发展; 6 个繁荣:手工业,商业经济,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城市,货币; 1 个转移:经济中心的南移; 3 个变化:社会阶层流动加快,人身自由增加,国家对社会控制放松。 第 12 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内容提要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承隋唐之后,继续有所发展。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 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 特点。随着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又各有特色。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概况 (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①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②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 本价值观,为现实服务。 2.代表人物: 北宋后期的程颢(hao)、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3.主要思想:①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 ③道德观:“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④人生观:“存天理,去人欲”,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4.理学的影响:①“四书”,先于“五经”的作为儒学基础读物。 ②1313 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③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1)背景: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 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3)成就: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作家以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成就 最突出。 2.元曲 (1)内容:包括散曲和杂剧。 (2)特点:①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②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 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3)代表人物: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4)地位: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3.话本: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即话本,实质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5.绘画:(1)分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2)主要成就: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三)科技 1.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 (1)概说: ①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 ③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2)地位: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北宋的沈括和元朝的郭守敬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1)北宋科学家沈括 ①成就:《梦溪笔谈》 ②地位:《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一份珍贵遗产,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 ①成就: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 ②地位: 郭守敬天文实测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 (四)少数民族文字 1.契丹族:辽契丹大字、小字。2.女真族:金女真文字。3.党项族:西夏文。4.蒙古族:畏兀体蒙古文、八思巴字。 二.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1. 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 辽、西夏、金同汉族文化交融,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传统,又有各自的特点。 3. 三大发明世界领先。 三、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时期。 本课小结:巧记本课要旨 1.关于理学的记忆口诀 三国五代,儒学僵化,佛道挑战,理学兴起,社会伦理,道德秩序,二程朱熹,万物本源, 父子君臣,天理为仁,圣人境界,格物致知,四书五经,元代科举,南宋后期,官方尊崇。 2.关于宋元文学艺术科技文字的记忆口诀 宋词鼎盛,豪放婉约,散曲杂剧,市井雅俗,说书话本,白话小说,书法尚意,不拘法度, 花鸟人物,山水意趣,雕版印刷,毕昇活字,火药火器,磁石指南,三大发明,世界贡献, 梦溪笔谈,授时历法,契丹女真,西夏文字,成吉思汗,蒙古秘史,忽必烈位,八思巴字,民族交融,文明进步。 3.宋元文化特征与地位的记忆口诀 高度繁荣,长足进步,文化交融,各有特征,三大发明,世界领先。 思维导图 第 13 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 内容提要 明朝时期,专制集权趋于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趋于稳固。政治上,废宰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宦官专权; 海疆治理上,郑和下西洋,从海禁到重新开放海外贸易,西欧殖民扩张,沿海地区受到严重侵扰;内陆边疆治理上, 明朝和蒙古关系的演变,明朝对西藏的有效治理,满洲的崛起与明清易代。 框架线索 知识提纲 一、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 背景: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2.影响:加强了专制皇权,皇帝的工作压力增加 (二)内阁制度的建立 1. 明成祖时选拔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 2. 明宣宗时期,内阁大臣获得“票拟权” 3. 主要职能: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4. 意义:专制皇权强化 (三)宦官专权 主要职能: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 二、海疆治理 (一)郑和下西洋 1. 过程:15 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 7 次远航 2. 影响: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 于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消极方面: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二)海禁与“倭乱” 1. 原因: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2. 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3. 应对举措:一方面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一方面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 式才稳定下来。 (三)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1. 16 世纪中期,葡萄牙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得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2. 明朝末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明朝与蒙古 1. 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 2. 1571 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 和平局面。 (二)明朝对西藏的治理 1.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 (三)满洲的崛起 1.明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16、17 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3.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 4.1636 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在盛京称帝,国号大清。 (四)明清易代 1.1644 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2.同年,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经过 20 多年的激战,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重点解析 1.明朝内阁: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执政期间,因丞相胡惟庸相权权力过大而架空君权,在杀胡惟庸后废除丞相制,禁止再设, 之后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作为秘书兼顾问组织代之,本意为将其权力降低,事实上由于皇帝的信任,居首位的大 学士(首辅)权力可以与宰相相比,于明宪宗成化(1464 年—1487 年)首辅制臻至成熟;历代著名的大学士包括三 杨、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张居正等。至清代时其权力始消减,部分首辅权力转移至总督均分,而自雍正帝 后,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在政治决策上的地位。晚清立宪运动后,于 1911 年建立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内阁——庆亲 王内阁。 明代中枢政体经历了从六部分管到司礼监与内阁共理体制的嬗变。司礼监与内阁与颉颃制衡中联结为一个有机 整体并承担起了决断国是的政治职能。但这种“监阁共理”体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双轨制”。在体制的动态运作 中,由于皇权的相对倾斜,造成了明代相权于司礼监和内阁间的游移,以“监阁迭相”的方式发挥其“内外相维” 的政治功能。这种游移,一方面确保了皇权的稳固与政治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成为明代“宦祸”与“党争”的 内在原因。从而确定了明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2. 海禁 “海禁”是明朝的一项锁国性质的基本国策,从洪武年间到隆庆年间,实行了近 200 年,纵贯大半个明朝。形 成了成熟的海禁政策与概念。明朝海禁严格禁止人民对外通商贸易,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明中期政治腐败, 海防松弛,并实施闭关锁国措施,加上日本当时战乱频发,一些武士和海盗与部分受到闭关锁国负面影响的明朝商 人联合,入侵中国,以至倭寇横行,在大片沿海城市展开掠夺。直到 16 世纪中叶,明廷为了重建海上秩序,对海禁 存废产生严重分歧。隆庆元年(1567 年),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获准。但是,明朝仅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 一处口岸,而且只允许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对外贸易,并且禁止对日贸易,史称“隆庆开关”。由于政府部分开启海 禁,得以缓解。 思维导图 第 14 课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清朝(1616-1911),是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虽然它 统一中国的过程造成了短期的战乱破坏,其统治也带有一定的民族压迫色彩,但它在中华文明史的贡献还是巨大的。 在清朝统治下,出现了文治武功盛极一时“康乾盛世”,使得中国社会维持了近 200 年的稳定局面,最终奠定了作 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 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经过清朝的统治,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了更进一 步的加强。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崛起,清朝在世界局势的变动面前却表现出迟钝、僵化和不适应,古老的中 华文明遇到了新的挑战。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康雍乾盛世 1. 盛世的定义:一般是指国家由乱到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盛世的标志,包括政治开明、 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方面。古代盛世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 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的“康雍乾盛世” 2. 出现盛世的条件 (1)以开明君主的出现为前提; (2)开明君主知人善任; (3)吸取前代历史教训,居安思危; (4)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 (5)民生的保证与改善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 3. 出现康乾盛世的条件 (1)平定三藩奠定盛世基础;(2)加强皇权,整顿吏治,知人善任,化解宗室、朋党矛盾, (3)鼓励垦荒、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康熙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摊丁入亩等; (4)文化建设,如康熙年间的著名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 (5)对边疆的经营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二、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围绕皇权的决策机制 1. 设立南书房: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牵制 2. 设立军机处 (1)目的:最初与承办西北军务有关; (2)主要职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承办军务相关,兼办河工、钱谷等事。 (3)特点:简,人员少,机构简单,只设军机大臣与军机章京二职。速,简化手续,办事效率高。密,处于皇 帝寝宫旁边。 (4)作用:提高行政效率,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3. 密建皇储制度 (1)时间:雍正初期 (2)影响:突破皇位承袭立嫡立长的传统,使选贤重于传嫡长;减少上层统治集团倾轧争斗与宗室大臣擅权; 加强皇权。 4. 严禁宦官专政与母后预政 5. 密折制度 (1)特点:密、速、详 (2)作用:多渠道了解下情、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及官员控制、加强皇权 (二)地方行政体系 1. 督抚制度 (1)特点:控制督抚严密:督、抚在人事财政司法等关键问题上无决定权;督、抚级别相近,彼此牵制;文武 大员相互监督;“奏折”发挥地方官员彼此牵制作用。清朝的总督、巡抚虽然位高权重,但并未构成地方权力中心、 造成地方尾大不掉的局面。 (2)作用:突出督抚权力:督、抚事权统一,减少了明三司并立时相互推诿、延误事机的现象,有利于中央政 策的贯彻和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文化专制与思想控制 1. 崇儒重道是基本国策 2. 严厉的文字狱 3. 文化专制的社会影响: (1)社会黑暗,政治动荡,并直接促成了专制的衰落 (2)摧残文化,禁锢思想,并造成了长期的恶劣影响 (四)清朝君主专制体制的主要特点 1. 在各项制度上要绝对突出皇帝的权力。 2. 维护满洲和八旗的利益。 3. 地方行政机构体现了多民族的特色,同时反映出清政府治边政策的成功。 4. 注意前代经验,及时吸取教训。 5. 制定系统完整的行政法规。 三、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一)近代疆域的奠定 (1)平定三藩与统一台湾 ①平定三藩:1681 年,康熙帝彻底平定三藩之乱 ②统一台湾: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 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 年,台湾正式建省。 ③意义:标志着清朝完全确立了在汉族社会的正统地位,宣告康乾盛世的来临。 (2)平定蒙古准格尔部与回疆大小和卓叛乱 ①1757 年彻底平定准格尔部叛乱——意义:对稳定国家疆域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②1759 年平定回疆——意义:标志清朝版图的奠定 (3)为了适应大一统国家政治需要,清朝数次进行纂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如《乾隆内府舆图》、中国古 代最为完整的一部全国地理志《大清一统志》 (二)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1.在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事务。 2.出于统治边疆民族地区的需要,清廷大力进行民族立法工作:如《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西藏章 程》等,强化了统治、促进了边疆民族社会发展。 3.管辖蒙古地区: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强调满蒙一体、实行联姻制度、政教分离、迎接土尔 扈特部回归等 4.