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州一模理科数学(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广州一模理科数学(解析版)

201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 2{ | 2 0}, { | 2 1}xA x x x B x     ,则( ) A. A B   B. RA B  C. B A D. A B 1.答案:D 解析: 2{ | 2 0} { | 0 2}, { | 2 1} { | 0}xA x x x x x B x x x          ,所以 A B . 2.已知 a 为实数,若复数( i)(1 2i)a   为实数,则 a ( ) A.2 B. 1 2 C. 1 2 D. 2 2.答案:B 解析:( i)(1 2i) 2 (1 2 )ia a a      为实数,所以1 2 0a  ,解得 1 2a  . 3.已知双曲线 2 2 2: 1yC x b  的一条渐近线过圆 2 2: ( 2) ( 4) 1P x y    的圆心,则C 的离心率为 ( ) A. 5 2 B. 3 2 C. 5 D.3 3.答案:C 解析:圆心 (2, 4)P  ,渐近线 y bx  过点 (2, 4)P  ,所以 2b  ,又 1a  ,所以 2 2 5c a b   , C 的离心率为 5ce a  . 4.刘徽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在其撰写的《九章算术注》中 首创“割圆术”.所围“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 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如图所示,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 中心为圆心O ,圆O 的半径为 2,现随机向圆O 内投放 a 粒豆子, 其中有b 粒豆子落在正十二边形内( , , )Na b b a  , 则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 A. b a B. a b C. 3a b D. 3b a 4.答案:C 解析: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 112 2 2sin 30 122     ,圆的面积为 22 4   ,则根据题意可得: 12 4 b a , 3 a b . 2 O 5.若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1,点 M 满足 2CM CB CA     ,则 MA MB    ( ) A. 3 B.2 C. 2 3 D.3 5.答案:D 解析:          2 2 2MA MB CA CM CB CM CA CB CA CA CA C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 32        . 6.设 nS 是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若 m 为大于 1 的正整数,且 2 1 1 1m m ma a a    , 2 1 11mS   ,则 m  ( ) A.11 B.10 C.6 D.5 6.答案:C 解析: 1 1 2m m ma a a   ,由 2 1 1 1m m ma a a    ,得 22 1m ma a  ,解得 1ma  , 所以 2 1 (2 1) 2 1 11m mS m a m      ,解得 6m  . 7.如图,一高为 H 且装满水的鱼缸,其底部装有一排水小孔,当小孔 打开时,水从孔中匀速流出,水流完所用时间为T ,若鱼缸水深为 h 时, 水流出所用时间为t ,则函数 ( )h f t 的图象大致是( ) 7.答案:B 解析:水深 h 随时间增加逐渐递减,排除 C,D,根据鱼缸的形状,水深 h 变化的速率在开始和结尾时较 快,在中间较慢,故选 B. 8. 3 5(2 )( )x x a 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为 32,则该展开式中 4x 的系数是( ) A.5 B.10 C.15 D.20 8.答案:A 解析:令 1x  ,得各项系数和为 5(1 ) 32a  ,解得 1a  ,则 3 5(2 )( 1)x x  展开式中含 4x 的项为 1 4 1 3 4 1 4 4 5 52 1 1 5C x x C x x     ,即展开式中 4x 的系数是 5. 9.已知函数 ( ) cos( ) ( 0,0 )    ≤ ≤f x x   是奇函数,且在 ,4 3      上单调递减,则 的最大 值是( ) A. 1 2 B. 2 3 C. 3 2 D.2 9.答案:C 解析: ( )f x 过原点且在原点处单调递减,又因为0  ≤ ≤ ,所以 2   , ( ) cos sin2  f x x x       ,又 ( )f x 在 ,4 3      上单调递减,所以 3 2   ≤ ,解得 3 2 ≤ .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俯视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 表面积为( ) A.13 2  B.7 C.15 2  D.8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10.