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四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晋中市2020届高三四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 毫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S32 Cl35.5 Co59 Ni59 Cu64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液透析是胶体的化学性质,“人工肾”利用血液透析原理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B. 漂白粉是一种常用杀菌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C.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气令上……”,其中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D. 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原材料成分之一是聚丙烯,其结构简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原理与胶体的渗析类似。是胶体的物理性质。A项错误;‎ B.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B项正确;‎ C.“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气令上……”,通过蒸煮使酒精转化为蒸汽,在冷凝收集,是蒸馏操作,C项正确;‎ D.医用口罩大部分为无纺布,原料是聚丙烯,由丙烯(CH2=CHCH3)聚合而成,可知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项正确;‎ 答案选A。‎ - 20 -‎ ‎2.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该化合物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C. 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 D. 只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甲基,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A项错误;‎ B.该分子中存在四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如图所示:。则一氯代物有4种,B项正确;‎ C.该化合物为苯甲酸甲酯,酯类物质和含苯环的物质水溶性差,C项错误;‎ D.烃的含氧衍生物可以燃烧,故能发生氧化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去掉一个氢原子构成甲基,甲基碳原子最多能连两个与之共平面的原子,故甲基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分子中存在甲基,则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共面。‎ ‎3.某实验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氮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I中发生的反应为NaNO2+NH4ClNaCl+N2↑+2H2O B. 加热片刻后需要将酒精灯移开,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装置II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 D. 在装置III末端收集纯净干燥的N2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 20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实验为NaNO2与NH4Cl反应制备N2的过程,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结合反应物及已知的产物,可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可使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压强相等,从而使NaNO2溶液顺利滴下。装置II中的冰盐起冷凝作用,装置III的干燥管用来干燥N2,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根据题中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装置I中发生的反应为NaNO2+NH4ClNaCl+N2↑+2H2O;A项正确;‎ B.因移开酒精灯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自身放热,是放热反应,B项正确;‎ C.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物有水蒸气,且反应物为溶液状态,可知反应在产生N2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为便于干燥,先用装置Ⅱ将绝大多数水蒸气冷凝后再用装置Ⅲ进行干燥,故装置II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C项正确;‎ D.N2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太小,不适合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错误;‎ 答案选D。‎ ‎4.环戊烯是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其工业制备原理如图1。