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谈文艺类材料在历史课堂上的合理应用
历史论文之谈文艺类材料在历史课堂上的合理应用 谈文艺类材料在历史课堂上的合理应用 浙江师大附中 陈亚利[摘要]文艺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着历史面貌,其中包括历代记述和反映当时人物或事件的诗文、书画、音乐、照片等,也包括历史小说、历史戏剧等。在历史课堂上合理应用文艺类材料,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历史想象,培养历史思维,开拓知识视野,提高历史素养。但是文艺作品毕竟不能与真实历史划等号,所以教师在使用这类特殊的教学资源时,一定要运用“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缜密思维,慎思审问,互证求真,从多个角度全面考察,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深入探讨、挖掘其背后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关键词]文艺类材料 历史课堂 合理应用历史信息的载体多样,除各类史书之外,文艺作品中也含有许多具体的真实的历史内容。文艺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着历史面貌,其中包括历代记述和反映当时人物或事件的诗文、书画、音乐、照片等,也包括历史小说、历史戏剧等。将文艺类材料引用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历史、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但是文艺作品毕竟不能与真实历史划等号,其中存在着许多虚构的内容。所以教师在使用这类教学资源时,一定要以求真求实为前提,审慎判断,合理应用,引导学生去深入探讨、挖掘文艺类材料蕴涵着的有价值的历史信息。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设置了专门的有关文学艺术史的主题,从教学策略上讲,牵涉到如何在有关文学艺术史教学中合理应用文艺类材料的问题,在本文中也将作一粗浅分析。一、慎思审问,用之有理举一则课堂教学实例。在教授《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关于“市”在历代的发展时,教师引用了《木兰辞》中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然后设问:(1)我们能从上述诗句中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教师引《木兰辞》设计问题,其本身意图是想通过这样的思考,让学生明确:南北朝时期,“市”已经普遍存在,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各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场所,说明当时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可是课堂上有学生作出了这样的回答:老师,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分别在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才能买到,这恰恰说明南北朝时已有专门的小商品市场,形成了商业一条街,商品经济很发达啊。接着,另一位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疑问:老师,鞍鞯、辔头、长鞭都与马的行头有关,却要分别在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才能买到,好象不太现实啊。学生的回答似乎和教师所要的答案南辕北辙。但仔细一琢磨,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由此回到材料本身,诗中这样的描述是否出自当时的真实?查阅资料后发现这样的表述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称之为“互文” ,以这样的方式表述,意在突出木兰当时的急迫心情。因此把这则材料用到历史课堂上,以木兰不能在一个地方把东西配齐作为当时各种商品都有固定场所的依据之一就不是特别妥当了。上述案例在历史教学中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拿一般的史料评判与分析标准去衡量文艺类材料的历史价值,一定要运用“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缜密思维,从多个角度全面考察这种特殊的教学资源。首先要吃透材料,谨慎分析,辨清情节内容的可信度,思考该材料使用的恰当性,看到文艺作品与历史著作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差异,不能轻易把文艺类材料用做解释历史的依据。二、互证求真,用之有法引用文艺类材料时,不妨参照历史研究的互证原则,通过文史互证,去伪存真,既可以考查材料的可信性,还可以使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初步领会史学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如学习“‘市’在宋代的发展”这块内容时,可利用《清明上河图》这一名画与《宋会要辑稿》、《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又如教授“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时,可以借用小说《金瓶梅》设计问题:小说《金瓶梅》中有武松杀嫂的一段情节,出现了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如“蔡京”、历史地名如“东京” 等,因此该小说描述的是北宋时期的故事。书中人物沽酒、裁衣、剃头、买汗巾、称瓜子,乃至赏赐厨役、打发轿夫等细事,都言必称价。于是有研究者据此指出,北宋时期,白银已成为社会上普遍流通的货币。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作出这样的判断有何看法?学生的回答是信息好象还不够全面,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两本研究著作:《〈金瓶梅词话〉的著作和历史背景》(作者吴晗)和《食货金瓶梅》(作者侯会)。把这些信息汇总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金瓶梅》虽然托名写的是北宋末年的事情,但它所描绘的社会面貌、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却有鲜明的晚明时代特征,包括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白银已成为社会上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人在社会生活中比较活跃,社会地位有了提高等现实。