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双拥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2020年双拥工作经验材料六篇 【篇一】 在全国全省部署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之时,**市委市政府及时作出"国省同创,城县联创"的决策部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的牵头责任部门,迅速行动,聚焦健全机制,落实双拥政策,强化军政军民团结,灵活创建活动载体等重点,奋力打造双拥共建工作升级版,在**大地形成"军民携手奋进、共铸幸福**"的生动局面,确保如期实现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目标。 一、坚持以提高认识为前提,增强双拥创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市退役军人系统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把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抓双拥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充分认识双拥创建在**"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自觉把双拥创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双拥工作决策部署在**落地落实。 二、坚持以双拥创建为龙头,部署推动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在双拥创建之年,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在安排部署上,坚持以"双拥创建工作"为龙头,以"抓基层、打基础、解难点、办实事、创特色、促提升"为主线,以"做强思想政治、做响褒扬典型、做精抚恤优待、做实安置创业、做好权益维护、做靓特色创新"为目标,从"思想政治抓教育、服务体系抓规范、安置政策抓落实、就业创业抓培训、暖心服务抓关爱、涉军维权抓难点、褒扬纪念抓氛围"入手,始终舞起双拥创建这个工作龙头,带动各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深入开展。 三、坚持以政策落实为保障,夯实双拥创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全市上下坚持做到有功必报,有功必奖,建立好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庆送喜报"工作机制,突出"庆",规范"送",激励官兵好好干,立新功。坚持按学历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激发大学生参军报国热情,使大学生入伍比例达到50℅以上。切实加强关心关爱,用好省市县三级关爱基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着力解决好现役军人家庭和优抚对象生产、生活、就业、住房等方面实际困难。积极回应官兵核心关切,高度重视安置就业和培训创业,全面落实功绩打分排名选岗"阳光安置"制度,凭贡献得分,靠实绩选岗,强化从军就要建功立业的价值导向。加大实施退役军人"双百人才培养"工程力度,让军人退役后有"位"有"为"。 四、坚持以解难题办实事为抓手,激活双拥创建动力。为驻安部队解难事办实事是聚焦备战打仗,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孕育军民鱼水深情的重要途径,激发双拥共建、军民互动的内生动力。在新一轮双拥创建中,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调动多方积极参与,为驻安部队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着力解决部队备战、训练和生活所需,认真落实好市委常委议军会议研究确定出台的《**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规定》和《**市事业单位定向公开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工作实施办法》,切实解决好驻安部队官兵"后院、后代、后路"问题。扎实开展市县(区)党政领导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走访慰问驻军和军属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军人军属之中。通过全市军政军民共同努力,让"尊崇军人,敬重英雄,热爱部队、关心国防"在**大地蔚然形成。 五、坚持以特色活动为载体,营造双拥创建氛围。双拥创建工作具有全面性、双向性、互动性,丰富的创建内容要通过载体来实现。在双拥创建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策划组织实施一批牵动面广、带动力强的军地共建主题活动,推动双拥创建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连队。建立一批双拥共建示范点,用典型承载和引领。通过灵活多样、富有特色的军地军民共建共创方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掀起特色鲜明的创建热潮。 【篇二】 心系国防,他们用依法拥军提供保障,曾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情牵部队,他们用法律武器解决难题,创造了从"合阳经验"到"渭南做法"再到"**模式"的涉军维权工作方法。 服务官兵,他们用实际行动保驾护航,曾先后被中央政法委、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中部战区、**等七省市联合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 多年来,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职能、深化共建,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深情赞歌! 把准方向,构建涉军维权"硬支撑" 面对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涉军维权案件,如何为部队和官兵提供优质司法保障,成为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并一直摸索着。 他们及时成立以13个单位为成员的涉军维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市中院率先设立全省首家涉军维权办公室。 