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案

课题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1.药品的取用 ‎(1)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 取用 药品 固体药品 液体药品 粉末 块状 一定量 少量 多量 一定量 使用 仪器 药匙(或纸槽)‎ 镊子 用托盘天平称量 胶头 滴管 用试剂瓶倾倒 用量筒、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 ‎(2)图示向仪器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 ‎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②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2.常见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种类及用途 ‎(2)使用方法——试纸的使用操作的答题模板 ‎①检验溶液:取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等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检验气体: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然后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3.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常用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促溶方法:加热、研细、搅拌或振荡等。‎ ‎(2)气体物质的溶解或吸收 ‎①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 ‎②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 ‎(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一般把密度较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 ‎4.仪器的洗涤 ‎(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2)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3)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残留物 洗涤剂 容器里附有的油污 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 容器壁上附着的硫 CS2或热的NaOH溶液 试管上的银镜 稀HNO3‎ AgCl 氨水 容器内残留的MnO2‎ 热的浓盐酸 ‎5.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1)微热法:如图a。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 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保持稳定,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差法的拓展)‎ ‎1.指出下图操作中的错误。‎ ‎(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 ‎(2)①瓶塞正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倾斜45°‎ ‎(3)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2.如图用NaOH与新制FeSO4制取Fe(OH)2时,滴管插入试管底部的原因:_________。‎ ‎【答案】 防止生成的Fe(OH)2与氧气接触而被氧化 ‎3.用pH试纸定量测定溶液的pH时,能用蒸馏水润湿吗?若润湿,一定会产生误差吗?是否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为什么?‎ ‎【答案】 不能用蒸馏水润湿。若润湿,不一定产生误差,如测NaCl溶液的pH。不能,因为氯水中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试纸。‎ 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取用药品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每取用一种药品后,都应盖好试剂瓶,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B.若取用无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拿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D.用药匙将粉末药品撒入试管中 ‎【答案】 A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配制氯化铁溶液,是将FeCl3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答案】 D ‎【解析】 容量瓶不能直接溶解固体,A项错;Fe3+易水解,应加盐酸抑制其水解,加铁粉会使Fe3+还原为Fe2+,B项错;取用不同液体的滴管必须专用,C项错。‎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做过硫升华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 B.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 D.称量NaOH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 ‎【答案】 C ‎【解析】 硫微溶于酒精,A项错;钠、钾等活泼金属剩余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其他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项错,C项正确;NaOH固体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D项错。‎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答案】 C ‎【解析】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失火,A 错;不能将水倒入硫酸中,B错;D项未用玻璃棒引流。‎ 二 常见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5.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A、C、D中都未形成封闭体系。‎ ‎6.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 ‎【答案】 A ‎【解析】 B项利用液差法: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后,通过液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C项利用加热(手捂)法: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通过观察烧杯中有无气泡以及导管中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D项利用抽气法: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检查。‎ ‎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六个“不”‎ ‎(1)化学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能用鼻子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绝不能品尝。‎ ‎(2)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能用嘴去吹灭。‎ ‎(3)容量瓶、量筒等定量容器,不能用作反应器,也不能用于溶解稀释或贮存液体。‎ ‎(4)做完实验,剩余药品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必须放回原试剂瓶)。‎ ‎(5)称量有腐蚀性,易潮解的物质时,不能用纸片。‎ ‎(6)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与答题规范 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1)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思路 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气密性检查的答题规范 简答题应注意答题规范,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按如下文字进行答题:‎ ‎①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②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③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④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 a.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b.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c.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