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临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9 级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教学质量检测 化 学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规范答题用纸,用无线格的白纸,单面书写;黑色中性笔,不准用铅笔拍照上传时要竖拍,镜头与答题纸垂直,不要出现与试题无关的内容;试题与题号对应,不要过大或过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无机药物 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 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 A. 氨水 B. 硝酸 C. 酒精 D. 烧碱 【答案】B 【解析】 【详解】A.虽然氨水可用玻璃器皿盛放,但氨水与大部分金属很难发生反应,A不合题意; B.硝酸可盛放于玻璃容器中,与除金、铂外的其它金属都能反应,B符合题意; C.酒精与不太活泼金属不能发生反应,C不合题意; D.烧碱与除铝、锌外的常见金属很难发生反应,且会腐蚀玻璃,D不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A. 全部 B. ①② C. ②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如果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 ②升高温度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如果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反应速率不变; ④加入生成物,如果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 因此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选项②,答案选C。 3. NO2 溶于水时,与水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2 B. 2:1 C. 1:3 D. 3:1 【答案】A 【解析】 【详解】NO2 溶于水时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O,从反应中可以看出,3molNO2参加反应时,有1molN原子由+4价降低到+2价,有2molN原子由+4价升高到+5价,从而得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选A。 4.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SiO2SiH4Si B. SSO2H2SO4 C. 0.1mol•L-1 HCl(aq) Cl2 Ca(ClO)2 D. 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A错误; B 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B错误; C. 应该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C错误; D.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先通入氨气,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制备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D正确;答案选D。 5. 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极反应式为:2H++2e﹣=H2↑ B. 电子从锌片通过溶液流向铜片 C.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D. 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A正确; B.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失去电子,电子沿外电路流向铜,不是通过溶液,溶液中是离子的定向移动,故B错误; C.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正确; D.金属性Cu比Zn、Fe弱,将锌片换成铁片后,Cu仍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然由Cu流向负极,故D正确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化学能,是化学电源的能量来源。根据这一原理,已经设计和生产出了种类繁多的化学电池。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原电池是化学基础理论的内容,它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无论题型如何变化,如果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氧化)、逐渐溶解(或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放出;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回正极,电流方向正好相反。 6.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 灼热的氧化铜与H2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A不选; B.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 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 D. 灼热的氧化铜与H2的反应生成铜和水,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D选;答案选D。 7. 下列事实与原因(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 B. 向某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BaCl2 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样品溶液中含有 SO42-) C.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 浓硫酸可与铜反应(只显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A错误; B. 向某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排除离子的干扰,再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含 SO42-,B正确; C.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体现的是浓硫酸脱水性,C错误; D. 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因此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D错误;答案选B。 8. 将 SO2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 X 气体,有沉淀生成。则 X 不可能是 A. CO2 B. NH3 C. NO2 D. 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BaCl2 溶液中通入CO2、SO2 气体后,溶液呈酸性,不会生成BaCO3或BaSO3沉淀,A符合题意; B.NH3溶于水生成氨水,与H2SO3反应生成(NH4)SO3,再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B不合题意; C.NO2溶于水后生成的硝酸,能将H2SO3氧化为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C不合题意; D.Cl2在水溶液中与H2SO3反应生成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D不合题意; 故选A。 9.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 SO2 和 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500 ℃,10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乙:500 ℃,用 V2O5 作催化剂,10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丙:450 ℃,8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丁:500 ℃,8 mol SO2 和 5 mol O2 的反应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丙>乙>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为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接触面积等,温度、压强、浓度、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使用催化剂(正)时,反应速率大。 【详解】乙中,反应条件为500 ℃、用 V2O5 作催化剂、10 mol SO2 和 5 mol O2 ,反应温度最高、浓度最大,且使用了催化剂,所以乙的反应速率最大;甲与丙、丁相比,温度最高,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比丙、丁都大;丁与丙相比,浓度相同,但温度比丙高,所以速率丁比丙大。 综合以上分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乙>甲>丁>丙,故选C。 10. 有 a、b、c、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部分实 验现象 a 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b 极有气体产生,c 极无变化 d 极溶解,c 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沿外电路从 a 极流向 d 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a>b>c>d B. b>c>d>a C. a>b>d>c D. d>a>b>c 【答案】D 【解析】 【详解】装置一中,a 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则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 装置二中,b 极有气体产生,c 极无变化,则金属活动性b>H>c; 装置三中,d 极溶解,c 极有气体产生,则d为负极,c为正极,金属活动性d>c; 装置四中,电流沿外电路从a 极流向 d 极,则d为负极,a为正极,金属活动性d>a; 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d>a>b>c,故选D。 11.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I2(g)+H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I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 B.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 I2、H2、HI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2 D. 单位时间内断裂 n mol H﹣H 键的同时断裂 2n mol H﹣I 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I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2,反应的方向相同,只要反应进行,不管反应是否达平衡,此关系都成立,A不合题意; B.因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相等,所以不管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容器中气体的压强都不变,B不合题意; C.I2、H2、HI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2,可能是反应进行的某一阶段,不一定达平衡状态,C不合题意; D.单位时间内断裂 n mol H﹣H 键的同时断裂 2n mol H﹣I 键,反应进行的方向相反,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达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A NO2→HNO3 B. Cl2→HClO C. SiO2→H2SiO3 D. H2SO4(浓)→S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A项错误; B.Cl2+ H2O=HCl+HClO,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B项错误; C.SiO2不能溶于水,因此不能与水直接反应产生H2SiO3,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C项正确; D.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SO2和水,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D项错误; 答案选C。 13. 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可用到的是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检验固体物质中的时,为便于反应,通常将固体先溶于水,然后加入强碱溶液、加热,逸出的NH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以应选择①②③,故选C。 14. 质量相等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 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质量相等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锌可以置换出铜,从而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锌被消耗,则产生氢气的体积减少,所以符合条件的图像是,答案选A。 