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化学中的传统文化学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化学中的传统文化学案(全国通用)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化学中的传统文化 ‎[最新考纲]‎ ‎1.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2.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摘自:最新考试大纲 ‎ 化学与科技、史料 ‎1.(2017·课标全国Ⅰ,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解析 “令砒烟上飞着覆器”“凝结”说明该操作为升华。‎ 答案 B ‎2.(2016·北京理综,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解析 B项,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正确。‎ 答案 B ‎3.(2015·课标全国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答案 B ‎4.(2013·全国卷Ⅰ)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解析 A项中应用了NaHCO3的溶解度比NaCl小,而析出NaHCO3晶体,正确;B项中HCl遇NH3产生白烟NH4Cl,正确;C项中碘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与“多吃”矛盾,另外高碘酸是有毒物质,不正确。‎ 答案 C ‎ 化学与日常生活 ‎5.(2017·课标全国Ⅰ,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解析 A项,尼龙的主要成分是聚酰胺纤维(锦纶),属于合成纤维,正确;B项,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C项,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 答案 A ‎6.(2017·课标全国Ⅱ,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 A项,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Cm(H2O)n,糖类最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正确;B项,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正确;C项,蛋白质是C、H、O、N、S、P等元素组成的物质,错误;D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但摄入过多对人体产生危害,正确。‎ 答案 C ‎7.(2017·课标全国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 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解析 A项,PM 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正确;B项,绿色化学就是要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的CaO可与SO2反应生成CaSO3,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量,减少酸雨的形成,但CaO与CO2 反应生成的CaCO3 在高温下又会分解为CaO ,故不能吸收CO2 ,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错误;D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为CO2 和H2O ,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正确。‎ 答案 C ‎8.(2016·课标全国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解析 ‎ A项,蚕丝属于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经过溶解、纺丝加工制得的化学纤维,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B项,食用油经过反复加热,可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食用油的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对人们身体有毒害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聚合物、杂环胺和稠环芳烃等物质,正确;C项,病毒由遗传物质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病毒,正确;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错误。‎ 答案 D ‎ 化学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9.(2017·江苏化学,1)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解析 A项,空调温度低,能源消耗增多,错误;B项,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易引起“白色污染”,纸巾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森林的乱砍乱伐,错误;C项,少开私家车,一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二是节约能源,正确;D项,过度包装会引起资源浪费,错误。‎ 答案 C 分析评价 命题方向 命题角度 分析评价 化学与人类的日常生活 ‎①化学与食品;‎ ‎②化学与生活用品;‎ ‎③化学与医疗用品;‎ ‎④化学与疾病防治等 关注人类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化学的联系,题目起点高但落点低 化学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①化学与环境污染;‎ ‎②化学与污染治理;‎ ‎③绿色化学 关注化学在生产实践中是否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是否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思想 化学与前沿科学技术 ‎①新发现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②新合成或新提取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化学学科命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③新科技成果的原理 传统化学工艺原理及变化辨识 ‎①传统工艺原理分析;‎ ‎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结合古代化学成就,考查其中涉及的化学变化、化学常识和简单原理 高频考点一 化学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考点精要]‎ ‎1.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言文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回答。‎ ‎2.考查我国古代化学成就及相关化学史。‎ ‎3.根据古代典藉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用途等。‎ ‎[考法指导]‎ ‎ 化学与传统文化(难度系数☆☆)‎ ‎【考法训练1】 《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解析 FeSO4·7H2O俗名绿矾,为浅绿色,灼烧后生成红色的Fe2O3,而CuSO4·5H2O为蓝色,KAl(SO4)2·12H2O为无色,Fe2(SO4)3·9H2O为黄色。‎ 答案 B ‎【考法训练2】 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解析 ‎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中的“琢玉”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项错误。‎ 答案 D ‎【考法训练3】 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解析 《天工开物》所叙述的“石灰”根据性质判断应为CaCO3,不是Ca(OH)2‎ 答案 D ‎【考法训练4】 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 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解析 A项,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①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HgSHg+S,Hg+S===HgS,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错误;B项,②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2+===Fe2++Cu,“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正确;C项,“积变又还成丹砂”中涉及的反应为Hg+S===HgS,Hg被氧化,错误;D项,Hg不如铜活泼,Hg不能从可溶性铜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错误。‎ 答案 B ‎【当堂指导】‎ 解答化学与传统文化三大注意点 ‎(1)回归基础:挖掘化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达到化学源于基础文化知识,高考回归基础的目的。‎ ‎(2)联系热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有意识地积累有关热点素材。‎ ‎(3)掌握原理:熟记常见的化学工业原理,能够从原料利用率,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角度对化工生产流程及方案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价。‎ 高频考点二 化学与STSE ‎               [考点精要]‎ ‎1.常见的环境问题及它们对应的污染物 环境问题 污染物 酸雨 SO2(主要)及NOx 光化学烟雾 NOx及碳氢化合物 臭氧层空洞 氟氯代烃及NOx 水体富营养化 含氮、磷的化合物 温室效应 CO2及CH4等烃类化合物 白色污染 有机难降解塑料 重金属污染 废电池 ‎2.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化学与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能源是向人类提供电能、热能、机械能等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根据开发和使用情况,能源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等;一级能源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二级能源如:电能,一氧化碳等。‎ ‎4.