答案:B 解析:该几何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一个四分之一球体,右边是一个圆柱体,其表面积 2 2 2 21 1 14 1 1 1 2 1 2 1 74 2 2     S                . 11.已知以 F 为焦点的抛物线 2: 4C y x 上的两点 ,A B 满足 1 33 ≤ ≤AF FB        ,则弦 AB 的中点 到C 的准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A.2 B. 8 3 C.10 3 D.4 11.答案:B 解析: , ,A F B 三点共线,设 AB 中点为 M ,过 , ,A B M 三点分别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1 1 1, ,A B M , 则 1MM 为梯形 1 1AA B B 的中位线,所以    1 1 1 1 1 1 2 2 2MM AA BB AF BF AB     , 设 AFx  ,则 2 2,1 cos 1 cos AF BF   ,由 AF FB   ,得 2 2 1 cos 1 cos     , 得: 1cos 1     ,所以 2 2 22 2 2 2 4 4 4 4( 1) 2 1 sin 1 cos ( 1) ( 1)11 1          AB              12     ,设 1 1( ) 2 , ,33f x x xx        ,则 2 2 1 ( 1)( 1)( ) 1 x xf x x x      ,则当 1 ,13x     时, ( ) 0, ( )f x f x  单调递减,当 (1,3)x 时, ( ) 0, ( )f x f x  单调递增,又因为 1 16(3)3 3f f      , 所以 AB 的最大值为16 3 ,又 1 1 2MM AB ,所以 1MM 的最大值为 8 3 . 4 3 2 1 1 2 2 2 4 M1 M B1 A1 B O F A 12.若函数 2 1, 1( ) ln( ), 1≤ x xf x x x a x       的图象上存在关于直线 1x  对称的不同两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是( ) A. 2( 1, )e   B. 2( 1, )e   C. 2( , 1)e  D. 2( , 1)e  12.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 1x  时,函数 2 1xy x  与函数 ln(2 )y x a   有交点, 设 2 1 1( ) ln(2 ) ln(2 ) ( 1)xh x x a x x a xx x           ,显然 ( )h x 为单调递增函数,要使得方程 ( ) 0h x  在 (1, ) 上有解,则 (1) 2 ln(1 ) 0h a    ,解得 2 1a e  .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设 nS 是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若 3 63, 27S S  ,则 1a  . 13.答案: 3 7 解析:设{ }na 的公比为 q ,则 3 3 6 3 (1 ) 3(1 ) 27S S q q     ,解得 2q  ,所以 3 1 2 3 17 3S a a a a     解得 1 3 7a  . 14.若函数 3( )f x ax x  的图象在点(1, (1))f 处的切线过点(2,4) ,则 a  . 14.答案:2 解析: 2 3(1) 3, ( ) , (1) 3f a f x a f ax         ,所以函数图象在点 (1, (1))f 处的切线方程为 ( 3)( 1) 3y a x a     ,将点(2,4) 代入,得: 2 4a  ,所以 2a  . 15.已知关于 ,x y 的不等式组 2 1 0 2 0 ≥0 ≤ ≥ x y x m y 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 0 0( , )P x y ,满足 0 02 2x y 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15.答案: 4, 3    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 2 1 2 0 x y y     ≥0 ≥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并作出直线 2 2x y  ,与直线 2 1 0x y   交于点 A ,则 4 5,3 3A     ,有 0x m ≤ ,得 x m≤ ,由题意可知 4 3m ≥ , 所以 4 3m≤ . x y O A 2 1 0x y  2 2 0x y   2 0y   16.已知直四棱柱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都是 1, 1 1 1 1 160 , ,ABC AC BD O AC B D O      , 点 H 在线段 1OB 上, 13OH HB ,点 M 是线段 BD 上的动点,则三棱锥 1 1M C O H 的体积的最小值 为 . 16.