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7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鲁科版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材料学案(1)
第二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材料 [教材基础——自热身] 1.乙醇、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物质名称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 CH3CH2OH CH3COOH 官能团 羟基(—OH) 羧基(—COOH) 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 溶解性 与水任意比互溶 易溶于水和乙醇 2.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醇(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乙酸(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乙醇、乙酸的用途 名称 用 途 乙醇 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75%时可作医用消毒 乙酸 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 [知能深化——扫盲点] (1)与钠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2)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a和c两处键,形成碳氧双键。醇类的催化氧化,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时,生成醛;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一个氢原子时,生成酮;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不含有氢原子时,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3)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只断裂a处键。 [对点练] 1.(2018·潍坊模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 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 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 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 解析:选D 乙醇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可氧化成乙酸;甲烷、乙烯、苯都不溶于水,但乙醇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提能点(二) 乙酸、水、乙醇、碳酸中羟基氢的活泼性比较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H3CH2OH 与羟基直 接相连的原 子或原子团 —H CH3CH2— 遇石蕊试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2CO3 溶液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顺序:CH3COOH>H2CO3>H2O>CH3CH2OH [对点练] 2.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CH3COOH(aq) ③NaCl(aq)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选D NaCl(aq)中的水与Na反应,CH3COOH(aq)与Na反应最剧烈,C2H5OH与Na反应最慢。 [题点全练——过高考] 1.某一定量有机物和足量Na反应得到Va L氢气,取另一份等物质的量的同种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b L 二氧化碳,若在同温同压下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①CH3CH(OH)COOH ②HOOC—COOH ③CH3CH2COOH ④CH3CH(OH)CH2OH A.② B.②③④ C.④ D.① 解析:选D 1 mol —OH或 —COOH与足量Na反应产生0.5 mol H2;1 mol —COOH与足量NaHCO3反应产生 1 mol CO2,—OH与NaHCO3不反应。 2.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相同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乙醇比乙酸慢 C.乙醇可由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得,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得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为皂化反应 解析:选D 相同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时,—COOH易电离出H+,则乙醇比乙酸反应慢,B正确;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制得乙酸,C正确;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D错误。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解析:选B A项,乙酸和金属钠反应剧烈,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缓慢,苯和金属钠不反应,可以区分;B项,乙酸、乙醇溶于溴水,且不分层,苯可以把溴水中溴萃取出来,出现分层,不能区分;C项,乙酸和碳酸钠反应放出气泡,乙醇和碳酸钠互溶不分层,苯不溶于碳酸钠,出现分层,可以区分;D项,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乙醇溶于石蕊不分层,苯与石蕊溶液混合分层,可以区分,D错误。 4.现有四种物质:A:CH2===CHCH2OH、B: C:CH2===CHCOOH、D:CH3COOH,完成下列问题: (1)加入钠,发生反应的为________(填字母),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溴水,发生反应的为________(填字母),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为________(填字母),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D 放出气体 2CH2===CHCH2OH+2Na―→2CH2===CHCH2ONa+H2↑、 2CH2===CHCOOH+2Na―→2CH2===CHCOONa+H2↑、 2CH3COOH+2Na―→2CH3COONa+H2↑ 置换反应 (2)ABC 溴水裉色 加成反应 (3)CD 放出气体 CH2===CHCOOH+NaHCO3―→CH2===CHCOONa+ H2O+CO2↑、 NaHCO3+CH3COOHCH3COONa+H2O+CO2↑ 复分解反应 [教材基础——自热身] 1.原理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2.反应特点 3.装置(液—液加热反应)及操作 用烧瓶或试管,试管倾斜成45° 角,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4.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 5.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中一般用70_℃~80_℃的水浴加热。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可逆);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完全)。 [知能深化——扫盲点] (1)实验中为提高反应速率和乙酸乙酯的产率,采取下列4种措施: 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②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 ③加热时要小火均匀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 ④利用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反应掉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试剂的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不可先加浓硫酸。 (4)加入2~3块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1.加热方面 (1)用酒精灯加热: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有乙烯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蒸馏石油的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2)水浴加热: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水浴)、蔗糖的水解(热水浴)、银镜反应。 2.蒸馏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烧瓶中加碎瓷片,以防暴沸。 (3)冷凝管一般选用直形冷凝管,冷凝剂的流动方向与被冷凝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应相反。 3.萃取、分液 (1)萃取剂与原溶剂应互不相溶。 (2)若是分离,萃取剂不能与溶质发生反应。 (3)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4.冷凝回流 当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质重新流回到反应容器中时,可通过在反应容器的上方添加一个长导管达到此目的(此时空气是冷凝剂),若需要冷凝的试剂沸点较低,则需要在容器的上方安装冷凝管,常选用球形冷凝管,此时通入冷凝剂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5.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在有机制备实验中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提高产品产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3种: (1)及时蒸出或分离出产品。 (2)用吸收剂吸收其他产物如水。 (3)利用回流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题点全练——过高考] 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解析:选C 该酯化反应需要的温度为115~125 ℃,水浴的最高温度为100 ℃,A项正确;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B项正确;乙酸丁酯在NaOH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C项错误;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的液态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3)试管B中的液体能和生成物中混有的杂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乙、丙均为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故A试管中盛的液态物质有乙醇、乙酸和浓硫酸。(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能用丙,因为丙装置中的导管插入B中的液体,易造成倒吸现象。(3)试管B中的液体为饱和Na2CO3溶液,能和混在生成物中的乙酸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答案:(1)CH3CH2OH、CH3COOH、浓硫酸 (2)丙 (3)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3.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原理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 CH3COOCH2CH2CH2CH3+H2O 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化合物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度/g 正丁醇 0.810 118.0 9 冰醋酸 1.049 118.1 ∞ 乙酸正丁酯 0.882 126.1 0.7 Ⅰ.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的制备 在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1.5 mL正丁醇和9.4 mL冰醋酸,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冷凝回流管,加热冷凝回流反应。 (1)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精制 (3)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用如下的操作进行精制:①水洗、②蒸馏、③用无水MgSO4干燥、④用10%碳酸钠溶液洗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④①③② D.④①③②③ 解析:(3)Na2CO3溶液的作用是洗去过量的乙酸且减小乙酸正丁酯的损失,水洗可以洗去未反应的正丁醇和Na2CO3,洗完后可用无水 MgSO4干燥,最后再蒸馏得到乙酸正丁酯。 答案:(1)防止暴沸 (2)用分水器及时移走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利用冷凝回流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3)C [教材基础——自热身]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 有机物 元素组成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水溶性 糖类 单糖 C、H、O 葡萄糖、果糖 C6H12O6 易溶 双糖 C、H、O 蔗糖、麦芽糖 C12H22O11 易溶 多糖 C、H、O 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 油脂 油 C、H、O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不溶 脂肪 C、H、O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不溶 蛋白质 C、H、O、N、S、P等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缩水后连接成的高分子 —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 特征反应 水解反应 糖类 葡萄糖 ①葡萄糖 有银镜产生 ②葡萄糖 砖红色沉淀 — 蔗糖 — 产物为葡萄糖与果糖 淀粉 遇碘单质(I2)变色 产物为葡萄糖 油脂 — 酸性条件下: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甘油;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 蛋白质 ①遇浓硝酸变色 生成氨基酸 ②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2)蛋白质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盐析 变性 条件 浓的轻金属盐溶液,如浓(NH4)2SO4溶液 紫外线照射、加热,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 原理 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不影响生理活性 失去生理活性而聚沉 是否可逆 可逆,加水仍能溶解 不可逆 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 (1)糖类的用途 (2)油脂的用途 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 (3)蛋白质的用途 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 ③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知能深化——扫盲点] [对点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2)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 (3)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 (4)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 (5)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 ) (6)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7)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 (8)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9)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实验流程 (2)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淀粉未水解 ②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部分水解 ③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完全水解 (3)注意问题 ①检验淀粉时,必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I2+2OH-===I-+IO-+H2O。 ②淀粉、蔗糖的水解实验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与银镜反应或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检验淀粉或蔗糖的水解产物前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类别 代表物 官能团 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CH4 — 甲烷与Cl2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烯 烃 C2H4 名称:碳碳双键 符号: ①加成反应:如乙烯与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②氧化反应: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芳香烃 — ①取代反应: a.