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文)卷·2019届北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直线l经过原点和点(-1,-1),则l的倾斜角是( ) A. 45° B. 135° C. 135°或225° D. 60° 2. 点P(-1,1)关于直线ax-y+b=0的对称点是Q(3,-1),则a,b的值分别是( ) A. -2,2 B. 2,-2 C. ,- D. , 3. 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n⊥,则( ) A. m∥l B. m∥n C. n⊥l D. m⊥n 4. 已知三条直线x=1,x-2y-3=0,mx+y+2=0交于一点,则m的值为( ) A. 1 B. 2 C. -1 D. -2 5. 已知圆x2+y2-2x+4y+1=0与两坐标轴的公共点分别为A,B,C,则△ABC的面积为( ) A. B. 2 C. 2 D. 4 6. 如图,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平面,C为圆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PA⊥BC B. BC⊥平面PAC C. AC⊥PB D. PC⊥BC 7. 已知过定点P(2,0)的直线l与曲线y=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当△AOB的面积最大时,直线l的倾斜角为( ) A. 150° B. 135° C. 120° D. 30° 8.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1,P2分别是线段AB,BD1(不包括端点)上的动点,且线段P1P2平行于平面A1ADD1,则四面体P1P2AB1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10. 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 11. 过原点O且斜率为的直线被圆x2+y2-4y=0所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_。 12. 对于☉A:x2+y2-2x=0,以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 13. 已知圆O:x2+y2=4。 (1)圆O在点A(1,)处的切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 (2)与直线l:x-y+10=0平行且与圆O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14. 动点P与给定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在同一平面内,设此正方形的顶点为A,B,C,D(逆时针方向),且P点到A,B,C的距离分别为a,b,c。若a2+b2=c2,则点P的轨迹是___________;P点到D点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 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2,E是PB的中点。 (1)求证:BD⊥平面PAC; (3)求证:平面EAD⊥平面PAB; (2)求三棱锥P-EAD的体积。 16. 已知点A(1,a),圆C:x2+y2=4。 (1)若点A在圆C内,求a的取值范围; (2)若过点A的圆C的切线只有一条,求切线的方程; (3)当a=3时,过点A的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2,求直线l的方程。 17. 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 (1)证明:BC∥平面PDA; (2)证明:BC⊥PD; (3)求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 18. 已知圆C经过P(4,-2),Q(-l,3)两点,且在y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半径小于5。 (1)求直线PQ与圆C的方程: (2)若直线l∥PQ,且l与圆C交于A,B两点,且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求直线l的方程。 参考答案 1. A 2. B 3. C 4. C 5. A 6. C 7. A 8. A 9. 14 10. 10 11. 2 12. y=x 13. x+y=4;x-y±2=0。 14. 圆x2+(y+1)2=2;2+ 15. (1)略;(2)略;(3) 16. (1)(-,);(2)x+y=4或x-y=4;(3)x-y+2=0或7x+y-10=0。 17. (1)因为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所以BC∥AD。 又BC平面PDA,AD平面PDA, 所以BC∥平面PDA。 (2)因为BC⊥CD,PDC⊥平面ABCD且PDCABCD=CD,BC平面ABCD, 所以BC⊥平面PDC。 因为PD平面PDC, 所以BC⊥PD。 (3)取CD的中点E,连接PE,AC。 因为PD=PC, 所以PE⊥CD 所以PE=。 因为PDC⊥平面ABCD且PDCABCD=CD,PE平面PDC, 所以PE⊥平面ABCD。 由(2)知BC⊥平面PDC。 又AD∥BC, 所以AD⊥平面PDC。 又PD平面PDC, 所以AD⊥PD。 设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为h,则VC-PDA=VP-ACD, 所以S△PDA·h=S△ACD·PE, 所以h===, 故点C到平面PDA的距离为。 18. (1)x+y-2=0,(x-1)2+y2=13;(2)x+y-4=0或x+y+3=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