为进一步推动涉军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市中院还制定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深入推进涉军维权工作的意见》,并与渭南军分区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涉军案件审理,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意见》。 这些组织机构的成立和文件的印发,成了市中院做好涉军维权工作的"指挥棒""方向盘""坐标轴"。全市两级法院因势而动、积极作为,以精准、快捷、高效的举措,为涉军维权提供"点穴式"支持,全力为涉军维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硬支撑"。 华阴市人民法院结合出台意见,设立涉军维权审判庭,成为全国第一家。其余基层法院均成立涉军维权合议庭或巡回法庭,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部队工作的法官负责审理涉军案件,各地推选人武部、双拥办、军人军属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涉军案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军分区(人武部)参与、人民法院为主体的涉军维权工作体系。 思想统一,力量凝聚,措施出台。市中院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把助力涉军维权工作的举措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为涉军维权工作贡献法院力量。 多年来,全市法院牢固树立"依法拥军"理念,加强诉内维权,延伸诉外服务,积极履职尽责,与驻军共同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涉军维权工作网络,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涉军维权工作经验在西北五省(区)推广。 优质服务,开通案件办结"快车道" 驻渭某部战士邱某在训练期间突发意外不幸身故,家属多次到部队维权。市中院接到部队求助后迅速行动,向邱某家属摆事实、讲法理、明利弊,与部队、保险公司、民政部门深入沟通,最终达成赔偿、理赔协议并发放抚恤金共计百万余元,部队和邱某家属在事情圆满解决后双双送来锦旗。 这是市中院为涉军维权案件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诸多事例之一。 为确保涉军维权工作的正确方向,促进涉军维权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市中院以召开涉军维权工作会为契机,邀请省法院、**军事法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渭南军分区参加,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认真落实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座谈会,与驻军、军分区、人武部交换意见,反馈信息,通报涉军案件审理情况,集思广益解决涉军纠纷,推动了涉军维权案件的有力化解。 同时,"八一"建军节、新兵入伍、老兵退役等时机,市中院积极开展"送法进军营"、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发放《涉军维权法律援助联系卡》,公开维权电话、服务承诺。不定期在驻军营区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制宣传等活动,有效提高了部队官兵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在联合律师事务所建立"涉军案件维权接待站",为军队军人军属提供免费咨询、免费代理事项的基础上,市中院大力开展"百名法官送法进军营、百件涉军案件大回访、百户军人军属大走访"的"三百"活动和"千户军人军属大走访、百名法官送法进军营、评选十名双拥模范法官"的涉军维权"千百十"活动,深入驻军单位、军人军属住所地开展案件当事人回访、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工作,邀请军人军属旁听庭审,征求对裁判和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全市法院走访军人军属3000余人(次),邀请军人军属旁听庭审900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40多条,为推动涉军维权工作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灵活措施,打好维护权益"组合拳" 在不断为涉军维权案件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同时,市中院采取多种方式,下大力气处理化解涉军维权案件,确保部队和官兵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落实"三优四快"审理模式,提升审判效率。涉军案件全部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快执行。原**军区某部与驻地某企业3600亩土地权属纠纷长达数十年,市中院、省法院仅用半年多时间即两审终审,依法将土地权属判归部队,维护了部队的合法权益。 加强巡回审判,方便当事人诉讼。针对部分涉军案件当事人居住偏远、交通不便的情况,全市法院变"坐堂问案"为"巡回办案",减轻当事人诉累。合阳籍某部战士父母责任田承包纠纷三年未解决,涉军维权巡回法庭深入村组了解情况,就地调解,仅用八天就定分止争,受到军人军属称赞。 加大调解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涉及军人军属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劳动合同、侵权等案件,力求通过教育疏导,调解结案。任某以各种理由逃避履行拖欠军属王某借款4万余元,案件久执未结,市中院收到王某家属请求帮助的信函后,加大协调督办力度,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努力减轻当事人负担。积极落实诉讼费减缓免政策,及时提供法律援助,确保经济确有困难的涉军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全市法院先后为困难军人军属落实司法救助金、减缓免诉讼费。 