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化学试题 1. 苯的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险,以下说法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B. 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 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 由于苯有毒,所有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都要做相关防护措施 【答案】A 【解析】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有毒。 2. 在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海水,依次插入(1)铁片;(2)导线相连的铜、铁片;(3)导线相连的锌、铁片、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1)(2)(3) B. (2)(3)(1) C. (2)(1)(3) D. (3)(2)(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金属被腐蚀快慢顺序是: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1)中铁发生化学腐蚀,(2)(3)发生电化学腐蚀,(2)中铁易失电子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3)中锌作负极、铁作正极,所以铁被保护,则铁被腐蚀快慢顺序是(2)、(1)、(3),答案选C。 考点: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3. 室温下,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产生氢气速率最大的是 A. 0.1 mol/L的盐酸15mL B. 0.15 mol/L的硫酸溶液8mL C. 0.4 mol/L的硝酸12mL D. 18 mol/L的浓硫酸15mL 【答案】B 【解析】选项A与选项B对比,选项B中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大,选项C的稀硝酸与铝反应不产生氢气,选项D的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而不能生成氢气,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判断能否产生氢气,若能产生氢气,则考虑与相同规格的铝发生反应时,温度越高,氢离子的浓度越大,以及原电池反应等,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4.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锌片是正极、铜片是负极 B. 电流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 H+在锌片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 D. 该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答案】D 【解析】A项,活泼性:ZnCu,Zn为负极,Cu为正极,错误;B项,电流应由Cu片通过导线流向Zn片,错误;C项,H+在Cu片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产生气泡,错误;D项,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正确;答案选D。 5. 2N2O5(g)=4NO2(g)+O2(g) △H=+56.8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答案】D 【解析】由于是吸热反应,因此如果是自发进行的,则根据△G=△H-T·△S可知,反应一定是熵值增大的,答案选D。 6. 在平衡体系Ca(OH)2(s)Ca2+ +2OH一中,能使c(Ca2+)减小,而使c(OH一)增大的是 A. 加入少量MgCl2固体 B. 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C. 加入少量KCl固体 D. 加入少量稀H2SO4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加入少量MgCl2固体,,使Ca(OH)2(s)Ca2++2OH一平衡右移,c(Ca2+)增大,而使c(OH一)减小,故A错误;加入少量Na2CO3固体,,使Ca(OH)2(s)Ca2++2OH一平衡右移,c(Ca2+ )减小,而使c(OH一)增大,故B正确;加入少量KCl固体,对平衡没影响,c(Ca2+)、c(OH一)不变,故C错误;加入少量稀H2SO4,,使Ca(OH)2(s)Ca2++2OH一平衡右移,c(Ca2+)增大,而使c(OH一)减小,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 7.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向饱和NaCl溶液中1:1通入NH3和CO2制备NaHCO3 B. 500℃左右比通常状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向饱和NaCl溶液中1:1通入NH3和CO2制备NaHCO3,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NaHCO3,属于沉淀溶解平衡,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500℃左右比常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是因为500℃左右催化剂的活性大,反应速率快,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Cl2溶于水发生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使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l2的溶解度减小,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使用过量的空气,O2浓度增大,使可逆反应:2SO2+O22SO3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了SO2的转化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考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 8. 乙烯的相关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乙烯是纯净物 B. X为C12 C. CH3 OCH3与甲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甲→乙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聚乙烯中的聚合度不同,所以聚乙烯不是纯净物,错误;B、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则X是HCl,错误;C、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甲是乙醇,乙醇与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D、乙醇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所以甲到乙的反应为氧化反应,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乙烯的化学性质应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9.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完全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蒸馏时温度计应该放在支管出口处,测量气体温度,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B错误;C、应该用湿润的试纸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C错误;D、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烧瓶中注水,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烧瓶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D正确,答案选D。 10. 已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 kJ·g-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H4(g)+2O2(g)CO2(g)+2H2O(l) ΔH =-890 kJ/mol B. CH4(g)+O2(g) CO2(g)+H2O(l) ΔH=-445 kJ/mol C. CO2(g)+H2O(l) CH4(g)+O2(g) ΔH=+445 kJ/mol D. CH4(g)+2O2(g)CO2(g)+2H2O(l) ΔH=-55.625 kJ/mol 【答案】D 【解析】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意义是:燃烧1 g的甲烷放出55.625 kJ的热量,应该换算成燃烧1 mol甲烷放出的热量为890 kJ。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其他系数与热量相对应的方程式均正确。答案选D。 11. 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测得分子中只有一个吸收峰,则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A. C6H14 B. C7H16 C. C8H18 D. C9H2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测得分子中只有一个吸收峰,这说明分子中含有1类氢原子。