答案: 3 48 解析:如图,当点 M 到平面 1 1C O H 的距离最小时,三棱锥 1 1M C O H 的体积取到最小值,分析可知, 当点 M 位于点 B 时,到平面 1 1C O H 的距离最小,此时,设 1 1OB O B D ,由 13OH HB ,可知 H 为 1B D 的中点,所以 1 1 1 1 1 3 1 3 2 2 2 2 8O BH O BBS S    △ △ ,易证得 1 1O C  平面 1 1BB D D , 所以 1 1 1 1 1 1 1 1 1 3 1 3 3 3 8 2 48M C O H C O BH O BHV V S O C        △ . A B C D A1 B1 C1 D1 O1 O H D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 ABC△ 的内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 ,a b c ,已知 cos (3 )cosc B a b C  . (1)求sinC 的值; (2)若 2 6c  , 2b a  ,求 ABC△ 的面积. 17.解析:(1)解法 1:因为 cos (3 )cosc B a b C  , 由正弦定理得:sin cos (3sin sin )cosC B A B C  ,…………………………………………1 分 则sin cos sin cos 3sin cosC B B C A C  ,所以sin( ) 3sin cosB C A C  ,………………2 分 由于 A B C    ,得sin( ) sin( ) sinB C A A    ,则sin 3sin cosA A C .…………3 分 因为0 , sin 0A A   ,所以 1cos 3C  .………………………………………………………4 分 因为0 C   ,所以 2 2 2sin 1 cos 3C C   .………………………………………………6 分 解法 2:因为 cos (3 )cosc B a b C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 2 (3 )2 2 a c b a b cc a bac ab        ,……………………………………………1 分 化简得 2 2 2 2 3a b c ab   ,……………………………………………………………………………2 分 所以 2 2 2 2 13cos 2 2 3 aba b cC ab ab     .………………………………………………………………4 分 因为0 C   ,所以 2 2 2sin 1 cos 3C C   .………………………………………………6 分 (2)解法 1: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cosc a b ab C   ,…………………………………………7 分 因为 12 6,cos 3c C  ,所以 2 2 2 243a b ab   .………………………………………………8 分 即 2 4( ) 243a b ab   . ……………………………………………9 分 因为 2b a  ,所以 15ab  .…………………………………………………………………………10 分 所以 ABC△ 的面积 1 1 2 2sin 15 5 22 2 3S ab C     .…………………………………………12 分 解法 2: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cosc a b ab C   ,……………………………………………………7 分 因为 12 6,cos 3c C  ,所以 2 2 2 243a b ab   .………………………………………………8 分 又 2b a  ,解得 3, 5a b  .…………………………………………………………………………10 分 所以 ABC△ 的面积 1 1 2 2sin 15 5 22 2 3S ab C     .…………………………………………12 分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三棱锥 A BCD 中, ABC△ 是等边三角形, 90BAD BCD     ,点 P 是 AC 的中点,连 接 ,BP DP . (1)证明:平面 ACD  平面 BDP ; (2)若 6BD  ,且二面角 A BD C  为120 ,求直线 AD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A B C P D 18.(1)证明:因为 ABC△ 是等边三角形, 90BAD BCD     , 所以 Rt RtABD BCD△ ≌ △ ,可得 AD CD .………………………………………………………1 分 因为点 P 是 AC 的中点,则 ,PD AC PB AC  ,……………………………………………………2 分 因为 ,PD PB P PD  平面 PBD , PB  平面 PBD ,所以 AC  平面 PBD .………………3 分 所以平面 ACD  平面 PBD .…………………………………………………………………………4 分 (2)解法 1:作CE BD ,垂足为 E ,连接 AE .因为 Rt RtABD BCD△ ≌ △ ,所以 AE BD , AE CE , AEC 为二面角 A BD C  的平面角.………………………………………………5 分 由已知二面角 A BD C  为120 ,故 120AEC   .……………………………………………6 分 在等腰 AE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3AC AE ,………………………………………………7 分 因为 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 AC AB .所以 3AB AE . 在 Rt ABD△ 中,由 1 1 2 2AE BD AB AD   ,得 3BD AD ,因为 6BD  ,所以 2AD  . 