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C.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要同时进行 D.经济的平等就可以消除阶级冲突 2.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 A.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 B.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 C.20世纪20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D.“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 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4.“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井冈山的斗争》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5.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6.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第二次结合”时期,毛泽东为吸取苏联建设的教训强调( ) A.突破“城市中心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依据国情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 D.必须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7.毛泽东在其著作中提出:“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提出一思想的著作最早可能出版于( ) A.大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西柏坡时期 8.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9.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 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 ) 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10.1957年毛泽东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11.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知识分子,早在1956年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这一举措( ) A.适应了过渡时期的需要 B.配合了国家的改革开放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D.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12.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C.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D.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13.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教授出生地分布 教授工作地分布 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 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 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14.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反映了( ) A.党对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视 B.我国科技教育水平的落后 C.科教兴国战略得到了落实 D.高校改革促进教育的进步 15.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实现载人航天 16.古希腊某著名学者对于自然地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 )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 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17.黑格尔认为宗教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人通过自己本身被规定,要去自由地存在。这表明宗教改革( ) A.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 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发展 C.开启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结束了教会统治 18.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 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 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 19.1490年,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呈现人间的母子亲情 20.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它( ) A.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D.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21.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提到: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但是,他又认为,要改变这一现象,不应该依靠人民,而是要祈祷出现一位开明的君主。这说明伏尔泰( ) A.认可当时英国式的代议制政体 B.反对建立人民主权的理性王国 C.契合中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D.宣扬天赋人权的资产阶级理念 22.“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人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近代科学的兴起 C.启蒙运动 D.第一次工业革命 23.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穴居人”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这说明孟德斯鸠( ) A.主张回归自然 B.反对教会特权 C.追求社会平等 D.倡导权力制约 24.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 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25.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26.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 27.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 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 C.反对财产平等 D.主张实行法治 28.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B.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C.改良蒸汽机问世是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果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29.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据表可知( )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明后期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A.都在科学领域具有突破性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西学东渐”历程开启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30.“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这是因为“达尔文主义”( ) A.彻底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 B.最早提出了生物的进化学说 C.继承了哥白尼反神学精神 D.指明了人类与动物的同源性 二、非选择题(共两题,计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材料二:在《国事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李维汉选集》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文选》 材料五:大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6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有什么转变?结合所学指出,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综合材料三、四、五中共党章修改的史实,反映了什么?(6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内涵不断发展充实的原因。(6分)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CDCBB 6-10DCCBB 11-15CDCAC 16-20CBCAD 21-25ACCBD 26-30BBABD 二、材料题(共40分) 31.(1)民权主义。(2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分)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2分) (3)共同点: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2分);都讲求实事求是(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分)认识:党章的修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2分) 32.(1)诉求:批判教权统治,主张因信称义,宣传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6分) 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4分) (2)新发展: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6分) (3)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