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 最新考纲: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 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 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 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 体的区别。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 物质的多样性,能够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 物质的性质。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要注意胶体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 际的联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 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 (1)构成粒子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3)元素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 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 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4)同素异形体 (5)混合物和纯净物 ①纯净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 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3.简单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 提示:MnO- 4 、AlO - 2 均为阴离子。 2.Na、NaCl、SiO2、H2SO4 都称为分子式( × ) 提示:只有 H2SO4 才是硫酸的分子式。 3.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 应制造新的原子( × ) 提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 ) 提示:由铵根离子与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是盐。 5.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 提示:AlCl3 属于共价化合物。 6.NaHSO4、NaHCO3 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 ) 提示:NaHCO3 溶液呈碱性。 7.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提示:SiO2 能与氢氟酸反应,但是酸性氧化物。 8.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提示:Mn2O7 是酸性氧化物,但属于金属氧化物。 1.物质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 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因此,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 分类的关键。 2.同一种物质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分类,可属于不同的类别。如 Na2SO4 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 3.化学物质有“名不符实”的现象: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 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纯碱属于盐类,石炭 酸属于酚类。 1.化学中有“五同”,根据“五同”的概念,下列物质间关系正 确的是( A ) A.HCOOCH3、CH3OCHO——同种物质 B.16O2、18O2——同位素 C.O2-、O2- 2 ——同素异形体 D.甲基丙烯酸、油酸——同分异构体 解析:HCOOCH3 和 CH3OCHO 都是甲酸甲酯,属于同种物质, A 正确;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即原子),而 16O2、 18O2 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故不属于同位素,B 错误;同素异形体的 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O2-、O 2- 2 是氧元素形成的两种 离子,C 错误;甲基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 CH2===C(CH3)COOH,油 酸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7CH===CH(CH2)7COOH,二者的分子式不 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属于同系物,D 错误。 2.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B ) A B C D C919 发动机 及起落架材 料:钛合金 航天服 材料:涤纶 战国初期的 曾侯乙编钟: 青铜 日常生活中的 餐具:陶瓷 解析:钛合金和青铜都属于合金,A、C 不符合题意;涤纶的主要 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符合题意;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 不符合题意。 3.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 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 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 CoCl2·6H2O 呈 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 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上述物质中,属 于混合物的是( C )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⑤ D.全部 解析:浓 H2SO4 是 H2SO4 与水的混合物;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 变色硅胶是 SiO2 和 CoCl2 的混合物;P2O5 是纯净物;碱石灰是 NaOH、 CaO 的混合物。 4.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D )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 A 盐酸 NaOH 石墨 K2SO4 溶液 B 空气 Fe(OH)3 胶体 铁 Na2CO3 C CuSO4·5H2O CaCl2 水银 铜 D 氯水 KNO3 晶体 O3 NaCl 解析:K2SO4 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A 项错误;Fe(OH)3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B 项错误;CuSO4·5H2O 属于化合 物,不是混合物,铜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C 项错误;氯水是氯气 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KNO3 晶体属于化合物,为纯净物,O3 是由 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属于单质,NaCl 熔融状态下导电,溶于水 后得到的溶液也导电,所以 NaCl 属于电解质,D 项正确。 5.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下列各组物质 的分类都正确的是( D ) 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 解质) B . NO2(酸 性 氧 化 物 ) 、 CH3CHO( 有 机 物 ) 、 CO( 无 机 物 ) 、 CH3COOCH3(酯) 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 CH3I(卤代烃) D.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 质) 解析:硫酸中的化学键属于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 A 错误; NO2 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 B 错误;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以及氧气,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 C 错误;液氨属 于氢化物、NH4Cl 属于铵盐、HNO3 属于含氧酸、NaOH 属于强电解 质,故 D 正确。 