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5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15讲)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程(第 15 讲) 平面向量及其运算 一、本讲进度: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表示、向量的相等、向量的加、减的坐标运算和几何运 算,共线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二、学习内容 向量有两要素:方向及大小(亦即摸长),特别地规定模长为零的向量为零向量,它的 方向不定,与任何向量共线,向量可以用字母表示(AB、a 、o 等)。可用坐标(x,y)表示, 也可用有向线段表示。值得指出的是,向量不同于有向线段。有向线段有大小,有方向,有 起点,面向量有大小、有方向,但与起点无关。例如;若 O(0,0) ,A(1,1) B(1,0) C(2,1) OA 与 BC 是两个不同的有向线段,可以通过平移使它们重合,但它们却是同一个向量,从这个意 义上说,向量谈不上平移,也无须平移。 任意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构成基底,对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都可用这一对基底哆一点 表示,当这一对基底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时,就是所谓的“坐标表示”,当向量用以原点 为始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时,终点的坐标与这向量的坐标是一致的。 两向量的和、差、数平的坐标运算法则及几何意义要深刻了解。 向量 与非量向量b 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入b  (入 R ), A、B、C 三是共线的充要 条件是 OC =nOA + nOB 且 m+n=1(O 为平方内任意一点)。 三、典型例题讲评 例 1.非零向量 1l  与 2l  不共线,若 AB =2 +3 , BC =6 +23 ,CD=4 -8 ,则 A、B、D 三点共线 要证 A、B、D 三点共线,只要看,是否存在实数入,使 AB=入 BD,故应先求 BD。 (BD=BC+CD) 也可先求 CA=-(AB+BC)=-8 -26 CB=6 -23 设-8 -26 =m(-6 -23 )+n(4 -8 ) 求得 m= 5 6 、n= 5 1 。 ∵m+n=1 ∴A、B、D 共线 例 2.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三角形三中线交于一点,且此点与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相应中线长 的 3 2 。 向量知识是新内容,有些同学还不习惯,拿到题后觉得无从下手,这正是本讲内容的难点 所在。 设中线 AD 与 BE 交于 G,AG = AD 则 AG= (AB+AC)/2= 2  AB + 2  AC 又 AE= 2 1 AC ∴AG= AB+ AE 由 E、G、B 共线,知 +  =1,  = 3 2 同理可证 BG= BE 等,故三中线共点,且交点列三顶点距离是相应中线的 。 例 3.已知三点:A(2,1),B(3,4),C(1,4) ,P 为平面内一点是 PA +PB+PC =O 求 P 点坐标。 设 P(x,y)写出 PA,PB,PC 的坐标表示,再依据向量相等的条件,列方程组解出即可。 例 4.在四边形 ABCD 中,E,F 分别为对角线 AC、BD 的中点,记 AB= a ,BC=b  ,CD=c 。 求 EF(用 、 、 表示) 向量的加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故若 AD 为△ABC 的中线,则 AD= (AB+BC),本题 中有两个中点,设法把它们逐次化为中线问题,即可解得。 我们也可连结 CF 并延长一倍到 G,∵ BD、CG 互相平分,BCDG 为平行四边形,BG=CD= , 在△AGC 中,EF 为中位线,∴EF= AG+ (AB+BG)= ( + ) 例 5.把抛物线 y=-x2 按向量 平移后与抛物线 y=x2-x-2 的两个交点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求 。 设出 =(m,n)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与抛物线 y= x2-x-2 联点,利用“关于原点对称”      0 0 21 21 yy xx ,解出 m,n 但求出后,必须验明此时两面曲线相交(即相应二次方程二 判别式>0) 例 6.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且 AD= 3 1 BC,设 BA= , BC= ,试以 , 为 基底表示 BF、DF、CD 寻找需表示的向量与基底间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熟悉向量的和、差、数积的几何意义,是解 这一类题所要求的素养。 例 7.已知向量u =(x,y)与向量v =(y,zy-x)的对应关系记作 v =f( ) (1) 求证:对于任意向量 、 及常数 m,n 恒有 f(m +n )=mf( )+nf( ) (2) 若 =(1,1) , =(1,0) 用坐标表示 f( )和 f( ) (3) 求使 f( )=(p、q) (p、q 为常数)的向量 的坐标。 本题出现了“向量函数” v =f(u ),这是我们所陌生的,故做题之前,先克服因陌生而产生 的情意,弄清 f( )的含义,定义 f( )时使用了向量的坐标,故应先把 a 、b  用坐标表示出 来,按定义代入,看左、右所得向量的坐标表示是否相同。