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分别回收并装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K-39 Mn-55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垃圾分类处理和利用的标志中如图属于( ) A. 厨余垃圾标志 B. 危险废物标志 C. 可回收物标志 D. 其他垃圾标志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厨余垃圾标志为:,选项A错误; B.危险废物标志为,选项B错误; C.可回收标志为,选项C正确; D.其他垃圾标志为:,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化学式与指定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 A. Si—光导纤维 B. NaHCO3—小苏打 C CaCO3—熟石灰 D. KAl(SO4)2·12H2O—绿矾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选项A错误; B.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选项B正确; C.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选项C错误; D.绿矾是七水硫酸亚铁晶体,化学式为FeSO4·7H2O,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Al(OH)3难溶于水,不属于电解质 B. H2SiO3、H2SO3都是弱酸 C. Na2O2为碱性氧化物 D. 浓硫酸、液氯均属于分散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是弱电解质,选项A错误; B.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酸为弱酸,H2SiO3、H2SO3都是弱酸,选项B正确; C. 凡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选项C错误; D. 浓硫酸属于溶液,为分散系,但液氯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从碘水中提取I2时,向碘水溶液加入酒精进行萃取分液 B.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 用10 mL量筒量取7.50 mL浓盐酸 D. 蒸馏时,冷凝水从冷凝管下管口进,由上管口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酒精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不能作为从碘水中提取I2的萃取剂,选项A错误; B.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可将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选项B错误; C.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7.5mL浓盐酸,选项C错误; D.蒸馏操作时,冷凝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冷却水可充满冷凝管,效果好,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过滤 B. 渗析 C. 萃取 D. 丁达尔效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过滤利用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选项A错误;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渗析利用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选项B错误; C.萃取利用一种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选项C正确; D.胶体微粒能对光线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的离子很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有关,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Fe2+、ClO-、SO42- B. Fe3+、NH4+、NO3-、SCN- C. Na+、Cl-、SiO32-、NO3- D. HCO3-、K+、Na+、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Fe2+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 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 Na+、Cl-、SiO32-、NO3-各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C正确; D. HCO3-与OH-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我国宋代《梦溪笔谈》中记叙了胆矾和铜的炼制过程:“信州铅山县有苦泉,煮之则得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炼制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变化是( ) A. 复分解反应 B. 离子反应 C. 置换反应 D. 蒸发结晶 【答案】A 【解析】 【分析】A.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阴阳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B.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为离子反应; C.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 将溶液在蒸发皿等容器中加热,将溶剂蒸发得到溶质的过程为蒸发结晶。 【详解】苦泉中含有溶质硫酸铜,“煮之则得胆矾”,涉及蒸发结晶;“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铁与硫酸铜发生的置换反应,该反应也属于离子反应;整个过程中未涉及复分解反应; 答案选A。 8.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Na2SO3+2HCl=SO2↑+H2O+2NaCl B. SO2+2NaOH=Na2SO3+H2O C. SO2+2H2S=3S↓+2H2O D. SO2+Na2O=Na2S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用强酸制弱酸,得到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Na2SO3+2HCl=SO2↑+H2O+2NaCl,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选项A不符合; B.SO2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选项B不符合; C. SO2能与H2S 反应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2H2S=3S↓+2H2O,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选项C符合; D. SO2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SO2+Na2O=Na2SO3,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C。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B. 1molNa2O2中含有4NA个离子 C. 0.1molNH4+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D. 常温常压下,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含有NA个氢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 L,选项A错误; B.过氧化钠化学式是由1个过氧根离子和2个钠离子构成,所以其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则1mol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3NA,选项B错误; C.铵根离子中含11个质子,故0.1mol铵根离子中含1.1mol质子即1.1NA个,选项C错误; D. 64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二氧化硫中含3mol原子,个数为3NA个,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骗子有时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币行骗,下列能有效鉴别其真假的是( ) A. 观察颜色 B. 滴一滴硝酸在币的表面,观察现象 C. 用手掂量轻重 D. 查看图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者颜色相同,无法鉴别,选项A错误; B.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金与硝酸不反应,可鉴别,选项B正确; C.金币质量差别较小,用手掂量轻重误差较大,无法鉴别,选项C错误; D.二者都能做出各种图案,无法鉴别,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1.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 A. SO2 B. NH3 C. HCl D. O2 【答案】B 【解析】 【详解】R气体可以使用碱石灰干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这说明R是碱性气体或中性气体且密度小于空气,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均是酸性气体,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只有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答案选B。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Fe3++Cu=Fe2++Cu2+ B. 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O-+Cl-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D. Na2O加入稀硫酸中:O2-+2H+=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Cl3溶液腐蚀铜板电路的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选项A错误; B.Cl2通入水中生成的次氯酸是弱酸,用化学式表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HClO+Cl-,选项B错误;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选项C正确; D. Na2O加入稀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Na++H2O,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3.