管辖西藏地区: (1)1653 年,顺治帝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713 年,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2)雍正五年(1727 年),设置驻藏大臣,西藏直接隶属中央,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3)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从制度上对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职权作了明确的规定。同 时,实行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达赖、班禅圆寂后,将寻认的转世灵童的姓名、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 在签牌上,放入金瓶内,在驻藏大臣监督之下掣签认定。清廷对西藏的统治与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和法律化。 5.管理新疆地区:1762 年设伊犁将军、对天山北路蒙古族实行盟旗制、对天山北路维吾尔族聚居区实行伯克制 6.管理东北地区:在高层建置上设置黑龙江、吉林、盛京将军分片驻防;在地方上实行八旗驻防制 7.管理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①原因: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 ②概况: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中央委派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乾隆年间基本完成。 ③意义:强化中央政府统治、减轻西南人民负担、促进边疆开发,融合民族关系。 (三)对外关系 (1)中国古代王朝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与周边亚洲国家的关系,其基本特征是朝贡外交 (2)实行闭关锁国与海禁政策 (3)收回东北领土:1689 年《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它阻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的扩张,保障了东北安定 (4)1792 年马戛尔尼使团与 1861 年阿美士德访华 四、康乾盛世危机 (一)背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土开发 (二)表现 1.内部 (1)人口膨胀 ①原因:a.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b.历史遗留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统计范围扩大 c.高产农作物大量种植等 d.赋税制度的变革在刺激人们生育 ②影响:庞大的人口既给清朝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提升了清朝的综合国力,转变了人们的生育观 念,更使得大量的人口为了生存而转向工商业领域,促进工商业发展 (2)资源危机(3)吏治腐败(4)贫富矛盾(5)农民起义(6)财政窘迫 2.外部 (1)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 ①背景:工业革命;殖民扩张 ②目的: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加深中西方矛盾与隔阂 ①表现: a. 经济方面禁止私人出洋贸易,关闭对外贸易港口 b.文化方面主要是否定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 限制中西文化交流学习 c.外交方面外交方面主要以华夷观念为思想基础, 实行 “剿”与 “抚 ”的两手政策 ②原因: a.经济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导 b.思想原因:小农经济影响下的保守观; c.儒家思想及政治结构:儒家“重义轻利 ”思想;家国同构 ”、“皇权至上 ”等观念和政 治结构以“天朝上国”自居, 把国与国的关系等同于家长制等级观念下的宗藩关系 ③影响: a .摧残了早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b.破坏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破坏,海外贸易受到影响, 激化社会矛盾 c.阻碍了中西文化技术的交流 (3)天朝上国,妄自尊大观念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4)1792 年马戛尔尼使团与 1816 年阿美士德访华 背景:清朝对外贸易出超;工业革命;英国掌握海上霸权 目的:开拓中国市场,平衡贸易逆差 ①礼仪之争的实质:是中西文化的冲突,如英国主权平等、平等外交,自由贸易贸易等观念与清朝统治 者天朝上国,华夷观念的冲突 ②马戛尔尼外交失败的影响:a.考察大清的国力 b.考察大清的军事 c.鸦片输入量激增 d.白银大量外流 e.为鸦片战争埋下种子 大事年表 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 年,清军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 1662 年,成功收复台湾 1681 年,三藩之乱平 1684 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2 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1723 年,雍正帝秘密建储 1730 年,史籍始有军机处之名 1757 年,根除准噶尔叛乱 1771 年,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 1793 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以法律形式确立对西藏的管辖权 1793 年,马戛尔尼来华 第 15 课 明清经济与文化 内容提要 明清时期已经处于传统社会的末世,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三次大转型,思想文化与社会文化异彩纷呈。 自明朝中叶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均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升加 剧了农民与市场的必然联系,私营手工业后来者居上,雇佣关系的出现使中国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商 品经济的发达和区域分工合作的出现,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 面的出现使提倡自由、反对专制成为一时的显著风气,小说戏曲显著成效又恰恰反映了明清社会的世俗化倾 向,西学东渐之风对明清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时空坐标 知识提纲 一、经济的发展(转型)与局限(滞后)——明朝中后期: (一)背景: 1. 优势条件: (1)国际:①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加剧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物种交流; ②思想:西学东渐之风盛行。 (2)国内:①经济:宋元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 ②政治:政府税收政策的改革; ③思想:“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 2. 劣势条件:(1)经济: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3)思想:传统价值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二)表现: 1. 农业领域:(1)美洲作物玉米、甘薯等推广种植;(2)粮食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3)多种经营与经济作 物种植的推广;(4)农业生产区域分工的出现;(5)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 2. 手工业领域:(1)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2)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经营手段的萌芽; (3)传统与新兴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4)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升。 3. 商业领域:(1)白银大量流入并实现货币化;(2)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3)商帮和会馆的出现;(4)工商业都会和市镇的兴起; 4.政策方面: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三)评述: 1. 总体态势: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艰难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昙花一现。 2. 阻碍因素:专制统治、传统观念、自然经济 3. 最终结果:中国停滞不前,最终落后于世界。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明清之际: (一)背景:1.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 2.政治:专制统治的强化; 3.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礼乐纲常制度与西学东渐之风 4.社会: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和世俗化倾向 (二)表现:1.对传统的继承:王阳明心学成为正统思想; 2.对传统的批判:(1)李贽(明朝中后期):反正统的思想 (2)黄宗羲(明末清初):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 (3)王夫之(明末清初):批判专制(孤秦陋宋)、主张革新 (4)顾炎武(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三)评价:陆王心学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明末清初思想家虽具有进步性,但始终未突破传统的桎梏。 三、小说与戏曲——世俗文艺的发展: 1. 小说(元末明初)——《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2. 戏曲(明清之际)——长篇化、复杂化(传奇);汤显祖、孔尚任;昆曲、京剧流行 四、科技——传统科技的大总结: 1. 本土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 2. 西方贡献:利玛窦等人传教的同时翻译西方著作,传播西方科技。 本课小结 1 个转型:明清之际处于中国社会第三次大转型时期 2 个矛盾:自然经济与新经济因素的矛盾;传统社会价值与新思想文化倾向的矛盾; 3 个趋势:经济活动的商品化趋势;思想观念的“异端”化趋势;文学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晚明堪称大转型,前清却兴慕古风。西学东渐润无声,经济文化气象新。农业生产商品化,经济作物广种植。 私营手工居上位,雇佣关系昙花现。商品货币关系紧,白银需求急剧增。中西碰撞无所措,自然经济稳如山。 儒佛结合心学生,批判质疑路漫漫。小说戏曲世俗化,科技领域大总结。传统社会暮气沉,华夏泱泱何所向? 思维导图 第 16 课 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 内容提要 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清政府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两次鸦片战争 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 和徐继畲等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全新的世界格局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美法等国确立; (2)英国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需求强烈,并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3)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英美法俄)都把矛头指向中国。 2.对外界浑然不觉的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3)科技:科技非常落后; (4)军事:以冷兵器为主,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很差; (5)社会: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虎门销烟 (1)背景: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 1000 万两以上白银; (2)概况:湖广总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2 万多箱鸦片。 (3)意义:①对清政府:向世界表明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和弃绝毒品的道德心; ②对英国:英国议会借此通过决议批准政府对华发动战争。 2.过程:①1840 年,英军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 ②1842 年 8 月 29 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条约 时间 签约国家 内容 主权影响 《南京条约》 1842.8.29 中英 割让香港岛、赔款 2100 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 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英美法三国 获得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以及通商口岸传 教权、内河航行自 由权等。 《虎门条约》 1843 中英 《望厦条约》 1844 中美 《黄埔条约》 1844 中法 3.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沉重的灾难。(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 断遭到破坏。(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 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背景: (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要求修约,而清政府以《南京条约》不是商约为由,拒绝修约。 (2)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 (3)重要原因:未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2.概况:(1)1856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2)1858 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3)1859 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 (4)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抢劫、焚烧圆明园后,进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 时间 签约国家 影响 《天津条约》 1858 中英、中法 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权 益;鸦片以“洋药”,纳税进口,实现鸦片 贸易合法化。《北京条约》 1860 中英、中法 《北京条约》 1860 中俄 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 100 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 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 国领土制造根据。《瑷珲条约》 1858 中俄 3.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 立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师夷长技以制夷” 1.林则徐:实事求是的品格;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情报和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内容: ①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和社会现状,介绍外国军事和外交。 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海》意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3.徐继畲(yu):身为福建布政使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收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内容: 系统介绍当时世界上近 80 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 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4.意义: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畲是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本课小结 一个对比:19 世纪 40 年代的世界与中国 两场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位先贤:林则徐、魏源、徐继畲 三部经典:《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八个条约: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第 17 课 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内容提要 十九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西方殖民国家也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各 阶层随之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抗争。农民阶级通过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有很大 的局限性,但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基本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统治阶级发生分化,其中的洋务派倡导了洋务运 动希望利用“中体西用”的思想挽救统治危机。