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其次同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所有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再就是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类似于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的关系)。己烷、庚烷、壬烷的结构中均不存在氢原子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辛烷分子中的(CH3)3C-C(CH3)3中氢原子只有一类,因此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等效氢原子判断 12. 常温时,将a1mL b1mol·L—1HCl加入到a2 mL b2mol·L—1NH3·H2O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如a1=a2、b1=b2,则混合溶液中:c(Cl—) = c(NH4+) B. 如混合后溶液pH=7,则混合溶液中:c(Cl—)>c(NH4+) C. 如混合液的pH<7,则:a1 b1=a2 b2 D. 如a1=a2且混合液的pH>7,则:b1<b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a1=a2,b1=b2,则a1b1=a2b2,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由于铵根离子的水解溶液显酸性,而氯离子不水解,所以c(Cl—)>c(NH4+),A错误;B、如果混合液的pH=7,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c(OH-)+c(Cl-)=c(H+)+c(NH4+)可知c(Cl—) = c(NH4+),B错误;C、如果a1b1=a2b2,盐酸与氨水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显示酸性,pH<7;但如果在反应中盐酸过量,则溶液仍然显酸性,因此a1b1不一定等于a2b2,C错误;D、当a1=a2,如果恰好反应时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如果混合液的pH>7,则氨水一定过量,即b1<b2,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离子浓度定性比较 13. 将0.1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1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CH3COO﹣)>c(Cl﹣)>c(H+)>c(CH3COOH) B. c(CH3COO﹣)>c(Cl﹣)>c(CH3COOH)>c(H+) C. c(CH3COO﹣)=c(Cl﹣)>c(H+)>c(CH3COOH) D. c(Na+)+c(H+)>c(CH3COO﹣)+c(Cl﹣)+c(OH﹣)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反应后NaAc和HAc的物质的量相浓度等,溶液显酸性,说明HAc电离程度大于Ac﹣水解程度,结合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Cl﹣)+c(OH﹣)分析解答. 解: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反应后CH3COONa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显酸性,说明H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水解程度, A.反应后CH3COONa和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水解程度,则(CH3COO﹣)>c (Cl﹣),醋酸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应有c(CH3COOH)>c(H+),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Cl﹣)>c(H+)>c(CH3COOH),故A错误; B.根据A的分析可知,c(CH3COOH)>c(H+),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Cl﹣)>c(H+)>c(CH3COOH),故B正确; C.混合液中c(CH3COO﹣)>c(Cl﹣),故C错误; D.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Ac﹣)+c(Cl﹣)+c(OH﹣),故D错误; 故选B. 14.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已知2C(s)+2O2(g)=2CO2(g) △H1; 2C(s)+O2(g)=2CO(g) △H2;,则△H1>△H2 D.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方程式为NaOH(aq)+ HCl(aq)=NaCl(aq)+H2O(l) △H=一57.4kJ/mol 【答案】D 【解析】A项,H2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H2O(l),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kJ/mol,错误;B项,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石墨具有的总能量小于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错误;C项,两者都是C(s)的燃烧反应,ΔH10、ΔH20,前者为2molC(s)完全燃烧,后者为2molC(s)不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则ΔH1ΔH2,错误;D项, n(H2O)=n(NaOH)==0.5mol,则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57.4kJ,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HCl(aq)=NaCl(aq)+H2O(l) △H=一57.4kJ/mol,正确;答案选D。 15. 某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3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 再加入一定量CO2,则n(CH3OH)/n(CO2)减小 C. 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D. 当CO2和H2转化率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复合平判据ΔG=ΔH-TΔS,ΔH<0,ΔS<0,且ΔG<0时,反应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A错误;B.再加入一定量CO2,平衡正向移动,n(CH3OH)增大,但是n(CO2)的增大幅度大于n(CH3OH),因此n(CH3OH)/n(CO2)减小,B正确;C.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逆向移动,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C错误;D.初始投料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过程中,CO2和H2转化量之比为1:3,因此不管是否平衡,两者的转化率始终相等,D错误。故答案B。 考点:考查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16. 下列各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A. 100mL 0.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1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H+数目 B. 常温下pH=4的KHSO4溶液和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 C. 纯水在100℃时的pH和25℃时的pH D. 100mL 0.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1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H+浓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则100mL 0.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1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H+数目相比前者大于后者,A正确;B.常温下pH=4的KHSO4溶液和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相等,均是10-10mol/L,B错误;C.加热促进水的电离,则纯水在100℃时的pH和25℃时的pH相比前者小,C错误;D.醋酸的浓度越大,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则100mL 0.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1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的H+ 浓度相比前者小,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7. 25℃,向50 mL 0.018 mol/L AgNO3 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 盐酸生成沉淀。