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从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涂黑)‎ ‎1.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2.下列冶炼方法中,可将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为金属单质的是 (  )‎ A.加热Al2O3    B.加热CaCO3‎ C.电解熔融NaCl    D.氧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 ‎3.在①丙烯(CH3—CH=CH2)、②氯乙烯、③苯、④乙醇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 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 B.C2H6 .C3H6 D.C6H6 ‎ ‎5.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H-C-Br H Br H-C-H Br Br 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 H-C-Br H Br H-C-H Br Br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CH3-CH-CH2-CH3‎ CH3‎ CH3-CH-CH2-CH3‎ CH3‎ 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系物;‎ CH3-CH-CH3‎ CH3-CH2‎ CH3-CH-CH3‎ CH3-CH2‎ D. 和 是同一种物质 ‎7.下列物质中,既能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 - 11 -‎ ‎①SO2  ②CH3CH2CH===CH2  ③  ④CH3CH3‎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9.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乙酸乙酯 ―→ ‎ A.(C6H10O5)n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酸性高锰酸钾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 D.在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10.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 A.用溴水可鉴别苯、乙醇、苯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乙烯 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苯 ‎11.苯环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下列均不可作为证据事实的一组是 (  )‎ ‎①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③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长度(即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的核间距离)均相等 ‎④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⑤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⑥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⑤⑥‎ ‎ 12.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 - 11 -‎ ‎ ②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 ‎ ③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 ④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⑤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 A.①③⑤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 13. 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 ‎ 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符合此条件的是( )‎ ‎ A.CH4 C2H4 B.CH4 C3H6 C.C2H6 C3H4 D.C2H2 C3H6‎ ‎ 14. 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 ‎ 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分馏法 ‎ ‎ ‎ ‎15.下列电极反应式正确的是 (  )‎ A.以惰性材料为电极的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2e-===2H+‎ B.铜、锌在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H++2e-===H2↑‎ C.以铜为电极将2Fe3++Cu===2Fe2++Cu2+设计成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Cu-2e-===Cu2+‎ D.以铝、铁为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16.0.5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0.5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0.5 mol 此氯代烷可与3 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 A.CH2===CH2    B.CH3CH===CH2 C.CH3CH3    D.CH3CH2CH===CH2‎ ‎17.CH2===CH2、H2的混合气体a mol,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混合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3,得混合气体b mol。使上述a mol气体在适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 mol气体(H2O呈气态),b - 11 -‎ ‎ mol气体在适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d mol气体(H2O呈气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 mol气体与b mol气体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相等 B.a mol气体与b mol气体所具有的能量相等 C.a mol气体与b mol气体分子内所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相等 D.c mol气体与d mol气体所具有的能量相等 ‎1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19.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消耗相同状态下的O2 3V 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 (  )‎ A.1∶1    B.2∶1 C.1∶2    D.任意比 ‎20.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 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2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 ‎③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⑤将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g ‎⑥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③⑤⑥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22. 2SO2(g)+O2(g) 2SO3(g)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9 mol·L-1,此时间内用O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45 mol·L-1·s-1,则这段时间是(  )‎ A.1 s   B.0.44 s C.2 s    D.1.33 s ‎2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 ‎ - 11 -‎ ‎ 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⑤v正(C)=v逆(D)     ⑥v正(B)=2v逆(C)‎ ‎ A.①④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⑥    D.只有④‎ ‎ 24.一定条件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中中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1、‎ ‎ 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c1∶c2=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