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 数学(理)试卷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直线l1:x+y+1=0,l2:x+y-1=0,则l1,l2之间距离为(  )‎ A. 1 B. ‎ C. D. 2‎ ‎【答案】B ‎【解析】‎ ‎,故选B。‎ ‎2.若表示点,表示直线, 表示平面,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点线面位置关系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对A, 若,则,故错误;‎ 对B, 若,则,故错误;‎ 对C, 若,则,故错误;‎ 对D, 若,,则,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要求熟练掌握相应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 ‎3.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那么△的直观图的面积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作出原图及直观图,然后求面积.‎ ‎【详解】如图:直观图△A′B′C′的底边A′B′长度为原图形的底边长,高为原图形的高CD的一半乘以, 故其直观图面积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斜二测画法及平面直观图的面积,,熟记作图原则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4.直线与直线垂直,则的值是 A. -1或 B. 1或 C. -或-1 D. -或1‎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直线与直线垂直,‎ 所以 故选D.‎ ‎5.已知半径为1动圆与定圆(x-5)2+(y+7)2=16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 A. (x-5)2+(y+7)2=25‎ B. (x-5)2+(y+7)2=3或(x-5)2+(y+7)2=15‎ C. (x-5)2+(y+7)2=9‎ D. (x-5)2+(y+7)2=25或(x-5)2+(y+7)2=9‎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圆A的方程找出圆心坐标和半径R,又已知圆B的半径r,分两种情况考虑,当圆B与圆A内切时,动点B的运动轨迹是以A为圆心,半径为R-r的圆;当圆B与圆A外切时,动点B的轨迹是以A为圆心,半径为R+r上网圆,分别根据圆心坐标和求出的圆的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即可.‎ ‎【详解】由圆A:(x-5)2+(y+7)2=16,得到A的坐标为(5,-7),半径R=4,且圆B的半径r=1, 根据图象可知: 当圆B与圆A内切时,圆心B的轨迹是以A为圆心,半径等于R-r=4-1=3的圆, 则圆B的方程为:(x-5)2+(y+7)2=9; 当圆B与圆A外切时,圆心B的轨迹是以A为圆心,半径等于R+r=4+1=5的圆, 则圆B的方程为:(x-5)2+(y+7)2=25. 综上,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5)2+(y+7)2=25或(x-5)2+(y+7)2=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圆与圆相切时所满足的条件,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中档题.‎ ‎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俯视图的右边为一个半圆,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由已知可得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四棱锥和半个圆锥组成的,故其体积为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属于较易题型.应注意把握三个视图的位置和尺寸:主视图在图纸的左上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应对正(简称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度保持平齐 (简称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度应相等(简称宽相等),若不按上述顺序放置,则应注明三个视图名称.‎ ‎7.点是点在坐标平面内的射影,则等于(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A(1,2,3)在坐标平面yOz内的正射影B,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得到结果.‎ ‎【详解】∵点B是点A(1,2,3)在坐标平面yOz内的正射影,‎ ‎∴B在坐标平面yOz上,竖标和纵标与A相同,而横标为0,‎ ‎∴B的坐标是(0,2,3),‎ ‎∴|O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中的点的坐标,考查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考查正投影的性质,是一个基础题.‎ ‎8.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点P是母线BC上一点,且PC=BC.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根据高BC′=6cm,PC=BC,求出PC′=×4=4cm,在Rt△AC′P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 ‎【详解】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 ‎∵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 ‎∴AC′=3cm.‎ ‎∵PC′=BC′,‎ ‎∴PC′=×6=4cm.‎ 在Rt△ACP中,AP2=AC′2+CP2,‎ ‎∴AP==5.‎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做题的关键是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9.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平面,且,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于球中球心与球的小圆圆心的连线垂直于这个小圆,利用也垂直于这个小圆,即可利用球心与小圆圆心建立起直角三角形,,根据题意可求出是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利用计算即可,最后即可求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已知得,作下图 ‎,连结,延长至圆上交于H,‎ 过作交于,‎ 则为,所以,为斜边的中点, ‎ 所以,为的中位线,为小圆圆心,则为的中点,则 ‎,则,,‎ 则球的半径 ‎ 球的表面积为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计算球的表面积,关键在于利用进行计算,难点在于构造三要素相关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难度属于中等。‎ ‎10.