已知:Ksp(AgCl)=1.8×10-10,则生成沉淀后的体系中c(Ag+)为 A. 1.8×10-7mol/L B. 1.8×10-8 mol/L C. 1.8×10-9mol/L D. 1.8×10-10mol/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25℃,向50 mL 0.018 mol/L AgNO3 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 盐酸生成沉淀,根据反应:Ag++ Cl-==AgCl↓知,溶液中剩余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5L ×0.02mol/L-0.05L× 0.018mol/L,c(Cl-)=0.001mol/L;Ksp=c(Ag+)c(Cl-)=1.8×10-10,则:c(Ag+)=1.8×10-7mol/L,选A。 考点:考查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18. 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 A. 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 B. 40 mL水 C. 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 D. 100 mL 0.01 mol/L盐酸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钡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BaCO3(s)Ba2++(aq)+CO32-(aq),所以溶液中CO32-浓度越大,Ba2+的浓度就越小,所以选项A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溶解平衡的影响。 点评:外界条件对溶解平衡的影响,主要是依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 19. 己知某苯的同系物C8H10,苯环上有两个侧链,其一氯取代物的种数是 A. 10 B. 9 C. 6 D. 5 【答案】B 【解析】分子式为C8H10且苯环上有两个侧链的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其不饱和度==4,故侧链为烷基,有2个侧链,则为2个-CH3,有邻、间、对三种,邻二甲苯上有3种氢原子,所以一氯取代物有3种;间二甲苯 上有4种氢原子,所以一氯取代物有4种;对二甲苯上有2种氢原子,所以一氯取代物有2种;这些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一共有9种,故选B。 20. 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最多的是 A. 甲烷 B. 乙炔 C. 乙烯 D. 乙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为CH4,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1:4;B.乙炔为C2H2,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2=1:1;C.乙烯为C2H4,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4=1:2;D.乙烷为C2H6,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6=1:3;故乙炔的含碳量最大,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大。故选B。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21. 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四种烃分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1mol甲分子内含有10mol共价键 B. 乙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 C. 丙分子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 D. 丁分子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 【答案】C 【解析】A、甲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碳原子与另三个碳原子形成三个C—C单键,再与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C—H键,所以1mol甲分子中含有10mol共价键,故A正确;B、乙分子为正三棱柱,六个顶点是等效的,所以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B正确;C、丙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其二氯取代物有三种,即棱的两端、面对角线两端和体对角线两端,所以C错误;D、丁分子结构中每个顶点上的碳原子形成五个共价键,这与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不符,故是不可能合成的,所以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一个碳原子最多能形成四个单键,这是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的成键特征之一,也是解答这类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则。 22. 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a,乙的pH=a+1。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B. 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乙的相等 C. 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D. 甲中的c(OH-)为乙中c(OH-)的10倍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不同pH的醋酸的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的比较的知识。 【名师点晴】注意溶液中的c(H+)和水电离出来的c(H+)是不同的:①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加入了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加入了可以水解的盐或活泼金属促进了水的电离。②常温下溶液中的c(H+)>1×10-7mol·L-1,说明该溶液是酸溶液或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c(H+)<1×10-7mol·L-1,说明是碱溶液或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 23. 在0.1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H++CN-,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滴加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 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加NaOH固体,中和氢离子,HCNH++CN-,平衡正向移动,正确;B.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错误;C.滴加少量0.1 mol·L-1HCl溶液,c(H+)增大,错误;D.加入少量NaCN固体,c(CN-)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错误。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4. 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 · L-1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见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十c(CH3COO―) B.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 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答案】A 【解析】A.点③说明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根据物料守恒,c(Na+)=c(CH3COOH)+c(CH3COO―),故A正确;B.点①反应掉一半醋酸,反应后溶液是CH3COONa与CH3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Na+)>c(CH3COOH),由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可知:c(CH3COO-)+c(OH-)>c(CH3COOH)+c(H+),故B错误;C.点③体积相同,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醋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但水解程度较小,则c(Na+)>c(CH3COO-)>c(OH-)>c(H+),故C错误;D.当CH3COOH较多,滴入的碱较少时,则生成CH3COONa少量,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 (H+)>c(Na+)>c(OH-),故D错误;故选A。 25.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pM=-lg c(M),pc(CO32-)= -lg cc(C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CO3、CaCO3、MnCO3 的Ksp依次增大 B. a 点可表示MnCO3 的饱和溶液,且c(Mn2+)= c(CO32-) C. b 点可表示CaCO3 的饱和溶液,且c(Ca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