以Pd/Al2O3为催化剂,在相同反应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其他条件相同)环戊二烯转化率与环戊烯产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戊二烯的转化率越大,越有利于环戊烯的生成 B. a点是主反应的平衡转化率,b点是副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C. 30℃~35℃之间环戊烯产率变化趋势与环戊二烯转化率不一致,原因是主反应被抑制,使环戊烯产率降低 D. 30℃时催化剂的选择性最好,有利于提高生成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 - 20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给信息,环戊二烯在35℃之前的转化率逐渐增大,在35℃时环戊二烯的转化率最高,温度大于35℃时,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下降,而环戊烯的产量在30℃时最高,温度大于30℃时环戊烯的产率下降,说明温度在30℃~35℃时主要发生了副反应,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在35℃之前逐渐增大,环戊烯的产率在30℃最大,温度在30℃~35℃时,随着环戊二烯转化率的增大,环戊烯的产率减小,A项错误;‎ B.每个温度下,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反应的环戊二烯是主副反应共同消耗的和,因此曲线上每个温度对应的转化率是主副反应共同消耗的结果,B项错误;‎ C.30℃~35℃时环戊二烯的转化率逐渐增大,而环戊烯的产率逐渐降低,说明发生了副反应,主反应被抑制,C项正确;‎ D.30℃时催化剂的选择性最好,有利于生成环戊烯,催化剂能加快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但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故对平衡转化率无影响,D项错误;‎ 答案选C。‎ ‎5.pC类似于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浓度的负对数。常温下向H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C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不能大量共存 B. H2CO3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的数量级等于10–11‎ C. 当pH=7时,溶液中>3‎ D. 向H2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的过程中,逐渐变小 - 20 -‎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CO3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CO32-存在于碱性较强的溶液中,所以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不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 B.结合H2CO3的二级电离Ka2=,由图像可知,当c(HCO3-)=c(CO32-),Ka2等于此时溶液中的c(H+),由图像知pH在10~11之间,故H2CO3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的数量级等于10–11,B项正确;‎ C.当pH=7时,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CO3-)+2c(CO32-)+c(OH-),可知c(Na+)=c(HCO3-)+2c(CO32-),由图像可知,当pH=7时,溶液中c(CO32-)<c(HCO3-),所以c(Na+)>3c(CO32-),即>3,C项正确;‎ D.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1=,向H2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的过程中,c(HCO3-)增大,Ka1不变,所以减小,即逐渐变大,D项错误;‎ 答案选D。‎ ‎6.乙二醛(OHC–CHO)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上电解乙二醛和盐酸的混合液制备乙醛酸(OHC–COOH)的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阳极产物将乙二醛氧化为乙醛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电源的正极,c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 当1mol乙二醛氧化成1mol乙醛酸时,阴极生成22.4L(标准状况)气体 C. 电解过程中稀H2SO4电解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 20 -‎ D. 阳极液中盐酸的作用有生成氧化剂、增强溶液导电性、提供离子平衡阴极区电荷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信息:通电后,阳极产物将乙二醛氧化为乙醛酸。结合题中装置图,可知正极生成的Cl2通入盛放盐酸和乙二醛混合液一侧,Cl2与乙二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移向c电极,d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根据电解原理,可知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2e-=H2↑。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由分析可知,c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与c电极直接相连的a为电源的正极,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项正确;‎ B.当1mol乙二醛氧化成1mol乙醛酸时,即OHC-CHO~OHC-COOH~2e-~Cl2,参加反应的Cl2是1mol,由图像可知,一部分Cl2以尾气形式排出,一部分Cl2溶于水而损耗,故生成的Cl2应大于1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阴极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也应大于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应大于22.4L,B项错误;‎ C.