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2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神病学-20

精神病学-20 (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3/A4 型题 (总题数:1,score:5 分)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动作稳定缓慢,观察事物 细致入微,敏感多疑,孤独多虑,情感体验深刻而持 久。【score:5 分】 (1).从林黛玉的行为特征来看,其气质类型最可能属 于【score:2.50】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分裂质 本题思路: (2).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与她的气质类型相 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是【score:2.50】 【A】兴奋型 【B】抑制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活泼型 【D】安静型 【E】神经型 本题思路:[解析] 气质类型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如 下表。 体液 学说 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 行为特征 多血质 活泼型 活泼、好动、敏捷不持久、适应 性强、兴趣易变、情绪外露 黏液质 安静型 安静、善于忍耐、情绪反应慢而 持久、不外露,冷淡 胆汁质 兴奋型 精力充沛、动作有力、易怒、情 绪外露、易冲动 抑郁质 抑制型 反应迟钝、敏感怯懦、情绪体验 深刻、持久、不外露、孤僻 二、B 型题 (总题数:4,score:23 分) • 【A】能力 • 【B】气质 • 【C】性格 • 【D】人格 • 【E】自我意识 【score:6.99】 (1).在人格结构中,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 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体征,称为 【score:2.33】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哪项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 理条件【score:2.33】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在人格结构中哪项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和 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言行上【score:2.33】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 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 力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是从 事某种特殊活动或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气质是不 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 动力特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秉性和脾 气。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习惯化 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特征的核心,受意识倾向性 的制约,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本质属性。人 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 性、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稳定性、独特性、 整体性和功能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 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同一 性。 • 【A】詹姆斯-兰格理论 • 【B】坎农-巴德理论 • 【C】沙赫特和辛格理论 • 【D】评价-兴奋学说 • 【E】动力-分化理论 【score:10 分】 (1).情绪的中枢在丘脑,大脑对丘脑的抑制解除使自 主神经系统活跃起来而产生了兴 奋,该理论是【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该理论是【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该理论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4).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 脑皮质中整合的结果,该理论是【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有关情绪的产生有以下几个主要 理论:①詹姆斯-兰格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自主 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 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 情绪体验的产生。②坎农-巴德理论认为情绪的中枢 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 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自主神经活跃起来, 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③阿诺德“评定 -兴奋”说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 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 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 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 同的情绪反应。④沙赫特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产 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 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 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 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⑤拉扎勒斯的认知 -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 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 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具体有三个 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⑥伊扎德的 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 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 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詹姆斯 -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称为情绪的早期理论。阿 诺德“评定-兴奋”说、沙赫特的情绪理论、拉扎勒 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合称情绪的认知理论。 • 【A】0~3 岁 • 【B】3~7 岁 • 【C】1~7 岁 • 【D】3~5 岁 • 【E】2~3 岁 【score:2 分】 (1).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语言形成的关键期是【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 【A】孤独症 • 【B】学习障碍 • 【C】早恋 • 【D】更年期综合征 • 【E】痴呆 【score:3.99】 (1).婴儿期常见的心理发展障碍【score:1.33】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青少年期常见的发展问题【score:1.33】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成年期常见的心理发展障碍【score:1.33】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三、A1/A2 型题 (总题数:29,score:72 分) 1.玩耍与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包括哪项 【score:2.50】 【A】可增长知识 【B】有利于认知的发展 【C】有利于社会交往与语言发展 【D】可促进脑的发育 【E】促进大脑早日成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解析] 游戏是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 活动形式,因为儿童在游戏中反映了周围的现实生活 和社会关系,通过游戏,他们能体验着成人的社会活 动、社会生活和道德面貌,领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促进了自我形象的建立。