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 11 月高一年级学情检测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 答题卡上,第Ⅱ卷和第Ⅲ卷题目的答案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 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 A. 过氧化钠——漂白剂 B. 次氯酸钠——消毒剂 C. 纯碱——治疗胃酸过多 D. 小苏打——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 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具有漂白作用,选项 A 正确;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选项 B 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的碱性较强,通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而不用碳酸钠, 选项 C 错误; D、做馒头时面粉先经过发酵,产生大量的酸,加入小苏打,其成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 既去除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又能使馒头膨胀而松软,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C。 2.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FeCl3=Fe2++3Cl- B. Ba(OH)2=Ba2++ 2OH - 2 - C. H2SO4=2H++ 2 4SO D. NaHCO3=Na++H++ 2 3CO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Cl3 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产生铁离子和氯离子,其电离 方程式为 FeCl3= Fe3++3Cl-,选项 A 错误; B.Ba(OH)2 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产生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电离方 程式为 Ba(OH)2=Ba2++2OH-,选项 B 错误; C.H2SO4 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产生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 式为 H2SO4=2H++ 2 4SO ,选项 C 正确; D.NaHCO3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但是 H2CO3 是弱酸, 3HCO 不能拆,其电 离方程式为 NaHCO3=Na++ 3HCO ,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3. 科学家已经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 H3,在相同的条件下,等质量的 H3 和 H2 相 同的是(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这两种物质都为 1g,则 n(H3)= 1 3 mol,n(H2)= 1 2 mol; A、 1 3 mol H3 有 1mol H 原子, 1 2 mol H2 有 1mol H,故二者的原子相同,A 正确; B、 1 3 mol H3 和 1 2 mol H2 的分子数不同,B 错误; C、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气体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 1 3 mol H3 和 1 2 mol H2 的体积不同,C 错 误; D、 1 3 mol H3 和 1 2 mol H2 的物质的量不同,D 错误; 故选 A。 4.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 有雾的早晨汽车打出的一道道光束 B. 静电除尘净化空气,提升空气质量 - 3 - C. 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D. 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详解】A.雾是胶体,有雾的早晨汽车打出的一道道光束属于丁达尔效应,和胶体的性质有 关,故 A 不选; B.污浊的空气是胶体,在电场中,空气中的分散质能发生电泳,从而除尘,故此现象和胶体 的性质有关,故 B 不选。 C.墨水是胶体,而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发生聚沉,故钢笔使用不同型号的墨水发生堵塞是 发生了胶体的聚沉,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故 C 不选; D.FeCl3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无关,故 D 选; 故答案选 D。 5. 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H2→HCl B. FeCl3→FeCl2 C. CO→CO2 D. Na→Na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本身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 【详解】A.H2→HCl,氢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 A 不符合题意; B.FeCl3→FeCl2,铁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 B 符合题意; C.CO→CO2,碳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 C 不符合题意; D.Na→NaOH,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 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6. 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 4 -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气溶胶本身就是胶体的一种,与胶体是包含关系,不是交叉关系,故 A 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有些是离子反应,有些不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交叉关 系,故 B 错误; C.钠盐、钾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碳酸盐是根据盐中的 阴离子分类的,它和钠盐、钾盐之间是交叉关系,故 C 错误; D.混合物与电解质、非电解质及单质属于并列关系,不可能有交叉,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 化合物,因此与单质属于并列关系,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7.