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700字(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700字(四)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700字 脱贫攻坚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地帮助每家贫困户制定好一个切合实际、有效管用的规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内容,欢迎参阅。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一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然而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 ‎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二 扶贫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的习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于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按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大约还有2年的时间,目前已处于决胜阶段。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中农村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则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合理安排公共资源配制,动员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 实现扶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头脑中扎根,总书记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喊出扶贫口号,也不应该设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层次从小事做起。 长期以来,扶贫乱象时有发生,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扶贫资金天女散花、贫困县舍不得脱贫摘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导致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这不仅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更是扶贫工作没有走心的恶果,不可小觑。 精准扶贫要用真心从实抓。以调研走访的实际数据定位哪儿最贫困,为什么贫困?实打实的派驻工作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等发展当地经济;上级部门也应拨付资金、实行一帮一的政策,点对点扶贫帮困。 精准扶贫要清心从严管。扶贫资金和项目要从严管,防止进入小腰包,要实实在在的用在基础设施修建或贫困老百姓身上;资料整理和汇报要从严核,防止为了验收检查而作假,杜绝书面汇报漂亮、群众口碑差的以汇报夺政绩观;定贫脱贫要从严审,严厉打击为了扶贫资金而定贫困村、为了脱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现象。 ‎ 心系于民,冷暖在心是动力。扶贫干部应深入贫困,体会疾苦,让心得以洗礼,发自内心的来打好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三 距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还有10天左右,总书记开启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第6次地方考察。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倒计时,总书记再次来到山西,了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在调研摸底的同时,为各级领导干部一鼓作气、打赢打好脱贫硬仗作出表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坚持“精准扶贫”,有的放矢。 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贫困的表现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导致贫困的原因却有千百种,有因病因残、有缺乏资金技术、有缺乏劳动力、有受制于地理位置等等。因此,针对不同的穷“根”,必然需要不同的“药方”,才能彻底根治。在2015年10月,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并且被写入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了一剂良方。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找准“病根”,根据贫困的程度和原因,开准“药方”,坚持精准脱贫,靶向治疗。 ‎ 坚持产业扶贫,久久为功。“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山西考察,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再次聚焦产业扶贫,点赞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草”。近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许多贫困地区靠着“外在输血”,实现了脱贫。但是,脱贫攻坚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我们不能在向全世界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后,又有大量的人口返贫。因此,脱贫攻坚既需要“外在输血”,提供营养,更需要以“血”养“血”,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利用好帮扶资金,发展壮大集体产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就业岗位,稳定的集体收益分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 坚持扶志扶智,强化内生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脱贫攻坚是一项造福人民的事业,终归还是要依靠人民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扶贫必扶志,治贫先治愚”,美好生活要不来,全面小康也等不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强化脱贫意志,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牢固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思想,坚决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去除“懒、散、拖”的毛病。同时,要注重提升贫困群众的教育、文化水平,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神风貌。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了,我们就必定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四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 ‎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五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会想着如何为脱贫攻坚贡献一己之力;作为一名毕业不到3年的贫困学生,也不禁想起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脱贫之路”。自认为这是一段不值一提、不想多提的经历,但却有感而发想为每一名扶贫干部加油鼓劲,也和每一名贫困学生共勉奋进,希望大家坚信:当下的“贫困”只是暂时的,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开创! ‎ 不要惧怕“物资贫困”,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依稀记得,从小学时候开始,父母每到开学之际,都会为我的学费发慌、日常吃穿发愁。也是从小学开始,我就因为家庭困难的原因每学期领着国家400多元的助学补助,然后初中时期每学期600多元,接着高中时期每学期700多元,再到大学时期每学期2000多元。现在仔细想想,读书时代的日子很苦,苦到要数着日子过日子,看着钱包做生活计划,但也是这份苦让我更加自律学习,让我更加坚韧耐磨,让我更加珍爱生活。现在摆脱愁吃愁穿境况的我,想对扶贫干部们说,虽然你们的“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很具体很繁琐,但这可能就是某个家庭的“救命稻草”,要感情到、措施到、效果到,确保他们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真保障。我也想对正在经历贫困的学生说,物资贫困不是真的贫困,你们吃过的苦、走过的路,以后都会成为你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大家攻克当下、奋进未来! 不要产生“心理贫困”,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湖若平鳖何往,山若平鸟何从。虽然人生而不同,但是只要努力生活,都会在这个浩瀚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小的时候,我对贫困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知道家里不宽裕,比别人差一点。随着年龄的增大,读书城市的变大,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我逐渐认识到,由于家乡交通条件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家里没有稳定收入、需要为生活发愁,这就是贫困!感受到和身边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差距,不可避免会有失落感、自卑感,也有过不想和朋友来往、父母交流的“反面阶段”。现在,我可以平和地看待这段过往,不刻意回避当年的贫穷,与幡然醒悟、不言放弃的自己分不开,也与成长路上每一个帮助我的人分不开。希望每一名扶贫干部在扶贫的同时也要扶心,特别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开导与关心,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也希望每一名贫困学生化贫苦为动力,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用热爱生活的态度、不言放弃的决心、勤劳奋斗的双手,开创属于自己的崭新未来! ‎ 不做脱贫“钉子户”,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是张嘴要来的,不是在家中翘着腿等来的。俗话说,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先要扶志,这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2017年6月,在我即将参加工作的前半个月,父亲说现在正在进行贫困人口清理,不符合条件的都要取消。在我工作还没有稳妥敲定的时候,虽然父亲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但我很坚决地告诉父亲:国家已经帮助我们这么多年了,如果取消了也不能去“闹”,我们要懂得感恩。取消之后,虽然扶贫政策更好、扶贫力度更大,但我们都没有觉得惋惜,因为我们觉得有比我们更加需要的人。希望我们扶贫干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精准帮扶,既要扶贫更要扶志,确保每一名贫困群众真脱贫、不返贫。也希望每一个走出贫困的大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尽心帮扶身边有难之人,用自己的方式反哺祖国。 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集萃7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