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小学科学论文之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 ‎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目的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形成独立的人格。英国学者赫伯特·斯宾塞说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而科学教育的过程应该成为科学实践的过程。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主体部分,实验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组织学生主动从事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研究氛围里动脑动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取探究的乐趣,这正是研究性学习所强调的自主、探索、实践。那么如何在科学课的教学中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  1、改变教师的学习 ‎  “要想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很多教师甚至以它为座右铭。照这样看教科学就应该去搞天文、地理了,这样实在是太偏激了,时代的进步早给了这句话新的含义。教师的学习并不一定要学得那么深奥,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运用自己所学为教学服务,也就是教师的学习应该是从学习知识到“学习研究”,把自不明白问题的通过研究使学习目的明确化、学习内容集中化、学习方式有效化,这样比泛泛的学这学那要好得多了。同时在“学习研究”‎ 中自己去体会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前,我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也只是停留在“振动产生”这一点上,至于如何有力的加以证明和确定我就模糊了,这样要是去教学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在教学前自己把书上的实验一一做好,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找了很多材料进行实验,同时我以此为学习内容,然后再去学习,这样有关声音的产生的实验和相关知识就都清楚了,在教学时我能应付学生的各种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  2、改变教师的角色 ‎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同学们“学”角色,必然就要转变老师“教”的角色,从而使师生的关系获得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内涵。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同学们所要学习知识的权威代表,而是和同学一起探究知识一起应用知识的共同参与者。研究性学习围绕着问题展开,而问题来源于所有学生感兴趣的所有领域。教师不可能有这么广博的知识,因此在探究过程中不可以惟我独尊,一味地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到头来只会时探究无法进行,学生对你心有不服。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指示研究的方向,或者只是参与研究的一员……‎ ‎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则帮助、指导学生去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尊师爱生、师生共进,这样的教师角色才是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才会促进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发展。在三年一班教学《我的手》时我滔滔不绝的说着我对手的认识,对它灵活性原因的解释,完全剥夺了学生探究的权利,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我的“权威”所笼罩,我慷慨激昂的同时学生却昏昏欲睡。之后在其他几个班的教学中我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把提问与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后都说今天的课真开心。‎ ‎  我觉得在科学的教学中特别时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没有人是权威,但是只要自己去探究了得到了正确的结论,那你就是这一探究活动的权威。‎ ‎  3、改变教师的教学 ‎  (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社会科学方面的,有时既有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范畴。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不能机械地让学生一个课题中只能用一种方法,应该让他们采用多种多样方法去尝试然后再选择最优的。总之,在引导学生研究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法,才能进行实质性的研究。‎ ‎  从各种教育书籍上我学习了很多研究的方法如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预测研究法、溯因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等。在引导学生研究时,我让学生选择更多的方法去探究效果比单一方法要明显的多了。在引导学生研究“淡水鱼在咸水中能生存吗?”‎ 的课题中,我让学生分别采用一种方法和多种方法,结题时采用一种方法的学生只能得出不能的答案,而采用多种方法的学生则能说出一定水量时多少盐溶解后鱼能存活多长时间。‎ ‎  (2)“教教材”到“用教教材教”‎ ‎  严格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没有教材,反过来说就是教材的范围很光,不只局限于基本教科书。我个人认为生活即教材、自然即教材、社会即教材……所以传统的“教教材”在研究性学习中就很难有用武之地了,这时教师要“用教材教”比如要研究一些动植物、自然现象等时就应该首先明确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大自然去开展研究,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学生研究蚂蚁、蝗虫的生存环境时,我让学生到田边、水沟、路旁去实地观察,通过土壤干湿情况,植被情况等的对比分析出蚂蚁、蝗虫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  (3)个体研究、小组研究、集体研究并举 ‎  研究性学习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但是这并不是说全体学生只能做一项研究。由于学生的人际能力、性格、其他能力水平等都各不相同所以必须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个体研究、小组研究、集体研究并举,这样才能发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探究中去。‎ ‎  4、改变对学生的评价 ‎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较之传统的考试评价应该更多样化、更科学化,因为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研究的过程,更注重所得知识的应用,更注重学生去探究、去体验,更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评价不应该只是指向结果,只要是认真研究了,在研究中有所得,能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行反省那么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激励性的,合理的评价了。评价可以是学生的成长资料袋,可以以研究鉴定,可以是相关能力考级,可以是口头书面的表扬……有时甚至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对校科学兴趣小组的评价中我们就用到了考级,在总体制定了考级的标准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考级,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学生做小制作(板凳、纸火箭、花篮、泥娃娃……),有的学生拼七巧板,有的学生造纸,有的做实验……‎ ‎  教师评价的改变,使得学生“百花齐放”,乐在其中。‎ ‎  总之,在科学课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而这给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速自己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积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顺流向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