(因 =(x1·y1), b  =(x2·y2) 则 =      21 21 yy xx 做了第一小题后,(2)( 3)两小题就显得很简单了 例 8.已知点 O(0,0)A(1,2) B(4,5)OP=OA +tAB(tR) (1) 要使 P 点在 x 轴、y 轴、第二象限 t 分别应取什么值? (2) 四边形 OABP 是否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如可能,求出相应的 t 的值,如不可能说明理 由。 设 p(x,y)∵OA+tAB=OA+t(OB-OA)=(1-t)OA+tOB=(1-t+4t,2(1-t)+5t)=(1+3t, 2+3t),可知      ty tx 32 31 再要据题中要求,求出相应 t 值即可。 在第(2)小题中,OABP 为平行四边形  OB=OA+OP,列出方程组,有解,则 t 已求出, 无解,则证明不可能。 例 9.已知正方形 ABCD 过 B 作直线 BE∥AC,E 是在 BE 上,且 CE=AC,直线 CE 交直线 AB 于 F,用向量证明:AF=AE 正方形为我们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向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已知和求证中的线段相 等与相应向量的模长相等是等价的,而平行或共线可用向量共线的条件来替代,由此题,我 们可以体会向量与解析几何之间的密切关系。 例 10.已知 A(0,8), B(-4,0)C(5,-3)点 D 分 AB 为 3 1 ,E 点在 BC 上,使△ABC 面积的一半,求 E 点坐标。 由 D 分 AB 为 1∶3 知 B 分 DA 为-3∶4 又△BDE 面积少成多为△ABC 面积的一半,故 2 1 4 3  BC BE 知 3 2BC BE ,E 分 BC 为 2∶1, 由定比分点公式即可求出 E 点坐标。 四、巩固练习 1. 已知点 P(2,3)分 P1P2 为  ,其中 P1(4,y)P2(x,1)又知|P1P|=4 2 ,求 x,y 及  的 值。 2. ABC 的三顶点分别为 A(1,2) B(2,3) C(3,1) 把△ABC 按向量 a =(m,n)平移,得到 △ CBA  ,若△ 的重心为 G’(3,3),求 的坐标及 。 3. 已知| |=10,b  =(3,-4) // ,求 。 4. 在正六边形 ABCDEF 中,记 AB= ,BC= ,试用 , 表示 CD. CE 5.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 3,-2)、( 5,2)和(-1,4)求它的第四个顶点的 坐标。 ①内② 7 6. a 与b  为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2 +k ,CB= +3 ,CD=2 - ,若 AB//BD 求 k 的值。 7. 在△OAB 中,记 OA= ,OB= ,M、N 分别在边 OA、OB 上,且 OM= ,ON=  ( )1,0(,  ),记 AN 与 BN 的交点为 P,试用 与 表示OP 。 8. 已知四点 A(-3,12)B(3,-4), C(5,-4)D(5,8)求 AC 与 BD 的交点 P 的坐 标,并求直线 AC 分 BD 所得的此入及 P 分 BD 所得的此  。 9. △OAB 中,4OC=OA= ,2OD=OB= ,AD 与 BC 的交点为 M。 (1) 用 、 表示 OM; (2) 过 M 点作直线与 OA、OB 边分别交于 E、F 点,若 OE=P ·OF=q ,求证: qp 7 3 7 1  =1 10.△ABC 中 A(-3,7)B(2,5),又知 AC 边中点在 x 轴上,BC 边中点在 y 轴上,求 顶点 C 的坐标及△ABC 的重心 G 的坐标。 五、参考答案 1.∵|p1p|=△ 2 ∴(4-2)2+(y-3)2=32 y=3±2 7 又 P 分 P1P2 为 ∴              13 1 42 y x ∴ 77 22 x 723y 7 或 77 22 x 723y 7 2.设△ABC 的重心为 G,G(x,y)则 x= 2)321(3 1  y= 2)132(3 1  ∴G(2,2) ②代入① x=2 7 3 ① ② 样 a =GG’=(3-2,3-2)=(1,1) ∴ A (0,1) )2,1(B )0,2(C 3.∵ ∥b  故可设 =(3k,-4k)( Rk  ) ∵| |=10 ∴9k2+16k2=100 k=±2 ∴ =(6,-8)或(-6,8) 4.CD=CB+BA+AD= b   abba   2 CE=CD+DE=( ab   )+(- a )= ab  2 5.记 A(3,-2) B(5,2) C(-1,4) (1) 若为平行四边形 ABCD,则 AC 中点(亦即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为(1,1) 则 D(2-5,2-2) 即(-3,0) (2) 若为平行四边形 ABCD,则 BC 中点(亦即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为(2,3)则 D(4-3,6+2) 即(1,8) (3) 若为平行四边形 ADBC,则 AB 中点(亦即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为(4,0)则 D(8+1,0-4) 即(9,-4) 6.BD=CD-CB=(2 ba   )-( ba  3 )= ba  4 又 AB//BD ∴        4 2)4(2 kbabka  ∴k=-8 7.设 OP=m mbnambna    OA+  n ON ∵N、P、A 共线 ∴ 1  nm ① 同样 OP=  mbnam   OM+nOB 而 B、P、M 共线 ∴ 1 nm  ② 由①②可解得               1 )1( 1 )1( n m ∴OP= ba         1 )1( 1 )1( 8.