下列过程,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 A. NO气体暴露在空气中 B. 往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C. Cl2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 D. 往NaOH溶液中通入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无色气体 NO暴露在空气中,会和氧气生成红棕色的NO2,故A错误; B.往棕黄色的FeCl3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会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故B错误; C. Cl2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会将有色布条漂白,故C错误; D.往无色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均为无色,故D正确; 答案:D。 14.下列关于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说法正确的是( ) A. H2SO4是还原剂 B. Cu在反应中被氧化 C. H2SO4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D. 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为还原剂,CuSO4为氧化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2SO4为氧化剂,SO2为还原产物。 A. H2SO4是氧化剂,选项A错误; B. Cu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选项B正确; C. H2SO4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和酸性,选项C错误; D. 根据反应可知,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5.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分别充入NH3和N2,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 B. 两容器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 C. 两容器气体所含原子数相等 D. 两容器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分别充入NH3和N2,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其质量相等。 A.根据m=ρV知,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故质量相等,选项A正确; B.根据n=知,气体质量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等,所以其物质的量不等,所含有分子数不相等,选项B错误; C.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所含原子数之比为,则其原子数不相等,选项C错误; D.体积和温度相等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因两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压强不相等,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实验室制备Fe(OH)2 实验室制氨气 分离酒精与水 制取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亚铁溶液中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选项A错误; B.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选项B错误; C.分离酒精与水时,进行蒸馏时应用蒸馏烧瓶且温度计应置于蒸馏烧瓶支气管口中央,选项C错误; D.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可用于制备氯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FeCl2Fe(OH)2 B. SSO3H2SO4 C. N2NO2HNO3 D. CaCO3CaOCaSi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而不是生成氯化亚铁,应利用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转化错误,选项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生成三氧化硫,不能一步转化生成三氧化硫,选项B错误; C.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作用下反应生成NO而不生成NO2,不能一步转化生成NO2,选项C错误; D.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钙,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8.在Na2SO4和K2SO4混合溶液中,当c(Na+)=0.2 mol·L-1,c(SO42-)=a mol·L-1,c(K+)=b mol·L-1时,a与b的关系是( ) A. a=0.5b B. a=0.2+b C. a=0.1+0.5b D. 无法计算 【答案】C 【解析】 【分析】依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数解答。 【详解】Na2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数,则0.2mol•L-1×1+b mol•L-1×1=a mol•L-1×2,解得:a=0.1+0.5b,答案选C。 1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因此都属于氧化物,选项A正确; B.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B正确; C.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选项C不正确; D.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20.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H+,得到一种新型化合物 [HC60][CB11H6Cl6]。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跟下列某个化学反应所属类型相似,这个化学反应是( ) A. Zn+2HCl=ZnCl2+H2↑ B. NH3+HCl=NH4Cl C. NaOH+HCl=NaCl+H2O D. CaCO3CaO+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H[CB11H6Cl6]+C60= [HC60][CB11H6Cl6]的化合反应中,C60 获得一个质子,表现出碱性;H[CB11H6Cl6]提供一个质子,表现出酸性,与之相类似的是:NH3+酸=铵盐,故答案为B。 第Ⅱ卷(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E的名称__、__。 (2)若向C装置中加入碘水和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 (3)若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MgSO4,为除掉这些杂质,需依次加入的化学试剂是NaOH、__、__、HCl(写化学式)。 【答案】(1). 蒸馏烧瓶 (2). 冷凝管 (3). 分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4). BaCl2 (5). Na2CO3 【解析】 【详解】(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A、E的名称分别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2)若向C装置(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和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由于单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中,且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分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3)若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MgSO4,为除掉这些杂质,利用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利用钙离子除去碳酸根离子、利用钡离子除去硫酸根离子,试剂应过量,且碳酸钠应在钡离子后加入以保证过量的钡离子用碳酸钠除去,故需依次加入的化学试剂是NaOH、BaCl2、Na2CO3、HCl。 22.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SO2气体 ②NH3 ③FeCl3溶液 ④SiO2 ⑤熔融NaHSO4 ⑥Al2O3 ⑦Ba(OH)2溶液 ⑧Na2SiO3固体 (1)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选填所给物质的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所给状态能导电的是__。 (2)写出熔融NaHSO4的电离方程式__。 【答案】(1). ①④ (2). ⑤⑥⑧ (3). ③⑤⑦ (4). NaHSO4=Na++HSO4- 【解析】 【分析】(1)凡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2)熔融NaHSO4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 【详解】(1)凡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①SO2、④SiO2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①④;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属于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是⑤⑥⑧;③FeCl3溶液、⑤熔融NaHSO4、⑦Ba(OH)2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所给状态能导电的是③⑤⑦; (2)熔融NaHSO4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23.2019是国际化学年,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请填空: (1)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__来灭火,金属钠需密封保存,其中一个目的是与水隔离,原因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粉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变质的原理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NaHCO3溶液显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原理是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 沙土 (2). 