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立足语用练口语 注重体验学交际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立足语用练口语 注重体验学交际

语文论文之立足语用练口语 注重体验学交际 ‎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文峰中心校 韩亚敏 ‎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教学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动态的交际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和表达的逻辑性,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学拼音开始习用语言,在识字中体验运用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用,立足语用练口语,注重体验学交际。‎ ‎  关键词:口语交际  立足语用  注重体验 ‎  语文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名词术语的更换,而是课程功能重新定位的标志。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载体所进行的人际交流,重在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把它视作公民必备的素养。口语交际教学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动态的交际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和表达的逻辑性,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口语交际要求在真实情境中进行,通过多个对象之间的交往,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立足语用练口语,注重体验学交际。‎ ‎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进行口语交际的指导呢?‎ ‎  一、从学拼音开始习用语言,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刚入学的小学生喜好表现自己,乐意与他人交往,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出现说话不完整、重复啰嗦、表达不清楚等现象。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渴望交际的特点,从教学拼音开始就提出说好普通话等口语交际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从而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启发学生说说图意以及自己的感受,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我在教学《a o e》一课,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 ‎  (出示本课情境图师: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  生:我觉得这里很美。‎ ‎  师:美在哪儿?‎ ‎  生(指着图):树木、房子、草地、小女孩、小河、小蜻蜓、大白鹅、小鸭子都很美。‎ ‎  生:我想这里的空气一定很新鲜。‎ ‎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能告诉大家吗?‎ ‎  生:因为我看到这里的树木很多、很绿。‎ ‎  师:树木很多、很绿,用一个词怎么说?‎ ‎  生:树木茂盛。‎ ‎  师:小朋友,茂盛的树木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还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你们喜欢这美丽的山村吗?‎ ‎  生(齐):喜欢。‎ ‎  师(指着图):山村的早晨实在太美了,让我们来到这美丽的山村看看小女孩、大公鸡、大白鹅在做什么呢?哪个小朋友的耳朵最灵,能听到好听的声音?‎ ‎  生:我听到小女孩唱ɑ的歌,公鸡唱o的歌。‎ ‎  (师出示ɑ和o)‎ ‎  生:我听到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小鸭嘎嘎地叫着,大白鹅也唱歌。‎ ‎  生:我会背《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  (师出示e)‎ ‎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还很聪明,现在一边看画面,一边跟老师读:小女孩唱歌,ɑ、ɑ、ɑ;大公鸡打鸣,o、o、o;大白鹅拨水,e、e、e。‎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情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把画面说具体;最后又一次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画面读准拼音,练习说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点拨、示范作用,并提出一定的言语规范要求。比如,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说说草木很多很绿。整个教学巧妙地将拼音教学与口语交际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二、在识字中体验运用语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习惯 ‎  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识字教学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益,而且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发现构字规律、提炼识字方法、掌握书写特点,同时运用口语交际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别人,实现经验共享。如,可以采用当小老师等方式,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并教给其他同学。而不明白的同学也可以向小老师发问,这样不仅让学生正确识字,而且也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识字教学还应当重视“识用结合”‎ ‎,教师要为学生迁移运用创造机会,并在运用生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可以采用扩词、造句、编儿歌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在巩固识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以一年级上册识字课《菜园里》为例来谈谈:课前,我在教室四周摆上许多新鲜的蔬菜,如,白菜、卷心菜、萝卜、辣椒、茄子、南瓜、黄瓜、西红柿、豆角,并在边上放上相应的生字卡片。上课时,我用语言描述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  师:同学们,看我们的四周,我们好像来到一个“菜园”了,你们想认识这些蔬菜吗?‎ ‎  师:同学们可以到教室里走一走,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当你认识它们后,可以介绍给其他同学。如果不认识它们,也没关系,可以请教旁边的同学。‎ ‎  我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将各种蔬菜“请”进教室,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识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离开座位自由地与同学交流,在介绍、请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展开口语交际。这种交际不是外加的、机械的,而是贴近学生需求的,是一种有效的人际交流活动。‎ ‎  当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认识了生字后,我提出了以下任务:‎ ‎  师: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蔬菜是什么样的?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其他小朋友帮忙补充,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  由于亲自体验, 学生有切身体会, 因此课堂中交际十分活跃。‎ ‎  生:我刚才摸到黄瓜身上有刺。‎ ‎  生:我补充,我把黄瓜掰开闻了闻,有清香味道。‎ ‎  生: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扁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  生:刚才李丽告诉我,我们常吃的西红柿里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很有营养。‎ ‎  生:我认识了豆角,它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  生:不对,我觉得豆角更像一根绳子,鞭子太硬了。‎ ‎  ……‎ ‎  识字教学已近尾声。