近几年来,全市法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提高效率""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原则,强化审判流程管理,努力提升审判质效,审结涉军案件527件,调解撤诉381件,调撤率达72.3%,受到军地点赞。 【篇三】 **集团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内燃机骨干企业,是省国资委管理的省属大型企业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7位。近年来,特别是**年以来,**双拥办主动协调**集团切实践行社会责任,**集团始终将支持国防建设、致力企业拥军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担当和历史使命,开创了军企融合、共建共赢的新局面,推动公司生产力、部队战斗力和军民凝聚力的"三力"同步发展、互促共进。 一、扎实推动"三项保障",筑牢军企融合发展根基 **集团将军企融合发展作为持之以恒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组织、制度、资金保障,为实现军企双方互利共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思想重视抓好组织保障。成立了由董事长亲自挂帅,集团分管党委书记、企业技术、培训、武装和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邀请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驻地部队等派员参加,设立了工作联络调度办公室,形成了顶层重视、领导支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军企融合发展新局面。二是建章立制抓好制度保障。定期磋商制度,对军品计划落实过程中的问题,每季度军企双方会商提出改进措施推动问题解决;形势分析制度,军企双方每半年对军品形势作一次总结分析,安排部署下步具体工作;交流沟通制度,利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军企双方组织座谈会、联欢会、参观见学等活动,共谋合作蓝图、共叙鱼水情深。三是专项列支预算抓好资金保障。**集团每年都在财务预算中专项列出军品研发资金,每月提报军品资金计划,实行军品资金专款专用,确保了军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把控"三道关口",打造军企合作"**样板" **集团制定了"以过硬的技术支持国防建设、以精良的产品配套部队装备、以优质的服务保障部队作训"为方针的军供产品品控制度,坚持用最好的产品为部队提供优质动力,以实际行动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一是打造优质产品严把质量关。**集团时刻将军用发动机生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待,提出了"爱国先拥军,为国献精品"的口号,将拥军之情落实到精品生产中,确保了军品的优良质量。在会战"0910"工程中,企业成功保证了所有零部件100%检验、所有工序质量100%合格、所有生产任务100%完成,产品在部队训练及阅兵过程中实现了零故障,赢得了部队好评。二是建立维保队伍严把服务关。为确保部队装备效能高效发挥,**集团主动对接部队,建立"**驻部队维修站",采用"走进现场、请来工厂"双向模式,派驻技术人员对部队维修人员进行培训、现场授课,并为部队定向培训柴油机维修技术人员近3000名,确保了服务及时、高效、到位。 三、大力实施"三送工程",开创主动问需部队新模式 **集团主动发挥技术、资源优势,紧盯部队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拥军模式,推动多维度、全方位拥军,实现了军企融合深度发展。一是送知识上门培训技术人才。借助**职业学院的师资和教学优势,主动送教上门,为部队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与驻潍部队合作建立"斯太尔"发动机培训基地,举办了车、钳、焊、磨等机械加工、柴油机维修、计算机知识培训班17期,赠送各类教材教具,培训战士665名,具备了独立完成维修加工任务的能力。二是送技术上门协助部队攻关。**集团充分发挥技术专长,在不涉及军事秘密的前提下,主动与军队联合,成立了技术革新工作小组,解决了车辆硬索引装置、电子测温仪等12项技术革新和攻关课题。三是送物资上门解决现实困难。针对部队训练中常用的易损易毁物资,**定期问需部队,先后为71602部队提供双头螺母、拉紧器等物资5000余套。董事长谭旭光在走访中部战区某部时,发现其计算机设备老化、机动性较差,立即组织采购了现代化办公设备赠送部队,有效改善了部队办公条件,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篇四】 **省****市位于**半岛最东端。**年3月,在一个面积只有0.48平方公里的荒岛上进驻了部队,自此,与附近村民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当年4月,该村2名村民在捕鱼返航途中遭遇大雾和风浪,迷失了航向,十几名驻岛官兵在站在礁石上,不停地敲锣、呐喊,将2人指引上岛、救治脱险。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村民们拿出了当时全村最好的舢板义务接送官兵、运输物资给养。先后5任船长、5代船,60年未曾停航,累计航程20万公里,等于绕赤道5圈多,接送官兵10万人次,运输物资价值上千万元。**年,第一任船长王道伦临终前还不忘托付老伴连秀珍,照顾好岛上的这些"孩子"。为了替丈夫延续这一信念,现已87岁高龄的连秀珍老人还在坚持为驻岛官兵纳鞋垫。**年"八一"前夕,该村村民自筹140万元建造的第五代现代化拥军船下水首航,顺利交接了新时代拥军的接力棒。"拥军船"的故事,是**军民一家亲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化拥军的一张"名片"。 一、深入思考,探寻军民情深的"源头活水" 听到"拥军船"的故事,很多人都会问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对此他们进行了认真思考,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底蕴的支撑、一种情怀的促动、一种使命的砥砺。可以说,这件事发生在**,是偶然也是必然。 一是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作为革命老区,战争年代,**先后有5万多人参军入伍,6000多人出夫支前。建国后,有5万多人戍边卫国,170余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或担任副军级以上职务。红色沃土孕育了**儿女的"拥军情结",解放军救治渔民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院夼人心中的"拥军之火"。 