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教案
第二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浙江考试标准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结晶、分液、蒸馏、萃取) b (2)物质的检验方法(如:试纸的使用、焰色反应等) b (3)常见离子的检验 b 考点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提纯 图1 图2 (1)图1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过滤,涉及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再过滤。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体超过滤纸边缘。 (2)图2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蒸发,涉及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溶液中提取NaCl固体。 (3)图2也适用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进行晶体析出。如KNO3溶液、CuSO4溶液析出晶体。 (4)提纯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的方法为将物质溶于蒸馏水中,蒸发浓缩,然后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液体与液体的分离提纯 图3 图4 (1)图3的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萃取分液,涉及的玻璃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和烧杯。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萃取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分离方法。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④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图4的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蒸馏。 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防止液体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上口出”。 3.固体与固体的分离 图5 图6 (1)图5适用于固体加热分离法,管口朝下,防止生成的液体水回流使管底炸裂,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固体。 (2)图6的分离提纯法称为升华法。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使之分离的方法。如NaCl与I2混合物。 4.气体与气体的分离提纯 (1)固体吸收法——干燥管或U形管。 (2)溶液吸收法——洗气瓶。 (3)固体加热吸收法——硬质玻璃管。 考点2| 物质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试剂与方法 现象 检验离子 加入 NaOH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Fe3+ 产生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 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加至过量沉淀溶解 Al3+ 生成蓝色沉淀 Cu2+ 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 生成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NH 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Fe3+ 加入KSCN溶液 →再加入氯水 开始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时溶液呈红色 Fe2+ 加入盐酸 →再加入硝酸 生成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Ag+ 加入石蕊试液 溶液呈红色 H+ 焰色反应 火焰为黄色 Na+ 火焰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K+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试剂与方法 现象 检验离子 加入硝酸银溶液 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Cl- 产生浅黄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Br- 产生黄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I- 先用盐酸酸化,无沉淀、气体生成,再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 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盐酸,生成的气体通入 品红 溶液 先沉淀,后溶解,品红溶液褪色 SO2 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盐酸,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分别通入 澄清 石灰水 先沉淀,后溶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澄清 石灰水 不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CO 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充分振荡 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I- 加入石蕊试液 溶液变蓝色 OH- 加入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