我通过预设任务,让学生不仅巩固了生字的读音,而且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了它们的意思,拓展相关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片段中,既有让学生“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的自由独白,也有“其他小朋友帮忙补充”和“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这样的有意义对话,使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无痕地渗透在识字过程中。‎ ‎  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生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阅读体验又是独特的,如何将文本的丰富性和体验的独特性表达出来?口语交际不失为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手段。那么,阅读教学中怎样注重语用,强化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呢?‎ ‎  1.优化阅读理解,进行口语交际 ‎  阅读理解的过程又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的过程,学生独具个性的观点,怎样为师生们所理解和接受,怎样调整学生有失偏颇的阅读理解和价值取向,这都有赖于通过口语交际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认识不断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以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教学为例,说明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1.提出要探索的问题。‎ ‎  读了课文,你想了解有关影子的哪些知识呢?‎ ‎  聚焦两个问题:‎ ‎  (1)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 ‎  (2)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像小黑狗,一会儿又像好朋友?‎ ‎  2.进行假设,自圆其说。‎ ‎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多种假设和猜想,然后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一种,寻找依据,自圆其说,并与同学交流。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问。‎ ‎  3.操作验证,形成共识或坚持己见。‎ ‎  带学生到操场上玩影子游戏,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验证刚才的假设。‎ ‎  引导学生继续发现,影子除了前、后、左、右的变化,还有哪些变化?(长、短、大、小的变化)‎ ‎  从上述教学设计看,口语交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阶段中,无论是提出还是筛选问题,都需要凭借交流、评价等口语交际方式,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真正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第二阶段中,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自圆其说,这需要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并进行有理有据的表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运用独白的方式表达个人的观点,同时还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与同学进行有意义的互动,通过交流进一步去伪存真;第三阶段中,强调了形成共识和坚持己见。我们知道,形成共识需要深入的交流,坚持己见则更需要深度互动。此时,学生不仅要思考来自同伴的不同观点,还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极其有意义的口语交际过程。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多样化的口语交际,不仅展开了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 ‎  2.借助教材插图,进行口语交际 ‎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强有力的兴奋剂。教材中色彩鲜艳、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图画,能引起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还要借助插图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进行口语交际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画面内容;也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复述课文;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凭借插图,展开想象,说说课文中没有写到的插图内容。口语交际时要突出重点,语言表达应当正确、流畅。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第三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口语交际:天空那么蓝,星星一闪一闪的,真美!小女孩划着月亮船在蓝蓝的天空中遨游,多快乐!假如你也在这样的星空中旅行,你会看到什么呢?借助插图,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一文,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插图,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分别在干什么?他们一边干活一边会说些什么?采用表演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对表演进行评议。‎ ‎  3.补白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  由于表达的需要,课文中会出现情节跳跃、内容省略的现象,有些课文中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描写、令人遐想的表达、意犹未尽的语句,有些课文本身就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它们不仅是阅读教学应当推敲的训练点,也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内容,用口语交际进行“补白”。‎ ‎  (1)对重点词句补白。课文常会有一些概括性的词句,虽然比较抽象,但有丰富的内涵,能够总结课文内容,表达文章的中心。可以让学生围绕重点词句进行补白,将抽象的、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扩展加工,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如,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课,可以围绕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重点句“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了一束束美丽的鲜花”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表演时,先请学生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小动物为小熊一家送花?它们向小熊一家道谢时会说些什么?小熊和熊爸爸又会说些什么呢?围绕上述问题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先做准备,然后和扮演其他角色的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展开一次有趣的口语交际。‎ ‎  (2)对人物语言补白。课文中有些人物的语言简洁明快、内涵丰厚,能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如,浙江省编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忆铁人》一课,铁人王进喜在得知自己误会了幼儿园的阿姨后是这样表现的: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铁人的语言尽管简单,但从中能解读出丰富的内涵,能体味到他果断、直爽、真诚的特点。因此,教学时可以围绕人物的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让简约的语言更具体,让含蓄的语言更丰富。如,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一课,高尔基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孩子,就一定让他进来。”‎ ‎ 这句话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根据高尔基说话的内容设计相关的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①你觉得小摄影师会来吗?请说说理由。②假如小摄影师真的来了,高尔基会怎么做呢?小摄影师又会怎样说呢?