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 H2O 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的是( ) A. 2Na2O2+2H2O=4NaOH+O2↑ B. 2Na+2H2O=2NaOH+H2↑ C. NaH+H2O=NaOH+H2 ↑ D. CaO+H2O=Ca(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2Na2O2+2H2O=4NaOH+O2↑的反应物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因 此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H2O 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A 选; B. 2Na+2H2O=2NaOH+H2↑的反应物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水是氧化剂,B 不 选; C. NaH+H2O=NaOH+H2↑的反应物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水是氧化剂,C 不选; D. CaO+H2O=Ca(OH)2 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不选;答案选 A。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2、HNO3、KMnO4 都是常见的氧化剂 B.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 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都是被氧化 - 5 - D.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Cl2、HNO3、KMnO4 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常见的氧化剂,A 正确;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而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 化合物也可能是酸式盐,如 NaHSO4,B 错误; C.非金属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可能是被还原,如 Cl2→HClO,C 错误; D.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 Mn2O7,D 错误; 答案选 A。 9.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1 的是( ) A. 将 40gNaOH 溶解在 1L 水中 B. 将 1L10mol·L-1 的浓盐酸加入 9L 水中 C. 将 22.4L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 D. 将 10gNaOH 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mL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 40gNaOH 溶解在 1L 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 1L,所以 c(NaOH)小于 1mol/L,故 A 错误; B.将 1L10mol/L 的浓盐酸加入 9L 水中,混合溶液的体积不是 10L,根据稀释定律可以知道混 合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mol/L,故 B 错误; C.没有状态,22.4L 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等于 1mol,因此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 是 1mol/L,故 C 错误; D.10g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溶液的体积为 0.25L,因此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 c= 0.25mol 0.25L =1mol/L,故 D 正确; 故答案:D。 10. 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 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 A. AlCl3 B. FeCl3 C. FeCl2 D. CuCl2 - 6 -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铝和盐酸或铝和氯气反应均生成 AlCl3,A 选; B.铁和氯气反应生成 FeCl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 不选; 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 FeCl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 不选; D.铜和氯气反应生成 CuCl2,铜和盐酸不反应,D 不选; 答案选 A。 11.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 NA 的 CO、N2 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 22.4L,质量为 28g B. 32g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2.5NA C. 标准状况下,22.4LH2O 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 D. 1mol·L-1Na2SO4 溶液中含有的 SO 2 4 数目为 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 NA 的 CO、N2 的混合气体为 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L, CO、N2 的摩尔质量均为 28g/mol,所以 1molCO、N2 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28g,故 A 正确; B.32g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2NA,故 B 错误; C.标准状况下,H2O 为液体,所以无法计算 22.4LH2O 含有的分子数目,故 C 错误; D.1mol·L-1Na2SO4 溶液,没有体积无法计算含有的 SO 2 4 数目,故 D 错误; 故答案:A。 12. 在 2 3 23Cl 6KOH = KClO 5KCl 3H O 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2Cl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KCl 是还原产物, 3KClO 是氧化产物 C. 反应中每消耗 23molCl ,转移电子数为 A6N D. 该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 - 7 - 【详解】A.由 23Cl 6KOH = 3 2KClO 5KCl 3H O 可知,部分 Cl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升高 为 5 价,部分 Cl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降低为 1 价,只有 Cl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2Cl 是氧化剂, 也是还原剂,故 A 不符合题意; B.KCl 中 Cl 是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故为还原产物, 3KClO 中 Cl 是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 物,故为氧化产物,故 B 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每消耗 23molCl ,有 22.5molCl 得到 5mol 电子被还原为KCl,转移电子数为 A5N , 故 C 符合题意; D.