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尖子生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历史试题(1)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者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 ) A.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B. 嫡长子继承,血缘维系 C. 自下而上,选贤与能 D. 礼乐制度,防止僭越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实质是按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西周时期通过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解决,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维系,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的继承问题,这属于宗法制的内容,而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是分封制的特点,故A项不符合题意;自下而上,选贤与能是察举制的特点,与“权力的继承”无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礼乐制度强调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有序、长幼有别,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权力的继承,但不是西周解决权力继承问题的适当方法,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情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频繁更换丞相 B. 任用亲信和近臣 C. 建立刺史制度 D. 颁布“推恩令”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可知,当时需要解决汉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越分越小,达到了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D项符合题意;频繁更换丞相、任用亲信和近臣均属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B项不符合题意;建立刺史制度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 中央权力逐步加强 B. 国家机构设置合理 C.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 中央官制日渐完善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说明了皇帝为强化皇权不断地对中央政府的官制进行调整,所以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BD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BD。 点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的显著特点是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 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B. 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提供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不断加强,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趋向合理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地方高层行政区的变化,没有体现监察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中央对地方管理,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 5.雅典城邦的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等)在离职时需接受审计监察,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下列哪一机构会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 A. 五百人议事会 B. 陪审法庭 C. 公民大会 D. 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还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故B正确;A项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在公民大会闭会期发挥作用,排除;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与“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无关,排除C;十将军委员会没有“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的职权,排除D。 6.《十二铜表法》规定:要式行为(具备特定的法定形式或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果事后拒绝作证,要受“名誉减损”的处分,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他人也无须为之作证。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 强调法律至上 B. 重视个人信用 C. 提倡人人平等 D. 注重社会和谐 【答案】B 【解析】 根据“证人或司秤如果事后拒绝作证,要受‘名誉减损’的处分,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他人也无须为之作证”,说明罗马法重视个人信用,故B正确;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社会和谐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CD。 7.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有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 A. 目的在于防止国王独断专权 B. 加强了对国王的控制 C. 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 说明国王行政权完全丧失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说明以大臣副署来限制国王的行政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国王的独断专行,有利于议会权力扩大,A符合题意;1701年时内阁制尚未形成,B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C符合题意;国王行政权的丧失是在内阁制形成之后,故D不符合题意。 8.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些“未尽事宜”,则依靠联邦法院对宪法的“适用解释”来明确。宪法的这种规定 A. 削弱了宪法的权威 B. 保证了宪法的公正 C. 赋予了宪法灵活性 D. 扩大了各州的权力 【答案】C 【解析】 根据“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些‘未尽事宜’,则依靠联邦法院对宪法的‘适用解释’来明确”,表明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C正确;1787年宪法是美国最高宪法,各州不能违背,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宪法的公正”,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 联邦法院独立行使立法权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联邦议会主席由国民选举产生 D. 帝国议会由全国成年男子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 【解析】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德国帝国议会由民众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特点,故D项正确;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拥有整个联邦的立法权,故A项错误;B项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排除故B;联邦议会主席由帝国宰相担任,不是选举产生,C项错误。 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 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 总统通过参众两院享有立法权 C. 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 D. 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由“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可以看出法国总统与两院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并非总统通过参众两院享有立法权,排除B;CD项与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1.1844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兼任;1866年将原来的五口通商大臣改为“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1868年改为南洋通商大臣,驻地移至南京,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 清政府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D. 政府重视东南赋税收入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中国大门,清政府为应对对外通商等变化而进行的官职设置和调整。结合所学可知,半殖民地意为形式上独立,但实际上丧失部分主权。而材料中体现的是清政府为适应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强而做出的调整,从“五口通商”到“南洋通商”,说明列强的殖民入侵从沿海五口向长江沿岸的内地扩展,即表现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而清政府中央机构的主权并未丧失,材料也并非强调对外开放,更未涉及政治近代化的内容,A正确;BC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2.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证券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具有空想性与进步性 C.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D. 政权日益趋于封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运动废除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这些规定具有空想性。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B 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其制度构建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并不能大大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并没有得以贯彻,C项不符合题意;废除买卖婚姻不是政权封建化的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13.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A. 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 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 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武昌起义后”“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可知,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纷纷走上脱离清政府、甚至是清政府对立面的道路,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统治瓦解的情况,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详解】 14.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 “扶清灭洋”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打倒蒋家王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争主权体现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内除国贼体现的是反对封建主义,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是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A选项排除;“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属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未涉及反帝,C选项排除;“打倒蒋家王朝”体现的是国共之间的阶级斗争问题,与反帝无关,D选项排除。 15.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共 A. 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B. 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C. 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 D. 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反映的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中共一大制定的最高革命纲领,体现了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故A项正确;B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反映的是材料现象,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6.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文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在1937年旧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联系所学,淞沪会战是从1937年8月到11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A符合题意;太原会战从1937年9月到11月,台儿庄战役从1938年3月到5月,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此次“壮举” A.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 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答案】B 【解析】 根据“刘伯承”“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结合所学,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建立了中原革命根据地,从此,人民解放军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故B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时间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不合题意,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8.有学者认为,制宪权的具体行使在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通过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它统一行使制宪权,而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宪机关。该学者意在说明《共同纲领》 A. 体现全国人民智慧 B. 仅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C. 由各界代表投票通过 D. 是不完善的法律文件 【答案】B 【解析】 根据“制宪权的具体行使在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通过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宪机关”,根据所学,《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简称,1949年9月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其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行使国家立法权,因此,《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但仍是革命统一战线组织,起参政议政作用。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D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 19.