在自由准备后,可以让同桌互说,自然贴切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  (3)对省略内容补白。 不少课文在写作上会采用详略结合的方式,有时因为表达的需要甚至会将一部分内容省略。课文中的这些“空白”是宝贵的教学元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揣摩、体悟这样的写作方法,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利用课文“空白”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合理的想象,再把略写或省略的内容说具体,说完后请其他学生补充、评价,让学生借助这一载体充分经历互动的过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马莎长大了》一课中写道:“马莎想了好多办法。她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又学姑姑的样子,把头发卷成卷儿……”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开拓思路,发挥想象:马莎为了说明自己长大了,还想了哪些办法?然后相互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这样既丰富了课文内容,理解了课文,又激起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和兴趣。‎ ‎  (4)对课文结尾补白。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尽,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进行补白。如,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一课,写了大树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鼠看到花生开花了,想着秋天可以摘花生。可是它等啊等啊,结果一颗花生也没看见。课文的结尾这样写道: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课文没有写出最后结局,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即课后的讨论题:“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讨论、交流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的过程,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  (5)对课文内容补白。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拓展材料,在教学时,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启发学生从教材内容和特点出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展开想象,并模仿课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要说的内容。如,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讲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适合学生搜集资料并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在交流的时候互相补充,互相评价,这就是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 ‎  4.结合朗读练习,进行口语交际 ‎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多听录音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自己的“口头语”‎ 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还要通过生生、师生对朗读的评价,来提高朗读能力,展开你来我往的口语交际过程。长期训练,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汇,而且能不断增强语感,使他们水到渠成地准确用语、表情达意。‎ ‎  5.结合复述训练,进行口语交际 ‎  复述课文是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把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复述,不仅要求学生熟悉、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达到阅读的认知层次;而且还需要用得体的语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创造性的语言运用层次,因此不失为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方法。教学时,要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特点、学生的实际和口语交际要求,确定复述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复述段落,也可以复述全文;既可以详细复述,也可以简要复述;既可以按照原文复述,也可以创造性复述。复述课文要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复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重点内容,详略得当,还要有条理、有感情,尽量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典型句式。复述时,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运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提示,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回忆故事内容和情节,从而降低复述的难度,促使学生形成复述的能力。复述结束后,还可以进行必要的评价。‎ ‎  3.结合问题引领,进行口语交际 ‎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问题的类别很多,低层次问题指可以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回忆进行表述来回答的问题;高层次问题指需要通过复杂而新颖的思考进行分析、综合、评估的问题。收敛型问题指从一般到具体,需要解答“‎ 什么、什么时候、哪里”等内容的封闭式问题;发散型问题指从具体到一般,要求学生辨别或产生几个可能的答案。强调内容的问题,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答案一般都直接从教学内容中抽取,这类问题经常与低层次的认识过程相关联,因为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的重要方面,所以它们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强调过程的问题也涉及内容,但是较少注重答案的正确性,更多地促使学生以不同的、富有创造性的、复杂的方式思考内容,这类问题一般与高层次的认识过程相关联,属于发散型。‎ ‎  分析问题类型,并不是为了区分其优劣,因为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需要通过不同的问题来演绎,如此才能使教学更有效。之所以分析问题类型,是为了使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好地根据不同的课堂提问,设计合理的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比如,回答低层次问题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更多地注重内容的理解,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回答高层次问题时,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以及口语表达的说服力。回答收敛型问题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用词准确规范、语言简明扼要,尽可能不出现偏差;回答发散型问题时,则要求答案的多样化,并要求其他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补充,甚至展开争辩。总之,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  6.结合质疑争辩,进行口语交际 ‎  质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诱发独特的阅读体验,而且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讨论、交流等口语交际能力。学生提出了问题,需要通过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向人求教、与人交流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学生充分调动智力、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也是广泛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中的质疑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一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阅读文本后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不会把缸里的水抽出来吗?