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其他论文之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 ‎  一、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目的 ‎  1、以心理健康理论为指导,摸清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找到有心理问题的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特征。‎ ‎  2、通过教师心理健康理论研究,寻找我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  3、探索维护和促进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  4、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教师健全人格,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促使教师工作上自信、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 ‎  (二)意义 ‎  1、 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生理健康 ‎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  2、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  3、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  1、国际上比较成功的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 ‎  ⑴日本 ‎  为了培养教师健全的人格,日本从文部省到学校都重视教师的心理教育,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室。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咨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应用心理学会于1953 年向国会提出了将“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予以制度化的建议,自此心理咨询开始引起政府的关注。‎ ‎  ⑵美国 ‎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每5 位教师需要配备一名心理学专家。因此, 美国各州的教育部门都有一批心理学专家具体负责各教师的心理辅导。其任务主要包括心理诊断、问题干预和会诊。‎ ‎  ⑶法国 ‎  自20 世纪80‎ ‎ 年代以来,法国制定了专门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计划,包括专业学习和见习两步。专业学习包括心理学基础和应用学习,内容涉及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及研究方法等。学习结束后,受训者进行两年的见习。‎ ‎  2、我国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 ‎  在党中央的密切关注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一切都朝着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上海市教委于1998 年底率先制定了“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规划”;此后浙江、广东、辽宁、天津等地分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大部分省、市、地区都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从而使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上世纪90 年代初,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大部分省、市、地区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种宣传活动不断开展,各级培训日益增多。天津、北京、南京、辽宁、吉林等地的发展也都具有了相当的规模。2002 年8 月5 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正式颁布,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不断引导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  1、研究内容 ‎  要解决中学教师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前提条件是了解心理健康现状。另一方面,教师心理问题的研究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起步得较早,研究成果也较丰富;但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很少,多是描述性的介绍。所以本课题有必要对中学教师心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全面调查、预测源研究、干预研究等等,以解决当前的问题。研究重点主要突显两个方面:一是课题组成员学校积极实践,自主构建,探索富有自身特色、本土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且要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二是根据我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人员培训、管理条例、工作细则,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服务体系的研究。把这两方面研究工作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  (1)调查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了解教师心理特点;‎ ‎  (2)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影响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  (3)探索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为各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经验和借鉴。‎ ‎  2、预期目标 ‎  (1)前期调查:运用心理测量法和调查法,了解我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形成调查报告。‎ ‎  (2)中期研究:选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面向被试进行集体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干预和指导,探索解决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策略,期望提高其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形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并在实验过程中搜集一定数量的个案,形成一批有代表性地个案研究报告。‎ ‎  (3)后期总结和推广:若研究取得预期成果,则将实验内容向全市推广,并视研究成果和当时的条件情况,争取编写著作正式出版,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更好地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 ‎  (1)选题与论证;‎ ‎  (2)制定研究方案;‎ ‎  (3)课题申报立项;‎ ‎  (4)做好课题问卷等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  2、研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  (1)开展“教师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作好调查情况的统计;‎ ‎  (2)对不同类型教师进行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研究,摸清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  (3)对教师心理健康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制定两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  (4)探索维护和促进两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  (5)撰写出阶段研究成果。‎ ‎  3、结题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 ‎  (1)完成课题报告(含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调查报告);‎ ‎  (2)整理研究成果,规范研究资料;‎ ‎  (3)做好课题结题鉴定准备,接受结题鉴定;‎ ‎  (4)做好课题成果评奖申报工作。‎ ‎  五、课题组人员分工:‎ ‎  课题组组长王清国负责课题的组织与策划。课题组副组长顾为民、何凌负责本课题的实施与开题工作。课题组成员刘莉、王洪雁负责撰写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课题组陈晓燕负责本课题的材料调查、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材料及材料分析研究,并与本组其他成员合作撰写相关论文。‎ ‎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研读相关文献,分析各时期代表性的研究案例,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撰写该课题研究的论文或经验总结,为该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有效参考。‎ ‎  2、实验研究法:精心编制一系列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实施方案,开展相关实验,并通过实践不断充实、完善。‎ ‎  3、调查研究法:调查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开拓务实地进行研究,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进行辅导。‎ ‎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评审出符合该课题研究目标的优秀论文、团体和个别辅导设计、个案咨询报告或教案。‎ ‎  七、成果的展示方式:‎ ‎  ①实验研究报告 ‎  ②论文、经验总结、案例 ‎  ③研究课、汇报课 ‎  ④教师成长记录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