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 化 学 试 卷 温馨提示: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完成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 第Ⅰ卷(共42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2分)‎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利用明矾水解产物的两性可用于净水 B.用氢氟酸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是强酸 C.用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说明铁粉能吸收水分 D.硫酸铝与碳酸氢钠能制作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双水解反应 ‎ ‎2.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加入一种反应物 ‎4.下列有关盐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酸形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性 B.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C. 将Ca(ClO)2、Na2SO3、FeCl3、NaAlO2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5.已知N2(g)+3H2(g)2NH3(g)△H=-92.3kJ•mol-1,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状态I;相同条件下,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9molN2、2.7molH2和0.2molNH3,达到平衡状态I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平衡状态的平衡常数的关系:KI<KII B.H2的百分含量相同 C.N2的转化率:平衡I<平衡II ‎ D.反应放出的热量:QI=QII<92.3kJ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92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B.体积相等的CO和N2质量一定相等 C.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离子方程式:OH-+CO2=HCO3- D.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呈中性 ‎7.己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molS(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7.0kJ B.在相同条件下, SO2(g)比SO3(g)稳定 C.1molSO2(g)和1/2molO2(g)生成1mol SO3(l)放出98.7kJ的热量 D.由图得S(s)+3/2 O2(g)SO3(g)△H=-395.7kJ/mol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Na+、AlO2-、CO32- B.c(H+)/c(OH-)=1×10-11的溶液:CH3COO-、Br-、K+、Na+ 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SO32-、NH4+、Cl-、NO3- D.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中: NH4+、CO32-、ClO-、NO3-‎ ‎9.将3molO2加入到V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s建立了平衡体系: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c)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0.下列条件下,化学反应A+B=C+D的反应速率最大的一组是 A.常温下含A和B各0.001mol的溶液20mL B.常温下含A和B各0.01mol的溶液100mL C.常温下0.05 mol·L-1的A、B溶液各10mL混合 D.标准状况下0.2 mol·L-1的A、B溶液各20mL混合 ‎11.mA(g)+nB(g)pC(g)△H<0,室温条件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n>p B.n>p ‎ C.X点时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D.X点比Y点混合物的反应速率慢 ‎12.已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1molNH3·H2O在水中电离的△H等于 A.+45.2 kJ/mol B.-45.2 kJ/mol C.+69.4 kJ/mol D.-69.4 kJ/mol ‎13.常温下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提高溶液的温度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14.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③>②>①‎ ‎15.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下面是哈伯的流程图,其中为了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6.室温下,将不同浓度的CH3COOH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c(CH3COOH)=0.1mol/L,反应后的溶液中:‎ c(CH3COO-)+c(OH-)=c(Na+)+c(H+)‎ B.若c(CH3COOH)=0.1mol/L,反应后的溶液中:‎ c(OH-)>c(CH3COOH)+c(H+)‎ C.若c(CH3COOH)=0.2mol/L,反应后的溶液中:‎ c(CH3COO-)>c(Na+)>c(CH3COOH)>c(H+)‎ D.若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 c(CH3COOH)+c(CH3COO-)>0.05mol/L ‎17.t℃时,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混合液中c(B+)=c(A-) B.混合液的pH=7 C.a=b D.加入甲基橙显黄色 ‎18.某温度下Kw=10-13,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H2SO4溶液VbL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 ,则Va:Vb=1:1 B.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100:1 C.若所得混合液pH=10,且a=12,b=2 ,则Va:Vb=1:9 D.若所得混合液pH=10,且a=12,b=2,则Va:Vb=101:99‎ ‎19.25℃时,向盛有50mLpH=2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B.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C.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43×10-3 D.c点处,酸碱恰好中和 ‎20.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已知:3NO3―+8Al+5OH―+2H2O3NH3↑+8AlO2―)‎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21.现有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均为1×10-11mol/L的4种溶液①H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NaOH溶液;④氨水。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向等体积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B.等体积的①、②、③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小 C.②、③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D.①、④溶液混合后,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④>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题,共58分)‎ ‎22.(12分)常利用煤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来制备甲醇:CO(g)+2 H2(g) CH3OH(g)。