素养 物质的分类 一 常见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中的特殊情况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 O2 和 O3,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 (2)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如 CuSO4·5H2O、KAl(SO4)2·12H2O 等物质。 (3)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 H2 与 D2、H2O 和 D2O。 (4)常见的混合物 ①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 和 H2)、爆鸣气(H2 和 O2)、天 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 H2 和 CH4)、高炉煤气、 石油气、裂解气。 ②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 璃、福尔马林、浓 H2SO4、盐酸、汽油、植物油、分散系(如溶液、胶 体、浊液等)。 ③固体混合物:碱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纤维 素、淀粉等)、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 2.酸为“几元”是依据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几个 H+划分的, 而不是酸所含的氢原子数目,如次磷酸 H3PO2 为一元酸,有机酸 CH3COOH 也是一元酸。 3.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1)NaHSO4、CuSO4、NH4Cl 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2)Na2CO3、NaHCO3、Cu2(OH)2CO3 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 于盐。 4.电离生成 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 二 氧化物的分类 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 碱,如 SiO2、Fe2O3。 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2O3。 3.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2、 Al2O3。 4.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 物,如 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Na2O2 为过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 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7.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如 SiO2 既能与 HF 反应,也能与 NaOH 反应,但 SiO2 属酸性氧化物。因 为 SiO2 与 HF 反应生成的不是盐和水,且 SiO2 不与其他酸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 成 B.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 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 能只有一种元素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 为纯净物 解析:氧气、臭氧可组成由一种元素形成的混合物,A 错误;HD 由两种原子组成,但属于纯净物,B 错误;FeCl2、FeCl3 可形成一种 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混合物,D 错误。 2.(2020·泰安模拟)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B )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Ca(OH)2 乙醇 N2O3 Na2O B CaSO4 HClO Mn2O7 CaO C NaHCO3 氨水 SO2 Al2O3 D HCl HF CO2 Na2O2 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 错误。硫酸钙是盐,属于强电解质; 次氯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Mn2O7 是高锰酸对应的酸性氧化物; CaO 是氢氧化钙对应的碱性氧化物,B 正确。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 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 错误。Na2O2 不是 碱性氧化物,因为其与水反应除生成氢氧化钠之外,还生成氧气,D 错误。 3.(2020·乌鲁木齐一诊)古“丝绸之路”我国商人运出的货物有: ①丝绸,②茶叶,③白糖,④瓷器,⑤纸张,⑥植物油,⑦明矾,⑧ 金、银、铜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④、⑦、⑧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 B.①、③、⑤、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①、②、⑤、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蛋白质 D.①、②、③、⑤、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有机物 解析:A 项,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类; B 项,白糖、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 项,茶叶、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植物油属于油脂;D 项,丝绸、 茶叶、白糖、纸张、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规律小结 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知识点二 物质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化学变化: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 新化学键的生成。 (2)化学反应: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完成下列序号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 ――→ ① CaO ――→ ② CaOH2 ――→ ③ CaCO3 C ――→ ④ CO2 ――→ ⑤ H2CO3 ――→ ⑥ CaCO3 ①2Ca+O2===2CaO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④C+O2===== 点燃 CO2 ⑤CO2+H2O H2CO3 ⑥Ca(OH)2+H2CO3===CaCO3↓+2H2O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蛋白质的变性、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 ) 提示: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物 理变化。 2.碘的升华、煤的液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 × ) 提示: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 3.通过化学变化可将水直接变为汽油( × ) 提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的元素。 4.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 ) 提示:NaHCO3+NaHSO4===Na2SO4+H2O+CO2↑。 5.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反应( × ) 提示:核裂变、核聚变属于核物理变化。 6.Na2CO3·10H2O 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 的潮解属于物理 变化( √ )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 ) 8.NH4Cl 溶液除铁锈是化学变化,食盐水导电是物理变化 ( × ) 提示:食盐水导电时发生电解,为化学变化。 物质间转化的 5 个常见易错点 (1)S 燃烧不能直接生成 SO3 而是生成 SO2。 (2)Al2O3、SiO2、Fe2O3 与 H2O 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 Al(OH)3、 H2SiO3、Fe(OH)3。 (3)NH3 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 NO2。 (4)Fe 与 Cl2 反应不能直接生成 FeCl2。 (5)Fe 与 H+、Cu2+、S、I2 反应不能直接生成 Fe3+。 