又 2 2 2BD AB AD  ,得 2AB  .则 2 3 6,3 3AE ED  .………………………………8 分 由上述可知 BD  平面 AEC ,则平面 AEC  平面 BCD . 过点 A 作 AO CE ,垂足为O ,则 AO  平面 BCD .…………………………………………9 分 连接OD ,则 ADO 为直线 AD 与平面 BCD 所成角.………………………………………………10 分 在 Rt AEO△ 中, 60AEO   ,所以 3 12AO AE  ,……………………………………………11 分 2sin 2 AOADO AD   .所以直线 AD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2 .……………………12 分 A B C P DE A B C P DE O x y z 解法 2:作CE BD ,垂足为 E ,连结 AE .因为 Rt RtABD BCD△ ≌ △ ,所以 AE BD , AE CE , AEC 为二面角 A BD C  的平面角.………………………………………………5 分 由已知二面角 A BD C  为120 ,故 120AEC   .……………………………………………6 分 在等腰 AE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3AC AE ,………………………………………………7 分 因为 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 AC AB .所以 3AB AE . 在 Rt ABD△ 中,由 1 1 2 2AE BD AB AD   ,得 3BD AD ,因为 6BD  ,所以 2AD  . 又 2 2 2BD AB AD  ,得 2AB  .则 2 3 6,3 3AE ED  .………………………………8 分 如图所示,以 E 为原点,以向量 ,EC ED   方向分别为 x 轴, y 轴的正方向,与向量 ,EC ED   都垂直的方向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E xyz ,则 6 30, ,0 , ,0,13 3D A             , 向量 3 6, , 13 3AD        ,平面 BCD 的法向量为 (0,0,1)m   ,……………………………………9 分 设直线 AD 与平面 BCD 所成角为 , 则 1 2cos , 22 1 m ADm AD m AD            ,…………………………………………………………10 分 2sin cos , 2m AD     .…………………………………………………………………………11 分 所以直线 AD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2 .……………………………………………………12 分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商场以分期付款方式销售某种商品,根据以往资料统计,顾客购买该商品选择分期付款的期数 的分布 列为:  2 3 4 P 0.4 a b 其中0 1a  , 0 1b  . (1)求购买该商品的 3 位顾客中,恰有 2 位选择分 2 期付款的概率; (2)商场销售一件商品,若顾客选择分 2 期付款,则商场获得的利润为 200 元;若顾客选择分 3 期付款, 则商场获得的,则商场获得的利润为 250 元;若顾客选择分 4 期付款,则商场获得的利润为 300 元.商场 销售两件该商品获得的利润记为 X(单位:元). (i)求 X 的分布列; (2)若 ( 500) 0.8≤ ≥P X ,求 X 的数学期望 EX 的最大值. 19.(1)解:设购买该商品的 3 位顾客中,选择分 2 期付款的人数为 ,依题意,得 (3, 0.4)B~ , ……………………………………………………………………………………………………………1 分 则 2 2 3( 2) 0.4 (1 0.4) 0.288P C       .………………………………………………………2 分 故购买该商品的 3 位顾客中,恰有 2 位选择分 2 期付款的概率为 0.288. (2)解:(i)依题意,X 的取值分别为 400,450,500,550,600.…………………………3 分 2 2 2 ( 400) 0.4 0.4 0.16, ( 450) 2 0.4 0.8 , ( 500) 2 0.4 0.8 , ( 550) 2 , ( 600) P X P X a a P X b a b a P X ab P X b                   ……………………5 分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400 450 500 550 600 P 0.16 0.8a 20.8b a 2ab 2b ………………………………………………………………………………………………………6 分 (ii) 2( 500) ( 400) ( 450) ( 500) 0.16 0.8( )P X P X P X P X a b a         ≤ ……7 分 根据题意知0.4 1a b   ,得 0.6a b  ,得 0.6b a  , 由 ( 500) 0.8P X ≤ ≥ ,得: 20.16 0.48 0.8a  ≥ , 解得 0.4a≥ 或 0.4a ≤ ,又 0a  ,则 0.4a≥ .……………………………………………………8 分 又 0b  ,得0.6 0a  ,解得 0.6a  ,所以 [0.4,0.6)a .……………………………………9 分 2 2400 0.16 450 0.8 500 (0.8 ) 1100 600EX a b a ab b         ………………………………10 分 52 100a  .