阴极即d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解过程中左侧的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相当于右侧的电解液中任何物质都不参与电极反应,所以电解过程中稀H2SO4电解液的浓度保持不变,C项正确;‎ D.阳极液中盐酸的作用:产生氯气氧化乙二醛生成乙醛酸,提供离子增强溶液导电性、提供氢离子移向阴极平衡阴极区电解液电荷,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仔细分析题意,注意不要形成思维定势。当1mol乙二醛氧化成1mol乙醛酸时,容易认为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则判断出阴极应生成1molH2,标况下为22.4L而错选。注意这里还存在Cl2的尾气处理部分以及溶于水的损耗,所以转移的电子数应不止2mol,则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也不止22.4L。‎ ‎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形成的某种化合物阴离子结构如图。其中X、Z为同主族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W最外层电子数为核外电子总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 A.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W>Y B. ZX与X2Y反应,ZX做还原剂,1molZX转移电子数为2NA C. X2WY2–具有还原性 D. X、Z分别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W最外层电子数为核外电子总数的,可知Y为O元素,W为P元素。结合阴离子的结构图,X与P形成一个共价键,可知X为H元素,X与Z同主族,且原子序数:O<Z<P,则可知Z为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非金属性:O>P,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O>P,A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ZX、X2Y分别为:NaH、H2O。NaH和H2O发生反应:NaH+H2O=NaOH+H2↑,NaH中H原子化合价为-1价,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由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NaH转移的电子数为NA,B项错误;‎ C.X2WY2–为H2PO2-,其中P的化合价为+1价,极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C项正确;‎ D.H、Na与O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H2O、H2O2和Na2O2都含有共价键,D项错误;‎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8.某铜钴矿石主要含有CoO(OH)、CoCO3、Cu2(OH)2CO3和SiO2,及一定量的Fe2O3、MgO和CaO等。由该矿石制Co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 20 -‎ ‎(1)“浸泡”过程中,钴(III)可转化为CoSO4,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除铜”若选用MnS,计算常温下该“除铜”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已知常温下Ksp(MnS)=2.5×10–13,Ksp(CuS)=1.3×10–36]‎ ‎(3)①步骤I中加入NaCl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Mn+)的pM[pM=–lgc(Mn+)]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加入NaClO3后,溶液中的c(CO2+)为0.1mol•L–1,依据如图分析,步骤I中加入Na2CO3调整溶液pH范围为_____。[当c(Mn+)≤10–6 mol•L–1,即认为该金属离子沉淀完全]‎ ‎(4)步骤II中加入足量NaF的目的是________。‎ ‎(5)过滤出的CoC2O4•2H2O固体经洗涤后,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操作为________。‎ ‎(6)若某工厂用m1kg该铜钴矿石制备了m2kgCo2O3,假设产率为a,则该矿石中钴元素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 ‎【答案】 (1). 2CoO(OH)+2H2SO4+Na2SO3=2CoSO4+Na2SO4+3H2O (2). 1.9×1023 (3). C1O3–+6Fe2++6H+=C1–+6Fe3++3H2O (4). 3~7.6(或3≤pH<7.6) (5). 形成MgF2、CaF2沉淀,除去溶液中的Mg2+、Ca2+ (6).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已洗净 (7). ‎ ‎【解析】‎ ‎【分析】‎ 分析流程图,将粉碎的矿石用过量的稀H2SO4和Na2SO3溶液浸泡,目的是将CoO(OH)、CoCO3、Cu2(OH)2CO3等溶解,以提取目标元素,并把+3价Co还原为+2价,此时Fe2O3、MgO和CaO等也会溶解,铁由+3价还原为+2价。除铜步骤除去浸出液中含铜的化合物,之后向溶液中加入NaClO2溶液,将+2价铁氧化为+3价,再加入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过滤,分离出去杂质元素铁,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NaF溶液,将Ca2+、Mg2+转化为CaF2、MgF2除去。向其中的滤液中加入浓Na2CO3溶液得到CoCO3沉淀,再将该沉淀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NH4)2C2O4溶液,产生CoC2O4·2H2O沉淀,分离出沉淀,将其进行煅烧可得到Co2O3。据此分析解答。