可见游戏是幼儿认识和 促进社会知识发展的一种途径。与此同时,游戏也是 促使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正确组织的阶 段活动中,幼儿的认知觉、情感、意志、人格、道德 等能获得较快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的某些任 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们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 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其身体运动器官的发育。 2.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score:2.50】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幼儿期 【D】学龄期 【E】少年期 本题思路:[解析] 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 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 10~14 个月之间。 3.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 【score:2.50】 【A】稳定性发展 【B】广度发展 【C】选择性发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转移性发展 【E】分配性发展 本题思路:[解析]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是无意 注意的最初形态。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 选择性的发展。 4.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时期是 【score:2.50】 【A】婴儿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幼儿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E】新生儿期 本题思路:[解析] 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情感和个性的 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还提出从婴儿发展到一个有情感 的个体要经历 6 个阶段:自我调节和对外部世界的兴 趣(0~3 个月)、开始显露爱(2~7 个月)、有意识交 流的发展(3~10 个月)、有机的自我意识的出现(9~ 18 个月),情绪思想的形成(18~36 个月)、情绪思维 (36~48 个月)。 5.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 【score:2.50】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抽象概括性 【D】抽象逻辑性 【E】上述都有 本题思路:[解析]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分成四个基本 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见于 1~2 岁的儿童,这个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儿童主 要从通过感觉动作形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 体关系。②前运算思维阶段,见于 2~7 岁的儿童, 即幼儿期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萌芽于此阶段,在前 一阶段发展基础上,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而为 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 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现 外部活动,这就是表象思维。其思维特点是具有具体 形象性。③具体运算思维阶段,见于 7~12 岁的儿 童,即小学阶段,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皮亚杰 认为具体运算思维是在前一阶段很多表象图式融合、 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 具体运算。 6.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个体自我同一性形 成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相冲突的时期是 【score:2.50】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青少年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成年早期 本题思路: 7.以下哪项的形成是人最初的社会稳定交往的开始 【score:2.50】 【A】气质 【B】依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思维 【D】情感 【E】自我意识 本题思路:[解析] 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中,社会性 和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婴儿与其最亲密的联 系人之间的情感发展。在人类与动物中,依恋(或依 附)都是社会性发展的最初表现。 8.学习困难儿童常不表现 【score:2.50】 【A】阅读障碍 【B】计算障碍 【C】拼音障碍 【D】书写障碍 【E】运动障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9.有关依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积极的情感联系 【B】是最早的情感联结 【C】一般产生在母婴之间 【D】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依恋方式 【E】依恋是消极的,不利于婴儿的发展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依恋是婴儿与重要的抚养者通常 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感情社会化的重 要标志。一般产生在母婴之间,不同的儿童可能有不 同的依恋方式,同时依恋的性质可随成长而有所变 化,如在 12 个月时是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到了 18 个 月可建成安全型依恋模式。缺乏正常的依恋关系会影 响婴儿健康的发展,只有正常的依恋才能促进健康的 发展。 10.按照鲍尔比的划分,依恋的发展经历的发展阶段 正确的是 【score:2.50】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 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 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C】特殊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 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 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特殊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 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本题思路:[解析] 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依恋是在婴 儿同母亲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分三个 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 个月),婴儿对 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6 个月),婴儿对母亲的反应有所偏爱;特殊情 感联结阶段(6 个月~3 岁),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 起,对母亲明显依恋。 11.下列关于安斯沃斯所分婴儿依恋类型的描述,错 误的是 【score:2.50】 【A】安全型是对外界的积极反应 【B】回避型为不安全型依恋 【C】反抗型为焦虑矛盾型 【D】一般型属于安全型依恋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回避型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本题思路:[解析] 安斯沃斯等人采用陌生人情境程 序的技术调查婴儿的依恋。考察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 反应,认为婴儿依恋有三种类型:安全型,比较快乐 自信,是对外界的积极反应;回避型,缺乏依恋,与 母亲未建立期亲密联系,为不安全型依恋;反抗型, 亦称焦虑矛盾型,离开母亲后焦虑,但又反抗母亲的 爱抚。安全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和反抗型为 不安全型依恋。无一般型的说法。此题的答案为 D。 12.明显而稳定的______的形成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score:2.50】 【A】转头动作 【B】抓握动作 【C】条件反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无条件发射 【E】躲避反应 本题思路: 13.