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教师(语文)招聘编制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小学教师(语文)招聘编制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20 年小学教师(语文)招聘编制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 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 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级、 5~6 年级、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 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 2 年级为“ 话”,3~6 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 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 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 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 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 听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 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 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 践 ,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帮助(学生阅读)。 15、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 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6、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 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 (经验 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 话要说。 17、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 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 言实践)中进行。 1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 对话的过程。 19、(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 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 际的主要任务。 20、《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 ,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 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 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 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2、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 标。 23、在 1—2 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 准 声母、 韵母、声调和 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 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 语拼音字母表》。 24、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 字 1600~1800 个, 其中会写 800~1000 个左右。 第 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会写 2000 个左 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 个左右。 25、新课标 1~2 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 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6、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 28、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29、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0、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31、第一学段:(一)识字和写字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 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_启发式_、_讨论式_教学。 33、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34、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 教学重点。 35、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 倾 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 流的素养。 3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 协调和应对的能力。 37、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 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38、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 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39、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 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41.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 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 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42.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 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 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 作练字的过 程。43.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 过程。教学活动 主要应在具体的 交际情境 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 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43.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 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掌握汉字基本意义 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 的能力。 44.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 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 要求书写流利。 45. 能用普通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 的 理解与把握 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46.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 通过 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 阅 读量 和 阅读面 ,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 方法和能力。 47.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鼓 励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48. 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 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二、单选题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 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 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 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 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 7 条:学习略读,粗知 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 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 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A、在各科 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 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 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①朗读 ②分角色 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①合作精神 ② 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 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 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 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A)A、生 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1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A)A、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 美的人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1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C)是最利于创造力发 挥的首要条件。A、因材施教 B、实践与思考 C、民主化 D、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14、(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 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B)A、建构主义理论 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C、多元智能理论 1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C) A、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B、、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 和解释;C、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 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1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A)A、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 专家引领;B、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C、案例、 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1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 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 了(A)等教学方法。A、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B、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C、复习法、检测法 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19、(A)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A、深刻理 解并学以致用;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让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2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B) A、理解、 记忆、协作、交流;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C、 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 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 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 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 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 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 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 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 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 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 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 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 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 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 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 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 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 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 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 消 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 带着亲和力, 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 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 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 教师文化积淀丰 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 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 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 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 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 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 活。 7、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 创设 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 口语交际的能力。4、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 惯的形成。 8、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 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 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9、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 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 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0、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 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 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 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 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 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 “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 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 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11、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 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 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 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 6 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 导和促进作用, 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 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二,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 种能力。 第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 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四,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 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 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 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 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 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 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 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 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 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 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 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 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 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 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 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 (2) 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 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 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 (4) 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 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 (5) 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 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 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5、《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 要少指导?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 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 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 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 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 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 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 泼地主动地发展。 6、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 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 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 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 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 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 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 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 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7、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 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 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 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 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 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 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 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 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 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 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 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 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 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 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 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 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 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 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8、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 这样书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 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 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 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 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 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 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 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 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 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9、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 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 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 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 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 应充 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 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 素质。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只要 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10、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 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你怎么认为? 答:《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 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 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 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 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 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 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 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 要根据需要适当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 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 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好,传 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 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 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 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 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 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 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 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