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俄英法日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西北边疆和西南边疆相继出现危机。特别是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更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随后列强又掀起了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时空定位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2)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地方,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3)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中国社会固有的矛盾,农民暴动此伏彼起 (4)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2.重要事件:(1)金田起义:1851 年 1 月,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3)定都天京:1853 年,攻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了政权 (4)巩固政权:北伐,孤军深入,虽败但为西征和东征奠定基础;西征与东征的成功使太平天国 进入全盛时期(1856 年) (5)天京变乱:1856 年,领导集团内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后期斗争: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组成新的领导核心,暂时稳定局势 (7)天京陷落:1864 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最终失败 3.行动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 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社会 内容: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生产资料私有) ②圣库制度分配产品(劳动产品公有) 评价: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体现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绝对平均主义成为无法实现的空想(战争环境,未能实施。 (2)《资政新篇》:(1859 年) 内容: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②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迫于形势未能实施 4.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汉族官僚地位上升,中央权力下移。 二、洋务运动: 1.背景: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 2.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挽救国家颓势(剿发捻,勤远略) 3.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内容: (1)“求强”旗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官办企业) (2)“求富”旗号下,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官督商办) (3)兴办新式教育: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等); 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4)筹划海防,创办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5.影响: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提高了国防特别是海防实力;刺激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种尝试。 6.结局: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破产。洋务派希望洋务新政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未能达到。 三、列强侵略的加剧: 1. 边疆危机: (1)英国支持阿古柏在新疆叛乱:19 世纪 60-70 年代 左宗棠率军平定叛乱,收复新疆;1884 年,新疆正式建省,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中法战争:(1883-1885) 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镇南关大捷——冯子材率军大败法军,法国内阁因此倒台。 结果:中法签订《越南条约》,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中国西南门户洞开。1885 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加强了对 台湾的统治。 2.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背景: 日本在“大陆政策”指引下,扩大对朝鲜的侵略; 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 (2)重要战役:丰岛海战(爆发标志);平壤战役,清军大败; 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避战保船”,北洋海军失去了制海权; 辽东半岛战役,日军进占辽东,制造“旅顺惨案”;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两 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进一步将中国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1895 年) 刘永福率黑旗军与台湾义勇军一起,掀起了反抗日军占领台湾的武装 斗争,显示了台湾人民不屈的坚强意志。 3. 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为各自在华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日本趁机向清政府勒 索 3000 万两“赎辽费” (2)列强掌控中国经济命脉:《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使列强看到掌控中国的时机,迅速组成法俄银行团和英 德银行团,迫使清政府分三次以高额利息共借款三亿两白银。 (3)划分势力范围: 俄国:强租旅大,将长城以北作为势力范围 英国:强租威海卫、香港新界,将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 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作为势力范围 法国:强租广州湾,将云南和两广作为势力范围 (4)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路矿权的争夺 本课小结 鸦片战争门洞开,农民阶级抗争来。太平天国虽失败,汉族官僚受关怀。洋务运动学器物,地主阶级开近代。 边疆危机是考验,西北东南两重天。甲午战争陷深渊,资本输出民企难。三国还辽非善意,瓜分狂潮危机陷。 第 18 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内容提要 甲午战败,日本从《马关条约》中获取了大量利权,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社会内部展开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一种是以精英集团内部的激进派为代表,展开了一场自上而下的 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但最终被当权的守旧势力镇压;一种是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扶 清灭洋”口号提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却失败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再次联合。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危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东南互保”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使其面对 困局,开始“新政”。 框架线索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严重的统治危机:甲午战后的巨额赔款,促使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加重民众的生活负担,进一步激化 了阶级矛盾和“排满”情绪,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危机严重。 3.新经济力量的增长:伴随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19 世 纪末期,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增强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开始主导近代中国变革。 4.新思想的深层发展: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和 统治危机,精英集团内部的激进派关注到,西方的制度因素有可能解决这一困局,亟待挽救危亡的一场变革。 5.人民群众的推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政府的压迫和剥削,生活极其窘迫, 为改变命运,广大下层民众,逐渐成为历史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二、表现: (一)戊戌维新运动——上层的改良 1.兴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改革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发展:兴办学堂、成立团体、创办报刊、著书立说。(自下而上推动变法) (1)建立学堂、成立团体: ①建立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一批学堂的建立,为变法维新培养了大量人才。 ②成立团体:1895 年 11 月,成立强学会,宣传变法;1898 年 4 月,成立保国会,推动变法。 (2)创办报刊、著书立说 ①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的创办,对于开启民智、宣传和推动变法方 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②著书立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通过“托古改制”,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 训”的观念,成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 3.高潮:百日维新。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历时 103 天,被称为“百日维新”。 内 容 作 用 局限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取消旗人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 会参与政权 没有涉及设议 院、开国会、制 定宪法等政治主 张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 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文教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 设译书局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 传播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增强国防力量 4.结果:失败 (1)标志: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半殖半封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顽固 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 ②具体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 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 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5.评价: (1)性质: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政治民主运动。 (2)历史意义 ①爱国性: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 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进步性: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变法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无 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③启蒙性: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的作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又坎坷。 (二)义和团运动——下层的革命 1.爆发原因:①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②直接原因:山东洋教势力猖獗,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最深。 2.兴起标志:1898 年 10 月,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攻打当地教堂,义和团运动正式兴起。 3.口号:“扶清灭洋”—— 一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落后的小农思 想具有盲目排外的片面性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缺乏认识。 4.清政府的态度:由“剿”转“抚”,最后到“灭”。 5.失败原因:(1)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6.评价: (1)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2)作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清政府,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推动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 (3)局限:“扶清”,不能认识清政府的阶级本质,显示出其愚昧性;“灭洋”,仇视一切西方文明, 盲目排外,显示出其落后性。 三、民族危机的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 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直接原因: 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盲目排外, 各国决定联合以“保护使馆”的名义镇压义和团。 2.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 3.过程: (1)爆发:1900 年 6 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在廊坊、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打击。 (3)7、8 月,八国联军相继占领天津、北京,瓦德西将司令部设在紫禁城内。 (4)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下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与侵略者“议和”。 4.结果:1901 年 9 月,清政府与 11 国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及危害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 5 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 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向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年息 4 厘,本息共计约 9.82 亿两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 本营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 铁路 12 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完整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2)特点 ①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辛丑条约》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巨额赔款人均一两白银,带有惩罚性。其目的 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把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此条约惩办参加反帝斗争和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但丝 毫未涉及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确立清政府继续充当列强侵华的代理人。其目的就是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 廷”,从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以华治华”。 5.影响 (1)清政府为挽救危机,实行政治改革,开启清末“新政”(1901—1911)和预备立宪(1906—1911)。 (2)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俄国占据南满全境,1902 年,英国以日制俄,与日本缔结同盟。日俄矛盾,导致 1904-1905 年日俄战争爆发。 