‎ - 20 -‎ ‎【详解】(1)浸泡过程中为CoO(OH)与稀H2SO4、Na2SO3反应生成CoSO4的过程,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CoO(OH)+2H2SO4+Na2SO3=2CoSO4+Na2SO4+3H2O;答案为:2CoO(OH)+2H2SO4+Na2SO3=2CoSO4+Na2SO4+3H2O;‎ ‎(2)用MnS“除铜”,发生反应为:MnS(s)+Cu2+(aq)CuS(s)+Mn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答案为:1.9×1023;‎ ‎(3)①步骤I中加入NaClO3,是Fe2+与NaClO3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O3–+6Fe2++6H+=C1–+6Fe3++3H2O;答案为:C1O3–+6Fe2++6H+=C1–+6Fe3++3H2O;‎ ‎②步骤Ⅰ中加入Na2CO3调整溶液pH值是为了除去铁元素,根据题给信息,当c(Mn+)≤10–6 mol•L–1,即认为该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故需调节pH≥3,即可保证Fe3+沉淀完全,同时不影响Co2+元素,需pH<7.6,则Na2CO3调整溶液pH范围为:3~7.6(或3≤pH<7.6);答案为:3~7.6(或3≤pH<7.6);‎ ‎(4)步骤II中加入足量NaF,可将滤液中存在的Ca2+、Mg2+转化为CaF2、MgF2沉淀而除去,故步骤II中加入足量NaF的目的是:形成MgF2、CaF2沉淀,除去溶液中的Mg2+ 、Ca2+;答案为:形成MgF2、CaF2沉淀,除去溶液中的Mg2+ 、Ca2+;‎ ‎(5)CoC2O4•2H2O晶体表面附着Cl-和NH4+,为看到明显现象应检验Cl-,可通过检验沉淀洗涤液中是否存在Cl-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已洗净;‎ ‎(6)设钴在该铜钴矿石中的百分含量为x,则,即。答案为:。‎ ‎9.聚合硫酸铁简称聚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饮用水等的净化。某化工厂利用硫酸铜废液制备聚铁,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为__________。‎ - 20 -‎ ‎(2)本实验中两次加入硫酸,其中“加热浓缩“时加入稀硫酸,除了抑制离子水解,还为了_______,“聚合”时加硫酸是为了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若pH偏大,则_________。‎ ‎(3)“控温氧化”时选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该过程需要控温的原因是________。‎ ‎(4)减压蒸发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减压泵,从_____(填字母)口通入冷水,再打开旋转主机;实验结束时应先关闭旋转主机,再_______,打开阀门a通大气后,最后取下______(填仪器名称),从中获得聚铁。本实验采取减压蒸发的理由是___________。‎ ‎(5)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准确称取所得聚铁样品5.520g,溶于适量稀盐酸中,然后分成两等份:‎ a.一份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质量1.165g;‎ b.另一份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0.5000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I2+2S2O32–=2I–+S4O62–(无色)‎ ‎①计算所得产品化学式中n=_______。‎ ‎②若m=4,写出“聚合”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1). 铁粉 (2). 增加H+浓度,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或促进Fe2+被氧化) (3). Fe3+容易转化成Fe(OH)3沉淀,导致聚铁产率降低 (4).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双氧水分解 (5). b (6). 关闭减压泵 (7). 旋转瓶 (8). 降低蒸发温度,防止加热时聚铁分解 (9). 1 (10). 4Fe2(SO4)3+16H2O=[Fe2(OH)4SO4]4+8H2SO4‎ ‎【解析】‎ ‎【分析】‎ 分析制备流程,利用硫酸铜废液制备聚铁,则将硫酸铜废液除酸后,需先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搅拌、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一方面可在加热浓缩时抑制Fe2+的水解,另一方面为下一步氧化提供酸性环境,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通过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 - 20 -‎ ‎。该步骤注意控制反应温度。之后加入水和稀硫酸进行聚合,最后通过减压蒸发得到聚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原料和产品可知将硫酸铜废液转化聚铁,故硫酸铜废液除酸后,加入一定量铁粉,则可知试剂A为铁粉。答案为:铁粉;‎ ‎(2)由分析可知,加入少量稀硫酸,除了在加热浓缩时抑制Fe2+的水解,还为下一步氧化提供酸性环境,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聚合”时加硫酸是为了控制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若pH偏小时,Fe3+水解程度弱,pH偏大时,Fe3+容易转化成Fe(OH)3沉淀,导致聚铁产率降低;答案为:增加H+浓度,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或促进Fe2+被氧化);Fe3+容易转化成Fe(OH)3沉淀,导致聚铁产率降低;‎ ‎(3)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一方面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另一方面是防止双氧水分解,答案为: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双氧水分解;‎ ‎(4)该装置使用减压泵给系统减压,降低溶液的沸点,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蒸馏,避免产品聚铁分解。