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类型及转化方法
班主任论文之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类型及转化方法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有后进生的存在,这是客观事实。"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后进生在班集体里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甚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方法欠佳,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使班风不正,纪律涣散,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所以,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在思想品德上表现比较差或缺点比较多的角度,来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类型及转化方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后进生形成的外因。 一是受社会的不良影响。今天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①、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②、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带来许多消极影响。③ 、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也依然存在。二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发现学生考试分数低便总是拳脚相加,恶语相伴。体罚与心灵创伤使学生自信心消失,自尊心毁灭,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犯罪。以分数高低定学生好坏,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很大压力。"重点学校"、"好学校"就意味着是升学率高的学校,格外受人青睐;"三好生"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俊遮百丑",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挫折锻炼和磨难教育,这样的学生极易走向自我中心主义的误区,自高自大,虚荣心极强。三是学校教育出现盲点,在应试教育压力下,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分好坏,一些学习差的学生成了惩罚对象,形式多样的惩罚不仅弱化学校教育,败坏学校圣洁领地的名声,还使学生极度反感;恶化师生关系,铸成一些学生毁坏校方财物,制造不必要的麻烦等报复心理。此外,有的教师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不当;有教师的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有教师的不够关心爱护学生,态度冷漠, 或者是强硬,甚至粗暴;有的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无意中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些都是使学生变为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2、后进生形成的内因。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足方面是后进生形成的内因。如:有的学生对行为的意义、性质、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单凭主观上的兴趣、欲望、好奇行事;有的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有的学生本身性格有缺陷,构成人格障碍,逆反心理严重,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智力低下, 难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 二、后进生的类型 1、逆反心理型。 ① 、长期超负荷压力,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孩子可塑性强,在"高压政策"威胁下,逼孩子"跳高式摘果实",不承认差异,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很少,超负荷地读书,大脑超负荷地开发,学生形成厌学心理。 ②长期家庭专断式的教育,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产生抵触心理,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美善可言,皆为尔虞我诈,出现了报复行为和攻击行为。 ③ 、长期得不到教师关心爱护,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些教师对学习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特别偏爱,而对学习成绩差、品德差学特别嫌弃,使后进生产生了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自卑感心理型。 自卑感心理型的后进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在交往和学习中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优势太少,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以自卑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学习困难生最为普遍的情形。有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或其它原因耽误功课,学习遇到了困难,自已也下了功夫,仍不能解决,便对自已的能力产生怀疑,逐渐丧失了交往和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总认为自已天资不如别的同学,好象比别的同学矮了半截。 3、自由散漫型。 表现为在交往、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着自己情绪的变化来对调交往、学习和生活。有的家庭离异,父母双方谁也不愿理睬孩子,孩子没有合法的抚养人和监护人,缺乏良好的家教,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常到要好的同学家借宿,居无定所,到处游荡;也有的家长只顾开创自己的事业,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不管不教,漠不关心,使之在群体中表现出放纵,蛮横、自私、唯我独尊的行为,难与他人相处,形成心理缺陷。 4、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行为怪癖、偏执,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人际交往,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5、意志薄弱型。 这类学生表现为抗诱能力差,受客观因素的引诱而作出越轨行为。当学生处于奇特情境中时,新奇刺激的特性恰好与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相吻合。虽然学生也知道道德和行为为准则和要求,觉得不应该作出错误行为,但是由于意志力薄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仍然容易陷入圈套,走向邪路。 三、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1、深入了解分析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教师要广泛、深入、细致了解后进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用动态的眼光来了解后进生,不能局限于班级,要把了解的范围拓宽到家庭和社会;要了解后进生的过去、现在,判断他们发展的动向;要了解后进生的优点、长处和缺点,对于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后进生的缺点要严格地进行指导教育。 2、要关心爱护帮助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诀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后进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表现出:和家长对立关系;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师生关系紧张;他们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后进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 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后进生。但是,在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做自我剖析,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循循善诱,本 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后进生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并且相信学生能够弥补不足。教师的这种信任与殷切期望,使后进生消除了过 重的心理压力,他们自然乐意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 3、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长处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教师、家长的关心爱护能使后进生获得积极满意的体验,获得温暖、信心和力量。后进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师、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有关资料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学习胜任感和自卑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成绩的反应的影响,儿童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儿童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儿童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后进生?quot;闪光点"和长处,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当他们犯错误时,应尽力避免在公开场合下批评,以维护他们的"面子"。当他们考试失败时,不要指责、埋怨,要耐心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还可以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不良心理,这将对提高后进生学习信心和成绩起到很大作用。 4、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是转化后进生的难点。 后进生在行为上的突出特点是"不稳定性",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难点,有经验的教师一定要胸有成竹,不厌其烦,持之以恒,一抓到低,抓出成效。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又 反复的过程,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跃而就,一劳永逸,教师都要认真分析反复的原因,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从反复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反复次数和程度。 5、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 "教是为了不教",转化后进生的成败要看他们能否真正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并能善于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教育,他们的的自制力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 6、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是转化后进生保证。 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虽然学校占主导地位,但是单靠学校一方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0的现象,转化工作将有可能功亏一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