四、统治危机的加深——“东南互保” 1900 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英美等帝国主义操纵和勾结中国南方多省督抚、企图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义和团运 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规定 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廷对外宣战后,东南各省保持“中立”, 尽管在 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江南地区的稳定,却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的斗争,此举使清政府颜面扫地,严重动摇了清政 府统治的根基。 本课小结 甲午风云后,瓜分狂潮中,民族意识醒,挽救家国情。实业新发展,百姓旧衣裳,上层主改良,下层闹革命。 改良重宣传,社会促启蒙,单靠无权帝,变革未有终。革命起山东,扶清又灭洋,引来八国军,清廷成帮凶。 辛丑条约签,庚子赔款定,东南又互保,半殖半封成。 第 19 课 辛亥革命 内容提要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一方面是清政府实施“新政”以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孙中山等资 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思想和运动在全国迅速地传播和开展。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这场 革命的最终成果虽然落到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但通过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框架线索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901-1911 年) 清末“新政” 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2.内容:政治上减冗衙,修刑律;经济上重工商,振农业;军事上改军制,扩新军;文化上废科举,建学堂,兴留 学。 3.影响:并未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客观上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 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预备立宪” 1.背景:1904 年的日俄战争,“立宪”日本击败“专制”俄国;革命运动日益高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 2.过程:1906 年 9 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 年 8 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 年 5 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3.影响:(1)加剧了清廷与各方的矛盾,使得立宪派倒向革命,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从另一个方面催生了新的政治 制度;(2)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冲击了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 (3)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法律理念,传播了宪政文明。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1894-1911 年) 民主革命思想 1.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905 年)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的方式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社会革命) 3.传播手段: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 民主革命组织 1.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2.1905 年 8 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民主革命实践 革命党人自 1895 年起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 1911 年 4 月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历次起义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发展进程。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武昌起义 条件:1911 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为革命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过程: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 黎元洪为都督。 结果: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 14 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建立 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三)《临时约法》 目的:限制袁世凯走向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言论、集会、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规定 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四)南北和议,让位袁氏 1.原因:(1)辛亥革命后,需要一个强有力人物保障国家统一和稳定; (2)袁世凯实力强大,内握清廷大权,外获列强支持; (3)同盟会内部涣散,将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 (4)立宪派和旧官僚为维护自身利益,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2.结果: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成功:(1)政治上,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 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2)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3) 经济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社会生活上,促使思想文化和社 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局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 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第 20 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内容提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是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年)和军 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 - 1928 年)。总体特征表现为:(1)政治上,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新 的革命力量不断孕育发展。(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3)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孙中山重 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4)社会生活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衣、食、风俗等方面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框架线索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 年)是从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 1928 年底张学良 东北易帜结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实际上是指北京政权在不同时 期由北洋军阀中的不同派系的实力较强的军阀或军阀集团所控制,北京政府对各地的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比较薄弱, 形成了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理解北洋政 府统治时期中国政治变迁的历程,需要梳理清楚辛亥革命后民国政治的治与乱,北洋军阀的混乱与权力斗争。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1、袁世凯独揽大权,复辟帝制(1912-1916) 1912 年 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1913 年 11 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1914 年 5 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后修改总统选举法。 1914 年 8 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袁世凯最终于 1915 年 5 月 25 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1915 年 8 月---12 月袁世凯筹备君主立宪制的中华帝国,以 1916 年为“洪宪元年”。 1916 年 3 月 22 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1916 年 6 月 6 日袁世凯病逝。 2、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不断,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主要包括直系、皖系、 奉系三大派系军阀争夺北京政府控制权。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 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1917 年 5 月,“府院之争”(黎元洪—段祺瑞),后有张勋复辟。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概况: 起止时间 统治集团 主要大事 1912.4 -1916.6 袁世凯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 1916.6 -1920.7 皖系:段祺瑞 护法运动、五四运动、直皖战争 1920.7 -1924.10 直系:冯国璋、曹锟 中国共产党成立、两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变 1924. 10 -1928. 12 奉系:张作霖 张、段、冯的短暂联合,北伐战争 4、北洋军阀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三大因素: (1)根本因素: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2)国内因素: ①19 年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②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袁世凯及时抓住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 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③国际因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侵华政策发生了改变,由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世凯以有力支持。 于是袁世凯依靠外国势力的支持,并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稳操 20 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 5、革命派的反抗斗争: 1913 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 1913 年二次革命,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讨袁。 1915 年,护国战争。(12 月 25 日,云南宣布独立) 1917 年,护法运动。 1924—1927 年,国民大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占领北京,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 (1)原因: ①辛亥革命扫除封建障碍,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 ②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一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概况: 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 ②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3)特点: ①时间短暂,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力量比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 (4)影响: 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②产业工人人数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1)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方面除旧布新,出现新气象。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的潮 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 社会面貌。 (2)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社会生活变化提供物质基础。 ②思想观念:民主平等思想传播,冲击旧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外来文化影响:门户开放,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西方文化的影响加深。 ④法令法规:政府推行改革,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广和提倡。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思想文化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 (3)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国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 2、兴起和发展: (1)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第 2 卷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2)1917 年 1 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 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 3、思想主张: (1)拥护民主(“德先生”),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2)拥护科学(“赛先生”),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提倡文学革命,以新文学反对国粹和旧文学。1917 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 言文。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8 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思想主流,成为中国先进分子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4、评价: ⑴进步性: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 民众觉醒,推动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 ⑵局限性:对东西方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征 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政治变迁的历程,需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条是辛亥革命后民国政治的治与乱,北洋 政府内政的混乱与权力斗争,北洋政府在外交方面谋求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条是北洋政治统治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 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革命者不满现状,奋起探索救国的新路径:共产党人——成立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人——改 组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展开合作。 1、政治方面:民主政体艰难确立,军阀割据日益加剧;旧势力不断反扑,新革命形势出现 2、经济方面:制定经济政策法规,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侵略暂时放松,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3、文化方面:思想解放潮流不断涌起,新思想新主义影响巨大;民主科学思想引领风潮,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主流 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新曙光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 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 政治上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 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 经济上 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颁布发展工商业经济上的经济法规,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外交上 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外交上主权。