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B版必修第四册教师用书: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B版必修第四册教师用书:11

www.ks5u.com ‎11.4.2 平面与平面垂直 ‎[课程目标] 1.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能确认图形中的已知角是否为二面角的平面角;2.理解并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3.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熟练应用; 4.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熟练应用.‎ 知识点一  二面角 ‎[填一填]‎ ‎1.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称为一个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称为二面角,这条直线称为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称为二面角的面.‎ ‎2.表示:以AB为棱,α和β为半平面的二面角,通常记作二面角αABβ.如果C和D分别是半平面α和β内的点,那么这个二面角也可记作CABD.‎ ‎3.在二面角αlβ的棱上任取一点O,以O为垂足,分别在半平面α和β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OA和OB,则射线OA和OB所成的角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来度量,即二面角大小等于它的平面角大小.特别地,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称为直二面角.‎ ‎[答一答]‎ ‎1.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方法1:(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如下图:‎ 方法2:(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产生交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 注意:①在平面角的定义中,平面角的两边必须有共同的顶点且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平面角的两边必须都与棱垂直.‎ ‎②“特殊”两字的作用,在于平面角的大小易于求出.‎ 知识点二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填一填]‎ ‎1.如果两个平面α与β所成角的大小为90°,则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作α⊥β.‎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答一答]‎ ‎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条件有几个,减少一个条件定理是否还成立?‎ 提示:判定定理有两个条件,若去掉一个条件,则定理不一定成立.‎ ‎3.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若α⊥β,l⊥α,在β内作a与α,β的交线垂直,则a⊥α,∴a∥l.∴l∥β或l⊂β,即直线l与平面β平行或在平面β内.‎ 类型一  有关概念和定理的判断 ‎[例1] 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填序号).‎ ‎(1)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2)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第三边;‎ ‎(3)过点A垂直于直线a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垂直于a 的平面内;‎ ‎(4)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 ‎[解析] 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外乎有两种①平行,②异面,因此(1)错.‎ 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三角形所在的平面,由线面垂直定义逆用,则该直线必垂直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所以(2)对.‎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根据第①个命题知:过点A垂直于直线a的平面唯一,因此,过点A且与直线a垂直的直线都在过点A且与直线a垂直的平面内,所以(3)对.‎ 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设为a,b,c且a,b,c共点于O,∵a⊥b,a⊥c,b∩c=O,且b,c确定一平面,设为α,则a⊥α.同理可知b垂直于由a,c确定的平面,c垂直于由a,b确定的平面.所以(4)对.‎ ‎[答案] (2)(3)(4)‎ 处理此类问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概念及定理所具备的条件,只有具备相应条件,才能得到相应结论.‎ ‎[变式训练1] 若l,m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γ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D )‎ A.若l∥α,m∥α,l⊂β,m⊂β,则α∥β B.若α⊥β,l⊂α,则l⊥β C.若α⊥β,β⊥γ,则α⊥γ D.若l⊥α,l∥β,则α⊥β 解析:A中未说明l,m相交,只有直线l,m相交时,才能得到α∥β;B中l可能在β 内或与其相交、平行,故B不正确;C中平面的垂直关系不具有传递性,α与γ可能斜交、平行;D中若l∥β,则在β内能找到一条直线l′使l′∥l,而l⊥α,则有l′⊥α,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α⊥β.