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能依据小说描述孤立地作出历史判断,应将其与专门的历史研究著作进行对照研究。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小说的虚构而全盘否定其蕴涵的历史研究价值。史学家陈寅恪治史重视共性真实与个性真实的分析。他认为一则史料,不能因为个别地方记载错误,就将其全盘否定;也不能因为通篇虚构而一概抛弃,而要作具体分析,从假中分析出真实来。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作为史料,正是因为文学作品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蕴涵着共性之真实。从教学角度上讲,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在历史课堂上渗透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了史料作为探究历史证据之“理” ,注意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区别,使学生初步具有史证意识。三、润物无声,用之有情文学艺术往往通过具体、生动、饱含作者感情的形象来反映生活,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艺术想象力,对生活现象加以提炼、加工和改造,所创造出的世界比实际生活更集中、典型和强烈,将其与历史学习相结合,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奥斯威辛集中营》一课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一幅照片:1945年,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接着介绍前苏联诗人鲍罗杜林所写的一首小诗:“刽子手……/充满了绝望神情的眼睛。/孩子在坑里恳求怜悯:/‘叔叔啊,/别埋得太深,/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当教师念到“叔叔啊,/别埋得太深,/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时,整个课堂上一片寂静,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椎心的痛,那感觉真的不是用“震撼”一词就能够概括得了的!师生间情感上的共鸣无须用语言多加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也因此真实有效。同样,在讲到西班牙内战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品鉴毕加索代表作《格尔尼卡》:为什么说此画结合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此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先介绍毕加索创作此画的时代背景,接着师生一起结合时代背景鉴赏作品,理解其创作风格: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到夸张、变形的立体主义表现手法;画面中那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的妇女、手握鲜花与断剑倒地死去的西班牙士兵等,都是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的真实写照,说明其现实主义风格;画面中公牛、受伤的马、闪亮的灯火各有其象征意义,反映其超现实主义风格。最后教师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占领巴黎,德国的一个盖世太保头子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言而喻。 透过文艺看历史,通过情境的合理创设,教师的适度引导,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思想情感,从而在心灵上产生个性化的体悟。四、以点带面,用之有度引用文艺类资料时还要注意到材料的典型性,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注重问题的深度和梯度。如《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一课,长兴中学的钦国强老师以《茶馆》命运起伏作为整堂课的一条明线,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展开。先呈现一段材料:1956年,老舍创作完成三幕话剧《茶馆》;1958年,在北京首都剧场公演,反响强烈;“文革”初,《茶馆》被打成“黑样板”“大毒草”,此后一直处于停演状态;1979年,北京人艺重排上演《茶馆》,1980年,《茶馆》走出国门,应邀赴西德、法国和瑞士进行访问演出……2004年5月27日,《茶馆》演出第500场。请学生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茶馆》命运。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指出:《茶馆》在建国初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经绽放到凋零再到重生的过程,《茶馆》命运的起伏折射出了建国后不同时期我国文化事业所呈现出的不同发展景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建国后的不同时期,我国文化事业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景象,学生由此进一步明了“双百方针”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最后教师概括:花朵是娇贵的,国色天香怒放也是脆弱的,易被雨打风吹去。因此,它需要丰沛的阳光,无污染的水,自由的空气…… 。这节课上,教师和学生一起从历史的角度看《茶馆》,从《茶馆》命运的起伏中看出历史的脉动,通过一系列有梯度地设问,层层推进,合理引导,既激发了学生对课题探究的兴趣,又凸显了《茶馆》这一资料的历史价值,有助于学生见微知著,透过材料理解历史发展的具体状况,更为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也使历史课变得更有意味。五、品悟经典,用之有味这里特别要说一说有关文学艺术史教学中文艺类材料的运用问题。文艺史专题由于文学艺术色彩浓厚,如果以文艺常识为教学的重点,从过于专业的角度欣赏文艺作品,那就偏离了历史教学的轨道,很容易上成语文课或艺术鉴赏课。如何上出其中的历史味?