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样提高
数学论文之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样提高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如果一直采用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与锻炼,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这一切又不得不令人反思:变革会不会使课堂教学热闹了,学生却放任与浮躁了呢?在课改的今天,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下面就《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恰如其分地运用“操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是促进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数学,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 要将操作恰如其分地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课前准确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掌握教材的主旨、实质问题。然后在忠于教材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在课堂教学的某环节设计“操作”这一实践形式,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为了给后面理解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作好铺垫,就可在课的开始设计学生用纸折分数。并且是依次折出 , , ,并最后提出折 ,学生不会了,在此也设个疑点,使学生在操作中有初步的感悟: 、 不满一张纸,也就是小于“1”; 刚好一张纸,也就是等于“1”;而 无法折,就比一张纸大,也就是大于“1”。 有了这样初步的感知,对于后面的教学就容易多了。 二、适时适地地运用“讨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讨论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讨论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又能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尽管如此,可教师也不能滥用,必须得根据教学内容充分的考虑有没有讨论的必要。只有那些学生不能独立解决,或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采用讨论这一形式的价值。 比如: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时,就可将书中例1和例2的所有分数混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去分类。同时考虑到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方法,又为了让学生对概念充分地理解,在此也就适时适地地设计分组讨论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在小组讨论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更能将老师一味地讲什么是真分数和假分数,变成了学生自己去区别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也使得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更清晰,印象更加深刻。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虽说如此,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探究的价值,决不能为形式而探究,为了探究而走过场。即使运用了也展示的只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是毫无意义的。教师要使探究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有效性,就得提供充足的时间选择难度适中、与学生联系密切、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分析、思考,从探究中得出结论,以使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分类结束,知道了概念之后,老师就应当将主动权再交给学生,因为此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真、假分数与“1”进行比较。这里教师可把这个问题出示出来,留给学生去探究,真分数和假分数比“1”大呢,还是比“1”小?并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的同时,让学生不光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 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都知道,数学课的教学,往往都是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或是基本的概念来学习。而真正要学好数学,运用好数学,光是学好基本的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展,使知识能由点到面,以点带面。教师就得在课堂教学的练习部分设计拓展练习,以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知,由新知扩散开来。 这一节课的练习部分就可根据课的重点,设计一道拓展题: 根据要求写分数: ①写出分母是5的真分数: ②写出分子是5的假分数: ③写出分母是5的假分数: 在分数 中(a是自然数)。 ⑴当a 时,它是真分数。 ⑵当a 时,它是假分数。 ⑶当a 时,它可以化成整数。 这样就能进一步地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也使得学生能清晰地区分真假分数。 随着课改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提升到战略性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一堂课上灵活地有选择性地运用操作、讨论、探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使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