以下不属于童年期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是 【score:2.50】 【A】学习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 【B】思维活动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 思维为主 【C】开始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言 【D】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可出现多种形式的学习障碍 本题思路:[解析] 从 6~7 岁开始,儿童进入学校教 育阶段,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而成为儿童的重要活 动形式。从小学开始,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 形式。语言的发展也开始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 面语言。进入小学后自我意识发展比较平缓。儿童阶 段,在理解或应用语言的基本过程上,可以表现出一 种或多种的异常状态,导致各种学习障碍。因此,此 题的答案为 D。 14.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儿童身体发展随年龄增长而等速增加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儿童身体发展有快速期,也有相对平衡期 【C】0~2 岁是快速发展阶段 【D】3~6 岁是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E】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被心理发展快速期 中断而表现出一个个不同阶段的 本题思路: 15.儿童记忆发展质变的标志是 【score:2.50】 【A】情绪记忆的出现 【B】理解记忆的出现 【C】意义记忆的出现 【D】抽象记忆的出现 【E】有意记忆的出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儿童的有意记忆是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不断加强的,此阶段已由学龄前期的无意识记忆 占主导地位的记忆过渡到有意记忆,是记忆的一个质 变。 16.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在 【score:2.50】 【A】幼儿期 【B】儿童期 【C】青少年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中年期 【E】老年期 本题思路:[解析] 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出现 第二个飞跃,他们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很多心智 用于内省,因此在个性上多表现为主观偏执性。 17.有关青少年反抗心理不正确的是 【score:2.50】 【A】是 11~12 岁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征 【B】表现为对于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 行为倾向 【C】自我意识高涨是其首要原因 【D】情绪的多变性和固执性并存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中枢神经兴奋过强和独立意识过强是其原因 本题思路:[解析] 反抗心理是进入青春期约 11~12 岁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 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自我意 识的高涨是导致青春期的学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 原因,中枢神经兴奋过强和独立意识过强是其另两个 原因。反抗的方式多样化,有时表现强烈,有时以内 隐的方式相对抗。 18.青年期重要的发展任务是指 【score:2.50】 【A】自我评价的发展 【B】自我概念的发展 【C】独立意识的发展 【D】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本题思路:[解析] 进入青春期实质也是在完成分 离、个体化即心理上的断乳。寻求个体化就是通过形 成真正的“自我同一性”,寻求新的更高程度的独立 性的方法。在自我同一的过程中,会在心理上产生危 机感。与自我同一性相反的情况是角色混乱,所作所 为与自己应有的角色不相符合,最后可能演变为退 缩,甚至堕落、出现行为异常,所以自我同一性的确 立是青年期重要的发展任务。 19.青春期主要的心理特点不包括哪项 【score:2.50】 【A】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又尚未成熟 【B】自我意识矛盾 【C】心理代沟 【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E】缺乏自我意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0.自我意识高涨的年龄阶段是 【score:2.50】 【A】0~1 岁 【B】1~3 岁 【C】6~12 岁 【D】11~12 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14 岁 本题思路:[解析] 11~12 岁青少年常会出现反抗心 理,表现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 向。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反抗心理的首要原因。 21.青春期难应对的问题一般不包括 【score:2.50】 【A】社会适应 【B】情绪情感 【C】性困扰 【D】自我意识矛盾 【E】学习困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2.儿童的社会发展中友谊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阶段 叙述正确的是 【score:2.50】 【A】未有友谊阶段、双向帮助阶段、单向帮助阶 段、亲密的共享阶段、最高阶段 【B】未有友谊阶段、单向帮助阶段、亲密的共享 阶段、双向帮助阶段、最高阶段 【C】未有友谊阶段、亲密的共享阶段、单向帮助 阶段、双向帮助阶段、最高阶段 【D】未有友谊阶段、单向帮助阶段、双向帮助阶 段、亲密的共享阶段、最高阶段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未有友谊阶段、亲密的共享阶段、双向帮助 阶段、单向帮助阶段、最高阶段 本题思路:[解析] 心理学家塞尔曼提出儿童友谊发 展的五个阶段依次为:第一阶段(3~7 岁)未有友谊 阶段,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第二阶段(4~9 岁)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 岁)双向帮助阶 段,但不能共患难;第四阶段(9~15 岁)亲密的共享 阶段;第五阶段(12 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 段,到了青春后期的友谊更为稳定。 23.不属于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score:2.50】 【A】成年早期生理和知觉能力达到顶点 【B】成年期的智力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上,但 机械记忆力有所下降 【C】对自我的关注点由内部转向外部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D】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并稳固下来 【E】可出现“心理疲劳”、“更年期综合征”等 适应性问题 本题思路: 24.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 【score:2.50】 【A】衰退性 【B】稳定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停滞性 【D】超前性 【E】快速性 本题思路: 25.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在下列哪项维度上是比 较稳定的 【score:2.50】 【A】神经质 【B】内向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开放性 【D】适应性 【E】精神质 本题思路: 26.被称为“第二个青春期”的人生心理发展阶段指 【score:2.50】 【A】青少年时期 【B】更年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成年中期 【D】成年晚期 【E】老年期 本题思路: 27.下面哪项不是中年期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score:2.50】 【A】生儿育女 【B】获得同一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养育子女 【D】避免停滞感 【E】获得创生性 本题思路: 28.注重个体心理发展的最早时期应该是 【score:2.50】 【A】青年期 【B】少女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胚胎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婴幼儿指 0~7 岁时期,0~3 岁为婴儿期, 3~7 岁为幼儿期 【B】7 岁的幼儿其大脑已经达到成年时期的 7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婴儿 3 个月就能分辨简单形状,4 个月就具 备正确的颜色范围性知觉 【D】10~12 个月的婴儿能进行基本的数的概念的 学习 【E】婴幼儿道德和认知的发展有一不变的次序, 经过一系列可以预测的阶段 本题思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