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新课程标准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数学论文之新课程标准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优化 课堂教学结构 人文关怀 效率 【摘 要】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特别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切实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把素质教育定位于课堂,注重创设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把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积极探索人文化教育,特别关注生命与健康,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正 文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 式的审判;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积极探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探讨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能使得课堂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读身边的语文,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让生活融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构成了教学目标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为此,我们就必须改变过去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教学高投入低产出,教学效益不高的倾向。让学生没有发表不同看法的机会,努力开发学生非认知因素,充分发挥学生意志、想象、情感、性格、潜意识、灵感对教学认知的作用,增强教学动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处于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状态,让学生愉快地汲取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主导、主演的独角戏,不再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突破,就要彻底改变满堂灌现象,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得不到应有发挥的倾向,改变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改变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教学高投入,低产出,教学效益不高的倾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大力推广江苏的“洋思”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更新。努力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一)、注重新课导人的优化 常言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如果新课导入具有艺术性,那么必可培养学生美的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中心,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因此教·师在新课的导人时,如果能援引恰当的事例、典故,必会引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轻松乐学的境界。为此新课导人应当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优化: 1、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探索欲 1.1、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悬念就是设”谜“ ,让人萦绕脑际,猜不透,想不通,丢不开,放不下,从而激起情与悱,引发积极思维。悬念能紧紧抓往人的注意力,使人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探索事情的内涵。如果上课伊始学生的兴趣之火就被点燃起来,学生就会大开思维闸门。例如在讲指数函数 这节课之前,老师拿出一张纸说;”同学们,虽然这张纸厚度只有0.lmm,但经过对折27次后,大家猜猜看将有多高?电线杆高?七、八层楼高?“学生不得其解。此时教师告诉学生,那将是超过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 848m的。学生就骤然产生一种震撼力有了一种迫切解决问题的共鸣。 1.2、 从”好奇“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在科学活动中表现为求知的欲望,是人们进行探索活动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求知识的最大源泉。“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暂时还不理解的有趣新事物,展现堪多学生惊讶就越鲜明,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迫切· 在新课伊始,教师提出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创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的、巧妙的寓于某种适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求和这节课之前提出:”同学们,一个月30天中,老师每天愿意给你5万元钱,请你第一天给老师1分钱、第二天给老师 分钱、第三天给老师 分钱、第四天给老师 分钱……第三十天给老师 分钱,谁愿意?“ 这样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动手计算 ……+ 。这样学生就有了一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果乘机指出等我们学习完”等比数列求和“这一节课以后,同学们再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发现真是”小菜一碟了“。 1.3、 以”攻难“为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难不思,畏难不进,为学生”设难“,鼓励他们去攻难,让他们体会”攻难“后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复数的三角形式与乘方运算时,先让学生计算 =? , , 前两题没有问题,后面两题就元能为力了。此时教师指出:学过这一节以后,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非常简单了,这样学生就有了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动机。 2、运用浅显、直观的例子导入新课 运用浅显、直观易懂的例子导人新课,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在讲授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一课,开始时将一支粉笔头向空中抛出,让学生观察粉笔头经过的曲线。然后教师指出粉笔头经过的曲线就是抛物线。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不失时机的指出导弹的弹道曲线也是抛物线,启发、激励学生学好数学,将来为国防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 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来引入新课 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易感悟新知识,使学生深深懂得数学概念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并可指导我们的实践,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单调、乏味情绪,消除对数学单调、抽象和神秘感。如讲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前,先讲工人师傅检查所砌的墙是否水平时,把水准器在这个平面上交叉地放两次,就知道这个平面是否水平,这是为什么?讲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前讲建筑工人砌墙,常用一端系有铅锤的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与水平平面垂直,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辽i·问题。这样可诱导学生由疑到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讨论,必能使新课的讲授有合力和魅力。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得便人愉快。“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创造条件,力争做到这一点。 (二)、突出重点,锐意改革,实现新课讲授的优化 1、树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努力把”讲堂“转变为”学堂“ 改变学生学习不活跃,启而不发,问而不答,教而不学的状态,培养学生在目标引导下”先学“、”自学“、”互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把传统教学中失落的主体精神重新找回来。①教师每节课讲授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学,激发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状态,③实施”民主化“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师生活动氛围,让学生有发表自己不同看法的机会,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保证让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并积极组织学生讨论,⑤ 杜绝满堂灌,积极实施启发式与讨论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确立”少教精讲“,当好”引桥“”路标“意识,实现”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自己定位在引导点拨、释疑解难的”导演“位置,通过启发诱导,引桥标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实现。”