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C ) A.SiO2 ――→ HClaq SiCl4――→ H2 高温 Si B.FeS2――→ O2 煅烧 SO2――→ H2O H2SO4 C.N2 ――→ H2 高温、高压、催化剂 NH3 ――→ HClaq NH4Cl(aq) D.MgCO3 ――→ HClaq MgCl2(aq)――→ 电解 Mg 解析:A 项中 SiO2 和 HCl(aq)不发生反应,不正确;B 项中 SO2 和 H2O 反应不能直接生成 H2SO4,应生成 H2SO3,不正确;C 正确; D 项中电解 MgCl2(aq)得不到 Mg,电解熔融的 MgCl2 可得到 Mg,不 正确。 2.化学反应可用微观示意图形象化地表示。如图为处理汽车尾气 中的有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种原 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和丙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可能相等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丁物质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乙物质被还原 解析:题目中提供的微观示意图表示 NO+CO――→ 催化剂 CO2+N2, 甲、丙中同种元素为 O,化合价相同,A 项错误;该反应不是置换反 应,B 项错误;丁为 N2,C 项正确;乙为 CO,在反应中被氧化,D 项错误。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 是( D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真金不怕火炼 金的熔点很高,不易熔化 B Fe(OH)3 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 向阴极移动 Fe(OH)3 胶体带正电荷 C 甘油是常用的护肤品,具有保湿作 用 甘油不溶于水,能防止水 分流失 D 用激光笔照射装有蓝墨水的玻璃杯 出现光亮通路 蓝墨水属于胶体,有丁达 尔效应 解析:A 项,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 下也不与 O2 反应,错误;B 项,Fe(OH)3 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 极移动,说明 Fe(OH)3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但胶体整体上显电中性, 错误;C 项,甘油是丙三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故甘油能吸取 空气中的水分,具有保湿作用,错误。 4.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B ) 选项 古诗或谚语 含有的化学反应类型 A 熬胆矾之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复分解反应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分解反应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化合反应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熬胆矾之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属于铁置换出铜,属于置 换反应,A 错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石灰石 的分解,B 正确;蜡炬成灰泪始干,说的是有机物的燃烧,不是化合 反应,C 错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炸药的爆炸,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 5.(2020·江苏南京调研)2019 年 2 月,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上发布了中国制造首款 5G 折叠屏手机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 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 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 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解析: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于制作芯片,A 正确; 铜属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于制作手机线路板,B 项正 确;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C 项正确;手 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但有一部分能量会以 热能形式散失,D 项错误。 素养 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 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关系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所以同素 异形体之间的转化都属于化学变化,如 3O2 一定条件 2O3。 2.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 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仅有旧 化学键的断裂,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不是化学变化,如 NaCl 固体熔化 是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示例说明 常见的 化学变化 结晶水合物的脱水、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蛋白质 的变性、电解、水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 石油的裂化与裂解 常见的 物理变化 焰色反应、活性炭的吸附、渗析、盐析、蒸馏、升 华、潮解等 二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金属单质――→ O2 碱性氧化物――→ H2O 碱――→ 酸 盐 如:Na――→ O2 Na2O――→ H2O NaOH――→ H2SO4 Na2SO4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 Na、K、Ca、Ba 等,但 Mg、Fe、 Al、Cu 不符合上述转化。 (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非金属单质――→ O2 酸性氧化物――→ H2O 酸――→ 碱 盐 如:S――→ O2 SO2――→ H2O H2SO3――→ NaOH Na2SO3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 C、S、P 等,但 N、Si 等不符 合上述转化。 2.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上述关系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2H2S+O2===2S↓+2H2O; ②2H2S+SO2===3S↓+2H2O; ③2SO2+O2 催化剂 △ 2SO3; ④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三 常见物质的转化规律 1.“强制弱”规律 分类 实例 离子方程式 酸 CH3COONa+HCl CH3COO-+H+===CH3COOH 碱 FeCl3+NaOH Fe3++3OH-===Fe(OH)3↓ 氧化剂 Cl2+KI Cl2+2I-===I2+2Cl- 还原剂 Fe+CuSO4 Cu2++Fe===Cu+Fe2+ 2.“易溶制难溶”规律 如 Na2SO4 溶液与 BaCl2 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Ba2 + + SO2- 4 ===BaSO4↓。 1.(2019·天津卷)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 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D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解析:A 项,废弃的秸秆经过预处理、水解、发酵等过程可以生 成生物质燃料乙醇,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 项,石油的分馏 产物经过相关转化后再进行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可以制塑料、化纤 等高分子材料,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 项,基本化学原料通 过一系列化学合成步骤,可以转化为化学合成药物,发生了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D 项,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的过程中没有 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2.