设 P(x,y)由定此化分点上式                     1 412 1 84 1 53 1 53 y x ①两边减 5,可得 )1(41    43 代入② )1(4 )]43(3[4 1 84        3 1 从而 3 13 2 7 3 11 3 53    x 1 3 11 3 84    y p( 1,2 7  ) 9.( 1)设 OM = ODnOAmbnambnam 222    ∵D、M、A 共线, ∴m+2n=1① 又 =4m OBnOCmbna  44  ∵B、M、C 共线 ∴4m+n=1② 由①、②解得 7 1m 7 3n ∴ baOM  7 3 7 1  (2)由(1) = OFq7 3OEq7 1)bq(q7 3)ap(p7 1b7 3a7 1   ∵E、M、F 共线 ∴ 1q7 3 p7 1  10.记 AC 边中点 M(M,O) BC 边中点 n(O,N)C(X,Y)由中点公式: 02 2x  02 7y  ∴C(-2,-7) 重心 G:x= 13 223  Y= 3 5 3 757  ∴G(-1, 3 5 ) 六、附录 例1. BD=BC+CD=(6 21 l23l   )+(4 21 l8l   )=10 21 l15l   =5(2 21 l3l   )=5 AB ∴A、B、D 三点共线 例2. 记两中线 AD、BE 交点为 G,记 AEAB22 ACABADAG   ∵ E 、 G 、B 共线 ∴ 12   3 2 同 理 可 证 BE3 2BG  CF3 2CG  ∴原命题是真命题 例 3.设 P(X,Y)则 )1y,2x(PA  )4y,3x(PB  )4y,1x(PC  ∴ )9y3,6x3(PCPBPA  令      09y3 06x3 解得      3y 2x ∴P (2,3) 例 4. ∵F 为 BD 中点 ∴ )BEDE(2 1)EBED(2 1EF  而 E 为 AC 中点 ∴ )abc2(2 1]DCBACBDC[2 1)DCDA(2 1DE   )ba(2 1)BCBA(2 1BE   ∴ )ca(2 1)baabc2(4 1EF   例 5.设 )n,m(a  y 2xxy )mx(ny 2 2 消去      2X2-(2M+1)X+M2-N-2=0 令 2M+1=0 M=- 2 1 此时原方程组即      2xxy 4 1xxny 2 2 两式相加,有 2Y-N=-2X- 4 9 (X1,Y2),(X2,Y2)都满足此式, 代入后相加,2(Y1+Y2)-2N=-2(X1+X2)- 2 9 ∵x1+x2 与 Y1+Y2 均为 0,∴ 2 9n2  4 9n 此 式方程≯之判别式△=(2M+1)2-8(M2-N-2)=0-8( 24 9 4 1  )=32>0 ∴ )4 9,2 1(a  例 6. abbabBFABEAEF   3 1 2 1 6 1 ababbEFDEDF   6 1)3 1(6 1 ababbFDCFCD   3 2)6 1(2 1 例 7.( 1)证:设 ),( 11 yxa  ),( 22 yxb  则 ),( 2121 nymynxmxbnam   ∴ )]()(2,[)( 212121 nxmxnymynymybnamf   而 )]()(2,[ ]2()(2))[( )2()2( )2,()2,()()( 212121 221121 222111 222111 nxmxnymynymy nxnymxmynymy nxnynymxmymy xyynxyymbnfamf      ∴ )()()( bnfamfbnamf   (2)f( a )=(1,2-1)=(1,1) f(b  )=(0,0-1)=(0,-1) (3)设 ),( yxc  则 f( c )=(y,2y-x) 令      qxy py 2 解得      py qpx 2 ∴ ),2( pqpc  例 8.( 1)设 P(x,y) 则 ),( yxOP  OBtOAtOAOBtOAABtOA  )1()( =(1-t)(1,2)+t(4,5)=(1+3t,2+3t) 要使 P 点在 x 轴上,须 y=2+3t=0 t= - 3 2 要使 P 点在 y 轴上,须 x=1+3t=0 t= - 3 1 要使 P 点在第二象限,须      032 031 ty tx t∈(- 3 1,3 2  ) (2)要使 OABP 是平行四边形 应使 OPOAOB  即(4,5)=(1,2)+(1+3t,2+3t)              3 1 3 2 345 324 t t t t ∴t∈Ф △ ABP 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例 9.分别以 CD、AD 两边所在直线为 x,y 轴,以正方形边长为单位长建立直角坐标系,则 D(0,0) C(1,0) A(0,1) B(1,1) 设 E(m,n) 则 )1,1(  nmBE )1,1( AC ),1( nmCE  1 1 1 1//   nmACBE 2)1( 22  nmACCE 解得                 2 31 2 33 2 31 2 33 n m n m 或 设 F(f ,-1) 则 )1,1(  fCF CECF与 共线 故 11 1 n f m   ∴f= 13  或— 13  )2 31,2 33()2 13,2 33(  或AE )0,13()0,13(  或AF ∵ 222 22 )13(]4 1)2 3[()13(2 13 2 33              222 22 )31(]4 1)2 3[()31(2 31 2 33              ∴ AFAE  即 AE=AF 例 10.由已知 3 1DB AD 即 4 3BA BD 设 E 分 BC 为 则有 2 1 4 3  3 2 设 E(x,y)                    5 6 3 21 )3(3 20 5 2 3 21 53 24 y x ∴ )5 6,5 2( 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