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科学课 -- 别让“学生主体”迷了眼
小学科学论文之科学课 -- 别让“学生主体”迷了眼 科学课 -- 别让“学生主体”迷了眼梁湖镇小 胡月华[ 摘要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的确,学习科学应该是孩子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且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效果要好的多!在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科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主体”是否得到充分体现,成了我们评价一堂科学课成败的重要标准。“活动”、“热闹”成了科学课的关键词,但现在一些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课,是否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呢?让学生“热热闹闹”的“活动”就一定能体现“学生主体”了?本文阐述了在科学课堂中怎样辨证看待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醒老师不让“学生主体”迷了眼。[ 关键词 ]:活动 主体性 主导性 迷眼﹠课堂现象一:“学生主体”有时让科学活动过火了。活动是科学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和以前的自然、常识相比较,无论在活动内容及形式上都更加的丰富,很多课就是一个活动或几个活动的组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科学课上确实得到了大家普遍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活动落实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些许的盲点。1、热闹的活动背后,学生真正参与了吗?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热热闹闹的科学课堂并不少见。很多老师甚至认为:科学课堂是最容易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因为科学课堂不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活动内容。然而在热闹的活动背后,是不是应该留下我们的一些冷静思考呢?真实课堂片段(一):在《流动的空气》课堂中,孩子们在利用“香”做实验,拿着香的、点着火的、旁边看的……个个神采飞扬!有的小组拿着“香”在空中挥舞;有的在窗口迎风;安静的几个小组坐在座位上出神地盯着它们的“香”,偶尔还吹上几口……研究活动就在这样热闹的气氛中展开着。结束汇报了,老师问:“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有香味!” 生2:“我们的香很快就烧完了,他不停的吹!”(手指着小组内的一个同学,其他生笑。)生3:我们的也很快烧完了,我们在窗口。老师立刻板下了脸,提高嗓门:“我问的是教室里的空气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学生木然……这样的场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教师准备了充分的材料,活动开展的异常热闹,孩子们似乎也参与的相当投入,但这些孩子是不是都真正的参与了活动呢?他们明白自己活动的真正用意吗?还是只凭着自己的一时兴起在活动,茫然地为了活动而活动呢?如果是这样,这样的“学生主体” 不要也罢!2、大量的活动过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科学课上活动多,学生参与活动时间也要多。这是我们科学老师已经达成的一个共识,这也已经成了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很多教研活动的公开展示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在掐表记录学生到底活动了多长时间。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如果每位科学教师都只是片面地去追求活动量,而忽视活动的实效性,那在大量的活动过后,到底能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些什么呢?这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真实课堂片段(二):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中,从开始的判断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在水中的沉浮状况——判断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丝、橡皮块、回形针、牙签、蜡烛、橡皮泥等)——给这些物体按轻重、大小排队,寻找沉浮与物体轻重、大小的关系——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和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老师准备了非常充分的材料,让孩子们参与了大大小小6个活动过程,活动时间也长达30分钟左右。且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到底收获了什么?在课开始时,判断好“更多物体(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丝、橡皮块、回形针、牙签、蜡烛、橡皮泥等)在水中的沉浮”后,老师曾经问:你觉得它们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的原因如下:轻重、大小、材料、里面是不是有空气等。课结束后,同样的问题问了这几个在课堂上比较活跃的同学(共问了5人),其中2人回答“里面是不是有空气”,1人回答“轻重”,还有2人“轻重”、“材料”含糊不清。而我们本节课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后,明确:相同重量,小的易沉,大的易浮;相同体积,重的易沉,轻的易浮。表面上看,这堂课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活动量大,课堂气氛活跃。可事实是:孩子们活动过了,目标却丢失了! 课堂的真实感觉是忙碌:学生在各种材料间穿梭、在活动中跳跃;老师自己亦是如此,发材料、收材料、再发材料……组织活动的影响掩盖了体现价值的引导。活动过后,一切又回到了起点,剩下的就只有疲惫,“主体性”自然也就成了一纸空谈!﹠课堂现象二:“学生主体”有时让科学评价失去了理性。 科学课程改革后,学生成了科学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受“学生主体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传统评价观正在经受极大的考验。而在这种新旧观念的转型期间,我们却免不了会“误入歧途”,被“学生主体性”迷上眼睛。