苯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苯与强酸(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 ②加成反应:苯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醇 乙醇 名称:羟基 符号:—OH ①与金属钠反应 ②催化氧化: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羧酸 乙酸 名称:羧基 符号:—COOH ①具有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应: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 +H2O 酯 乙酸 乙酯 水解反应: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糖类 葡萄糖 醛基(—CHO) 羟基(—OH) ①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 [对点练] 2.(2018·福建长泰一中模拟)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2 B.该有机物不能与热的碳酸钠溶液反应 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 解析:选B 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1H12O2,A项正确;羧基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项错误;H2不能与羧基中的碳氧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可与苯环、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D项正确。 [题后归纳] 依据官能团的特性鉴别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物质 试剂与方法 现象 饱和烃与 不饱和烃 加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裉色的是不饱和烃 羧酸 加入新制Cu(OH)2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 NaHCO3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 葡萄糖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产生光亮银镜 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加热至沸腾 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 加碘水 显蓝色 蛋白质 加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 灼烧 烧焦羽毛气味 [题点全练——过高考] 题点一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1.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裉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解析:选C 含有碳碳双键的油脂能使酸性KMnO4溶液裉色,A项错误;甲烷和Cl2的反应为取代反应,乙烯和Br2的反应为加成反应,B项错误;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乙醇中官能团为羟基,而乙酸中官能团为羧基,D项错误。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在鸡蛋清中滴加浓HNO3会变黄 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解析:选C 酶是一种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多种元素组成,C错误;“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正确。 3.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油脂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 C.油脂是酯的一种,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D.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能使溴水裉色 解析:选D 植物油中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裉色。 题点二 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4.下图是X、Y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与Y互为同系物 B.X与Y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X与Y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X与Y都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 解析:选C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之间的互称,X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Y分子中含有羧基,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Y分子中含有羧基和苯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会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X和Y分子中含有的羟基和羧基均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正确;X分子不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D项错误。 5.(2018·新疆模拟)某食用香料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2H20O2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裉色 C.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有芳香族化合物 D.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 解析:选C 由题图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20O2,A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裉色,B项正确;根据该有机物的分子式知,其不饱和度为3,则其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含有苯环,故C项错误;1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酯基,故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D项正确。 6.(2018·福建高三质检)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制乙醛、乙酸制乙酸乙酯均为取代反应 B.蛋白质盐析、糖类水解均为化学变化 C.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解析:选C 乙醇制乙醛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蛋白质盐析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葡萄糖、蔗糖、果糖、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D项错误。 题点三 常见有机物的鉴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酯类物质不能使溴水裉色 B.用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C.(NH4)2SO4能使蛋白质变性 D.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一定是醛类物质 解析:选B 酯类物质的烃基若为不饱和烃,则可以使溴水裉色,A项错误;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裉色,而乙烷不能,B项正确;(NH4)2SO4使蛋白质盐析而不是变性,C项错误;含有甲酸酯基的物质也能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项错误。 8.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鉴别苯乙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苯乙烯和苯中 解析:选A 蔗糖在稀H2SO4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在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先要用NaOH溶液中和H2SO4,待溶液呈碱性后,再进行检验,A不合理。 [教材基础——自热身] 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 (1)结构特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链节)重复连接而成的,如聚乙烯CH2—CH2的单体为CH2===CH2,链节为—CH2—CH2—,聚合度为n;聚氯乙烯的单体为CH2===CHCl,链节为。 (2)基本性质 ①通常难溶于水,在有机溶剂中溶解也很缓慢。 ②线型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热塑性;体型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热固性。 ③一般不导电。 ④往往不耐高温,易燃烧。 2.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题点全练——过高考] 1.某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如下,它是由许多分子中含双键的物质M相互加成而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 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3H3Cl3 C.