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3molH2,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图1 图2‎ ‎(1)关于该反应,判断△H0,△S0(填“>”或“<”),比较0~3min、3~6min、10~13min三个时间段,v(CO)最小的是。(填“0~3min”、“3~6min”或“10~13min”)‎ ‎(2)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 增大的有( )‎ A.升高温度B.充入He气 C.再充入1molCO和3mol H2D.使用催化剂 ‎(3)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体系温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的质量与生成CH3OH的质量比为28:32 ‎ ‎(4)根据图2,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 H2和1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此过程三种物质均处于气态),则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 ‎23.(12分)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ClO H2CO3‎ Ka Ka=1.8×10-5‎ Ka=3.0×10-8‎ Ka1=4.1×10-7‎ Ka2=5.6×10-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ClO的电离方程式为。‎ ‎(2)同浓度的NaClO溶液与NaHCO3溶液,pH较大的是(填化学式)。‎ ‎(3)同浓度的CH3COO-、CO32-、ClO- 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4)在25℃时,将amol·L-1的HF与0.01 mol·L-1的NaOH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a+)=c(F-),则溶液显(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F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 ‎(5)请写出少量Cl2通入到过量的Na2CO3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4.(13分)“苏氏三姐妹”---苏打、小苏打和大苏打。Na2S2O3俗名大苏打,可作为照相中的定影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交叉分类法, Na2CO3和Na2S2O3属于钠盐,还属于     (填“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同时它们均是     (填“强”或“弱”)电解质。‎ ‎(2)用离子浓度表示Na2CO3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关系。‎ ‎(3)常温下,0.1 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Na2S2O3易溶于水。工业上制备Na2S2O3·5H2O及测定其产品纯度的步骤如下: Ⅰ.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g) Na2S2O3(aq),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 Ⅱ.测定产品(Na2S2O3·5H2O)纯度 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 S2O32-+I2 S4O62-+2I-‎ ‎①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②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右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    mL;如果起始读数时仰视,滴定后俯视读数,则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产品的纯度为       (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 。‎ ‎25.(10分)已知:CO(g)+H2O(g)CO2(g)+H2(g) △H=QkJ·mol-1,其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50‎ 平衡常数 ‎9.94‎ ‎9‎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该反应的Q0(填“>”或“<”)。‎ ‎(2)850℃时,向体积为10L的反应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g)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0~4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CO)=。‎ ‎(3)若在500℃时进行上述反应,且CO、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1,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 ‎(4)若在850℃时进行上述反应,设起始时CO和H2O(g)共为1mol,其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y,试推导y随x变化的关系式为。‎ ‎(5)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O2(g) (△H>0)来消除CO的污染。请判断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填“可能”或“不可能”),理由是。‎ ‎26.(11分)氰化钠(NaCN)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常用于化学合成、电镀、冶金等方面。近几年,我国屡屡出现因氰化钠的生产和储存不当,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氰化钠中C的化合价为,CN―中两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CN―的电子式。 (2)工业上可用纯碱、焦炭、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取NaCN,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pKa= -lg (Ka),已知常温下HCN的pKa=9.21,浓度均为0.5 mol·L-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性,说明其原因。(4)天津“8.12”爆炸中扩散的CN―造成了部分水体污染。某小组欲检测污水中CN―的浓度。已知:碱性条件下发生离子反应:2CN―+5H2O2+2OH―=2CO32―+N2+6H2O 实验装置如图(其中加热、夹持装置省略)。(不考虑污水中其它离子反应)‎ ‎①加入药品之前的操作是,A的名称是,C中试剂是。‎ ‎②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关闭K1,打开K2,滴入足量H2O2溶液,对B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步骤2 冷却后,用注射器穿过B装置的胶塞注入溶液。‎ 步骤3 打开K1,通入N2。 ‎ ‎③为了使检测更加准确,上述步骤2中操作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请写出至少一条 ‎。‎ 德阳五中高二2017年秋期半期考试 化学答案 ‎1-21:DCBBBADBCBDADBDBACCB B ‎22.(10分,除(1)题第1、2空每空各1分,其余每空2分)‎ ‎(1)<(1分) 、 <(1分) 、 10~13min(2分);(2)C(2分) (3)AC(2分);‎ ‎(4)(2分) (5)25.6(2分)‎ ‎23.(12分,每空2分)‎ ‎(1)HClOH++ClO-;(2)NaClO(3)CO32->ClO->CH3COO-(4)中、;‎ ‎(5)‎ ‎24.(13分)(1)正盐(1分),强(1分);‎ ‎(2)(2分) (3)(2分) (4)①由无色变为蓝色(2分);②b(1分);③18.10(1分)、偏小(1分)、(2分)‎ ‎25.(10分)‎ ‎(1)(1分);(1分) (2)0.03 mol·L-1·min-1(2分) (3)75%(2分);(4)y=x(2分);(5)不可能(1分),且,不能自发进行(1分)‎ ‎26.(11分)(1)+2(1分);(1分)‎ ‎(2) Na2CO3+C+2NH32NaCN+3H2O(2分) (3)碱(1分);,,说明的水解程度大于的电离程度(1分)。‎ ‎(4)①检查装置气密性(1分),分液漏斗(1分),浓H2S04(1分)‎ ‎②稀H2S04(1分)‎ ‎③加稀H2S04时要缓慢注入(要缓慢通人N2或给B加热时温度不能过高或加入稀H2SO4,要足量)(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