………………………………………………………………………………………………11 分 当 0.4a  时, EX 的最大值为 480.所以 X 的数学期望 EX 的最大值为 480.……………………12 分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的两个焦点和两个顶点在圆 2 2: 1O x y  上.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点 F 是C 的左焦点,过点 ( ,0) ( 1)≥P m m 作圆O 的切线l ,l 交C 于 ,A B 两点,求 ABF△ 的面 积的最大值. 20.解析:(1)由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可知C 的焦点在 x 轴上,因为圆O 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的 坐标分别为( 1,0), (1,0) ,与 y 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为(0,1), (0, 1) , 根据题意,可得 1b c  ,……………………………………………………………………………………1 分 故 2 2 2 2a b c   .……………………………………………………………………………………………2 分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2 x y  . ………………………………………………………………………3 分 (2)解法 1:因为点 F 是C 的左焦点,则 ( 1,0)F  . ①当 1m  时,圆O 的切线l 的方程为 1x  ,此时, ,A B 的坐标为 2 21, , 1,2 2              , 则 2AB  ,………………………………………………………………………………………………4 分 点 F 到l 的距离为 2d  ,所以 ABF△ 的面积为 1 22S AB d    .………………………………5 分 ②当 1m  时,设圆O 的切线l 的方程为 ( ) ( 0)y k x m k   ,即 0kx y km   , 因为l 是圆O 的切线,则 2 1 1 km k   ,即 2 2 21k m k  .……………………………………………6 分 设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由 2 2 ( ) 12 y k x m x y     ,消去 y 得 2 2 2 2 2(1 2 ) 4 2( 1) 0k x k mx k m     , 2 2 2 2 2 2(4 ) 8(1 2 )( 1) 8 0k m k k m k       ,则 2 2 2 1 2 1 22 2 4 2( 1),1 2 1 2 k m k mx x x xk k     …………7 分 故 22 2 2 2 2 2 1 2 1 2 2 2 2 4 8( 1) 2 21 ( ) 4 (1 ) 1 2 1 2 1 k m k m mAB k x x x x k k k m                    ………8 分 点 F 到l 的距离为 2 2 ( 1) 1 1 1 k km k m md mk k         .…………………………………………9 分 故 ABF△ 的面积为 2 2 1 1 2 2 1 2( 1) 2 2 1 1 m m mS AB d m m m          .…………………………10 分 令 2 2( 1)( ) ( 1)1 mf m mm   ,则 2 2 2 2 2 2 2( 1) 2 2( 1) 2( 2 1)( ) ( 1) ( 1) m m m m mf m m m          , 当 1m  时, ( ) 0f m  ,故 ( ) (1) 2f m f  ,即 ABF△ 的面积 2S  .…………………11 分 由①②可知, ABF△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2 .……………………………………………………12 分 解法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x ty m  ,由l 于圆C 相切得 2 1 1 m t   , 即 2 2 1m t  ,设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 由 2 2 12 x ty m x y     ,消去 x 得 2 2 2( 2) 2 2 0t y tmy m     ,…………………………………………5 分 因为 2 2 2(2 ) 4( 2)( 2) 8 0tm t m       ,…………………………………………………………6 分 则 2 1 2 1 22 2 2 2,2 2 tm my y y yt t      .…………………………………………………………7 分 所以 ABF△ 的面积为 1 2 1 2S PF y y   ………………………………………………8 分 2 1 2 1 2 1 ( 1) ( ) 42 m y y y y    …………………………………………………9 分 2 2 2 2 2 1 2 4( 2) 2( 1)( 1)2 2 2 1 tm m mm t t m            .…………………………………………10 分 以下同解法 1.