形成该化合物的单体是CHCl===CHCl D.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写为CHCl 解析:选C 碳碳单链是可以转动的,该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重复的结构单元组成,这些重复的结构单元来源于含有双键的物质,即打开双键中的一条共价键,形成重复结构单元,故M应为CHCl===CHCl,即链节,则高分子的结构简式可写成CHCl—CHCl,其分子式可写成CnHnCln或(CHCl)n。 2.(2018·贵州六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乙烯、聚乙烯都是不饱和烃 B.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 D.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选C 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烃,而聚乙烯为饱和烃,A错误;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B错误;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但聚乙烯的结构单元为—CH2—CH2—,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 1.(2017·全国卷Ⅰ)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解析:选A 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系列加工制成的,它属于合成纤维,A项正确;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天然纤维,B项错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属于蛋白质,C项错误;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选C 糖类化合物一般可用通式Cm(H2O)n表示,可称作碳水化合物,A项正确;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B项正确;蛋白质是由C、H、O、N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物质,C项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项正确。 3.(双选)(2017·海南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裉色 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解析:选AD 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即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与酯化反应有关,故A正确;乙烷和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烷,故B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裉色,聚氯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裉色,故C错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后三者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故D正确。 4.(2016·全国卷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解析: 选D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则没有;B项,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发生复杂的反应,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项,加热能使流感病毒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死流感病毒;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5.(2016·全国卷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 A项,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B项,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可作食品包装材料;C项,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而溴乙烷难溶于水;D项,乙酸与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6.(2015·全国卷Ⅱ)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C16H22O5 D.C16H20O5 解析:选A 由1 mol酯(C18H26O5)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可知,该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 2个酯基(COO),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1 mol C18H26O5+2 mol H2O1 mol羧酸+2 mol C2H5OH”,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7.(2015·福建高考)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解析:选B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A项错误;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经氧化最终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B项正确;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C项错误;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 8.(2015·山东高考)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裉色,且原理相同 解析:选B A.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羧基、羟基、碳碳双键、醚键;B.与乙醇、乙酸均发生酯化(取代)反应;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因为分子中只有2个羧基;D.使溴的CCl4溶液裉色是加成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裉色是氧化反应。 9.(2017·江苏高考)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 ℃,密度为1.36 g·cm-3。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 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浓H2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 g NaBr。 步骤2: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 mL H2O、12 mL 5% Na2CO3溶液和12 mL H2O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2溴丙烷和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用5% Na2CO3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12 mL 5% Na2CO3溶液,振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置,分液。 解析: (1)仪器A为蒸馏烧瓶,搅拌磁子的作用是搅拌和防止暴沸。(2)反应物中的正丙醇可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也可能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正丙醚。(3)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降低了接受瓶内的温度,减少了1溴丙烷的挥发。(4)HBr易挥发,故需缓慢加热。(5)振荡后,要排出分液漏斗中的气体。 答案:(1)蒸馏烧瓶 防止暴沸 (2)丙烯、正丙醚 (3)减少1溴丙烷的挥发 (4)减少HBr挥发 (5)将分液漏斗下口向上倾斜、打开活塞排出气体 10.(2016·海南高考)乙二酸二乙酯(D)可由石油气裂解得到的烯烃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B和A为同系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4)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流程图可知,A与水反应生成C2H6O,氢原子数已经达到饱和,属于饱和一元醇,则为乙醇,故A为乙烯;乙醇与C生成乙二酸二乙酯,则C为乙二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又因B和A为同系物,B含3个碳,则B为丙烯,结构简式为CH2===CHCH3,丙烯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αH的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 (2)反应①为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3)反应③是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则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5)反应②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HOOCCOOHCH3CH2OOCCOOCH2CH3+2H2O。 