导“是教师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活动,每位教师都应把它作为执着追求和自己的教学理念。为此,要做到①准确具体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注重新课的导入艺术,引导学生运用艺术语言揭示数学原理与公式、揭示解题方法与步骤,升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过程的督查;④启发研究学生”自学“”互学“后仍不能掌握的内容;⑤教学生规律性的东西,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⑥引导学生预防可能出现的错误,避免学生走弯路;确保课堂有足够的训练时间,恰当确立训练的内容与形式。 (三)注重课堂训练的优化,将课堂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为了实现将传授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就必须强化课堂训练,为此我们要: 1、树立素质的培养关键在训练的思想,自觉借助训练的”强化“来形成学生素质的” 内化“。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坚信”游泳的素质只能在游泳的实践中形成,不会在学习游泳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把训练作为素质形式的重要一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基础训练。通过实践操作、动手训练,使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得以巩固提高,进而内化成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在训练的时间上,我们要树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努力把”讲堂“转变为” 学堂“ 与”训练堂“。要把绝大部分的训练内容从”课后“移到”课内“。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每节课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课堂训练不得少于15分钟,要求精讲多练,重在课堂训练,要求教师当好引桥路标,努力实现”主演“到”导演“的转变,把过去失落的主体精神从新找回来。 在训练内容上,要精心设计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使学生通过训练,巩固和升华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坚决克服训练内容上的随意性。 在训练的难度与数量上要坚持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以15分钟内能完成为限,既不超量又不偏少,让优生吃得饱,又不让中下等生吃得少,促进不同程度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树立素质培养的关键在训练的思想,训练的主阵地是课堂的思想,课堂教学要以课堂训练为主线的思想。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要将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选题恰当,训练科学。课堂训练要注重创新引伸,力争给学生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感。数学课堂练习的选择必须恰当、科学、并且要恰当引伸,且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水到渠成“的而非”神来之笔“,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非枯燥乏味。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使学生感到题目艰深,为此我们就应该彻底弄清所授内容的地位、重点、命题可能出现的方式及体现的思想。并依据学生客观存在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施行分级命题,做到引伸自然,达到教之淋漓,学之通透。例如在讲授完长方体的对角线性质定理后,可选择下列命题进行课堂训练: ①长方体一对角线与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所成角为α、β、 ,则 ? ②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个面所成角为α、β、 则: =? ③长方体内任一点与长方体某一顶点的连线与过这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角依次为α、β、 ,则 ④空间四条直线有三条两两垂直相交于同一点A,第四条直线过A,且与这三条线所成角依次 α、β、 ,则 以上是依据不同层次编拟的课堂练习题,通过课堂训练不仅揭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大有裨益。当然课堂训练还要注意推陈出新,变换招式进行适当创新引伸,使老问题赋予新意,给人以回味悠长的感受。 课堂训练要体现:重点问题反复练,特殊问题针对练,实际问题趣味练,给学生以欲罢不能的心理感受。 课堂上我们要对重点问题、特殊问题、易混易错问题进行重点训练、针对训练、反复训练、综合训练。例如函数的单调性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求学生要严格掌握解题程序,熟记步骤,清晰表达,为达此目的,可进行如下的题组训练: ①判断函数f(x)=- +1在R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②判断函数f(x)=x+ 在(0,1 与 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③f( ))= ,判断f(x)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通过以上训练,学生会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心领神会,熟烂于心,且题目层层递进,灵活而不呆板,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训练要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层层展示与巧妙应用,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意境。 数学的解题一刻也离不开思想与方法。因此,课堂训练还要重视数学思想的长期、反复渗透 ,着意开发,精心提炼、潜移默化,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巧取豪奇“,攀住”思想与方法 “这一纽带,化知识为能力,这不失为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好途径。我们在编拟课堂练习时,应时时把思想与方法放在首位。因为它是数学的”灵魂“,离开”思想与方法“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教学。 (四)、课堂小结的优化 课堂教学终了要进行小结。小结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归纳、总结,不放过对学生训练的每一个机会。小结可让同桌、同组同学讨论,然后教师适当点拨,再让学生讨论、小结,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敲定。当然小结要宇斟句酌,切中要点。既要言简意赅,又要画龙点睛。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便于学生记忆。通过小结来升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五)、作业布置的优化 作业是对学生已学的知识的检查与巩固。因此,为了使中下等生吃饱吃好,又不让优生挨饿。作业布置切忌一刀切,必须进行分层:基础题——学生必做题,所有学生都做。提高题——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中下等生可以不做。通过分层使所有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作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注重对生命和人文关系的优化,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对生命与人文将更加关注,我们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如今,我们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我们也不再指责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插嘴。更多的发现是:”谁想到什么?“、”谁的灵感来了?“、”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教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可以不举手申请而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同学交换意见,在发言时,如果需要演示,可以随时到黑板上板书,也可以使用投影。 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与学生说话时腰弯下来了,一些中小学课堂开始出现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正在悄悄地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教师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 教师在课堂上就像”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 ;如今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同时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明显增多;现在课堂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注重面向学生的未来,因此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要为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就处于一种不适的困境,但不是令人绝望的深渊,它只是挑战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时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过后就是豁然开朗,就是茅塞顿开,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这样的课堂必然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它乐意向这些不确定性开放,我们应该明白,这些不确定性很可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们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布卢姆所说:”我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