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技能培训专题 安全评价师考试小抄
安全评价师考试小抄 1.以信息为基础的理论:信息论、控制论。 2.信息采集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3.信息采集程序:提出信息要求、进行信息分类、确 认信息内容、涉密信息签订保密条款、信息的直接采 集、信息的间接采集、信息更新、信息采集结束。 4.事故调查的程序:成立事故调查小组、事故现场处 理、物证搜集、评价材料的搜集、现场摄影、事故图 绘制、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调查结案归纳。 5.事故调查的原则:实事求是、四不放过、公正公开、 分级管理。 6.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 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 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7.事故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 8.现场调查分析方法:现场询问观察法、德尔菲法。 现场询问法可以按部门调查、按过程调查、顺向追踪、 逆向追溯。 按部门调查:优点调查效率高、缺点调查内容较分散。 按过程调查:优点是目标集中易体现安全管理的符合 性,缺点是效率较低。 顺向追踪:优点是可以系统的了解安全管理的整个过 程,可以观察到各接口协调的情况,缺点是耗时较长。 逆向追溯:优点从结果查起,针对性强,易发现问题, 但问题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判断。 9.德尔菲法调查步骤:组成调查组、选择专家、调查 表设计和组织检查。 10.安全评价需要现场勘察及调查的内容:前置条件检 查、工况调查、现场勘察和检测检验。 11.按现场勘察方案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勘察:周边环 境调查、主导频率风调查、单元平面设计调查、 12.对评价项目进行现场勘察:安全距离检查、安全设 施设备运行检查、防范及监控设施检查、检测检验状 况汇总、安全管理情况调查 13.危险源的分类:第一类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内因)、 第二类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外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别四类:人 的因素(11)、物的因素(物理性 21、化学性 22、生 物性 23)、环境因素 3、管理因素 4。 15.职业危害分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 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 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耳鼻喉口腔疾病、职 业性肿痛、其它职业病。 16.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 性、预测性。 17.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经验分析法:(包括对 照分析法、类比推断法、专家评议法)、系统安全分析 法(包括: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度分析、事件树、 事故树、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 18.重大危险源分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19.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储罐区(储罐)、库区(库)、 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 开采)、金属及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20.重大危险源分级:四级,一级最重、四级最轻 21.监控化学品分类:第一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 品;第二类 可作为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第三类 可 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第四类除炸药 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2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1)有害物质和能量的 存在;(2)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 23.安全评价方法确定的原则:充分性、系统性、适应 性、针对性、合理性 24.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过程:分析被评价系统、收集 安全评价方法、明确被评价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 和资料、确定安全评价方法 25.使用安全检查表实施评价的目的:使操作人员保持 对工艺危险的警觉性、对需要修订的操作规程进行审 查、对那些设备和工艺变化可能带来的任何危险性进 行识别、评价安全系统和控制设计依据、对现有危险 性的新技术应进行审查、审查维护和安全检查是否充 分、对各检查条款作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判断。 26.预先危险性分析实施过程中须考虑的因素:(1)危 险设备和物料,如燃料、高反应活性物质、有毒物质、 爆炸、高压系统、其他储运系统。(2)设备与物料之 间与安全有关的隔离装置,如物料的相互作用、火灾、 爆炸的产生和发展、控制、停车系统;(3)影响设备 和物料的环境因素,如地震、振动、洪水、极端环境 温度、静电、放电、湿度(4)操作、测试、维修及紧 急处置规程,如人为失误的重要性、操作人员的作用、 设备布置、可接近性,人员的安全保护;(5)辅助设 施、如储槽、测试设备、培训、公用工程;(6)与安 全有关的设备,如调节系统、备用、灭火及人员保护 设备。 27.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危险危害;处理危险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 规定的限值内;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 危险、危害;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 生;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 条件。 28.安全技术措施的等级: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 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和个体 防护 29.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 原则:消防、预防、隔离、联锁、警告 30.安全技术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 性。 3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一般有:安全管理组织、安全责 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等。 32.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1)应急救援预案的准备: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排查事故的 各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 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确定事故危险 源,进行风险评估;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 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充 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2)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资料收集;危险源与风险 分析;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 评审(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与发布。 (3)应急预案构成体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 案、现场处置方案。 33.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 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 施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 文件。 34.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 障而制订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 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度,并作为 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 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5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 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36.安全评价信息流包括:人流、物质流、能量流、管 理流、。以上四种均通过信息流表现出来,管理流是根 据饱的信息,给系统下达新的指令。 37.人流:生产经营单位是一个集体,是由人组成的劳 动作业群体。它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 的、 工序之间及人事协调的一切流动,可统称为人流。 38.物质流:系统外的原材料输入系统,通过存储、输 送、生产装置,在管理流的操作和信息流的反馈的控 制下,输出产品。 39.能量流:生产系统内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 40.管理流:生产系统需要人来操作和控制,人是生产 的组织者和生产系统的管理者,人根据生产状况和系 统反馈的信息,调节生产方向和节奏。 41.事故案例在安全评价中的作用:从事故中找事件、 从事件中找隐患、从隐患中找危险源、从危险源找危 险有因素、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42.直接采集法:问听看测记。其中测包括:测量、理 化试验。 43.间接采集信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成:委托评价单 位提供 ,评价机构通过讯问笔录、复印、供阅等采集; 评价单位从以往评价信息积累中查找采集;从设计文 件中查找;从图书馆、情报所、资料室的文献中查找 采集;从互联网中查找采集;从法定检测检验机构对 委托评价单位检测、检验、标定的报告中采集;从专 家认证报告、以往评价报告、相关审批审核意见、相 关证书或证明中采集; 44.需要法定检测的有:特种设备检测、职业卫生检测、 避雷设备检测、防爆电器安装检测、消防检查和检测、 现场变送器检定、安全附件检测的校准。 45.安全生产条件的定义:指生产经营单位为不发生人 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 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规范标准建设的硬件设施。 46.哪些企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矿山企业、建筑施工 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 47.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相关规程、规定和标准、 本单位的经验、国内外事故案例、系统安全分析结果 等。 48.GB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 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 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缩容器爆炸、其他 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49.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门、 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并应邀请检察院派人参 加,可以聘请专家。 50.泄压面积的计算:厂房的长径比大于 3 时,宜将该 建筑划分为小于等于 3 的多个计算段,泄压面积计算 公式。A=CV^(2/3)。式中:A 泄漏面积;V 厂房容积; C 厂房容积为 1000m3 时的泄漏压比,氨为 0.03。 51.安全距离概念:一般认为是防火间距、卫生防护距 离、机械防护距离等”安全防护距离。 52.安全检查表的检查内容:总体要求、生产工艺、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机工程、防护措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