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且,其中,,分别是,,的中点,动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下列四个结论:①;②;③面;④面,‎ 其中恒成立的为( )‎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连接AC、BD相交于点O,连接EM,EN.‎ ‎(1)由正四棱锥S﹣ABCD,可得SO⊥底面ABCD,AC⊥BD,进而得到SO⊥AC.可得AC⊥平面SBD.由已知E,M,N分别是BC,CD,SC的中点,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EM∥BD,MN∥SD,于是平面EMN∥平面SBD,进而得到AC⊥平面EMN,AC⊥EP;(2)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EP 与BD是异面直线,因此不可能EP∥BD;(3)由(1)可知:平面EMN∥平面SBD,可得EP∥平面SBD;(4)由(1)同理可得:EM⊥平面SAC,可用反证法证明:当P与M不重合时,EP与平面SAC不垂直.‎ 详解:‎ 如图所示,连接AC、BD相交于点O,连接EM,EN.‎ 对于(1),由正四棱锥S﹣ABCD,可得SO⊥底面ABCD,AC⊥BD,∴SO⊥AC.‎ ‎∵SO∩BD=O,∴AC⊥平面SBD,∵E,M,N分别是BC,CD,SC的中点,∴EM∥BD,MN∥SD,而EM∩MN=N,‎ ‎∴平面EMN∥平面SBD,∴AC⊥平面EMN,∴AC⊥EP.故正确.‎ 对于(2),由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EP与BD是异面直线,不可能EP∥BD,因此不正确;‎ 对于(3),由(1)可知:平面EMN∥平面SBD,∴EP∥平面SBD,因此正确.‎ 对于(4),由(1)同理可得:EM⊥平面SAC,若EP⊥平面SAC,则EP∥EM,与EP∩EM=E相矛盾,因此当P与M不重合时,EP与平面SAC不垂直.即不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判定,属于中档题.对于这种题目的判断一般是利用课本中的定理和性质进行排除,判断.还可以画出样图进行判断,利用常见的立体图形,将点线面放入特殊图形,进行直观判断.‎ ‎11.在立体几何中,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叫截面.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分别是棱的中点,点是棱的中点,则过线段且平行于平面的截面的面积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取BC的中点H,连接,证明平面AHGD1∥平面A1EF,得截面图形,求面积即可 ‎【详解】取BC的中点H,连接,‎ 因为面AHGD1,面AHGD1,面AHGD1,‎ 同理,面AHGD1,又,则平面AHGD1∥平面A1EF,‎ 等腰梯形AHGD1的上下底分别为,,‎ 腰长为,故梯形的高为,则梯形面积为,‎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几何体截面问题,灵活运用面面平行的判定是关键,考查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是中档题.‎ ‎12.在等腰直角中,,,为中点,为中点,为边上一个动点,沿翻折使,点在平面上的投影为点,当点在上运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段为定长 B. ‎ C. 线段的长 D. 点的轨迹是圆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作出图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A,C,D正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如图所示,‎ 对于A中,在为直角三角形,ON为斜边AC上的中线,为定长,即A正确;‎ 对于C中,点D在M时,此时点O与M点重合,此时,,此时,即正确;‎ 对于D,由A可知,根据圆的定义可知,点O的轨迹是圆弧,即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图形的翻折,以及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其中解答中合理完成平面图象的翻折,以及熟练应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详解】由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 联立,得A(3,2)‎ 化z=2x﹣y为y=2x﹣z,由图可知,当直线y=2x﹣z过A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z有最大值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14.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两个圆锥构成的一个组合体,由图中尺寸知其表面积为.‎ 考点:1、三视图;2、几何体的表面积.‎ ‎15.如图,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设B1F=x,因为AB1⊥平面C1DF,DF⊂平面C1DF,所以AB1⊥DF.‎ 由已知可以得A1B1=,‎ 设Rt△AA1B1斜边AB1上的高为h,则DE=h.‎ 又2×=h,‎ 所以h=,DE=.‎ 在Rt△DB1E中,B1E=.‎ 由面积相等得,得x=.‎ 即线段B1F的长为.‎ ‎16.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相等,D为的中点,则直线AD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证出B1D⊥平面AC1,过A点作AG⊥CD,证AG⊥平面B1DC,可知∠ADG即为直线AD与平面B1DC所成角,求其正弦即可.‎ ‎【详解】如图,连接B1D,因为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则, 又平面 ⊥平面AC1,交线为,B1D平面 ,则B1D⊥平面AC1,‎ 过A点作AG⊥CD,‎ 则由B1D⊥平面AC1,得AG⊥B1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AG⊥平面B1DC,‎ 于是∠ADG即为直线AD与平面B1DC所成角,‎ 由已知,不妨令棱长为2,则可得ADCD,‎ 由等面积法算得AG 所以直线AD与面DCB1的正弦值为 ;‎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正棱柱的性质以及线面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线面角的一般求解方法:法一作出角直接求解,法二;利用等积转化求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圆与直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为坐标原点.‎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求实数的值.‎ ‎【答案】(1);(2).‎ ‎【解析】‎ ‎(1)将两方程联立消去,再解即可;(2)由弦长公式即可求得正解.‎ 试题分析:‎ 试题解析:(1)‎ 解:由消去得 ‎,‎ 由已知得,‎ 得,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 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 由已知得,解得.‎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圆的弦长公式.‎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的弦长公式,综合程度高,属于较难题型.