由 23Cl 6KOH = 3 2KClO 5KCl 3H O 可知,该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 生了改变,其他元素化合价没改变,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 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 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 Na2CO3 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③加入稍 过量的 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为除去过滤后的食盐水含有可溶性的 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我们可以分别 加入加入稍过量的 Na2CO3 溶液,稍过量的 NaOH 溶液和稍过量的 BaCl2 溶液,这样每一次加 入的试剂都会引入新的杂质,故要考虑后面所加的试剂能一并除去前面引入的杂质,故需保 证 Na2CO3 溶液在 BaCl2 溶液之后加,以除去过量的 Ba2+,过滤后加入盐酸以除去过量的 OH- 和 2- 3CO ,故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或③①②⑤④或②③①⑤④,故答案为:A。 14.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 Cl2 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8 - A. 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 Ⅱ图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 HCl C. 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 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 Cl2 可与 NaOH 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Ⅰ中实验现象可知,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 漂白性,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潮湿的氯气有漂白性,因为氯气和水反应产生次 氯酸,所以氯水有漂白作用,故 A 不符合题意; B.Ⅱ图中: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氯化氢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故可 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 HCl,故 B 不符合题意; C.Ⅲ图中:Cu 丝在 Cl2 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故 C 不符合题意; D.Ⅳ图中:氯气能溶于水,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外压大于内 压,气球就会鼓起来,故 D 符合题意; 答案选 D。 15. 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A. NaOH 溶液与 CO2 B. Fe 和 Cl2 C. Na2CO3 溶液与盐酸 D. NaHCO3 溶液与 Ca(OH)2 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OH 溶液与 CO2 反应,二氧化碳的用量不同,产物不同,少量的二氧化碳生成 碳酸钠,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A 不符合题意; B.Cl2 具有强氧化性,Fe 和 Cl2 反应只生成 FeCl3,与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无关,B 符合题 意; C.Na2CO3 溶液与盐酸反应,盐酸的用量不同,产物不同,若盐酸少量,可生成碳酸氢钠, 若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 D.NaHCO3 溶液与 Ca(OH)2 溶液反应,若碳酸氢钠少量,生成碳酸钙、水和氢氧化钠,若碳 酸氢钠过量,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 B。 - 9 -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若正确 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 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Fe 与稀盐酸反应:Fe+2H+=Fe2++H2↑ B. 向 NaHCO3 溶液中通入 HCl:CO 2 3 +2H+=CO2↑+H2O C. 向稀 H2SO4 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Ba2++OH-+H++SO 2 4 =BaSO4↓+H2O D. 向 CaCl2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 气体:Ca2++CO2+H2O=CaCO3↓+2H+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 A 正确; B.向 NaHCO3 溶液中通入 HCl, - 3HCO 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 3HCO +H+=CO2↑+H2O, B 错误; C.向稀 H2SO4 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应有 2 个氢离子和 2 个氢氧根反应,正确的离子方 程式为 Ba2++2OH-+2H++SO 2 4 =BaSO4↓+2H2O,C 错误; D.向 CaCl2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 气体,由于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故反应不能发生,D 错 误; 答案选 A。 17. 某同学在一 pH 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该实验说明 Cl2 分子具有漂白性 B. 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上述实验,现象会不同 - 10 - C. 该实验说明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氯水的 pH 值 D. 将实验后的 pH 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氯气与水发生 Cl2+H2O=HCl+HClO 反应,所以新制的氯水存在 HClO,HClO 具有漂白性,Cl2 无漂白性,故 A 错误; B.氯水中 HClO 会发生 2HClO 光 2HCl+O2↑反应,久置的氯水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无漂白性, 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只变红不漂白,所以不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故 B 正确; C.氯气与水发生 Cl2+H2O=HCl+HClO 反应,所以新制的氯水存在 HClO,HClO 具有漂白 性,不能用 pH 试纸测氯水的 pH 值,故 C 正确; D.次氯酸的漂白性属于氧化性漂白,不具有可逆性,加热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故 D 错误; 答案为 BC。 18.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 Na2CO3 和 NaHCO3 两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产生 B. 如图装置可用于比较 Na2CO3 和 NaHCO3 的热稳定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2 3 D. 