二是支持国防成为共识。在**流传一句话,"富了海边人,不忘戍边人"。作为改革开发的前沿,**人民深知今天的美好生活得益于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拥军爱军的传统在**人心中深深扎根,守护着、传承着、践行着。 三是党建引领军民共建。"拥军船"之所以能够持续六十年,这其中,离不开院夼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历届村党组织都把拥军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年至今,换了11任党(支)委班子,拥军始终都摆在党组织议事决策的优先地位。进入21世纪,沿海港湾寸土寸金,村里仍然在最好的港湾建设拥军码头。党建引领是"拥军船"持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二、树立标杆,让"拥军船"永不"抛锚停航" "拥军船"最初是村民的自发行为,但能六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 一是经济支持。先后出资用于养殖区拆迁补偿,支持部队演练;投资铺设海底电缆,解决岛上用电问题;投资修建环岛路,为官兵训练提供便利。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温暖了驻岛官兵的心,也让附近的村民更加坚定了拥军的信念。 二是政治关心。**市对该岛附近村民的拥军做法高度肯定,积极向上级推介,该村连续多年获评省级"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第10任村党委书记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最好的渔船作拥军船、最好的舵手作拥军船长、最好的码头作拥军码头"早已成为村民的共识。 三是大力推广。**市委把弘扬拥军船精神作为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抓手,出台《关于学习"拥军船"事迹的决定》,号召全市党员群众学习"拥军船"精神,为社会化拥军营造良好氛围。同时,以"拥军船"事迹为题材,拍摄了专题纪录片《同舟》,并作为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修课程,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化拥军的同心合力。 三、多措并举,让"拥军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单靠"拥军船"一件事,并不足以把全市的社会化拥军工作抓好,还需要体系的构建、政策的引导、氛围的营造等等。围绕进一步放大"拥军船"的带动效应,**市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拥军的热潮。 一是"一种模式",即"5+1"结对共建。围绕打造社会化双拥平台,自**年起,他们组织镇街、部门、村居、学校、医院5类单位,分别与24处驻荣部队结对共建,定期走访慰问,对驻军单位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涉及到哪个共建单位,就由哪个单位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带动社会各界与驻荣部队结成共建对子595个。近年来,共为驻军单位赠送电脑、图书价值200多万元,开展义诊、助学、法律援助等活动1000多次。 二是"一项政策",即企业拥军重点扶持。对拥军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在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分配中予以倾斜,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一大批爱心企业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拥军事业。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盛泉集团,每年为退役军人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设立退役军人创业专项基金,最高提供300万元无息创业资金支持;设置公益养老护理床位,为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减免租住、医疗、食宿等费用。 三是"一套体系",即信用激励人人参与。**市自**年起推行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每个社会法人和自然人都有"信用账户",累计一定积分可享受水电费减免、就医优惠等63项守信激励政策,"信用有价"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把社会化拥军与征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居民参加拥军优属公益活动予以信用加分,极大调动了全民参与拥军的热情,近两年有7000人次因为参与拥军活动获得信用加分。去年春节,群众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敲锣打鼓地为3万多户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不到一个周时间就完成,给全市工作了减轻不小的压力。 四是"一个品牌",即志愿拥军彰显活力。**市现有注册志愿组织380家、志愿者8万多人。他们把"志愿+拥军"作为社会化拥军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志愿组织参与拥军活动,近两年有200多家志愿组织、3万多名志愿者参与拥军活动,先后涌出燕语春风、"兵哥出租车"等一大批志愿拥军服务典型,成为**拥军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发起的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专门成立了退役军人组成的"八一军旗红"服务队,连续三年开展"集结号"关爱老兵活动,用一张张历史照片、一次次祝寿晚宴、一本本健康档案,暖了老兵的心。其中一位老兵,弥留之际已神志不清,连亲属都无法辨认,却能一口叫出**的名字。 【篇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市各级注重发挥双拥工作特有优势和重要作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联系军地、凝聚军民,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向部队疫情防控一线聚焦用力,全力为驻常部队及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医疗区援鄂医疗队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走访慰问送关爱。