常见化学材料的成分及性质 材料 成分或性质 棉、麻 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为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蚕丝、毛发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 人造纤维 将天然纤维(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经过化学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合成纤维 以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加工制得单体,单体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六大纶等 硅材料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合金材料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考法指导]‎ ‎ 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 ‎【考法训练1】 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可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可用于盛装食品 可用于运输浓硫酸 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 解析 A项,氢氧化钠溶液呈强碱性,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黏性,能把玻璃塞黏住,所以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氢氧化钠溶液,错误;B项,因为聚乙烯无毒,所以可以用来盛放食品,正确;C项,用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是因为铁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正确;D项,因为铝及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铝制饭盒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正确。‎ 答案 A ‎【考法训练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B.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备漂白粉 C.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张的原理相似 D.明矾作为净水剂,可以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 解析 焰火的五彩缤纷是金属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形成的,这展现的是其物理性质,A项错误。Cl2与Ca(OH)2反应可制备漂白粉,B项正确。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的原理是活性炭可吸附蔗糖中的有色物质,这属于物理变化;O3漂白纸张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二者原理不同,C项错误。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除去Cu2+,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训练3】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 B.河水中有许多杂质和有害细菌,加入明矾消毒杀菌后可以直接饮用 C.把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D.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 解析 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为萃取,其为物理变化,A项正确;明矾能净化河水,但不能对河水消毒杀菌,B项错误;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从而延长水果的保鲜期,C项正确;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D项正确。‎ 答案 B ‎【考法训练4】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C.高纯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 解析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是因为苹果中的Fe2+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纸张久置变黄色是因为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易分解恢复成原来的颜色,二者原理不同,B项错误;SiO2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项错误;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D项正确。‎ 答案 D ‎【考法训练5】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乙烯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Na2S具有强还原性 C 用氧化铁制作红色涂料 氧化铁能与酸反应 D 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明矾溶液中Al3+能与铜锈反应 解析 乙烯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利用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的性质,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来吸收乙烯保鲜水果,A项正确;利用S2-能与Cu2+和Hg2+形成难溶物CuS和HgS来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与Na2S的还原性无关,B项错误;用氧化铁制作红色涂料是利用其呈红色的性质,与其是否能与酸反应无关,C项错误;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是因为明矾溶液中的Al3+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从而除去铜镜表面的铜锈,D项错误。‎ 答案 A ‎【当堂指导】‎ ‎1.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的记载明确指出:“鼻冲水,出西洋,……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稀硫酸、氢氟酸溶液、氨水、醋酸溶液中的一种。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不变色 B.“鼻冲水”中含有5种粒子 C.“鼻冲水”是弱电解质 D.“鼻冲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 解析 “鼻冲水”易挥发、不可服用、可贮存在玻璃瓶中,故“鼻冲水”为氨水,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H2OH++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A项错误;氨水中存在的粒子:NH3、H2O、NH3·H2O、H+、NH、OH-,B项错误;氨水是混合物,NH3·H2O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氨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D项正确。‎ 答案 D ‎2.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 A.生石灰 B.草木灰 C.明矾 D.漂白粉 解析 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说明该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生石灰溶于水得到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呈碱性;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二者均为强碱弱酸盐,故草木灰、漂白粉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均呈碱性;明矾溶于水,由于Al3+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故该物质为明矾,C项正确。‎ 答案 C ‎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代文献对KNO3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解析 KNO3具有氧化性,遇金属铁,相激火生,不是自燃,A项错误。‎ 答案 A ‎4.炼丹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积变”是指将水银与单质硫混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B.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C.水银是液态银 D.丹砂“烧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分析题中信息可知,“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发生了反应:S+Hg===HgS,据此可知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还可知“丹砂烧之成水银”是发生了反应:HgSHg+S,上述两个反应分别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B、D均正确;水银是汞的俗称,C项错误。‎ 答案 C ‎5.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图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解析 棉花、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正确;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B正确;树脂是聚酯属于有机高分子,C正确;碘遇淀粉变蓝色,遇葡萄糖不变色,D错误。‎ 答案 D ‎6.(2016·四川德阳诊断)化学与社会息息相关,表中物质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 解释 A 高纯硅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 硅晶体在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 B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其作用是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 C 高铁车厢采用铝合金材料 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不与氧气反应 D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防止闸门被腐蚀 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金属 解析 A项,硅在自然界中仍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如二氧化硅、硅酸盐等,错误;B项,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可以除掉乙烯,正确;C项,合金中的铝单质仍然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铝,错误;D项,铁和锌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被氧化,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错误。