他们不能去拿一根大竹竿伸到缸里救人吗?他们为什么不一起用力推倒大缸呢?教师先让学生针对各自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引起争辩,而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想想司马光所采用的“砸缸救人”的办法究竟好在哪里。学生在课堂中你一言我一语,饶有趣味地进行口语交际。这种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7.结合对话评议,进行口语交际 ‎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特别留心倾听别人的朗读、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作必要的补充。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品评能力,促进对文本创造性的理解,而且为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评议过程中,学生对老师、同学读书,回答问题等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看法,被评议的同学可能虚心接受,也可能针锋相对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自然形成你来我往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逐渐形成相互交流、大胆争辩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将“评议”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评议”时,首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别人的朗读、发言、答问,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题,注意交际礼貌;然后积极思考、判断,对话题进行补充,还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评议时,对别人提出的意见既要采取“悦纳”的态度,又要进行必要的争论,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 ‎  8.结合小组合作,进行口语交际 ‎  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交际面,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机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进行合理组织,保证学习有效地进行。教师可以先确定一名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在组内进行,学生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参与发言,最终达成共识或者保留不同意见,也可以在组间进行,由组长组织一些跨小组活动,还可以参与全班交流。在全班反馈时,既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发表看法,互相补充,也可以推荐代表来阐明本小组的观点。这样,使口语交际训练面更广,增加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也增补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群体口语交际训练形式。‎ ‎  四、在综合活动中运用语言,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与沟通,应当展开师生互动过程,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平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其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如,在数学课中,学生借助缜密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对法则和概念的理解,也提高了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在艺术课中,学生通过表达对歌曲与图画的喜爱,既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品德与生活课中,通过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他们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在科学课中,通过小组合作、介绍实验、阐述研究过程、评价补充等,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然,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应当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当中存在着大量自然的、生动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而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有意识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为学生增加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因此,要充分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  1.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有意义的活动 ‎  学校经常会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如,春游、秋游、学军、学农、少先队主题活动、竞岗竞选、庆祝活动。参加这些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这些有趣的活动还会使学生产生主动交流甚至一吐为快的欲望,从而也为口语交际提供了契机。‎ ‎  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秋天”。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秋天”的活动,通过制作树叶贴,画秋天的图画感受秋天的快乐,通过搜集和创作描写秋天的诗文,展示秋天的美丽,为进行口语交际做好充分的准备。口语交际时,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譬如,举行“诗文朗诵会”,让学生将收集或创作的诗歌、短文等朗诵给全班同学听,请同学当小评委,评一评,议一议,通过朗诵和评议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还可以举办“小小展览会”,不仅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还要为参观者当好解说员,回答参观者的即兴提问。通过你讲我听,我问你答,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上述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在搜集、挑选图画或独立创作诗文时,锻炼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创造力;在解说与质疑中训练了思维能力;在欣赏美丽图画和优美诗文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真可谓一举多得。‎ ‎  2.抓住有利时机,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 ‎  在学校和班级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应当把它们作为口语交际的题材,引导学生感受口语交际的实用价值,形成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意识。如,新生入学时,可以开自我介绍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消除陌生感,认识新朋友,更可以通过介绍、提问、对话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班里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开展“小小评论会”活动,让学生当小评论员,就班级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时,可以开展讨论、辩论,让学生细心观察,用心辨析,在活动中实话实说,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在避免教师空洞说教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 ‎  3.结合学生特点,组织有创造性的活动 ‎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以宇宙为学校,奉自然为宗师”,甚至提出“工厂、学堂、社会打成一片”,倡导“全部课程就是全部生活”。