‎ 类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例2] 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AC,AB⊥P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 ‎(1)求证:CE∥平面PAD;‎ ‎(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 ‎[证明] ‎ ‎(1)如图,连接CF.因为F为AB的中点,所以AF=AB.又CD=AB,所以AF=CD.‎ 又AF∥CD,所以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F∥AD.‎ 又CF⊄平面PAD,所以CF∥平面PAD.‎ 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 又EF⊄平面PAD,所以EF∥平面PAD.‎ 因为CF∩EF=F,故平面CEF∥平面PAD.‎ 又CE⊂平面CEF,所以CE∥平面PAD.‎ ‎(2)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 又AB⊥PA,所以AB⊥EF.同理可证AB⊥FG.‎ 又EF∩FG=F,EF⊂平面EFG,FG⊂平面EFG,‎ 因此AB⊥平面EFG.‎ 又M,N分别为PD,PC的中点,所以MN∥CD.‎ 又AB∥CD,所以MN∥AB.因此MN⊥平面EFG.‎ 又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 本题通过空间几何体中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等.本题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已知PA⊥⊙O所在的平面,AB是⊙O的直径,C是⊙O上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证明:由于AB是⊙O的直径,∴AC⊥BC.‎ 又由于PA⊥⊙O所在的平面,BC在⊙O所在的平面内,‎ ‎∴PA⊥BC(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PA∩AC=A,∴BC⊥平面PAC(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又BC⊂平面PBC,‎ ‎∴平面PAC⊥平面PBC(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类型三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例3]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平面PAB⊥平面PBC.‎ 求证:BC⊥AB.‎ ‎[证明] 如图,在平面PAB内,‎ 作AD⊥PB于点D.‎ ‎∵平面PAB⊥平面PBC,‎ 且平面PAB∩平面PBC=PB,‎ AD⊂平面PAB,‎ ‎∴AD⊥平面PBC,‎ 又BC⊂平面PBC,∴AD⊥BC.‎ 又∵PA⊥平面ABC,BC⊂平面ABC,∴PA⊥BC,‎ 又∵PA∩AD=A,∴BC⊥平面PAB.‎ 又AB⊂平面PAB,∴BC⊥AB.‎ 证明线面垂直,一种方法是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本题已知面面垂直,故可考虑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两个平面垂直;(2)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3)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 ‎[变式训练3]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点E、F分别是棱PC和PD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PAB;‎ ‎(2)若AP=AD,且平面PAD⊥平面ABCD,证明AF⊥平面PCD.‎ 证明:(1)因为点E、F分别是棱PC和PD的中点,所以EF∥CD,又在矩形ABCD中,AB∥CD,所以EF∥AB,‎ 又AB⊂面PAB,EF⊄面PAB,所以EF∥平面PAB.‎ ‎(2)在矩形ABCD中,AD⊥C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 所以CD⊥平面PAD,所以AF⊂平面PAD,所以CD⊥AF,①‎ 因为PA=AD且F是PD的中点,所以AF⊥PD,②‎ 由①②及PD⊂平面PCD,CD⊂平面PCD,PD∩CD=D,所以AF⊥平面PCD.‎ 类型四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例4] 如图,在△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λ(0<λ<1).‎ ‎(1)求证:无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2)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平面BEF⊥平面ACD.‎ ‎[解] (1)证明:∵AB⊥平面BCD,CD⊂平面BCD,‎ ‎∴AB⊥CD.‎ ‎∵CD⊥BC,AB∩BC=B,∴CD⊥平面ABC.‎ 又∵==λ(0<λ<1),‎ ‎∴无论λ为何值,恒有EF∥CD,∴EF⊥平面ABC.‎ 又∵EF⊂平面BEF,‎ ‎∴无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2)假设存在λ,使得平面BEF⊥平面ACD.‎ ‎∵平面BEF∩平面ACD=EF,AC⊥EF,BE⊂平面BEF,‎ ‎∴AC⊥平面BEF,∴BE⊥AC.‎ ‎∵BC=CD=1,∠BCD=∠ABD=90°,∠ADB=60°,‎ ‎∴BD=,∴AB=tan60°=,‎ ‎∴AC==,‎ 由Rt△AEB∽Rt△ABC,得AB2=AE·AC,∴AE=,‎ ‎∴λ==.‎ 故当λ=时,平面BEF⊥平面ACD.‎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1)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解答此类问题,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给出证明.