‎ 答案 B ‎7.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解析 “水乳交融”时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项正确;“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说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而“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C项错误;D项,包含了燃烧、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化学变化。‎ 答案 C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在人体内的变化:纤维素葡萄糖CO2+H2O ‎,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 C.大豆富含蛋白质,将其磨成豆浆并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D.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解析 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可以促进大肠蠕动,从而促进消化吸收其他营养物质,A项错误;花生油是植物油,牛油是动物油,两者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油脂,都可发生皂化反应,但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油脂,B项错误;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性,但不会水解,蛋白质在相应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C项错误;用粮食酿酒时,淀粉先在糖化酶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变为酒精,都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 答案 D ‎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D.华裔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解析 铁中含有杂质碳,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 C ‎10.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B.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能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混用 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但Na2O2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解析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空气中的悬浮物,A项正确;两者混用产生Cl2有毒,不能混用,B项正确;煤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Cl2、ClO2、O3‎ 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但Na2O2溶于水生成NaOH,NaOH有腐蚀性,因此Na2O2不能用于饮用水消毒。‎ 答案 C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用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后驾车,利用了乙醇的还原性 解析 食盐中添加碘酸钾,与淀粉不反应,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答案 B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B.氯气泄漏时,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D.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溴化钠和溴化钾在医药上常用作镇静剂 解析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与NOx有关)的产生,A项正确;氯气能与碱溶液反应,故氯气泄漏时,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能有效减少氯气的吸入,B项正确;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C项错误;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NaBr和KBr常用作镇静剂,D项正确。‎ 答案 C ‎1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地沟油”反应改性制成“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的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B.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科学家推测月尘[即月球上直径小于10微米(1 μm=1×10-6m)的浮尘]是“玉兔号”出现控制异常情况的主要原因,月尘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解析 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玛瑙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钻石的主要成分为碳,B项错误。‎ 答案 B ‎14.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 B.肼、氨、甲醇等燃料电池的热值远高于其直接燃烧的热值 C.室内装修用的硅藻泥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D.石油的减压分馏、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解析 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A项正确;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是一种物质特定的性质,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项错误;室内装修用的硅藻泥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C项错误;石油的减压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 A ‎15.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 解析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不能直接生成SO3,A项叙述错误;明矾溶液中的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Cu2(OH)2CO3可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可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B项叙述正确;水杨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从而起到解毒的效果,C项叙述正确;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盐,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高级脂肪酸钠盐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高级脂肪酸钙,导致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D项叙述正确。‎ 答案 A ‎16.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布、羊毛和涤纶燃烧后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解析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项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组成元素除碳、氢、氧外,还有氮、硫等,故羊毛燃烧后的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含氮、硫等元素的化合物,B项错误;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D项错误。‎ 答案 C ‎17.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国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卫星供电的太阳能帆板(与太阳能电池原理相似)主要由晶体硅制成 B.太阳能帆板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火箭发射时常用的高能燃料是肼(N2H4)‎ D.以先进复合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可减轻卫星的质量 解析 卫星是靠火箭送入太空的,火箭发射时常用的高能燃料是肼,太阳能帆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答案 B ‎18.(2017·重庆市一中月考)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可制作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解析 题述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雾霾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该过程中发生反应:CuSO4+FeCu+FeSO4,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项正确;豆浆是胶体,加入盐卤后,胶体发生聚沉析出,从而制成豆腐,D项正确。‎ 答案 A ‎19.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及橡胶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B.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解析 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人造橡胶,人造橡胶不是天然高分子材料,A项错误;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加入果汁能使蛋白质凝聚而产生沉淀,并不是发生了中和反应,B项错误;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项错误。‎ 答案 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