2Na+2H2O=2NaOH+H2↑ (3). Ca(ClO)2+H2O+CO2=CaCO3↓+2HClO (4). 碱性 (5). HCO3-+H+=H2O+CO2↑ 【解析】 【详解】(1)金属钠可与水反应,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干沙土来灭火,金属钠需密封保存,其中一个目的是与水隔离,防止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2)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漂白粉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变质,变质的原理是Ca(ClO)2+H2O+CO2=CaCO3↓+2HClO; (3)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NaHCO3 溶液水解显碱性,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原理是HCO3-+H+=H2O+CO2↑。 24.在含有Na+的无色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部分离子。 阳离子 K+ Ag+ Ca2+ Ba2+ Fe3+ 阴离子 NO3- CO32- SiO32- SO42- Cl- 为此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ⅰ)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ⅱ)待反应完全后,对(ⅰ)进行过滤,取少量(ⅰ)的滤液,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ⅲ)另取少量(ⅰ)的滤液,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无需通过实验就能确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 (2)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__,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___。 (3)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K+__。 【答案】(1). Fe3+ (2). CO32-、SiO32- (3). SO42- (4). SiO32-+H2O=H2SiO3↓ (5).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焰色反应为紫色,则溶液中含有K+ 【解析】 【分析】根据溶液的颜色、实验过程中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的规律,对实验中各离子检验进行分析,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什么离子、可能存在什么离子、一定不存在什么离子,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溶液为无色澄清溶液”可以知道: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且不含有颜色的Fe3+;由实验(ⅰ)可以知道,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iO32-,发生反应CO32-+2H+=H2O+CO2↑、SiO32-+2H+=H2SiO3↓,Ca2+、Ag+、Ba2+与CO32-、SiO32-不能共存,则溶液中不存在Ca2+、Ag+、Ba2+,根据溶液为电中性,则一定含有阳离子,故一定含有K+; (ⅱ)待反应完全后,对(ⅰ)进行过滤,取少量(ⅰ)的滤液,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Cl-,但由于(ⅰ)中加入稀盐酸,则也可能来自于稀盐酸,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ⅲ)另取少量(ⅰ)的滤液,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原溶液中不含SO42-; 上述实验中不能证明是否含有NO3-、Cl-,故不一定含有NO3-、Cl-; (1)无需通过实验就能确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 (2)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CO32-、SiO32-,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SO42-; (3)实验(ⅰ)中盐酸与SiO32-反应生成硅酸,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H2O=H2SiO3↓; (4)通过焰色试验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K+: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焰色反应为紫色,则溶液中含有K+。 25.为了探究木炭与浓H2SO4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存在CO2,某同学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组装好上述实验装置后,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需实验操作是__。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装置B作用是除去产物中的SO2,发生的反应为 MnO4-+ SO2+ H2O= Mn2++ SO42-+ H+;配平该反应方程式___,若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SO2,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 (5)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500mL0.5mol/L的稀硫酸,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定容时由于仰视刻度线,则对所配溶液浓度产生的影响为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C+2H2SO4(浓)CO2↑+2SO2↑+2H2O (3). 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4). 2NA (5). 检验SO2是否除尽,避免干扰CO2的检验 (6). 500mL容量瓶 (7). 偏小 【解析】 【分析】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和CO2,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之前必须把SO2 吸收干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吸收SO2,品红用于检验SO2是否除干净,据此分析。 【详解】(1)在组装好上述实验装置后,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C和浓硫酸共热生SO2、CO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3)反应中SO2→SO42-,硫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共升高2价,MnO4-→Mn2+,Mn元素由+7降低为+2价,共降低5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10,故SO2的系数为5,MnO4-的系数为2,再结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配平后的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根据反应2MnO4-+5SO2+2H2O=2Mn2++5SO42-+4H+可知,若用酸性KMnO4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SO2,即1molSO2,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4)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避免干扰CO2的检验; (5)配制500mL0.5mol/L的稀硫酸,主要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500mL容量瓶,定容时由于仰视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对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26.乐山某高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西红柿(或洋葱)作为供水剂,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并对产物进行检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 (3)D处实验现象为__。 (4)上述实验结束后,取出A中铁粉反应后的少量固体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Ⅰ)固体A中Fe3O4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Ⅱ)试剂A是__(选填字母)。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酚酞 d.新制氯水 (Ⅲ)有同学认为;即使得到了现象1和现象2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所得固体成分为Fe3O4。你认为该同学持此看法的理由是__。 【答案】(1). 3Fe+4H2O(g)Fe3O4+4H2 (2). 干燥H2 (3).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管壁有水珠出现 (4). Fe3O4+8H+=Fe2++2Fe3++4H2O (5). b (6). 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反应也会生成Fe2+ 【解析】 【分析】根据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的原理、三价铁离子与二价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1)A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2)氢气还原氧化铜之前需要干燥,则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H2; (3)D处高温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单质和水,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管壁有水珠出现; (4) (Ⅰ)加入稀硫酸后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 (Ⅱ)根据结论说明加入试剂A为检验Fe2+的存在,Fe2+具有还原性,在有Fe3+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检验,故试剂A为酸性KMnO4溶液;答案选b; (Ⅲ)由于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反应也会生成Fe2+,所以即使得到了现象1和现象2的实验现象,也不能确定所得固体成分为Fe3O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