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有浑浊现象产生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 Na2CO3 和 NaHCO3 两种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钙的白色沉淀,故 A 正确; B.如图装置可知,NaHCO3 在大试管中,Na2CO3 在小试管中,加热大试管后,大试管的温度 比小试管的高,NaHCO3 先反应,不能说明 Na2CO3 比 NaHCO3 的热稳定性强,故 B 错误; - 11 -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CO 2 3 、HCO - 3 或者两者都有,故 C 错误; D.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因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 Na2CO3 的小,所以有晶体浑浊现象产生,故 D 正确; 故答案:AD。 19. 把含有 CuSO4 和 Na2SO4 的混合溶液 VL 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molBaCl2 的溶液,恰 好使 SO 2 4 完全转化为沉淀;另一份加入含 bmolKOH 的溶液,恰好使 Cu2+完全转化为沉淀, 则原混合溶液中 Na+的浓度为( ) A. 2b-a V mol·L-1 B. 2a-b V mol·L-1 C. 2(2b-a) V mol·L-1 D. 2(2a-b) V mol·L-1 【答案】D 【解析】 【详解】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每份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 BaCl2 的溶液发生 Ba2++SO 2 4 =BaSO4↓,由方程式可知 n(SO 2 4 )=n(Ba2+)=n(BaCl2)=a mol,另一份加氢氧化钾溶液 时发生 Cu2++2OH−=Cu(OH)2↓,由方程式可知每份溶液中 n(Cu2+)=0.5n(OH−)=0.5bmol,由电荷 守恒可知每份中 2n(Cu2+)+n(Na+)=2n(SO 2 4 ),故每份中溶液 n(Na+)=2a−2×0.5bmol=(2a−b)mol, 则原混合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为 2a-b 2 2a-bV =2 V ,故答案选 D。 20. 24 mL 0.05 mol·L-1 的 Na2SO3 溶液恰好与 20 mL 0.02 mol·L-1 的 K2R2O7 的溶液完全反应,则 R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0 B. +2 C. +3 D. +6 【答案】C 【解析】 【详解】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化合价升高2价,共失去电子为24×10-3× 0.05×2=2.4×10-4mol, K2R2O7 被 还 原 到 +x 价 , 得 到 电 子 为 20×10-3×0.02× ( 6-x ) ×2 , 根 据 电 子 守 恒 规 律 : 2.4×10-4=20×10-3×0.02×(6-x)×2,x=.+3,答案 C 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 12 - 请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填空题 21. (1)标准状况下,1.92g 某气体的体积为 672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2)在 25℃、101kPa 的条件下,同质量的 CH4 和 A 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15∶8,则 A 的摩尔质量 为____。 (3)VL Al2(SO4)3 溶液中含 Al3+ag,将此溶液稀释到 4VL,则稀释后溶液中 SO 2 4 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___。 【答案】 (1). 64 (2). 30 g∙mol−1 (3). a 72V mol∙L−1 【解析】 【 详 解 】 (1) 标 准 状 况 下 , 1.92g 某 气 体 的 体 积 为 672 mL , 气 体 物 质 的 量 1 m 0.672L= = 0.03mol22.4L mol Vn V ,则摩尔质量为 11.92g= 64g mol0.03mol mM n ,因此该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4;故答案为:64。 (2)在 25℃、101kPa 的条件下,同质量的 CH4 和 A 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15∶8,体积之比等于物 质的量之比,因此 1 1 g 1516g mol g 8 (A)g mol m m M ,则 M(A)=30 g∙mol−1;故答案为:30g∙mol−1。 (3)VL Al2(SO4)3 溶液中含 Al3+ag,Al3+物质的量 1 ag a= mol27g mol 27 mn M ,根据 2Al3+~ 3SO 2 4 关系式得到 n(SO 2 4 )= a mol18 ,将此溶液稀释到 4V L,则稀释后溶液中 SO 2 4 的物质的 量浓度 1 (aq) a mol a18= mol L4V L 72V nc V ;故答案为: a 72V mol∙L−1。 22. 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 480mL0.5mol/LNaOH 溶液以备使用。 (1)现有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带砝码)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 (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移液、定容等操作。下列 图示操作正确的是___。 - 13 - (3)该同学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___g。 (4)另一学生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原因可能是___。 a.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重新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 (1). 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 B (3). 10.0 (4). b 【解析】 【详解】(1)配制 480mL0.5mol/LNaOH 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500mL 的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因此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A.托盘天平应该左物右码,图示防反了,故操作错误,A 错误; B.溶解时,可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B 正确; C.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C 错误; 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不能伸入容量瓶内,D 错误; 答案选 B; (3)配制 480mL0.5mol/LNaOH 溶液,没有 480mL 的容量瓶,所以选用 500mL 的容量瓶,故溶 液的体积为 500mL,则 m(NaOH)=cVM=0.5mol/L×0.5L×40g/mol=10.0g; (4)a.所用氢氧化钠潮解,会使得 NaOH 的物质的量偏小,最终溶液浓度偏低,a 不选;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b 选; c.