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历年真题 (1)
1 全国 2006年 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者在考察新闻作品的社会效果时,应具有( ) A.参与意识 B.大局意识、全局观念 C.批判意识 D.建设意识 2.《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新闻作品的体裁是( ) A.长篇通讯 B.深度报道 C.大特写 D.新闻述评 3.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新闻语言要求准确严谨 B.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不同 C.简练明了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 D.新闻要追求现场感和生动性,因而新闻语言要求以描写为主、议论为辅 4.下列对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读者对新闻作品的认识序列,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发展为理性认识 C.二者互相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D.对新闻作品标题、语言的分析,与对主题、角度的分析不同,前者主要是依靠感性 认识,后者主要是依靠理性认识 5.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个性,最突出地体现在( ) A.标题拟定 B.题材选择 C.背景运用 D.表现手法 6.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是( ) A.描写 B.议论 C.叙述 D.抒情 7、下列新闻作品中突出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的是( ) A.《<甲骨文合集>十三册全部出齐》 2 B.《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C.《别了,“不列颠尼亚”》 D.《醒来,铜陵!》 8.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主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 B.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 C.新闻主题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 D.新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主题思想 9.新闻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属于( ) A.人物通讯 B.工作通讯 C.风貌通讯 D.事件通讯 10.在西方,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新闻特稿 D.事件通讯 11.社会生活、消费类的报道在西方属于( ) A.硬新闻 B.软新闻 C.社会新闻 D.动态新闻 12.下列不同类型的事实中,不构成...解释的事实是( ) A.动态性事实 B.简历性事实 C.环境性事实 D.数据性事实 13.要想获得新闻的可读性,首先应该( ) A.尽可能多用形容词与副词,以使新闻语言更加生动 B.设法亲临一线采访,体验新闻事件,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 C.报道手法以描写为主,辅以客观叙述 D.在写作时尽可能注入感情,以情感人 14.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报道《藏匿的数十亿美元与社会动乱的征兆》属于( ) A.揭露性报道 B.追踪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现场性报道 15.《中国救荒史》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记者( ) A.范长江 B.邹韬奋 C.邓拓 D.吴晗 16.下列作品属于新闻特写的是( ) A.《访“葡萄常”》 B.《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3 C.《春夜》 D.《“一厘钱”精神》 17.《论联合政府》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邓拓 D.毛泽东 18.下列作品属于工作通讯的是( ) A.《并非鱼草之争》 B.《华美窗帷的后面》 C.《水城威尼斯》 D.《春夜》 19.下列作品中,记者没有直接发表议论,但“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是( ) A.《英迪拉·甘地》 B.《日本签字投降》 C.《菜价追踪》 D.《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20.《彭德怀印象》的作者是( ) A.范长江 B.穆青 C.埃德加·斯诺 D.约翰·里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要求研究者不仅要考察新闻作品自身,还要把视野扩展到其他方面,如 ( ) A.采制者 B.采写过程 C.传播效果 D.主题思想 E.谋篇布局 22.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它可以表现为( ) A.真实 B.准确 C.迅速 D.及时 E.针对性 23.外国新闻作品常见的报道形式有( ) A.言论 B.特稿 C.消息(电讯) D.解释性报道 E.调查性报道 24.新闻作品研究者除认真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外, 还需特别加以注意的是( ) A.高度的正义感 B.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爱国主义情操 D.正确的动机目的 4 E.清正廉洁的作风 25.在结构方面具有“双线条”特征的作品是( ) 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B.《水面下的桥梁》 C.《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D.《世界最佳急诊室》 E.《师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 8分,共 24分) 26.就内容而言,新闻作品有哪些特点? 27.运用哪些思维形式,可以使我们的新闻作品研究活动具有创新意义? 28.简述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3分,共 26分) 29.在分析新闻作品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30.试析《抢菜记》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色。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20分) 31.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社会故事,发表于 1966 年 9 月 15 日的《朝日新闻》。好的新闻报道往往能够突破形式和体 裁的界限,类似这篇既像人物通讯又似事件通讯的优秀报道,做到了既感人又意味深长,是新闻写作中的佳篇。请 从结构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和点评本文。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 600 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死在故乡 [日]本多胜一 “久蒙关照。”七十八岁的 T子,留下这样一张简短的字条,离开东京巢鸭的寓所,出走了。那是 6月末的一天。 再过不久,就是她七十九岁生日。她没有庆祝自己的长寿,而是静悄悄地在宇都宫的深山里自杀了。9月 14日,遗 族们将她的遗体在宇都宫火化。 据厚生省统计调查部的资料,最近(1962)国际统计表明,日本老年女子的自杀率为世界第一位(老年男子为 世界第七),从 1964年度老人自杀统计数字来看,年龄越大,自杀率越高,T子的死,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所谓“敬 老日”,恐怕也是我们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的机会吧。 日本老人自杀情况 1964年度厚生省调查 年龄 自杀者数 自杀率 60-64岁 男 641人 女 354人 39.7人 20.7人 65-69岁 男 592人 50.1人 5 女 440人 33.6人 70-74岁 男 462人 女 456人 60.6人 48.9人 75-79岁 男 345人 女 410人 79.3人 65.3人 80岁以上 男 244人 女 386人 94.9人 75.5人 自杀率为每 10万人当中一年自杀数 到今年春天为止,T 子一直住在东京的赤羽。五个子女之中,三男二女,长子是某公司的副经理,各自都过着 优裕的中流以上的生活。七年前,T子的丈夫以七十九岁高龄过世,此后,T子便和长女(50岁)一起在赤羽生活。 赤羽的房子是 30年前为了永久居住盖起来的。约 200平方米的宅地上,有一处庭院,T子终日留连往返,在那 里一边欣赏花木,一边读书。据说这最她是喜欢的。有时,她也作短歌。 今年春天,长子的女儿,也就是 T子的孙女,决定结婚。尽人皆知,现在,要在东京觅得一处宽敞的新居,该 是多么的困难。于是,决定把赤羽的房子让给新婚夫妇,老人由大儿子接去抚养,长女自己另外租房子住。 离开久居的老家,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窝”,T子顿时蔫了下来,变得无精打采了。儿子那里本也有一处庭院, 但是,她无心去欣赏,多年来那么喜欢的读书,也从此放弃了,儿子、媳妇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都会 引起她的误解,使她产生忧虑和烦恼。5月末,她终于“逃亡”出来,跑到长女的寓所,而后,又在附近找了一间 小屋暂住下来。 然而,这样的年龄,迁入一个全新的环境,终日过着孤独的日子,她到底无法忍受了。有时,大白天她会突然 大叫“用刮脸刀自杀算了”,使房东提心吊胆。长子和次子也曾商量,为了老人,打算再盖一处房子,并且决定 6月 28日去见 T子,把这个意思告诉她。不料,由于台风,新干线停车,去大阪出差的次子,那天没有及时赶回东京。 T子出走是 29日。她跟房东说了一句:“稍稍出去一下”,就走了。不大一会儿,她又返回来,笑着说:“把重 要的钱包忘了”,然后,重又出去了。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发现遗体的宇都宫,是 T子的故乡,是她出生的地 方。 法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造成自杀的,是社会道德方面的原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