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2 2( ) , Rxf x e ax a   . (1)若 ( )f x 在 (0, ) 上单调递增,求 a 的取值范围; (2)若 ( )f x 在 (0, ) 上存在极大值 M ,证明: 4 aM  . 21.(1)解法 1:因为 2 2( ) xf x e ax  ,所以 2( ) 2 2xf x e ax   .………………………………1 分 因为 ( )f x 在 (0, ) 上单调递增,所以 ( ) 0f x ≥ 在 (0, ) 上都成立, 即 2xea x ≤ 在(0, ) 上都成立.………………………………………………………………………2 分 设 2 ( ) xeg x x ,则 2 2 2 2 2 2 (2 1)( ) x x xxe e x eg x x x     . 当 10 2x  时, ( ) 0, ( )g x g x  在 10, 2      上单调递减; 当 1 2x  时, ( ) 0, ( )g x g x  在 1 ,2     上单调递增. 故当 1 2x  时, ( )g x 取得最小值,其值为 1 22g e     .…………………………………………3 分 所以 2a e≤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 ,2 ]e .……………………………………………………4 分 解法 2:当 0a ≤ 时,函数 2 2( ) xf x e ax  在(0, ) 上单调递增;………………………………1 分 当 0a  时, 2( ) 2 2xf x e ax   ,令 2( ) 2 2xh x e ax  ,则 2( ) 4 2xh x e a   , ①若 2a ≤ ,则 0x  时, ( ) 4 2 0h x a   ≥ ,则 ( )h x 在 (0, ) 上单调递增. 此时, ( ) (0) 2 0h x h   ,即 ( ) 0f x  ,则 ( )f x 在(0, ) 上单调递增;……………………2 分 ②若 2a  ,令 ( ) 4 2 0h x a    ,得 1 ln2 2 ax  , 当 10 ln2 2 ax  时, ( ) 0, ( )h x h x  在 10, ln2 2 a     上单调递减; 当 1 ln2 2 ax  时, ( ) 0h x  , ( )h x 在 1 ln ,2 2 a    上单调递增; 则 1 ln2 2 ax  时,  ln 2 min( ) 2 ln ln2 2 a a ah x e a a a    . 当 ln 02 aa a ≥ ,即 2a e≤ 时, ( ) 0h x ≥ ,即 ( ) 0f x ≥ , 则 ( )f x 在(0, ) 上单调递增.故 2 2a e ≤ .………………………………………………3 分 综上所述,所求 a 的取值范围为( ,2 ]e .………………………………………………………………4 分 (2)证明:由(1)知,当 2a e≤ 时, ( )f x 在(0, ) 上单调递增,则不存在极大值;……………5 分 当 2a e 时, 1 1 1ln , ln ln2 2 2 2 2 a aa  , 由(1)知函数 ( )f x 在 10, ln2 2 a     上单调递减,在 1 ln ,2 2 a    上单调递增. 又 1(0) 2 0, 2 02f f e a         , …………………………………………………………6 分 2ln(ln ) 2 2 ln 2 ( ln ) 0af a e a a a a a      (易证 ln 0a a  ). 故存在 1 10, 2x     ,使得 12 1 1( ) 2 2 0xf x e ax    ,…………………………………………7 分 存在 2 1 ,ln2x a    ,使得 2( ) 0f x  .…………………………………………………………8 分 则 1(0, )x x 时, ( ) 0f x  ; 1 2( , )x x x 时, ( ) 0f x  , 2( , )x x  时, ( ) 0f x  . 故 ( )f x 在 1(0, )x 上单调递减,在 1 2( , )x x 上单调递减,在 2( , )x  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 1x x 时, ( )f x 取得极大值,即 12 2 1 xM e ax  .………………………………………………9 分 由 1 10 2x  ,得 1 1 11 0, 1x x x    ,由 12 12 2 0xe ax  ,得 12 1 xe ax , 故 12 2 2 1 1 1 xM e ax ax ax    …………………………………………………………………………10 分 2 1 1 1 1 1(1 ) 2 4 x x aax x a         ………………………………………………………………………11 分 所以 4 aM  .………………………………………………………………………………………………12 分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 10 分)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1C 的参数方程为 2 cos sin x t y t  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2C 的极坐标方程为 1(sin cos ) ( )2 R  a a   . (1)写出曲线 1C 的普通方程和直线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 2C 与曲线 1C 有两个不同交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22.