小学生兴趣广泛,喜好表现自我,对丰富的形式、新颖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活动的组织也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如,可以结合创建班级动物、植物角,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通过看电视、报纸,了解身边发生的事,一起聊聊热门话题;动手进行小制作、科学小发明,然后将过程以及过程中所发生的事说给大家听;看课外书,组织“向你推荐一本书”‎ 口语交际活动,将好书介绍给同学;到田野去采风,了解乡村生活,开展“走进乡村”的口语交际活动;观察美丽的夜空,观察大自然,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参与家务劳动,将自己的劳动经历和大家分享;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创编游戏,告诉同学怎么玩,然后和大家一起玩……总之,丰富多彩的活动,顺应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口语交际“活”起来,“用”起来,成为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训练,形成初步的交际能力。‎ ‎  ⑴。宣传活动。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学习必须尽可能地与社会生活相互沟通,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互联系,这样才能够拥有鲜活的生命力。社会教育是口语交际的大课堂,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交际资源,让口语交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既能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能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开展各种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如结合推广普通话、精神文明建设、植树绿化等宣传日教育,组织学生走入社区,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  ⑵‎ ‎。考察活动。口语交际的能力可以在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中提高。如,在美国费城的独立宫,经常能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残破的自由钟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就自己不明白的历史问题询问老师和随同参观的家长,并向讲解员求教。在独立宫的讲解厅中,孩子们专心地听讲解员的讲解,同时高高举起自己的手臂,踊跃地提问,整个交流的场面积极而热烈,孩子们的表现大方而有度。此类考察活动密切结合社会实际,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见闻。在参观、访问、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和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交流,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有促进的作用。‎ ‎  ⑶。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双休日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利用假期开展“红领巾雏鹰小队”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助人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  ⑷。联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游园、联欢等活动,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激发起他们交际的兴趣,使交际过程愉快而轻松。‎ ‎  ⑸。庆祝活动。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纪念日,参加庆祝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热闹的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和变化,利用特殊的喜庆气氛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良机。‎ ‎  ⑹。慰问活动。组织学生在教师节拜访老师,重阳节慰问养老院的老人,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和交流,恰到好处地传递自己对老师的敬意,对老人的孝心。‎ ‎  4.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口语交际练习 ‎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学科各个学习领域的有机结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口语交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  ⑴、综合性学习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开展。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出现了明确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而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因此,教学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将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  ⑵、在综合性学习时设计专门的口语交际活动内容。比如,结合综合性学习,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语文实践活动,采用辩论、演讲、朗诵、调查汇报、信息交流等形式,交流学习所得,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有的教师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演讲”,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阅读收获、亲历趣事、当日要闻、诗歌故事等介绍给全班同学,形式不拘,内容不限。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 ‎  ⑶‎ ‎、结合活动自然无痕地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比如,要求学生围绕综合性学习的有关主题,进行人物采访,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专项调查,这都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由于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学生既可能遇到失败的挫折,也可能获得成功的愉悦。然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而言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实践。如果教师能坚持这样做,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十分有益。以下是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片段,我们从中能感受到它和口语交际密不可分。《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15日。‎ ‎  当然,能够进行口语交际的社会活动远不止以上所列举的内容。这些“走出去”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活动方案、制订活动规则、召集会议、安排工作等。让他们主动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学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宋史·岳飞传》中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样一句话,口语交际也如此,只要教师有心、留心、用心,就能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 ‎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这一目标的提出,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口语交际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协同发展,并且对他们健康的情感、恰当的行为表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以及合作意识的形成等都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口语交际以口语为载体,以交际为目的,以实践运用为主要方式,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由于“儿童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口语交际的实践性特点,为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立足语用练口语,注重体验学交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