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 回山东主权,赎回胶济铁路。表现出了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 思想上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 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社会生活上 “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教育上 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 本课小结 1 个特点:军阀割据混战 2 条线索: 一是北洋政府内政的治与乱 二是先进知识分子奋起探索救国的新路径 3 个表现: 政治上:军阀割据混战,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曲折发展 思想上:民主科学引领风潮,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主流 辛亥革命立丰碑,而后军阀割据乱。国共合作促统一,国民革命反封建。 实业救国路坎坷,民族工业命多舛。一战迎来黄金期,可叹春天太短暂。 民主共和入人心,移风易俗展新颜。三民主义与时进,马列主义开新篇。 第 21 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内容提要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遇惨败,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五四运动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 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中国革命的方向。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 命运动迅速展开。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紧要关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 革命失败。 时空坐标 框架线索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一)五四运动(1919 年) 1.背景:(1)国内背景: ①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阶级矛盾加剧。 ②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④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国际环境:日美加紧侵华和俄国十月革命。 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②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3)导火索: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 经过: 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形式 第一 阶段 5 月 4 日 北京 “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款” 学生 游行示威 第二 阶段 6 月 3 日 上海 工人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 生罢课 3.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5.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 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 人运动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 名称 时间 性质 任务 领导 阶级 指导 思想 奋斗 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反帝反 封建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 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资本 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无产阶级 马列主义 社会 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开始时间:十月革命后 2.宣传中心:北京、上海 3.主要成果:(1)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1920 年 3 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 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 (3)1920 年 5 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 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4.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增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信心,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不仅推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 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 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 年)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7.23 (2)地点:上海,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3)出席代表:①毛泽东、董必武等 13 人。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 (4)主要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3.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二大 1.时间、地点: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在上海举行。 2.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 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 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3.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三)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推动了一系列罢工运动的 展开。 1.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 (1)时间、地点:1922 年 5 月 1 日在广州召开。 (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首次公开提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向工人阶级乃至全中国人民表明 反帝反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最迫切的任务,为中国工人阶级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 (3)意义:通过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将全体党员和工人阶级统一在共同的政治任务上开展工作。从此, 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其他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斗争而努力奋斗。 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923 年 2 月 1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 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和破坏。4 日,京汉铁路工人 3 万余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 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 指使下,在长辛店、江岸、保定等地血腥屠杀罢工工人,工人死伤 300 余人,造成“二七”惨案。为减少牺 牲,保存有生力量,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北工团联合会下令暂时复工。这次罢工的失败,表明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 (四)中共三大 1.时间、地点:1923 年 6 月,广州 2.主要内容: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3.意义:所确定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国民革命作了准备。 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年) (一)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1)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 年中共三大通过国共合作的决定。 (2)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党派,孙中山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2.实现标志: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4.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5.意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 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兴起。 (二)高潮:北伐战争 1.条件:(1)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军事基础:1924 年建立黄埔军校,整编国民革命军 (3)政权基础:1925 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 4.过程:(1)1926 年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2)1927 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5.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发动统治;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 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三)国民革命失败 1.标志: (1)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局部失败。 (2)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全面失败。 2.失败原因: (1)客观方面:帝国主义干涉破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主观方面:陈独秀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 期,缺乏经验;共产国际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3.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1)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四个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 2. 意义: (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 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 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本课小结 巴黎和会风波起,五四运动寻真理。马列主义把路指,南陈北李约建党。 国共合作齐北伐,吴孙主力纷纷倒。奈何蒋汪发政变,国民革命终成憾。 第 22 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内容提要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分裂,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确立了国民党的 一党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1931 年 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激起中国民众的抗日救亡怒潮,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部爱国力量举 起抗日反蒋旗帜,东北民众自发、分散局部抗战开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东北抗联逐步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 心;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继续推行向日本帝国主义妥协,对红军“围剿”的方针;华北事变后,中国民 族危机加深,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国内时 局发生根本变化,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官僚资本在聚敛中开始膨胀。 时空定位 知识体系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上: (1)1927 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1928 年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经济上: (1)民族工业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新兴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等,都有了 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转折:(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2.革命实践: (1)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立了第一个农村 革命根据地。1928 年朱毛会师。到 1930 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 10 多 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 10 万人。 (2)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 尝试。 3.“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等从理论上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三、红军长征 1.原因:1930 年 10 月-1934 年 10 月,红军先后打退国民党军队四次“围剿”,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 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2.转折: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 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意义: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本课小结 宁汉合流,一党专制;东北易帜,形式统一;民族工业,获得发展;官僚资本,聚敛膨胀;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八七会议,土地革命;井冈山上,游击战争;三位一体,武装割据; 共和政府,政权尝试;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确立地位,挽救革命;长征结束,国共抗日。 思维导图 第 23 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内容提要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民族危机严重,全国抗口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局部抗战开始。 1936 年,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全国抗战初步形成。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 开始。日本侵华期间,除了制造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以外,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犯罪行为。 时空定位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局部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931) 1.背景:(1)东方会议:1927 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制定侵华总方针。 (2)经济危机:1929 年,日本为缓和矛盾、摆脱困境,急于侵华 2.