解第一小题时要注意计算检验,防止因为计算错误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两种方法:1、联立方程用判别式符号判断位置关系,2、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解第二小题也有两种方法1、,.‎ ‎18.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菱形,,,分别为和的中点.‎ ‎()求证:平面.‎ ‎()求证:平面.‎ ‎【答案】(1) 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证明线面平行,只需在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线平行即可,取中点为,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2)证明线面垂直则需在面内找两条相交直线与已知线垂直即可,,即可得证.‎ 详解:‎ ‎()证明:取中点为,‎ ‎∵在中,是中点,是中点,‎ ‎∴,且,‎ 又∵底面是菱形,‎ ‎∴,‎ ‎∵是中点,‎ ‎∴,且,‎ ‎∴,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又平面,平面,‎ ‎∴平面.‎ ‎()证明:设,则是中点,‎ ‎∵底面是菱形,‎ ‎∴,‎ 又∵,是中点,‎ ‎∴,‎ 又,‎ ‎∴平面.‎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垂直,关键是熟练掌握定理,定义,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求解,属于中档题.‎ ‎19.已知圆.‎ ‎(1)已知不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且在轴,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的方程;‎ ‎(2)求经过原点且被圆截得的线段长为2的直线方程.‎ ‎【答案】(1)或;(2)或.‎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因为已知不过原点的直线与圆C相切,且在轴,轴上的截距相等,所以可以假设所求的直线为,又因为该直线与圆相切所以圆C:=0的圆心(-1,2)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即可求出的值 ‎(2)求经过原点且被圆C截得的线段长为2的直线方程,要分两类i)直线的斜率不存在;ii)直线的斜率存在 再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求得结论 ‎ 试题解析:(1)∵切线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且不为零,设直线方程为 ‎∴圆心C(-1,2)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半径, ‎ 即=‎ ‎∴或 ‎ 所求切线方程为:或 ‎(2)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即为y轴,此时,交点坐标为(0,1),(0,3),线段长为2,符合故直线 ‎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即 由已知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 ‎ 则, ‎ 直线方程为 综上,直线方程为, ‎ 考点:1 点到直线的距离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 直线方程的表示 ‎20.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已知.‎ ‎(1)求点B到面PAD的距离;‎ ‎(2)取AB中点O,过O作于E,‎ ‎①求证: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②求的正切值.‎ ‎【答案】(1);(2)①见解析;②.‎ ‎【解析】‎ ‎【分析】‎ ‎(1)求出S△APB,S△APD,利用等体积转化求解即可.(2)①证明平面ABCD 进而得,则平面即可证明.②计算长度即可求解正切值 ‎【详解】(1),故 ,则平面,‎ 设点B到平面PAD的高为h,由得 即 ‎ ‎ ‎ (2)①在中,∴‎ 由(1)知平面,平面 而,平面平面 ‎ 平面 又 ‎,又 ‎ 平面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 ‎②‎ 在中, .‎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所成角的大小的求法,考查四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解题时要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1.如图,四棱锥中,,//,,为正三角形. 且.‎ ‎(Ⅰ)证明:平面平面;‎ ‎(Ⅱ)若点到底面的距离为2,是线段上一点,且//平面,求四面体的体积. ‎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Ⅰ)证明,,可证平面平面;‎ ‎(Ⅱ)如图,连接,交于点,因为//,由(Ⅰ)点到平面的距离为2,‎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由可求四面体的体积.‎ ‎【详解】(Ⅰ)证明:,且,,又为正三角形,所以,又,,所以,‎ 又,//,,,‎ 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Ⅱ)如图,连接,交于点,因为//,‎ 且,所以,连接,‎ 因为//平面,所以//,则,‎ 由(Ⅰ)点到平面的距离为2,‎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所以,‎ 即四面体的体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以及锥体体积的实际,属中档题.‎ ‎22.如图1,在长方形中,为的中点,为线段上一动点.现将沿折起,形成四棱锥.‎ ‎(1)若与重合,且(如图2).证明:平面;‎ ‎(2)若不与重合,且平面平面 (如图3),设,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由AD⊥BD,AD⊥DE,BD∩DE=D,可得AD⊥平面BDE,可得AD⊥BE.由E与O重合,可得△ADE与△BCE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E⊥AE.即可证明结论.‎ ‎(2)过E点作EH⊥AB,垂足为H,并连接DH,证明EH⊥DH,设CE=x,则DE=4﹣x,在Rt△DHB中列出t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即可 ‎【详解】(1)由与重合,则有, 因为AD⊥BD,,所以平面,, ‎ ‎,所以平面.‎ ‎(2)如图过E点作EH⊥AB,垂足为H,并连接DH,‎ 又∵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AB,EH⊂平面ABC,‎ ‎∴EH⊥平面ABD,∵DH⊂平面ABD,∴EH⊥DH,‎ 设CE=x,则DE=4﹣x,‎ ‎∵BC⊥AB,∴BC∥EH,又CE∥AB,∴BH=x,EH=2,‎ ‎∴在Rt△DHE中,DH,‎ ‎∴在Rt△DHB中,t,‎ ‎∵x∈[0,2),∴t∈.‎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位置关系、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最值,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