答案:(1)CH2===CHCH3 (2)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3)取代反应 (4)HOOC—COOH (5)2CH3CH2OH+HOOCCOOH CH3CH2OOCCOOCH2CH3+2H2O [课下能力测评——查缺漏] 1.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食醋浸泡水垢 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乙醇与橙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 橙色溶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 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解析:选C A项,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加入食醋后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气体是CO2,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说法正确;B项,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乙醇氧化,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故说法正确;C项,碘酒含有碘单质,利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而不是碘元素,故说法错误;D项,葡萄糖是多羟基醛,能被弱氧化剂新制氢氧化铜氧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故说法正确。 2.(2018·湖北黄石模拟)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油经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煤焦油等含碳原子数比较少的轻质油 B.福尔马林、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共热,都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C.糖类、油脂、蛋白质、硝酸纤维、酚醛树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血红蛋白、牛胰岛素、蚕丝、过氧化氢酶、人造奶油充分水解均可得到氨基酸 解析:选B 煤焦油是煤的干馏产物,A项错误;福尔马林为甲醛的水溶液,甲醛和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均存在醛基,均能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糖类中的单糖、二糖等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人造奶油的主要成分不是蛋白质,水解不能得到氨基酸,D项错误。 3.(2018·温州模拟)某学生用下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食醋和石灰水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 B.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 C.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加了碘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解析:选C A项,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再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正确;B项,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催化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正确;C项,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以KIO3形式存在,不是I2,米汤中含淀粉,淀粉只与I2发生显色反应,不能与KIO3发生显色反应,错误;D项,纯棉织物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纯羊毛织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正确。 4.(2018·河北三市联考) 有机物M可用于合成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M中有2种含氧官能团 B.1 mol有机物M可与1 mol NaOH发生反应 C.有机物M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有机物M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 解析:选C 由题给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M中含有羟基和酯基2种含氧官能团,A项正确;M中只有酯基能和NaOH发生反应,B项正确;M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M中只有苯环能与H2发生反应,故1 mol M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D项正确。 5.(2018·云南昆明质检)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棉花、蚕丝和聚乙烯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②甲烷、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③等质量的乙烷、乙烯、苯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⑥乙烯、苯、乙醇、油脂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裉色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解析:选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聚乙烯是塑料,①错;植物油水解生成丙三醇(甘油),⑤错;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裉色,⑥错。 6.芳樟醇在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芳樟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芳樟醇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 C.芳樟醇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1 mol芳樟醇完全燃烧消耗313.6 L O2 解析:选D 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芳樟醇的分子式为C10H18 O,正确;B项,芳樟醇所含的官能团为羟基、碳碳双键,正确;C项,芳樟醇含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正确;1 mol芳樟醇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 L=313.6 L,D项没有指明标准状况,错误。 7.(2018·甘肃兰州诊断)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有4种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C.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的反应类型和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的反应类型不同 D.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解析:选B 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则分子中含有羧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4H9COOH,—C4H9有—CH2CH2CH2CH3、、、4种,故该有机物有4种,A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CO2,若用其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则会引入新的杂质CO2,B项错误;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为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为加成反应,C项正确;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产生CO2气体,与苯不相溶,溶液分层,与乙醇互溶,故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D项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和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B.