真实课堂片段(三)在《一杯水的观察》的课堂中,在利用感官观察了一杯水后,老师组织大家开始交流水的的基本特征:生1:水用眼睛看没有颜色,是透明的;用鼻子闻没有气味;用嘴巴尝也没有味道……生2:我不同意,尝尝好象有味道的,有点甜。师疑惑:是吗?你再尝尝?生2:(做了个尝的动作)是有的。师:大家都尝尝看……生若干:是有的,是有的……师不知所措!正茫然间……生3:闻起来,也有气味的,有点香。师可能还没从前面的“尝”当中反应过来,还是没有作出及时的评价。其他学生都再次去闻那杯水了,很快更多的学生喊了起来:是有气味,是有气味……有说淡淡的,有说有些香的……假如是在陈旧的评价观下,我想老师对提出水有气味、味道的学生,早就做了直接否定的评价,可能显得比较生硬、教条化,但至少知识点还是清楚了。 而案例中的老师好象已经误入歧途,为了体现“学生主体性”,他认为绝不能否定孩子的观察结果,即使是有问题的结果。所以当有学生提出水有气味、味道时,他的评价机制智停滞了。而正是他的评价“不作为”,造成了后来一步一步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使更多的孩子陷入知识建构的“雾区”。这样的“民主”评价观落实的是“学生主体”吗?这样的评价只能导致课堂理性的缺失和科学性的偏差。﹠解决策略一:尊重差异,全面体现“学生主体”。“学生主体”首先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仅面对积极参与、善于表现的个别学生。所以,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主体”,我们首先是要具备尊重学生间差异的大局意识。只有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全面体现“学生主体”。真实课堂片段(四):在《磁铁》的课堂中,为了研究磁铁各个部分的磁性强弱是否相同,老师先组织大家讨论实验方法,有的小组想到了1种,有的小组想到了2种,有的想到的更多,有的小组方法是差不多的,有的却别出心裁。这时,老师说:我只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回形针,能够完成这个实验吗?学生说:能!于是绝大部分小组都抛弃了自己的方法,开始用老师准备的材料,用统一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最后顺利的得到结论:条形磁铁两端磁性强的,中间磁性弱。可下课后,有很多学生围了上来。和老师交流:老师,只要用一颗铁珠就可以证明了,这样…这样…;老师,这样也行……对这节课,大家都一致给予了“好”的评价!有的老师就从“学生主体” 方面阐述了这节课的完美。可为什么下课后,还会有这么多学生想继续和老师探讨方法的问题?乍一看,应该是这节课上的好啊,学生到下课了还兴致高昂,意犹未尽。可会不会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想法没有得到真正释放而造成的呢?在学生眼里,他是不是觉得老师的这个方法太麻烦了呢?虽然在课堂上大家都进行了实验,但因为都是同一个实验,会不会是他们的思维和心情都被压抑了呢?所以,我觉得在体现“学生主体”方面,并非像很多老师说的那么尽善尽美。至少,老师在考虑学生差异方面少了点。这样的“学生主体”,味道还是怪怪的!真实课堂片段(五):同样是在《磁铁》的课堂中,还是先组织大家讨论实验方法,有的小组想到了1种,有的小组想到了2种,有的想到的更多,有的小组方法是差不多的,有的却别出心裁。这时,老师说:大家想到的方法很多,老师已经给大家放好了一根条形磁铁,你再看看,还需要些什么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师继续问:有没有不需要我再发材料就能够做实验证明的?(10个小组中有6个小组举手了)师大力表扬!然后在询问了剩下几个小组所需什么材料后,师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实验后,老师非常注重方法的展示,并对方法简洁、效果明显的小组再次大力表扬! 可能有人会质疑:万一学生想到的方法,老师也没准备材料,怎么办?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老师在这时可以再建议他们小组选用其他办法进行实验。毕竟作为老师,我在内心真正考虑到了尊重学生的差异,即使有缺陷,我想也能真正全面体现“学生主体性”了!﹠ 解决策略二:教师主导,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的确,学习科学应该是孩子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且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效果要好的多!“学生主体”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有的科学老师过分强调了“学生主体”。忽视了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时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真实课堂片段(六):在《点亮更多的小灯泡》的课堂中,老师简单回顾了上节课“点亮一个小灯泡”的方法后,抛出了问题:你能点亮更多的小灯泡吗?然后发给学生准备好的材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了。直到下课前几分钟,进行了简单的统计:你们小组点亮了几个小灯泡?对点亮多的小组进行了表扬。这样的课确实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点亮的活动,但老师适时的引导和组织梳理还是必不可少的。你不能完全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为只要让学生全面参与了、活动了、“学生主体”体现了,目标也就达到了!像这样需要学生长时间活动的课还很多!如:《造一艘小船》、《导体与绝缘体》、《阳光下的影子》等等。作为老师,我想你必须首先把握住课的主线条,“导”好几个关键问题。比如片段(六)—— 《点亮更多的小灯泡》的课堂中,老师就必须把握住这几个关键问题:两个小灯泡是怎么点亮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点亮三个又是怎样的?等等。这样,一节课结束了,学生也就梳理出了一套方法了,他们的点亮活动也会显得更有意义!不然,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只是经历了一个活动的过程,是完成不了真正的知识建构的!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学生“主体性”也才能真正得到全面体现!综上所述,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我们确实应该加强“学生主体”意识,改变陈旧的传统的“师者为上”的教学观念。但也绝不能因为这个“学生主体”而“迷”上了眼睛。只有当我们擦亮双眼,不图虚假的热闹,不为“活动”而“活动”,尊重学生差异,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时, “以学生为主体” 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全面体现! [参考文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陈华彬 梁玲 高等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喻伯军 浙江大学出版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