过程:(1)九一八事变:1931 年,关东军借口“柳条湖事件”,突袭沈阳。 (2)一二八事变:1932 年,日军在上海挑起战争,十九路军抵抗。 (3)建伪满洲国:1932 年,日军占领东三省后,清废帝潯仪做傀儡。 3.影响:民族危机深重,国民政府与民众的应对策略不同。 (1)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①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围剔”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②幻想国联迫使日本撤兵,但李顿调查团提出国际共管后,口本退出国联。 (2)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杨靖宇等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1936 年初,改编为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 量日军。 (二)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1935) 1.背景:日军进犯关内,长城抗战。 2.过程:1935 年,日本实际控制热河、河北、察哈尔,进而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3.影响: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中共为挽救民族危机,调整方针 ①“八一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党内思想 (2)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游行示威,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进民族新觉醒。 (三)西安事变与全国抗战的初步形成(1936) 1.背景: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西北“剿共”的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 共抗口。 2.过程:(1)蒋介石逼迫张、杨全力“剿共”,二人“兵谏”,逼蒋抗日 (2)经各方努力,蒋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影响:扭转时局的枢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抗战初步形成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过程:1937.7.7,日军“军演”,借口一名土兵失踪,要入宛平城搜查被拒后,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还击。 2.影响:全面抗战开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国共分别声明,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7.8,中共通电全国,呼吁全民族抗战 (2)7.17,蒋介石庐山谈话,表示再无妥协。 2.过程:(1)7.15,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 产党的保证 (2)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①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正)、彭德怀(副)。 ②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国民革命军新編第四军,叶挺军长 (3)国共第二次合作 ①9.22,国民觉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 ②9.23,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3.影响:在中共推动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日军的侵华暴行 (一)对占领区 1.政府犯罪:(1)表现:①南京大屠杀 1)背景:1937.12,日军攻陷南京,重庆成为战时陪都。 2)过程:日军在南京烧杀劫掠 6 周,屠杀 30 万人以上。 ②细菌部队:九一八事变时组建,1938 年成 731 细菌部队,残杀军民 3000 多人 ③“慰安妇”制度:强征随军性奴隶近 20 万。 (2)性质:违反人道主义与战争常规的政府犯罪行为。 2.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1940.3,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3.经济上,“以战养战”,野蛮掠夺资源 (1)垄断经济: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 (2)统制粮食:统制粮食为军用物资,普遍饥馑和死亡。 (3)强征苦力: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二)对敌后抗日根据地 1.“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2.“治安强化运动”:1941-1942,在华北农村疯狂扫荡,一片焦土。 (三)对国统区:重庆大轰炸——1938.2-1943.8,死者 1 万人以上 【本课小结】 1.两个时期:局部抗战、全面抗战 2.四大事变: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3.三类暴行:(1)对占领区①政府犯罪(南京大屠杀、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②“以华制华”(政治) ③“以战养战”(经济)(2)对敌后抗日根据地①“三光政策②“治安强化运动(3)对国统区:重庆大轰炸 第 24 课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战略上密切配合,抵抗侵略。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 据地,以游击战为主,在极端困难时坚持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 年 8 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这是近代以来首次完胜的反侵略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与伟大复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重新确立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大规模会战 (一)防御阶段(1937-1941.10) 1.淞沪会战(1937.8-1937.11) (1)背景:八一三事变。1937.8.13,日军进攻上海,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 (2)战果:毙伤日军 4 万余人。 (3)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2.忻口会战(1937.9-1937.11) (1)背景:日军逼近山西太原。 (2)战果: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3)意义: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 3.徐州会战(1938.1-5)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从南北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2)战果:李宗仁指挥 60 万大军,在台儿庄围歼日军 1 万余人。 (3)意义: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1938.6-10) (1)背景: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对国内外影响巨大。总结抗战形势,针对国内的“必亡论”和“速 胜论”,论证了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2)战果:毙伤日军近 4 万人。 (3)影响:与此同时,广州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工业内迁与高校西迁 (1)背景:中国的经济、军事与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但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 (2)表现:①工业内迁: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②高校西迁: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1937.11,北大、清华、南开成立长沙临 时大学。长沙被轰炸后,学校西迁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保存科研力量,培养卓越人才。) (3)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物质和精神基础。 (二)相持阶段 1.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1942.1) (1)背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2)战果:面对 10 余万日军进攻,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取得胜利。 (3)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国民党抗战有所消极,反共倾向增长:皖南事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一)防御阶段:开辟敌后战场 1.表现:(1)建立根据地: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2)军民多战法: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的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 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2.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牵制一半以上的在华日军。 (二)相持阶段 1.“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 (1)背景: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根据地。 (2)战果: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的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的进攻,参战部队最终达到 105 个团、20 余万人,毙 伤日伪军 2 万多人。 (3)意义:打破日军“囚笼”。 2.根据地建设 (1)背景:国民党在抗战上有所消极,反共政策明显增长。1941.1,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①对国民党: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②对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与团结抗战,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为中心)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民主选举制 度,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仿照实行。抗日民主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 三、东方主战场 (一)背景:1941 年,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之密切联系。 (二)同盟作战 1.《联合国家宣言》(1942.1.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以中、美、英、苏为首的 26 个同盟国,在华盛顿签署。 2.《开罗宣言》(1943.11):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 中、美、英政府首脑在埃及开会通过,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 归还中华民国”。 3.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 年,戴安澜与东瓜保卫战。 (三)含义: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远超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总和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1945.4-6,延安) 1.内容:(1)政治路线: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2)思想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共产主义) (3)组织路线: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2.意义:(1)全党团结: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 (2)胜利基石: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基。 (二)日本投降 1.背景:(1)1945.5,德国无条件投降。 (2)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在东北消灭关东军。 (3)解放区的全面反攻。 2.过程:(1)1945.8.15,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9.2,在东京湾举行投降签字仪式。(2014 年将 9.3 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台湾光复:10.25,陈仪宣布。 4.东京审判(1946.5-1948) 虽然有包庇,但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界定甲级战犯,是对国际法中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三)意义:1.近代首胜: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大国重立:重新确立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3.民族复兴: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本课小结 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四场大胜: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 三大意义:近代首胜、大国重立、民族复兴 第 25 课 人民解放战争 内容提要 抗战胜利后,中共展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但国民党坚持独裁,发动全面内战。1946-1947 年,中共领导 人民解放战争,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同时,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在国统区形成第二条 战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1949 年,中共发动三大战役,赢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体系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背景:1.国人心愿: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国人的强烈愿望。 2.两种前途:中共提出“和平、团结、民主”,而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 (二)过程 1.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8-10,国共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规定:坚决避免内 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众多新的民主党派成立 3.政协会议:1946.1,各党派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协议,很快被国民党否决。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开端:1946.6,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2.结果:1946.7—10,中共粉碎全面进攻 (二)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1.开始:1947.3,国军发动重点进攻,中共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2.过程:(1)粉碎对陕北的进攻: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2)打退对山东的进攻: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固战役的胜利。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一)经济困局 1.原因:(1)溢发纸币:为了维持战争开支 (2)巧取豪夺: ①抗战胜利,国民党大员的接收变“劫收” 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 2.影响:(1)经济:民不聊生 ①滥发纸币引发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②巧取豪夺造成民生水平的下降,民不聊生 (2)政治:“第二条战线”兴起 ①1946 年冬爆发“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爱国民主运动兴起 ②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为配合解放军 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二)政治困局 1.原因:“制宪国大” (1)1946.11-12,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召开,中共和民主同盟拒绝出席。 (2)国大通过《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独裁的装饰品。 2.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 年夏,中共中央在河北的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 性剥削制度。 2.