在历史的框架中认识文艺的发展规律,从文艺的角度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历史课中文艺史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从教学策略上讲,做到文史结合,在材料选择、问题设计的过程中突出文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以厚重历史味;选择典型,让学生有重点地品鉴,在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厘清作品产生的背景、文艺发展的线索、风貌等,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以一驭众的能力。以《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为例。本课属于文学史范畴,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直至明清小说。时间跨度长,知识点多,教学过程确实比较难处理。如果仅仅着眼于介绍不同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的形式、作品、特点、地位等,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笔者以王国维所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为本课之魂。通过吟读、欣赏古典文学的名篇,感受古风流韵;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挖掘,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探寻文艺作品背后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色。如学习唐诗时,可重点引导学生回忆李白、杜甫的诗句,思考:李白、杜甫各有怎样的诗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接着再问:流传千古的唐诗,出自伟大的唐代诗人,而孕育这些诗人的,正是那个伟大的时代。唐诗兴盛于怎样伟大的时代?或者说唐朝为什么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又如学习宋词,也分两个层次展开。先请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柳永《望海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破阵子》,这些作品分别反映了怎样时代特点或作者的内心情怀?接着请学生透过这些作品,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宋代政治、经济、思想史相关内容,进一步探讨宋词繁盛的原因。在感受、理解唐宋诗词的过程中,一方面挖掘了唐宋诗词的史学特质,同时赋予文艺作品一定的时代和事件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不过,这里有个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的话题,即历史教师自身的文艺理解与鉴赏力。曾经去听一位历史教师上《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一课,讲到“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教师让学生欣赏歌曲《Yesterday》和《答案在风中飘》,并问:你是否喜欢他们的歌曲?请说明理由。不过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总觉得教师似乎是游离于外,没有投入其中,课也上得干巴苍白。课后与该教师交流时,他坦言自己对这些作品都不怎么熟悉,也没什么感觉,因为自己本身对音乐兴趣也不大。试想:教师自己对作品没有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教师自己没有受作品感染,如何去影响感染学生?如果仅仅是为教而教,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那么结果恰恰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历史教师还是要下功夫,努力提升自身文艺理解能力和鉴赏素养。透过文艺作品看历史,或把文艺作品放在历史的视野下去观察和欣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历史视角观察、赏析文艺作品的习惯与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历史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以这方面内容为材料的历史高考试题命制也逐渐增多。如2007年海南历史科高考卷中第31题材料引海明威于1929年发表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故事梗概,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读取能力的同时,还隐含了一项要求,即把文学作品放置到相关时代背景下去考察分析,从而考出了文艺作品的历史“味”。同年广东历史科高考卷中第26题展示了某研究者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 时引用的四则材料,其中两则分别出自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与《金瓶梅》中有关女性婚姻的材料,意在考查学生对这种带有文学色彩的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搜集一些文艺作品,并留意语文教科书中选登的一些文艺作品,选择恰当时机将其引入历史课堂上。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文艺作品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尽管能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情况,但不是镜子式的直接反映,这导致了同样是对生活的反映,却有虚假反映和真实反映的区别。因此需要我们在判别材料内容可信性的基础上,明确教学意图,合理运用,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挖掘文艺类材料中所蕴涵的历史价值,厘清“历史上的文艺”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何成刚、沈为慧.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J] 教育科学研究,2008(6)姚锦祥、姜向阳.文学艺术史专题的教学价值与实施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