(2019·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 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 是( D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 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 材料,B 正确;“蜡炬成灰”即蜡烛燃烧的过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 化剂之间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故“蜡炬成灰”过程中 发生了氧化反应,C 正确;古代的蜡通常用动物油脂制造,油脂不属 于高分子化合物,D 错误。 3.(2019·全国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解析:硅单质为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板, 也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 正确;铝合金密度小、抗腐蚀性强,可用 于高铁建设,B 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但不具有杀 菌作用,C 错误;碘酒中含有酒精,可以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且单质碘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故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 正确。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 错误;疫苗一般是具有 活性的蛋白质,因此应冷藏存放,避免高温引起蛋白质变性,B 正确; 油性漆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水性漆对人体无害, 不污染环境,因此使用水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C 正确;电热水器 的内胆材质多为不锈钢,将内胆与活泼金属镁连接,形成原电池时镁 作负极从而保护内胆不被腐蚀,该防护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正确。 知识归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传统文化中化学知识 1.化学与材料 材料 成分或性质 棉、麻 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为多糖,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 蚕丝、毛 发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 人造纤维 将天然纤维(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经过化学加工处理后 得到的产品 合成纤维 以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加工制得单体,单 体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六大纶等 硅材料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 化硅 合金材料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 金属特性的物质 2.无机物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 性质 用途 (1) 生理盐水指的是消毒过的 0.90%的氯化钠溶液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 眼镜和鼻腔等 (2) 硅胶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3)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4)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 硬度和柔韧度 可作光导纤维 (5) 4HF+SiO2===2H2O+SiF4↑ 用 HF 雕刻玻璃 (6) 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7) 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可作杀菌消毒剂,还可作漂白 剂 (8)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9)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作保护气 (10)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 道是否漏气 (11) 草木灰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氨 气,使肥效降低 草木灰和硫酸铵不能混合施 用 (12)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 的食品添加剂 (13) 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 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14)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续表) 性质 用途 (15) 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 CO2, 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抗 酸药 (16) Na2CO3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17) Na2O2 与 H2O、CO2 反应均生 成 O2 作供氧剂 (18) 肥皂水显碱性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 剂 (19) 水玻璃不燃不爆 可用作耐火材料 (20) 硅酸钠的水溶液是一种无机 黏合剂 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 用玻璃塞 (21)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22) Al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 蚀性 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23) 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 出大量的热 可用于焊接铁轨 (24) MgO、Al2O3 的熔点很高 作耐高温材料 (25)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具有吸附性 明矾作净水剂(混凝剂) (续表) 性质 用途 (26) 小苏打和明矾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 可以作泡沫灭火器 (27) 明矾溶液显酸性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 铜镜表面的铜锈 (28) Al(OH)3 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 (29) 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 可用作高铁车厢材料 (30) Fe 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31) Fe2O3 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 (32) Fe2(SO4)3 水解生成氢氧化铁 胶体,具有吸附性 可用作净水剂(混凝剂) (33) K2FeO4 是强氧化剂,还原产 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 胶体 用于水杀菌消毒 并作新型净水剂 (34) CuSO4 使蛋白质变性 误服 CuSO4 溶液,喝蛋清或 豆浆解毒 (35) 铁与电源负极相连,铁被保护 铁闸门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 保护铁闸门 (36) BaSO4 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 应 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 BaSO4 用作患者服用的“钡 餐” 知识点三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 中所得到的体系。 (2)3 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 粒子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离子 集合体 巨大分子或离 子集合体 分散质粒子 直径大小 由图可得: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通常小于 1 nm;浊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通常大于 100 nm; 胶体粒子直径在其二者之间,在 1~100 nm 之间 (续表) 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1)胶体的分类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3.Fe(OH)3 胶体的制备 (1)反应原理: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2)操作步骤 向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 液呈现红褐色。 (3)注意事项:①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②不能用自来 水,不能搅拌。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 提示:溶液、胶体与浊液区分的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2.淀粉溶液、鸡蛋清溶液、FeCl3 溶液都属于胶体( × ) 提示:淀粉溶液、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 3.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 Al(OH)3 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 水的净化( √ ) 4.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 ) 提示: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5. 向浓 氨 水 中滴 加 FeCl3 饱 和溶 液 , 可制 得 Fe(OH)3 胶 体 ( × ) 提示:向浓氨水中滴加 FeCl3 饱和溶液,可制得 Fe(OH)3 沉淀。 6.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 提示:胶体也呈电中性,但有的胶体的胶粒是带电的。 7.“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 提示:血液是一种胶体,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 对流将体内各种有害物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8.Fe(OH)3 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 提示: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依据,同时 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很多纳米级物质的微粒直径也 是在 1~100 nm 之间,但不属于胶体,属于纯净物,如纳米铜等。 3.胶体是电中性的,胶体中胶粒带电,而整个胶体不显电性。同 种胶粒带相同的电荷,所以胶体能比较稳定地存在,如果加入带相反 电荷胶粒的胶体或电解质溶液,胶体就会发生聚沉。 4.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分离 胶体和溶液的操作是渗析。丁达尔效应与渗析都是物理变化,不是化 学变化。 5.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 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 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 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6.氢氧化铁胶体中的胶粒不是指 1 个 Fe(OH)3“分子”,而是很 多 Fe(OH)3“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的集合 体。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搅拌也不能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 导致胶体聚沉。 8.不是所有的胶体都有电泳现象。有些胶体因胶粒不能移动而没 有电泳现象,如固溶胶;还有些胶体因胶粒不带电而没有电泳现象, 如淀粉胶体。 9.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时,电解质中的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 多,聚沉效果越好。 1.FeCl3 溶液、Fe(OH)3 胶体、Fe(OH)3 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Fe(OH)3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 径在 1~100 nm 之间 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Fe(OH)3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 D.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均属于电解质 解析:FeCl3 溶液为棕黄色,不能与盐酸反应,且不具有吸附性, Fe(OH)3 胶体、Fe(OH)3 浊液均为红褐色,Fe(OH)3 浊液不具有吸附性, C 项不正确。 2.(2020·郑州联考)饱和的 FeCl3 溶液和饱和的明矾溶液分别滴入 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 粒子直径大小在 1~100 nm 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 在 10-9~10-7 m 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C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 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沉淀, 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 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 FeCl3 溶液和明矾溶液,均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 项错误;氢氧化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 项错误;FeCl3 中的 Fe3+ 能氧化 I-生成 I2,I2 溶于水呈深褐色,C 项正确;蒸干、灼烧氯化铁 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 KAl(SO4)2,D 项错误。 3.(2020·广东梅州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生 成氢氧化铁胶体 C.用过滤法可以除去 Fe(OH)3 胶体中的 FeCl3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解析:蛋白质溶液为胶体,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 萄糖溶液,A 项正确;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 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B 项正确;胶体粒子与溶液中的溶 质均可透过滤纸,故用过滤法无法除去 Fe(OH)3 胶体的 FeCl3,C 项错 误;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发生胶体聚沉,利用了胶体聚沉的 性质,D 项正确。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 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 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 FeCl3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反应原理为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来检验。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 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 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红褐色液体,其原因是 FeCl3 溶液太稀,生成 的 Fe(OH)3 太少。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生成 红褐色沉淀,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 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 Fe(OH)3 胶体,但是他又向 Fe(OH)3 胶体 中逐滴加入了稀 H2SO4 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电解质 H2SO4 使 Fe(OH)3 胶体聚沉 而产生沉淀。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OH)3+3H+===Fe3+ +3H2O。 解析:(2)①若用稀 FeCl3 溶液,则水解产生的 Fe(OH)3 量太少, 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③ 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 H2SO4 后,Fe(OH)3 会聚沉 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 H2SO4 会与 Fe(OH)3 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 溶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