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第四章 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课下练兵场
第四章 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课下练兵场 命 题 报 告 难度及题号 知识点 容易题 (题号) 中等题 (题号) 稍难题 (题号) 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1 1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5、7 6、12 共线向量 8、9 10 一、选择题 1.已知λ∈R,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λa|=λ|a| B.|λa|=|λ|a C.|λa|=|λ||a| D.|λa|>0 解析:当λ<0时,|λa|=λ|a|不成立,A错误;|λa|应该是一个非负实数,而非向量,所以B不正确;当λ=0或a=0时,|λa|=0,D错误. 答案:C 2.如图所示,D是△ABC的边AB的中点,则向量= A. B. C. D 解析: 答案:A 3.(2009·湖南高考)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 的中点,则 ( ) A. B. C. D. 解析: 答案:A 4.(2010·永州模拟)若a+b+c=0,则a、b、c ( ) A.都是非零向量时也可能无法构成一个三角形 B.一定不可能构成三角形 C.都是非零向量时能构成三角形 D.一定可构成三角形 解析:若a、b、c均为共线向量时也可以使a+b+c=0,但是无法构成三角形或者若a、b、c为两两夹角都为120°,且模相等时a+b+c=0,但也无法构成三角形. 答案:A 5.已知O为△ABC内一点,且则△AOC与△ABC的面积之比是( ) A.1∶2 B.1∶3 C.2∶3 D.1∶1 解析:设AC的中心点为D 则 ∴ ∴ 即点O为AC边上的中线BD的中点, ∴=. 答案:A 6.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平面内一点P满足 则点P与△ABC的关系为 ( ) A.P在△ABC内部 B.P在△ABC外部 C.P在AB边所在直线上 D.P是AC边的一个三等分点 解析:∵ ∴∴ ∴P是AC边的一个三等分点. 答案:D 二、填空题 7.在△ABC中,=,=m+n,则= . 解:法一: ∴m=,n=,=. 法二:∵,∴=2(). ∴=+,得m=,n=.∴=. 8.在▱ABCD中,=a,=b,=3,M为BC的中点,则= (用a,b表示). 解析:由=3(a+b), 即=(a+b),又∵=a+b, ∴=(a+b)-(a+b)=-a+b. 答案:-a+b 9.如图,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m,=n,则m+n的值为 . 解析:=() =+, ∵M、O、N三点共线,∴+=1, ∴m+n=2. 答案:2 三、解答题 10.设i、j分别是平面直角坐示系Ox,Oy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且=-2i+mj,=ni+j,=5i-j,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m=2n,求实数m、n的值. 解:=(n+2)i+(1-m)j, =(5-n)i+(-2)j. ∵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 即=λ, ∴(n+2)i+(1-m)j=λ[(5-n)i+(-2)j], 11.已知P为△ABC内一点,且延长AP交BC于点D,若=a,=b,用a、b表示向量、. 解:∵ 又=0, ∴=0, 化简,得=a+b. 设=t (t∈R), 则=ta+tb. ① 又设=k(k∈R),由=-=b-a,得 =k(b-a).而=+=a+, ∴=a+k(b-a)=(1-k)a+kb. ② 由①②,得 代入①,有=a+b. 12.设a、b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 (1)若=2a-b,=3a+b,=a-3b, 求证:A、B、C三点共线; (2)若8a+kb与ka+2b共线,求实数k的值; (3)设=ma,=nb,=α a+β b,其中m、n、α、β均为实数,m≠0,n≠0,若M、P、N三点共线, 求证:+=1. 解:(1)证明:∵=(3a+b)-(2a-b)=a+2b, 而=(a-3b)-(3a+b)=-2a-4b=-2, ∴与共线,且有公共端点B, ∴A、B、C三点共线. (2)∵8a+kb与ka+2b共线,∴存在实数λ,使得(8a+kb)=λ(ka+2b)⇒(8-λk)a+(k-2λ)b=0, ∵a与b不共线, ∴ (3)证明:∵M、P、N三点共线,∴存在实数λ,使得, ∴=a+b. ∵a、b不共线,∴ ∴+=+=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