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减压泵使系统处于负压状态,再从用于冷凝蒸出物的(蛇形)冷凝管下口即b口通入冷水,从上口即c口排出;要将聚铁与水分离,因为水的沸点相对聚铁要低,故水浴锅温度调至减压条件下水的沸点附近,打开电动机转动旋转瓶,旋转瓶置于水浴中一边旋转,一边加热,可以增大蒸发面积,利于瓶内溶液扩散蒸发。结束时应先停止旋转电动机,防止蒸馏烧瓶在转动中脱落,再打开通气阀通大气,然后取下收集瓶和旋转瓶。实验中通过水浴加热是蒸发溶剂水,故水在收集瓶中,聚铁在旋转瓶中,取下旋转瓶得聚铁。答案为:b;关闭减压泵;旋转瓶;降低蒸发温度,防止加热时聚铁分解;‎ ‎(5)①n(SO42-)=n(BaSO4)=,依据关系式:2Fe3+~I2~2S2O32-,可知n(Fe3+)=n(S2O32-)=,,n=1。答案为:1;‎ ‎②若m=4,说明Fe2(SO4)3“聚合”生成[Fe2(OH)4SO4]4,即部分Fe3+水解,反应方程式为:4Fe2(SO4)3+16H2O=[Fe2(OH)4SO4]4+8H2SO4。答案为:4Fe2(SO4)3+16H2O=[Fe2(OH)4SO4]4+8H2SO4。‎ ‎10.CO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CO是制备很多有机物(如甲醇、乙醇、甲醚等)的原料,现用CO与H2合成甲醇,反应如下:CO(g)+2H2(g)= CH3OH(g) △H=-99kJ•mol–1。‎ ‎①已知断裂1molCO(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1072kJ,断裂1molH2‎ - 20 -‎ ‎(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436kJ,则形成1molCH3OH(g)中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_____。‎ ‎②用CH3OH 燃料电池电解精炼粗铜,装置如图所示。当消耗1mol甲醇时,d极质量增加了160g,则甲醇应加入____(填“a”或“b”)极,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CO与Ni发生羰化反应形成的络合物可作为催化烯烃反应的催化剂。Ni的羰化反应为Ni(s)+4CO(g)Ni(CO)4(g) △H<0,T0温度下,将足量的Ni粉和3.7molCO加入到刚性密闭容器中,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体系的压强为原来的倍。则:‎ ‎①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Ni)=________g•min–1。‎ ‎②研究表明正反应速率v正=k正•x4(CO),逆反应速率v逆 =k逆•x[Ni(CO)4](k正和k逆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则T0温度下,=_____。‎ ‎③当温度升高时k正_______k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T1温度下测得一定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CO)和v逆~x[Ni(CO)4]的关系可用如图进行表示。当降低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2043kJ (2). b (3). 83.3% (4). 5.31 (5). 9×103(或9000) (6). 小于 (7). 变小 (8). D (9). B ‎【解析】‎ 分析】‎ - 20 -‎ ‎(1)②本题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简单串联问题的考核。根据电解原理,d电极质量增加,说明发生了Cu2++2e-=Cu的反应,据此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根据析出的Cu质量,计算电解池中转移的电子数,据此可求出电池的能量转化率。‎ ‎【详解】(1)①利用ΔH=破坏旧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设形成1molCH3OH(g)中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x,则,x=2043kJ。答案为:2043kJ;‎ ‎②d极质量增加160g,说明d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即b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而燃料从负极加入,所以甲醇应加入b极。d极质量增加160g,析出Cu为2.5mol,转移电子为;而加入1mol甲醇,由CH3OH~6e-,所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答案为:b;83.3%;‎ ‎(2)设平衡时Ni(CO)4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题意列出反应的三段式:‎ 温度一定,刚性密闭容器即V一定,根据T、V相同时,,所以,即,x=0.9。‎ ‎①0~10min内反应掉的Ni为0.9mol,其质量为53.1g,所以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Ni)=。答案为:5.31;‎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T0温度下平衡时n(CO)=0.1mol,n[Ni(CO)4]=0.9mol,气体总物质量n总=1mol,则x(CO)=0.1,x[Ni(CO)4]=0.9。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4(CO)=k逆•x[Ni(CO)4],。答案为:9×103(或9000);‎ ‎③由于反应放热,当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即温度升高对逆反应速率常数影响大,所以k正<k逆;由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CO的转化率变小;答案为:<;变小;‎ ‎④由于反应放热,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v正、v逆均减小,x(CO)减小,x[Ni(CO)4]增大,所以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D、B。答案为:D;B。‎ ‎【点睛】抓住题给信息,刚性密闭容器、T0温度下,则可通过温度、体积相同条件下,体系压强与体系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而进行求解。