解析:(1)曲线 1C 的普通方程为 21 ( 1 1)y x x   ≤ ≤ ,………………………………3 分 把 cos , sinx y     代入 1(sin cos ) 2a    ,得直线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1 2y ax  , 即 1 02ax y   .……………………………………………………………………………………5 分 (2)解法 1:由直线 2 1: 02C ax y   ,知直线 2C 恒过点 10, 2M      .…………………………6 分 由 21 ( 1 1)y x x   ≤ ≤ ,当 0y  时,得 1x   ,所以曲线 1C 过点 ( 1,0), (1,0)P Q .……7 分 则直线 MP 的斜率为 1 10 12 1 0 2k     ,………………………………………………………………8 分 直线 MQ 的斜率为 2 10 12 1 0 2k     .………………………………………………………………9 分 因为直线 2C 的斜率为 a ,且直线 2C 与曲线 1C 有两个不同交点,所以 2 1k a k≤ ≤ ,即 1 1 2 2a ≤ ≤ .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 1 1,2 2     .……………………………………………………………………10 分 M P O Q 解法 2:由 21 ( 1 1) 1 02 y x x ax y        ≤ ≤ ,消去 y 得 2 1 02x ax   , 依题意,得 2 1 02x ax   在[ 1,1] 上有两个不相等实根.……………………………………6 分 设 2 1( ) 2f x x ax   ,则 2 2 0 1 12 1( 1) 02 1(1) 02 a a f a f a                 ≥ ≥ ,…………………………………………9 分 解得 1 1 2 2a ≤ ≤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 1 1,2 2     .……………………………………10 分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函数 ( ) 2 1f x x a x    . (1)当 1a  时,求不等式 ( ) 0f x  的解集; (2)若 0a  ,不等式 ( ) 1f x  对 Rx 都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23.解析:(1)解法 1:当 1a  时, ( ) 0f x  ,即 1 2 1 0x x    ,………………………………1 分 得 1 2 1x x   ,……………………………………………………………………………………………2 分 两边平方,得: 2 2( 1) (2 1)x x   ,……………………………………………………………………3 分 得3 ( 2) 0x x   ,解得0 2x  . …………………………………………………………………4 分 所以不等式 ( ) 0f x  的解集为{ | 0 2}x x  .………………………………………………………5 分 解法 2:当 1a  时, ( ) 0f x  ,即 1 2 1 0x x    ,………………………………1 分 ①当 1x ≤ 时,得 ( 1) (1 2 ) 0x x     ,解得 2x  ,故 x 无解;………………………………2 分 ②当 11 2x   时,得( 1) (1 2 ) 0x x    ,即得 0x  ,故 10 2x  ;……………………3 分 ③当 1 2x≥ 时,得( 1) (2 1) 0x x    ,解得 2x  ,故 1 22 x ≤ ;…………………………4 分 综上所述,不等式 ( ) 0f x  的解集为{ | 0 2}x x  .………………………………………………5 分 (2)解法 1:由于 0a  ,则 1, , 1( ) 3 1, ,2 11, 2 x a x a f x x a a x x a x                ≤ ≤ ……………………………………7 分 由于函数 ( )f x 在 1, 2     上单调递增,在 1 ,2    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 1 2x  时, ( )f x 取得最大值,其值为 1 1 2 2f a      .………………………………8 分 若 ( ) 1f x  对 Rx 都成立,则 1 12a   ,即 1 2a  .………………………………………………9 分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 10, 2      .…………………………………………………………………………10 分 解法 2: 1 1( ) 2 1 2 2f x x a x x a x x          ………………………………………………6 分 1 1 2 2x a x x    ≤ ……………………………………………………………………………………7 分 1 1 1 2 2 2a x a    ≤ .………………………………………………………………………………8 分 若 ( ) 1f x  对 Rx 都成立,则 1 12a   ,由于 0a  ,上面不等式解得 10 2a  .……………9 分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 10, 2      .…………………………………………………………………………10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