15. 制备硅单质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SiO2(石英砂)+2C(焦炭)Si(粗硅)+2CO↑ ②Si(粗硅)+2Cl2SiCl4 ③SiCl4+2H2Si(纯硅)+4HCl 下列对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③为置换反应 B. 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 ②为化合反应 D. 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硅元素均被还原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方程式可判断①③均为置换反应,A正确; B. ①②③中反应前后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 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根据方程式可判断②为化合反应,C正确; D. ①③中Si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②中Si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错误; 答案选D。 16.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了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氯化铵 NaOH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3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B.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都符合反应原理及操作要求,正确。 C.NO2气体的尾气处理要用NaOH溶液来吸收,错误。 D. 浓盐酸与MnO2制取氯气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 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ABCD。 (1)若A是黄色晶体,B为酸雨的成因之一,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将B通入KMnO4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体现B的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请写出D的浓溶液与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中作氧化剂的D与参加反应的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若A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常温下D的浓溶液能使金属Fe、Al钝化,请写出实验室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C→D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 还原性 (3).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 1:2 (5).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6). 4NH3+5O24NO+6H2O (7). 3NO2+H2O=2H++2NO3-+NO 【解析】 【详解】(1)若A是黄色晶体,B为酸雨的成因之一,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A是S,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D是硫酸,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因此将B通入KMnO4溶液的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B的还原性;D的浓溶液浓硫酸与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此反应中2mol硫酸参加反应,其中1mol起氧化剂的作用,因此作氧化剂的D与参加反应的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若A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是氨气,常温下D的浓溶液能使金属Fe、Al钝化,因此B是NO,C是NO2,D是HNO3,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A→B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C→D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 18. Ⅰ.(1)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g)+O2(g)=2H2O(g)。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 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H—H O=O H—O 键能(kJ·mol-1) 436 496 463 则生成1molH2O(g)可以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__kJ。 (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 。 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 b.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 e.铝和盐酸反应 f.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Ⅱ.A、B、C、D 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甲中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 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②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装置丙中溶液的pH 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242 (3). acef (4). bd (5). 负 (6). Cu2++2e-=Cu (7). 变大 (8). D>A>B>C 【解析】 【详解】Ⅰ.(1)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图像a正确,答案选a;断裂1mol H-H需要吸热是436kJ,断裂0.5mol O=O需要吸热是496kJ÷2=248kJ,形成2mol H-O需要放热是463kJ×2=926kJ,则生成1molH2O(g)可以放出热量为(926-436-248)kJ=242kJ。 (2)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b.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是吸热反应;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放热反应; 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是吸热反应; e.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f.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是放热反应; 则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cef,属于吸热反应的是bd; Ⅱ.①装置甲中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说明A电极是负极,B 电极是正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A。 ②装置乙中C的质量增加,说明C电极是正极,B电极是负极,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③装置丙中A上有气体产生,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A电极是正极,D电极是负极,氢离子浓度减小,因此溶液的pH变大。 ④一般情况下原电池的负极活泼性强于正极,则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 19.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表格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 编号 ① ② ③ ④ 装置 (3)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答案】 (1). 2H2SO4(浓)+CCO2↑+2H2O↑+2SO2↑ (2). ④ (3). ② (4). ① (5). ③ (6). 验证产物气流中有SO2 (7). 产物气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 (8). 确认产物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9). 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 (10). 水蒸气 (11). 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12). 澄清石灰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13). CO2(二氧化碳) 【解析】 【分析】 木炭粉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CO2和SO2和水。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然后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再用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最后用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 【详解】(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危机:2H2SO4(浓)+CCO2↑+2H2O↑+2SO2↑; (2)根据上述分析,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④→②→; (3)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验证产物气流中有SO2,B瓶溶液的作用是产物气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认产物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可验证的产物是水蒸气,由于对CO2,SO2的确认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所以应在确认CO2和SO2之前确认H2O的存在。与H2O发生作用并伴有明显现象的物质,中学生应该熟知的是CuSO4。白色的CuSO4与H2O反应生成蓝色的CuSO4·5H2O,而且CuSO4与CO2和SO2都不发生任何作用,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CO2。 【点睛】CO2和SO2 在化学性质上有相似点: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彼此干扰鉴别。CO2和SO2在化学性质上也有明显的不同点:SO2有漂白性,CO2则没有;SO2有较强的还原性;CO2则没有。在SO2,CO2的混合气体中,首先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的存在,然后将SO2氧化除去,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这是一种确认SO2和CO2共存的好方案。 20.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上述反应______________(“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2)如图所示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 (1). 是 (2). b (3). 1.5×10-3mol•L-1•s-1 (4). a、d 【解析】 【详解】(1)根据表格知,随着反应的进行,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减小,但最终为0,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2)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n(NO)=(0.020-0.007)mol=0.013mol,根据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关系式知,平衡状态时生成的n(NO2)等于参加反应的n(NO),所以为0.013mol,c(NO2)=0.013mol÷2L=0.0065mol/L,所以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0~2s时,v(NO)==0.003mol/(L·s),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1.5×10-3mol•L-1•s-1; (3)a、当v(NO2)=2v(O2)时并没有指明正逆反应速率,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气体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故b正确; c、v逆(NO)=2v正(O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物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选a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