疫情发生以来,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医疗区先后选派16名精干医护人员赴****,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参与**市火神山医院和泰康同济医院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得知消息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昌明,副市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许峥带队,于2月17日下午专程赴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医疗区走访慰问,了解医院疫情防控情况、解决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与援鄂医疗队员家属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向每位家属赠送慰问金5000元。 二是制定措施解后忧。当得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专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赴**医务人员保障工作的通知》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积极协调,使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医疗区援鄂医疗队员享受到一线保障、子女入学、家庭帮护等12项优惠保障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一线保障求精准。**市对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医疗区援鄂医疗队员,在生活保障上,组织志愿者与他们开展一对一结对,建立完善"关爱信息库",定期了解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资源,做好精准服务;在安全保障上,统一为他们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在人文保障上,市双拥办工作人员主动加入他们的微信群,每天发送慰问短信,了解前方需求,并组织专业心理医师全程提供疫情心理危机疏导咨询服务。等疫情结束后,**市还将为他们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一次免费健康疗养休养。年内,**市A级以上景区面向医疗队员家庭免费开放。 四是家庭帮护全方位。开通电话热线和互联网心理门诊,为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医疗区援鄂医疗队员家属免费提供24小时线上心理健康服务,让"暖心话"时刻不断线。向每个援鄂医疗队员家庭赠送一个价值1000元的抗疫及生活"暖心包";每周配送一份价值300元的"暖心菜",直至疫情防控任务结束;根据需要,为其未入学子女、高龄老人提供托管照顾服务,为其入学子女提供"一对一"线上学习指导,让"保姆团"上门服务。同时,对援鄂医疗队员子女当年内有入学升学需要的,享受就学照顾。根据家长和学生意愿,入学幼儿园的,安排到省市优质园就读;入学义务教育学校的,安排到质量较好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参加中考的,予以"上限"加分,照顾录取;报考本市三年中职校的,直接录取。在校就读期间,安排优秀教师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课业辅导和升学志愿填报等帮助。为方便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医疗区援鄂医疗队员家属照顾好家庭,市双拥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队员家属所在工作单位,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弹性安排工作时间,让一线防疫人员轻装上阵。 五是协调物资助防疫。为支持驻常部队完成好各项执勤战备以及疫情防控任务,提高官兵自我防护能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以及各地双拥部门积极筹措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5万余只,以及消毒片、隔离服、护目镜、鞋套、手套、一次性手术衣等防护用品及时送到驻常各部队,积极协调生产企业为904医院解决医用酒精、N95口罩问题。2月18日,市双拥办积极响应省双拥办号召,协调武进区爱国拥军促进会、新北区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协会为军队支援**医疗队捐赠香皂、洗发水、牙膏、牙刷、沐浴露、护手霜、擦脸油、袜子等生活用品1000套。组织协调专业人员为部队开展防疫知识宣讲,发放疫情防控手册,将拥军工作做到最需要的地方。 【篇六】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军队改革新变化,把双拥工作摆在固国防、稳地方、促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以"服务打赢"为目标,扎实开展"三个走进"活动,动真情、出实招、办实事,把服务送进军改前沿,把温暖送到一线哨所,把真情送进英模家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紧密,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走进军改前沿,让现役官兵放心 军队改革期间,移防换防部队多、军地协调事项多、急需解决问题多。**着力增强支持军队改革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自觉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精准对接、精准解决,以实际行动鼓舞和激励官兵放心前行、积极投身改革强军实践。 一是建立健全"一二三"双拥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军地联席会议,列出军地互办实事"两个清单",建立联络员、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议军会议"三级督办"工作机制,强力推进落实。