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化学冲刺600分练习9常见无机化合物含解析
练9 常见无机化合物 (A组) 1.《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到:“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 A.KOH B.KAl(SO4)2 C.KHCO3 D.K2CO3 答案:D 解析:由题目分析知该物质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故答案为D。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2S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去除水体中Hg2+ B.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葡萄糖易溶于水,可用作制镜工业的原料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B 解析: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是因为HgS难溶于水,而不是利用Na2S的还原性, A项错误; 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B项正确;葡萄糖可用作制镜工业的原料是利用其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银镜,而不是利用其易溶于水, C项错误; Al2O3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是利用其熔点高,而不是利用其具有两性, D项错误。 3.分别用等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和足量的CuO制备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①FeH2Cu,②CuOCuSO4Cu。 对制备得到Cu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样多 B.①多 C.②多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两种方案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Fe+H2SO4===FeSO4+H2↑、H2+CuOCu+ H2O;②CuO+H2SO4===CuSO4+H2O、Fe+CuSO4===Cu+FeSO4。方案①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需先通入一部分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还要通一会儿氢气,以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方案②中均可完全转化,故方案①生成的铜比方案②生成的铜少。 8 4.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D为气体单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C的浓溶液在催化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与B反应生成D,由此可以推断B的氧化性比MnO2强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Cl2↑+Mn2++2H2O C.新配制的F溶液一般需要加入铁屑和稀盐酸,前者用于防止Fe2+被空气氧化成Fe3+,后者可抑制Fe2+的水解 D.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1 mol A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 答案:A 解析:A项,根据题图分析知,反应②为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Cl2,反应①为双氧水分解产生O2,则B为O2,D为Cl2。浓盐酸与O2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反应产生Cl2,只能证明氧化性O2>Cl2,不能证明氧化性O2>MnO2,错误;B项,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2H2O+Cl2↑,正确;C项,FeCl2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Fe2+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显浑浊,为了抑制盐的水解,要加入少量的盐酸,同时Fe2+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为了防止其氧化,要加入还原剂Fe粉,正确;D项,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则A是H2O2,B是O2,C是浓盐酸,D是Cl2,E是Fe3O4,F是FeCl2,G是FeCl3,1 mol A在反应中能转移1 mol电子,正确。 5.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铝土矿中含有Al2O3、SiO2、Fe2O3) A.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的过程中只用到NaOH溶液、CO2气体、冰晶石 B.石灰石、纯碱、石英、玻璃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 C.在制粗硅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产生的Cu2S、SO2均是还原产物 答案:C 8 解析:根据铝土矿的成分,先加入盐酸,发生Al2O3+6H+===2Al3++3H2O和Fe2O3+6H+===2Fe3++3H2O,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Al3++4OH-===AlO+H2O和Fe3++3OH-===Fe(OH)3↓,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发生AlO+CO2+2H2O===Al(OH)3↓+HCO,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成氧化铝,然后加入冰晶石,电解熔融状态氧化铝得到金属铝,因此需要用到的物质为NaOH、盐酸、CO2、冰晶石,故A错误;石英的成分是SiO2,属于氧化物,且不与盐酸反应,故B错误;制取粗硅的反应是:2C+SiO22CO↑+Si,C的化合价升高,即C为还原剂,SiO2中Si的化合价降低,即SiO2作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正确;CuFeS2中S的化合价为-2价,转化成SO2,S的化合价升高,O的化合价降低,即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6.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NH3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氮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正确。答案选C。 7.化学美无处不在,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物质a、b、c、d对应的物质正确的是( ) 8 选项 物质a 物质b 物质c 物质d A Cu2(OH)2CO3 Ba(OH)2 Fe(OH)3 酚酞溶液 B CuO NaAlO2 Fe2O3 紫色石蕊溶液 C Cu2O BaCl2 Fe2O3和Cu 酚酞溶液 D Cu(OH)2 Ba(NO3)2 Fe(OH)2 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D 解析:稀硫酸与Fe(OH)3反应得到的Fe2(SO4)3溶液呈黄色,酚酞溶液遇稀硫酸显无色,A项错误,C项错误;稀硫酸与Fe2O3反应得到的Fe2(SO4)3溶液呈黄色,B项错误;稀硫酸与Cu(OH)2反应得到的CuSO4溶液呈蓝色,稀硫酸与Ba(NO3)2反应得到的BaSO4是白色沉淀,稀硫酸与Fe(OH)2反应得到的FeSO4溶液呈浅绿色,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硫酸变红,D项正确。 8.某化合物M由两种常见的元素组成,为了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M的化学式可能为( ) A. Cu2S B.CuS C.FeS2 D.Fe3S4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并结合选项可知,1.60 g M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为硫酸,根据滴定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可以求出n(S)=n(SO2)=n(H2SO4)=n(NaOH)=×20.00×10-3 L×0.1 mol·L-1×=0.01 mol,所以m(S)=0.32 g,则m(金属)=1.6 g-0.32 g=1.28 g,假若是铜,则n(Cu)=0.02 mol,M可能为Cu2S;假若是铁,则n(Fe)=0.023 mol,没有与之对应的选项。 (B组) 1.下列关于生活、生产中用品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属于合金材料 B.青花瓷属于硅酸盐材料 C.羊毛绒属于复合材料 D.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不锈钢是铁和镍等元素的合金,A 8 项正确;青花瓷、玻璃、水泥符合硅酸盐产品的特点,是硅酸盐产品,B项正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叫复合材料,羊毛绒主要由蛋白质组成,不是复合材料,C项错误;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可用于杀菌消毒 B.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剂 C.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镁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答案:C 解析: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杀菌消毒, A项正确; 氯化钠有咸味,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剂, B项正确;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项错误;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镁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D项正确。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aCl(aq)Cl2(g)FeCl2(s) B.MgCl2(aq)Mg(OH)2(s)MgO(s) C.S(s)SO3(g)H2SO4(aq) D.N2(g)NH3(g)Na2CO3(s)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有钠、镁、硫、氮、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现能力,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A项,加热条件下,铁与氯气只能生成FeCl3,错误;B项,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MgO+H2O,正确;C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错误;D项,NH3+CO2+NaCl+H2O===NaHCO3↓+NH4Cl,错误。 4.将0.2 mol·L-1的KI溶液和0.05 mol·L-1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 A.向混合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B.向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C.向混合溶液中滴入K3[Fe (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D.向混合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答案:A 8 解析:由题给数据知KI多,Fe2(SO4)3少,如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需证明Fe3+有剩余。故可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证明Fe3+剩余,说明溶液中存在2Fe3++2I-2Fe2++I2平衡,故A项正确。 5.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如下转化关系的是( ) A+BCA+B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若A是Na,B是O2,则C是Na2O2,C的水溶液是NaOH,电解NaOH溶液得到H2和O2,错误;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C可能是HCl、HBr、HI等,电解HCl、HBr、HI等的水溶液就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在阴极产生H2,在阳极产生Cl2、Br2、I2,因此A可能是H2,正确;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C中含有Fe3+,电解铁盐溶液不可能产生金属Fe,错误;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C含有Cu2+,该盐可能是CuCl2溶液,电解CuCl2溶液会产生Cu和Cl2,因此B可能为Cu,正确。 6.向铜屑、稀盐酸和铁盐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可制备氯化铜。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B.该过程中的Fe3+可由Fe(NO3)3提供 C.可用K3[Fe(CN)6]溶液区分Fe3+与Fe2+ D.制备CuCl2的总反应为2Cu+O2+4HCl===2CuCl2+2H2O 答案:B 解析:根据流程可知发生反应为Cu+2Fe3+===2Fe2++Cu2+、O2+4H++4Fe2+===4Fe3++2H2O,由此可知,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A项正确;若过程中的Fe3+可由Fe(NO3)3提供,由于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且在CuCl2中混入Cu(NO3)2,B项不正确;可用K3[Fe(CN)6]溶液区分Fe3+与Fe2+,产生蓝色沉淀则含有Fe2+, C项正确; 由流程分析可知,制备CuCl2的总反应为2Cu+O2+4HCl===2CuCl2+2H2O, D项正确。 8 7.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仪器相同 C.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2Fe2++Cl2===2Cl-+2Fe3+ D.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还有Fe2+ 答案:C 解析:试剂a是铁,加入过量的铁,可把铜全部置换出来,并把FeCl3还原为FeCl2,则通过操作Ⅰ(过滤)得到的滤液X为FeCl2溶液,滤渣Y为铜和过量的铁;由于最终得到的产品是FeCl3,故试剂b是稀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通过操作Ⅱ(过滤)可得到铜单质,滤液Z为FeCl2溶液;在两次过滤得到的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2Fe2++Cl2===2Cl-+2Fe3+,把FeCl2转化为FeCl3,然后通过操作Ⅲ(蒸发结晶,并过滤)便可得到氯化铁晶体,蒸发结晶与过滤所使用的仪器不可能相同,故A、B错误,C正确;溶液W中有Cl-,酸性KMnO4溶液既可氧化Fe2+,又可氧化Cl-,故用酸性KMnO4溶液不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还有Fe2+,D错误。 8.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C.检验(NH4)2Fe(SO4)2中的Fe2+可将少量固体溶于水,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变红 D.常温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答案:D 解析:碱式硫酸铁电离产生Fe3+,Fe3+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A正确;NH4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B正确;KSCN溶液遇Fe2+溶液无现象,氯水将Fe2+氧化成Fe3+,溶液变红,C正确;(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小,所以FeSO4 8 才能与(NH4)2SO4反应,经过冷却结晶生成(NH4)2Fe(SO4)2,D错误。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