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酸雨”是由大气中的碳、硫、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 D.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能水解,最终水解产物都为葡萄糖 解析:选A 氨基和羧基既是氨基酸的官能团,也是蛋白质的官能团,氨基能与酸反应,羧基能与碱反应,A项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酸雨是大气中硫、氮的氧化物溶于水造成的,与含碳的氧化物无关,因为饱和碳酸的pH约为5.6,pH<5.6的降水才能称为酸雨,C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项错误。 9.(2018·江南十校联考)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二羟甲戊酸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 L H2 解析:选C A项,分子式应为C8H16O4,错误;B项,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发生取代反应,错误;C项,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能将醇羟基氧化成醛基,正确;D项,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应为33.6 L,错误。 10.聚丙烯酸钠(CH2CCOONaH)具有超强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可用于矿山道路运输抑尘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聚丙烯酸钠属于混合物 B.聚丙烯酸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聚丙烯酸钠的单体为CH2===CH—COONa D.路面喷洒聚丙烯酸钠溶液能抑制扬尘,一定程度上能预防雾霾和PM2.5 解析:选B 聚丙烯酸钠不是天然的有机物。 11.(2018·广西三市调研)分子式为C5H8O2的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裉色,也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则该有机物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解析:选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裉色,也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结合其分子式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如图:、、,碳碳双键可以在①~⑧的位置,故符合条件的结构共8种,C项正确。 12.(2018·湖北八校联考)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其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一种有机物X。已知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B.X的分子式为C5H10NO2S C.X只能发生取代反应 D.X中碳原子上的H若有1个被Cl取代,则有2种不同产物 解析:选D 烃的含氧衍生物是指除含有C、H外,还含有O的有机物,X属于氨基酸,不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A项错误;X的分子式为C5H11NO2 S,B项错误;X还能发生氧化反应、缩聚反应等,C项错误;X中碳原子上的H有2种:①—CH3上的H,②与—NH2相连接的C原子上的H,故其被1个Cl取代的产物有2种,D项正确。 13.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选B 分析核糖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5H10O5,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A错误;核糖分子中含有 —CHO,—CHO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核糖分子中含有 —OH,可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但没有 —COOH,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C、D错误。 14.下列各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最多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 ) A.异丁烷的二氯代物 B.分子式为C6H14的有机物 C.甲酸正丙酯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 解析:选B A项,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CH3)2CHCHCl2、(CH3)2CClCH2Cl、CH3CH(CH2Cl)2,共有3种;B项,C6H14是烷烃,只有碳链异构,其同分异构体有CH3(CH2)4CH3、(CH3)2CH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3、(CH3)3CCH2CH3、(CH3)2CHCH(CH3)2,共有5种;C项,甲酸正丙酯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OOCH2CH3、CH3OOCCH2CH3、(CH3)2CHOOCH,共有3种;D项,分子式为C5H10O2且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气体,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所以为饱和一元羧酸,烷基为—C4H9,—C4H9有4种结构,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综上所述,本题选B。 15.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6H12O6 B.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C.④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D.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D 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即M的分子式为C6H12O6,A正确;根据反应④的产物可知该反应是取代反应,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淀粉与纤维素分子结构中的n值不同,即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6.(2018·烟台模拟)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乙醇生产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A的分子式,结合A由C2H5OH氧化得到可知A为CH3COOH。(2)CH3COOH与C2H5OH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3)C2H5OH与C的分子式比较可知,C2H5OH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取代,所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4)E的单体为D,根据D的分子式可知D为氯乙烯,所以E为聚氯乙烯。 答案:(1)CH3COOH (2)乙酸乙酯 (3)取代反应 (4)聚氯乙烯 17.资料在线:查阅资料可知如表所示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硫酸 沸点(℃) 78.5 117.9 77.5 338.0 [实验步骤]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问题设计]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配制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依次为CH3CH2OH、浓H2SO4、CH3COOH。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是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飞溅造成事故;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了防止乙酸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2)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5 ℃)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乙醇与乙酸乙酯的沸点(77.5 ℃)比较接近。一方面,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 答案:(1)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醇,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却至室温时,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一方面,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 (3)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呈(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4)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