‎ (2)探索结论,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的结论是什么.解答此类问题,常从条件出发,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对于探索的结论是否存在问题.求解时,常假设结论存在,再寻找与条件相容还是矛盾的结论.‎ ‎[变式训练4]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DAB=60°,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求证:AD⊥PB;‎ ‎(2)若E为BC边上的中点,能否在棱PC上找到一点F,使平面DEF⊥平面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证明:设G为AD的中点,连接PG,BG,BD,如图.‎ 因为△PAD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PG⊥AD.‎ 在菱形ABCD中,∠DAB=60°,‎ 所以△ABD为等边三角形,‎ 又因为G为AD的中点,所以BG⊥AD.‎ 又因为BG∩PG=G,BG,PG⊂平面PGB,‎ 所以AD⊥平面PGB.‎ 因为PB⊂平面PGB,所以AD⊥PB.‎ ‎(2)当F为PC的中点时,满足平面DEF⊥平面ABCD.‎ 证明:如图,设F为PC的中点,则在△PBC中,EF∥PB.‎ 在菱形ABCD中,GB∥DE,而PB∩GB=B,EF∩DE=E,PB,GB⊂平面PGB,EF,DE⊂平面DEF,‎ 所以平面DEF∥平面PGB,由(1)得,PG⊥AD,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G⊂平面PAD,所以PG⊥平面ABCD,而PG⊂平面PGB,‎ 所以平面PGB⊥平面ABCD,‎ 所以平面DEF⊥平面ABCD.‎ 类型五  二面角问题 ‎[例5] 已知Rt△ABC,斜边BC⊂平面α,点A∉α,AO⊥α,O为垂足,∠ABO=30°,∠ACO=45°,求二面角ABCO的大小.‎ ‎[分析] 选特殊点O,作OD⊥BC,连接AD.若AD⊥BC,则∠ADO即为二面角ABCO的平面角,所以只需证明AD⊥BC即可.‎ ‎[解] ‎ 如图,在平面α内,过点O作OD⊥BC,垂足为点D,连接AD.设OC=a.‎ ‎∵AO⊥α,BC⊂α,∴AO⊥BC.‎ 又∵AO∩OD=O,∴BC⊥平面AOD.‎ 而AD⊂平面AOD,∴AD⊥BC,‎ ‎∴∠ADO是二面角ABCO的平面角.‎ 由AO⊥α,OB⊂α,OC⊂α,知AO⊥OB,AO⊥OC.‎ 又∠ABO=30°,∠ACO=45°,OC=a,‎ ‎∴AO=a,AC=a,AB=‎2a.‎ 在Rt△ABC中,∠BAC=90°,‎ ‎∴BC==a,‎ ‎∴AD===a.‎ 在Rt△AOD中,sin∠ADO===,‎ ‎∴∠ADO=60°,即二面角ABCO的大小是60°.‎ 求二面角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或作出) 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再把平面角放到三角形中求解.一般采取垂线法来作平面角,即过二面角的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另一平面的垂线,再过垂足作棱的垂线,利用线面垂直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这种方法通用于求二面角的所有题目,其步骤可简写为“一找、二证、三求”.‎ ‎[变式训练5] 如图,在四面体SABC中,若△BAC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且SA⊥底面ABC,AS=a,求二面角ABCS的大小.‎ 解:设D是BC的中点,连接AD,SD.‎ 由△ABC是等边三角形知AD⊥BC.‎ ⇒BC⊥平面SAD,‎ ⇒SD⊥BC.‎ ‎∴∠ADS是二面角ABCS的平面角.‎ 在Rt△SAD中,tan∠ADS===,‎ ‎∴∠ADS=30°.‎ 即所求二面角ABCS的大小为30°.‎ ‎1.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 D )‎ A.0个 B.1个 C.无数个 D.1个或无数个 解析:两点连线垂直于α时有无数个,不垂直于α 时,只有一个.‎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D )‎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 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解析:对于D,设平面α和平面β的交线为l,则交线l在平面α内,明显可得交线l在平面β内,所以交线l不可能垂直于平面β,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是错误的.‎ ‎3.已知平面α⊥平面β,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B )‎ ‎①α内的任意直线必垂直于β内的无数条直线;‎ ‎②在β内垂直于α与β的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β;‎ ‎④过β内的任意一点作α与β交线的垂线,则这条直线必垂直于α.‎ A.4 B.3‎ C.2 D.1‎ 解析:①设α∩β=l,a⊂α,b⊂β,b⊥l,则a⊥b,故β内与b平行的无数条直线均垂直于α内的任意直线,为真命题;②β内垂直于α与β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它垂直于α内的任意直线,为真命题;③α内不与交线垂直的直线不垂直于β,为假命题;④过β内任意一点作α与β的交线的垂线,则这条直线必垂直于α,为真命题.‎ ‎4.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45°和30°.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ABA′B′等于2.‎ 解析:如图:由已知得AA′⊥平面β,∠ABA′=30°,BB′⊥平面α,∠BAB′=45°.设AB=a,则BA′=a,BB′=a,在Rt△BA′B′中,A′B′=a,∴=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