年初以来,先后3次征集驻军部队关于家属随调、子女入学、基础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9类61条,清单管理,逐条对接,销号落实;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现场办公,能够解决的问题全部落实,受到官兵好评。 二是着力解决官兵"三后"问题。军改期间,转隶移防到**的驻军骤然增多,"三后"问题成为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热点问题,仅**年一年,我市军人子女入学需求比往年增加了70%、随军家属随调需求增加了4倍、退役士兵安置人数增加了1倍。对此,我们特事特办、要事先办、大事必办。"八一"前夕,市委召开常委议军会专题研究推进,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各级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必须带着责任和感情全力解决。目前317名义务教育阶段军人子女按照就近、就便、就高原则,全部安排入学,普通高中降分录取优惠71人;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103人。高质量做好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共接收军转干部562人、符合政府安置条件退役士兵594人,均按政策妥善安置;开展"送政策进军营"、"送岗位进军营-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就业直通车"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 三是重视改善部队基础建设条件。今年新组建的**海警大队,需要地方政府在1个月内帮助提供部队用房。我们在时间紧、地方办公用房也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领导同志亲自召集有关部门和12个县市区部署安排,最终按时为**海警大队和县市区的12个工作站提供办公用房2万多平米,海阳市南邵家村腾出村委会办公楼无偿提供给海警工作站使用。 二、走进一线哨所,让基层官兵安心 针对我市小散远和海岛部队多,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特点,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拥军到一线,走进小散远"活动,通过市领导带队走访、市县两级联动走访、社会组织自发走访的"三层三访"形式,把温暖送到一线基层官兵,帮助部队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基层官兵扎根一线、戍边奉献的报国热情。 一是各级领导带队走访。发挥领导干部在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市领导亲自审定计划、带头实施走进、跟踪解决问题。某雷达站驻地,海拔高,环境潮湿,出入不便。市分管领导10月16日带队到该哨所,为官兵带去价值近2万元的除湿机6台和其他慰问品。"三个走进"活动也是一次国防教育实践,某雷达站"高山奋斗、雾海建功"的军营文化给地方党员干部留下深刻印象,深受教育和鼓舞。 二是上下两级联动走访。由于小散远单位交通不便,为了最大限度提供支持,我们提前对接需求,尽最大努力满足。小散远单位老兵多,关注安置政策,我们就带着熟悉军转安置政策的同志现场讲解答疑,并给每个单位送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联系卡。芝罘区在走访期间,了解到某部一级军士长的儿子因小脑发育不全、残疾三级无法满足就学愿望,他们将此事作为双拥特例,多方协调,最终安排到教育质量在全市前列的小学就读,同时争取学校特批孩子家长全程陪读,帮助其实现了多年来上学的愿望。部队专程送来了"情系军人真心关怀,高度负责排忧解难"的锦旗。 三是社会组织自发走访。市慈善总会义工艺术团,无论严寒酷暑,坚持为基层部队送演出,每年慰问演出20余场次。长岛200多个志愿者服务队、牟平区老兵服务队、芝罘区军歌嘹亮服务队等,常年活跃在基层官兵身边,节庆期间,自发地走进军营,端午一起包粽子,五四青年鹊桥会,春节一起包饺子,八一一起搞联欢。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省"十佳兵妈妈"贾平带领志愿者,千里奔赴**边防哨卡,看望移防的"兵儿子",龙口邀请驻扎广西的"任常伦连"回家乡,多姿多彩的社会组织活动把**和齐鲁拥军的火种播撒到北国和南疆。 三、走进英模家庭,让优抚对象暖心 在服务部队、服务现役军人的同时,我们注重加大对英模家庭的关怀力度、对英模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一是走进老英雄、烈士家庭。采取"联络员+志愿者"、定期走访和随访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建立走访台账,持续跟踪,既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又强化对他们的陪伴和慰藉。新年春节和国庆70周年期间,市和县区五大班子领导带队对128户英模家庭进行了集中走访,送去慰问金300多万元,为4810名老战士老同志发放了建国70周年纪念章,送去"一对一"双拥联系卡;清明节前夕,集中看望了25户自卫还击作战英烈家庭,为3名行动不便的烈士父母送去代步轮椅。用一件件看得见、暖人心的实事好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田里。 二是大力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将"社会组织+行政力量+社区资源"有机整合,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的关爱功臣网络,把最真诚的服务,献给最可爱的人。依托我市三所荣军医院和县市区光荣院,组织七到十级伤残军人、"三属"、老复员军人等开展定期疗养,去年以来共疗养3350人。全面开展下乡巡诊、送医送药等关爱活动,用心用力落实好国家优抚政策,用实际行动温暖每一位优抚对象。 三是广泛宣传英模事迹。在媒体开设国防和双拥宣传专栏专题,先后开展"兵心闪耀"最美退役军人宣传、"致敬老兵薪火传承"抗战老兵影像档案采集行动、欢送新兵融媒体宣传周、建国70周年专题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制作有质感有温度接地气的文化作品300余篇。在齐鲁壹点平台发布的"活着的烈士"阎寿光的故事,点击量近1200万;在各新媒体平台推送的抗战老兵孙纯秀的短视频,上线10小时实现**万+,21万网友点赞;发布的抗战支前模范邱秀婷短视频,上线5小时播放量超过1000万,12万网友点赞。截至11月底,各媒体平台点击量近1亿人次,形成宣传英雄、学习英雄的强大舆论宣传攻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