某一制度既充分考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又考虑到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等政治因素。该制度的实施 A. 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 B. 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C. 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 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既充分考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又考虑到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等政治因素”可知该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改变民族分布的格局,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目前我国仍未完成统一,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20.1984年,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和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言论 A.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反映 B. 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 C. 确保台湾地区享有高度自治 D. 促进了两岸“三通”的实现 【答案】A 【解析】 根据“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知,体现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故A正确;“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并非“这一言论”,排除B;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联系“一国两制”的内容解答即可。 21.“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 “一边倒”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不结盟政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故B项正确;“一边倒”方针主要针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C项出现于新时期外交方针的表现,强调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C项错误;D项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外交政策,与材料背景不符合,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封锁、和军事威胁,利用外交来巩固中国革命胜利的果实、确立在国际上有利的地位,是当时外交上的迫切任务,因此新中国除了采取“一边倒”方针,坚定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外,还广泛建立与周边国家、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22.“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来同志发表这一演说是在 A. 万隆会议 B. 不结盟国家领导人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与印度、缅甸总理会晤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并未参加不结盟国家领导人会议,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主要由五大国参加主要讨论朝鲜半岛与印度支那和平解决的问题,而非题干中“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排除; D项,根据所学可知,与印度、缅甸总理会晤时主要讨论边境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 23.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B. 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C. 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 D.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答案】A 【解析】 1952年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封锁包围,苏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持,我国实行“一边倒”,因此在语言方面提倡学俄文;1984年时,中美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在这些方面,美英处于世界前列,因此,对英语特别重视,正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引发了不同阶段的外语热,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24.“共产党各种好斗的表现——捷克斯洛伐克的政变、柏林的封锁和希腊的连续不断的内战——使西方列强相信,有必要建立一些防御联盟体系。”材料中的“防御联盟体系” A. 维护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与稳定 B. 抵制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渗透 C. 是反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政治集团 D 有助于美国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共产党各种好斗的表现”“防御联盟体系”,可以判出“防御联盟体系”是西欧国家针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组织----北约,C项正确;A项是冷战的影响,没有涉及针对共产党,排除;BD属于经济组织,不属于政治军事组织,不符合“防御联盟体系”,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共产党各种好斗的表现”“防御联盟体系”,联系成立北约的目的和性质分析解答。 25.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后,英、法等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经济合作署对口,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其成员国保证要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相互合作。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 巩固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 为欧洲一体化提供经济保障 C. 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 D. 加剧了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答案】C 【解析】 “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和“其成员国保证要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相互合作”,均表明西欧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A项错误;欧洲自身的经济发展才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保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霸权问题,同时D项的表述也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的作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其成员国保证要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方面相互合作”,联系马歇尔计划的影响分析解答。 26.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 A. 推动亚非国家确立民主政治 B. 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 C. 迫使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D. 促使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 【答案】D 【解析】 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与材料内容相符,故选D;A项不是国家意识的觉醒,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非洲的“变迁之风”没有改变世界的两极格局,排除B;材料内容中的“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是指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殖民统治的运动,而非洲的“变迁之风”与美苏关系无关,所以C项也是错误。 27.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应是 A. 从两极世界到诸强争霸 B.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 世界形势的缓和与动荡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力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世界形势的缓和与动荡”,排除C;“日本崛起”“中国振兴”无法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联系所学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知识解答即可。 28.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 维持现状前提下,求两岸和平发展 B. 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 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 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英九主张两岸维持现状、和平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谋求国家统一的主张,故B项错误;马英九也没有坚持“台独”立场,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A。 29.2017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指出:“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这反映了当代我国( ) 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B.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 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说明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变外交,故A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故B不符合题意;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是我国外交始终坚持的原则,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不符合题意;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始终坚持的原则,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0.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意在表达 A. 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 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 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D. 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世界新秩序…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美国的地位受到了来自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强有力的冲击,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世界新秩序…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完全不同”;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美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错误。 二、材料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規,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材料三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李斯所议问题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一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表现,并说明其历史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分别解决材料所述两个问题的措施。 【答案】(1)制度:郡县制。影响:打破了分封制(或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 贡献:开创考试取士的方式(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才能作为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或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为统治者选拔了高素的人才。 (3)措施:①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行政权、财权(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②强化专制皇权:分割相权,分割兵权(或二府三司制,或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弊端,为了避免分封制的弊端,李斯主张实现郡县制。影响:结合所学郡县制的影响,可从打破了分封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等角度分析总结。 (2)突破性创新:根据所学可知,隋唐创立科举制。 贡献:结合所学回答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即可,可从开创考试取士的方式、以才能作为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为统治者选拔了高素的人才等角度分析总结。 (3)措施:材料所述两个问题是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削弱地方行政权、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通过分割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32.材料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 材料二: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认识。 【答案】(1)主要内容: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 (2)条件: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的积极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民党态度的转变。 (3)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就是力量。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可得出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由材料“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可得出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由材料“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可得出苏维埃政府改制;由材料“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可得出红军改编。 (2)由材料“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可以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国共双方、人民的愿望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来分析。 (3)本题设问开放, 言之成理即可。从抗日战争期间,国共走向合作,领导全国人民,两个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来看,国共两党应该精诚合作、团结一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