‎ - 20 -‎ ‎[化学 —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铬的化合物在医药、材料领域有重要作用,认识铬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1)基态铬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为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化合物阳离子有未成对电子时,该化合物具有磁性。下列物质可用作录音带磁粉的是__________。‎ A.V2O5 B.Fe2O3 C.ZnO D.CrO2‎ ‎(3)已知Cr3+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为[Cr(H2O)6]3+。在不同条件下,可从CrCl3水溶液中获得紫色、蓝绿色或绿色等不同颜色的配合物,其实验式均为CrCl3•6H2O。现取蓝绿色配合物0.1mol,加入足量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28.7g沉淀,则该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写出该蓝绿色配合物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4)常温下,氯化酰铬(CrO2Cl2)是暗红色液体,能与CCl4、CS2等有机溶剂互溶。‎ ‎①固体氯化酰铬属于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等电子体是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写出一种与CCl4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CS2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5)氮化铬(CrN)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其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相同。‎ ‎①氮化铬的熔点比氯化钠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与Cr3+次邻近的N3–有________个。‎ ‎③已知Cr3+和N3–半径分别为apm、bpm,设Cr3+和N3–都是紧密接触的刚性小球,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体的密度为ρg•cm–3,则CrN的摩尔质量为______。(用含a、b、NA、ρ的算式表示)‎ ‎【答案】 (1). 3d (2). BD (3).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 (4). [Cr(H2O)5C1]C12=[Cr(H2O)5C1]2++2Cl- (5). 非极性 (6).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CC14、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CrO2C12为非极性分子 (7). PO43–、SO42–、C1O4– (8). (9). 氮化铬中离子所带电荷数较多,晶格能较大 (10). 8 (11). ‎ ‎【解析】‎ ‎【分析】‎ - 20 -‎ ‎(5)③根据题给信息,结合晶胞的质量公式:①m=ρV、②,可得:,由此可知,要计算CrN的摩尔质量,需计算晶胞的体积、晶胞中所含的微粒个数,据此进行分析求解。‎ ‎【详解】(1)Cr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3d能级与4s能级存在能级交错,3d能量高于4s的,所以基态铬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为3d,答案为:3d;‎ ‎(2)由信息知:化合物具有磁性需要满足阳离子有未成对电子,据此分析:‎ A.V2O5中钒为+5价,对应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阳离子中没有未成对电子,所以V2O5没有磁性,A项错误;‎ B.Fe2O3中铁为+3价,对应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3d5有5个未成对电子,所以Fe2O3有磁性,B项正确;‎ C.ZnO中锌为+2价,对应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阳离子中没有未成对电子,所以ZnO没有磁性,C项错误;‎ D.CrO2中铬为+4价,对应阳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3d2有2个未成对电子,所以CrO2有磁性,D项正确;‎ 答案为:BD;‎ ‎(3)向0.1mol蓝绿色配合物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28.7g沉淀,即n(AgCl)=,故1mol蓝绿色配合物中加入足量的AgNO3能产生2molAgCl沉淀,因为配合物内界不电离出离子,而1mol蓝绿色配合物中有3molCl-,所以蓝绿色配合物外界的Cl-是内界的2倍,即外界2份Cl-,内界1份Cl-;再根据“已知Cr3+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为[Cr(H2O)6]3+”可知Cr的配位数为6,所以内界还有5份H2O,外界还有1份H2O,因此蓝绿色配合物的结构式为[Cr(H2O)5C1]C12·H2O;由于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能电离出离子,所以含有离子键,H2O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内界的H2O、Cl-与Cr3+之间存在配位键,其电离方程式为:[Cr(H2O)5C1]C12=[Cr(H2O)5C1]2++2Cl-。