意义: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解放 (二)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6,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 武汉。 (三)战略诀战 1.过程:(1)辽沈战役:1948.9-11,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全境,在数量上超过国军。 (2)淮海战役:1948.11-1949.1,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 (3)平津战役:1949.11-1949.1,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2.意义: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力,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基。 (四)渡江战役 1.背景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概况:1949 年春,在河北西柏坡召开。 ②内容: 1)重心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两个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 的作风”。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北平和谈 ①1949.1,蒋介石引退,李宗仁代总统,表示愿和谈 ②1949.4,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2.过程:1949.4.21-23,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3.意义: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4.解决残敌: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胜利大进军,解放广大国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五)原因与意义 1.原因:是否得民心 (1)国民党:①不能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②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③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2)中共:①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②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1)土地改革运动与农民支持 2)“第二条战线”与学生支持 3)民主党派与无党派的支持 2.意义:(1)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20 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3)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就要诞生了。 本课小结巧记 122333 1 个愿望:和平建国 2 次国共谈判:重庆谈判;北平谈判 2 次中共重要会议: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七届二中全会(1 个转移+2 个务必)。 3 个阶段的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阶段段(刘邓跃进大别山);战略 决战阶段(三大战役)。 3 大统治危机的国民党:经济危机(滥发纸币,巧取豪夺);政治危机(制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面目);第二条 战线(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3 大胜利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 第 26 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内容提要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通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行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承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其后,外交上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 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为内容,开创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在内政上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 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 1956 底前后,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 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体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1949 年 9 月 21-30 日 (2)地点:北平 (3)内容: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等几个重要文件;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 岗为副主席。 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1)时间:1949 年 10 月 1 日 (2)内容: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②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 ③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④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3、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4、伟大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肃清反革命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 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土地改革(1949 年-1953 年春) (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 2/3 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过程: ①1950 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 1953 年春,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 (3)结果:①3 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 7 亿亩土地; ②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1952 年,全国粮食 产量比 1949 年增加了 49%); ③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3、稳定物价 (1)背景:①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②国家财政困难; ③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2)手段:①“银元之战”;②“米棉之战”。 (3)结果:到 1950 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 民的信任。 (4)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 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抗美援朝(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 (1)背景: ①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 ②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2)经过:①1950 年 10 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②经过 5 次战役,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③1953 年 7 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意义: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造就了国内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三大外交方针 (1)三大方针: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 (2)结果:①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 10 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②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芬兰先谈判再建交;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2、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年 4 月)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 问题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 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中印谈判中代表中国首次提出,两国应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 (2)联合确认:1954 年 6 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周恩来在同两国总 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 (3)国际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求同存异”方针 (1)会议:1955 年 4 月,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会议; (2)提出: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 歧路的危险。中国代表团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3)成果: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从 1954 年 9 月至 1956 年,中国与挪 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基础 (1)总路线: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到 1956 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一五计划:到 1957 年,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多数经济指标超额完 成。 (4)意义: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 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政治制度 (1)颁布宪法: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与在此前后 发展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 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3、思想引领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 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课小结 一届政协定纲领,开国大典齐欢庆。人民做主方向清,中华民族路光明。 土地改革农高兴,稳定物价市场静。抗美援朝战友情,政权巩固民安定。 三大方针底线铸,五项原则和平促。日内瓦会形象树,求同存异免歧路。 过渡路线受鼓舞,一化三改变基础。五四宪法定制度,思想指导明前途。 第 27 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内容提要 1949 至 1978 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建国初期,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 鉴戒,由主动全面学习斯大林建设道路到力图摆脱苏联影响,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由科学地、实际地探索到曲折地、人为地、跃进式地探索是前三十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路径。 随着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 出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伴随着 1956 年下半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 1956 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 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从 1953 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也提前超额完成,然而, 1958 年起,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步入艰难曲折的二十年,但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就。 知识体系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力图摆脱苏联,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1966): 1、建设条件: (1)经济基础——一化三改(物质保障)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改变了中国经济结构,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奠定了工业化发展基础。 (2)体制条件——制度确立(政治前提) ①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3)外部因素——苏联教训(客观影响) 1956 年 2 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对斯大林的批判 (4)理论指导——立足国情(独立探索) 《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政策指导——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①召开背景:全面总结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当前存在的形势和存在问题,制定新 时期党和国家的哦基本任务。 ②主要内容: 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 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 ③历史影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 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但由于时代局限性,八大政策并未真正实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 2、两大失误: (1)错误指导: ①1957 年 9 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反冒进”思想的出现。 ②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具体表现: ①人为的发展生产力——大跃进运动的出现(1958 年): A.农业方面:片面追求农业生产的高速度,虚报谎报,“共产风” B.工业方面:片面追求工业生产的高速度,大练钢铁,“追赶超” ②人为的改变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年): A.特点:一大:公社规模和经营范围大;二共:集体化、公有化程度高。 B.评价:政社合一,违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符合中国实际,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破坏了国民经济的 发展。 (3)经验教训: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足,忽视客观规律,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 事,急于求成,造成经济建设方针的严重失误。 3、政策调整: (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发展。 (2)概况:1960 年东冬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 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3)结果:1962 年下半年至 1965 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二.“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1966.5—1976.10) 1、原因:(1)直接原因:“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 (2)便利条件:个人专断和个人独裁的不断发展 (3)重要原因:林彪、江青、康生等人的蛊惑 (4)主观原因:毛泽东晚年对社会主义错误的思想认识 (5)历史原因:苏联的影响、探索的失误、传统的思想 2、目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过程:(1)1966 年春夏:全面发动 (2)1967 年年初:“一月风暴” (3)1969 年春夏:“批、斗、改”运动 (4)1971 年 9 月:九一三事件——文化大革命从理论上破产 (5)1972、1973、1975 年:周恩来、邓小平先后整顿——国民经济形势好转,1973 年完成 或者超额完成计划指标,1975 年主要工农产品产量都有较大提高。 (6)1975 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7)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4、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不是 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5、影响: (1)经济上:中国经济直接损失达 5000 多亿元;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积累过高、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出 现困境);交通阻塞严重。 (2)政治上:政治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背离社会主义建设;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三大民主制 度,统一战线被破坏;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3)文艺科教上:大量知识分子遭到迫害,科学、文化、教育瘫痪,精神生活单调,文学艺术凋零,文化 断层,人才断层,科技文教断代,使中国丧失了追赶世界的大好机遇。 (4)人民生活上:水平低下、文化生活单调。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曲折探索中仍取得伟大成就(1949——1966) 1、具体成就: (1)工业方面: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 及冶金、汽车、机械等各个方面,为国民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 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 (2)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 产量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外交方面:70 年代外交局面取得新突破,重返联合国、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交等。 (4)其它方面:物质生活、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出了先进 人物。 2、深远影响: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本课小结 建国七载今胜昔,一化三改启新篇;十年探索开端好,八大路线准而实。 苏共批林提警惕,建设信念人胜天;八大之后路线偏,两大失误惹祸灾。 大跃进中飙速度,人民公社理想化;灾害代价引争论,六零岁冬大调整。 左倾错误不可遏,文革十年影响恶;艰难曲折长经验,建设成就举世瞩。 第 28 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内容提要 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1992 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开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企改革; 1979 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1980 年设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并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形成从沿海到沿 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 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的回归,极大地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 岸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 框架线索 思维导图 知识体系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一)徘徊中的前进(1976-1978 年) (1)表现:①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②坚持“两个凡是”主张。(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始终不逾地遵循!)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 年 12 月) (1)背景:①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及文革后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会议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③1978 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 (2)内容: ①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伟大决策: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③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一)经济方面: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1)内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1984 年全面展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①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对外开放 (1)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 ①1980 年 5 月,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 年,决定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2)开放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 (3)深层进入全球化:2001 年 12 月加入世贸组织; (二)政治方面 1.重建民主: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2.国家统一:一国两制 (1)理论形成 形成过程:①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②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③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通过。 内涵:①前提:一个中国。 ②含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践检验: ①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 ②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 ③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A.从内战状态到和平状态:1979 年,大陆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B.从长期隔绝到互相交往:1987 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C.从民间交往到半民半官交往: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 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D.1993 年 4 月,新加坡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E.2005 年 3 月,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F.2015 年 11 月 7 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第 29 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内容提要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伟大的时代,往 往离不来伟大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 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民经济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外汇储备位居全球首位,中国的国际 竞争力持续增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国际影响力不 断扩大,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提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过程: ①萌芽: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是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 言书,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②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十三大确立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 ③成熟:1992 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主要内容: ①发展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真理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发展阶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④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⑤发展动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⑥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⑦政治保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⑧发展战略: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目标。 ⑨和平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⑩教育发展:提出教 “三个面向”。 ⑪科技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⑫工作得失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 ⑬计划与市场关系: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指导意义: ①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思 想基础。 ②它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国家成败的经验、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及发达国 家的态度和矛盾,作出新的科学判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和条件。 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推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发展。 (4)地位: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 年(6.23 日-24 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 记。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会强调,要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必须 毫不动摇、始终一贯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绝不回到闭关锁国 的老路上去。 ②提出:2000 年 2 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期间提出“三个代表”要求。 (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对党建设的指导意义: ①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根本原则,同时进一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 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问题。 ③进一步指明了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方向和途径,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地位:2002 年 11 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并将其写 进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1)形成过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 2003 年 7 月 28 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 想。 (2)主要内容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 想和基本要求。 (3)指导意义: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五十多年来执政的最基本 的经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 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 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 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4)地位:200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 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背景: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我们党 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仍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高高擎起的思想旗帜,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我们党的理论使命,仍然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新篇章。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 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主要内容: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 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价值,将指导 我们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地位:2017 年 10 月 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 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 年 3 月 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国民经济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外汇储备位居全球首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2.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高速公路、高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文化事业费用增速超过 10%,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获得感。 5.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建架构和力量体系 实现革命性重塑。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2)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表现: (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 框架。 (2)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3)中国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共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4)中国同欧洲、拉美也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展开新的画卷。 (5)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①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②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③中国倡导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④中国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 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 本课小结 1 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个表现: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