有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c 不选;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重新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d 不 选; 故答案选 b。 23.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同学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 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 14 - (1)A 是制取 CO2 的装置。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装置 B 中盛有饱和 NaHCO3 溶液,作用是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写出装置 C 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装置 D 中盛有 NaOH 溶液,作用是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 答 案 】 (1). CaCO3+2H+=Ca2++CO2↑+H2O (2). 吸 收 CO2 中 的 氯 化 氢 (3). HCO 3 +H+=CO2↑+H2O (4). 2Na2O2+2CO2=2Na2CO3+O2 (5). 吸收未反应的 CO2 (6). 2 -OH +CO2=CO 2 3 +H2O 【解析】 【分析】 由 实 验 装 置 可 知 , A 装 置 中 , CaCO3 和 盐 酸 反 应 生 成 CO2 , 发 生 的 反 应 为 : CaCO3+2HCl=CaCl2+CO2↑+H2O,产生气体通过 B 装置的饱和 NaHCO3 溶液,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CO2↑+H2O,除去 CO2 气体中混入的 HCl,然后 C 装置中的 Na2O2 与 CO2 (2Na2O2+2CO2=2Na2CO3+O2)和 H2O(2Na2O2+2H2O=4NaOH+O2↑)反应,产生 O2,通过装 置 D 中的 NaOH 溶液吸收剩余的 CO2:2NaOH+CO2=Na2CO3+H2O,最后用排水法收集 O2。 【详解】(1)A 是制取 CO2 的装置,利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离子 方程式为 CaCO3+2H+=Ca2++CO2↑+H2O; (2)根据分析,产生气体通过饱和 NaHCO3 溶液,除去 CO2 气体中混入的 HCl,离子方程式为 HCO 3 +H+=CO2↑+H2O; (3) Na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Na2CO3 和 O2,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4)根据分析,装置 D 中盛放的是 NaOH 溶液可以吸收未反应的 CO2 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2 -OH +CO2=CO 2 3 +H2O; 24. 如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已知:Cl2+2KI=I2+2KCl。 - 15 -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仪器 a 的名称___,该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写出 A 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__。 (2)当有少量 Cl2 通过后,观察到装置 C 中溶液变成____色。 (3)当 Cl2 持续通过时,装置 D 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能否褪色?___。 (4)若要证明 Cl2 无漂白性,则必须在装置___(用装置字母序号填写)之前增加一个___的装置。 (5)装置 E 的作用是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6)利用下列反应在常温下也可制备氯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该 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若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11.2L 氯气,则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是___g。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浓盐酸 (3). MnO2+4H++2Cl- Mn2++Cl2↑+2H2O (4). 蓝 (5). 能 (6). D (7). 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8). 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9). Cl2+2OH-=Cl-+ClO-+H2O (10). HCl (11). 1:5 (12). 36.5 【解析】 【分析】 装 置 A 为 MnO2 与 浓 盐 酸 在 加 热 条 件 下 制 取 Cl2 , 发 生 的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MnO2+4HCl(浓) Δ MnCl2+Cl2↑+2H2O,装置 B 可以吸收挥发的 HCl 气体,装置 C 可以检验 Cl2 的氧化性,装置 D 验证 Cl2 有无漂白性,装置 E 为尾气吸收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仪器结构可知,a 为分液漏斗,该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盐酸,装置 A 为 MnO2 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 Cl2,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Δ MnCl2+Cl2↑+2H2O, - 16 - 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Δ Mn2++Cl2↑+2H2O; (2)Cl2 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 Cl2+2KI=I2+2KCl,碘单质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 故装置 C 中的溶液会变成蓝色; (3)由于 Cl2 中混有水,Cl2 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得装置 D 中干燥 的有色布条褪色; (4)要证明氯气无漂白性,需要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故可以在装置 D 之前增加一个装有 浓硫酸的洗气瓶的装置; (5)装置 E 为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 (6)根据方程式可知,HCl 中部分 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至 0 价,被氧化,作还原剂,高 锰酸钾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由+7 价降低至+2 价,被还原,作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若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11.2L 氯气,即 0.5mol 氯气, 则转移 1mol 电子,被氧化的 HCl 的物质的量为 1mol,质量为 1mol×36.5g/mol=36.5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