答案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Cr(H2O)5C1]C12=[Cr(H2O)5C1]2++2Cl-;‎ ‎(4)①根据相似相溶原理,CCl4、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CrO2Cl2为非极性分子;答案为:非极性;根据相似相溶原理,CCl4、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CrO2Cl2为非极性分子;‎ ‎②等电子体是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CCl4具有AX4通式,CCl4含有5个原子、32个价电子,和PO43-、SO42-、ClO4-这些离子互为等电子体;CS2的电子式为:‎ - 20 -‎ ‎;答案为:PO43–、SO42–、C1O4–;;‎ ‎(5)①通常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就越大,熔沸点就越高。答案为:氮化铬中离子所带电荷数较多,晶格能较大;‎ ‎②由题给信息:氮化铬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相同,据此分析,顶点的Cr3+到体心N3-的距离为次邻近距离,该顶点的Cr3+为8个晶胞所共有,所以与该顶点的Cr3+次邻近的N3-是8个。答案为:8;‎ ‎③已知Cr3+和N3-半径分别为apm、bpm,Cr3+和N3-都是紧密接触的刚性小球,所以晶胞的边长为(2a+2b)pm=。由于Cr3+位于8个顶点和6个面的面心上,所以一个晶胞中有4个Cr3+;N3-位于12条棱上和1个体心,所以一个晶胞中有4个N3-,即一个晶胞中有4个CrN,一个晶胞的质量即4个CrN的质量,设CrN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晶胞的质量m=。而晶胞质量还等于晶胞密度与晶胞体积的乘积,即,晶胞的体积V=,所以晶胞质量的关系式如下:,整理得M=。答案为: 。‎ ‎【点睛】易忽略(1)中存在的能级交错现象而错写成4s。从第三能级开始各能级不完全遵循能层顺序,产生了能级交错排列现象。能量高低顺序可表示为:Ens<E(n-2)f<E(n-1)d<Enp……即能层序数大,其能级的能量不一定高。做题时要注意题中陷阱。‎ ‎[化学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2.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由氯喹与磷酸制备,下面是由间氯苯胺合成氯喹的一种合成路线:‎ - 20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I是B→C+X,推测X的名称是______,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I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化合物M(C7H8ClN)是A的同系物,其某些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1:1:1:1,符合该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5)设计由氯化芐()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 ‎【答案】 (1). 乙醇 (2). 羟基、羧基 (3). (4). 取代反应 (5). C1CH2CH2N(C2H5)2+CH3COCH2COOC2H5→HC1+ (6). 2 (7). ‎ ‎【解析】‎ ‎【分析】‎ - 20 -‎ 分析氯喹合成路线,结合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或结构简式的差异以及反应条件进行推断。由物质A的化学式及命名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A经一系列反应生成物质B,分析物质B和C的结构简式,据此可得知反应Ⅰ的另一产物的化学式。根据C、D的结构简式差异,可知C→D的过程中发生了酯基的水解反应。物质D在250~270℃下脱羧,生成物质E。由E和F的化学式,可知E→F发生了取代反应,氯原子取代了羟基,由此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依据G、H的化学式的差异,可知G中的羟基也被Cl原子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根据H的化学式和I的结构简式,可知乙酰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进而可写出反应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I→J→K的反应过程和物质的结构简式均已给出,由F和K反应生成氯喹的反应方程式也可由题给信息写出。‎ ‎【详解】(1)依据B和C的化学式,可推知反应Ⅰ的另一产物化学式为C2H6O;根据其在B中的原子连接方式,推知该物质为乙醇,D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羧基。答案为:乙醇;羟基、羧基;‎ ‎(2)由E(C9H6OClN)和F(C9H5Cl2N)的化学式可推知E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故F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Ⅱ也是G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为取代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 ‎(3)由H[ClCH2CH2N(C2H5)2]和I的结构简式可推知,乙酰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CH2COOC2H5,由此可知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C1CH2CH2N(C2H5)2+CH3COCH2COOC2H5→HC1+;答案为:C1CH2CH2N(C2H5)2+CH3COCH2COOC2H5→HC1+;‎ ‎(4)化合物M(C7H8‎ - 20 -‎ ClN)是A的同系物,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1:1:1:1的同分异构体为、,符合该要求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答案为:2;‎ ‎(5)设计由氯化芐()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依据转化图中反应Ⅲ可知,氯化苄与乙酰乙酸乙酯发生取代反应,然后水解脱羧、氢氨化,形成氨基后,再与氯化苄中的氯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即可得产物。合成路线为:。‎ - 20 -‎ - 2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