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综合体验 多元表现——刍议综合探究课《奇妙的空气》的教学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综合体验 多元表现——刍议综合探究课《奇妙的空气》的教学设计

美术论文之综合体验 多元表现——刍议综合探究课《奇妙的空气》的教学设计 ‎ 一、关于背景资料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的启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以崭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我们师生的生活。美术教育的改革更以其全新的理念,超前的意识,创新的行为在实验区内健康、有序地开展。《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第一,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第二,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第三,制定导向性内容标准,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所以,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教师课程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课程内容生活化、活动形式开放化、课程资源综合化的美术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呈现出勃勃生机。《线条的韵律》、《会说话的手形》、《有节奏的现代雕塑》等一批融音乐、舞蹈、建筑、科学为一体的美术创意课例悄然生成。在浙江省嘉兴市美术新课程创意课展示现场,更让我们看到这个课程创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冯国健老师执教的《奇妙的空气》一课中就可见一斑,整堂课师生互动流畅,学生通过体验、游戏、感受、欣赏等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感受。50多位三年级学生,共创作作品93件,作品形式感强,用色大胆,表现生动,更难人可贵的是学生真真切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每一副作品就是一首生动的诗,让与会老师赞叹不已,也让大家感慨课程开发的价值。一堂看起来像科学课的课程内容却让孩子们倾心投入,尽情创造。  二、关于设计理念   1、综合——课程资源创生就在我们的身边。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天上的太阳、月亮、春游、运动会等等,都是我们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怎样挖掘课程资源呢?这节课最初的想法是源于学生的一个问题:“空气能够画一画吗?”空气无色无味,这是此课程资源的特点。设计时,尽可能考虑调动学生的直觉参与,通过让学生找教室里的东西,从学生寻找到教室里实实在在的物体的交流中,引导到“这样东西看不到,但是它却在我们的教室里,是什么呢?”学生马上就想到了是空气,然后请学生拿出各自的材料装一装空气。学生在找空气的过程中,同时也找到了此次美术探究活动的主题——就在我们身边的奇妙的空气。他们发出了“哦!原来空气也能作为美术活动主题”的新感叹。  课程资源的创生,最关键的是使小朋友感兴趣,喜欢学这样的内容,这样的资源就是好的资源,成功的资源创生。  2、体验—— 一种有效的美术学习方法。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人文性质的学习就要用人文方法,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是艺术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它是一种心智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强调体验性学习,强调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三、关于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找、闻、看、画等丰富学生对空气的感知,了解空气的奇妙。(知识、技能目标)  2、通过寻找、闻闻、交流、画画等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体验成功与快乐。(情感目标)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关注身边事物、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创造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  难点: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闻到空气味道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找空气,导入新课  1、小朋友,在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   2、你能找出一样别的小朋友想不到的东西吗?   这样东西在教室里,而我们却看不到,是什么?  3、点击课件  出示:空气  [课程资源的创生——从身边实实在在的事物中,引出无色无味,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作为本课的探究主题。]  4、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你能用身边的材料来找一找吗?(跑一跑、找一找。)  学生用各种材料装空气并交流。  教师拿着一位学生塑料袋装的空气,“‎ 我们看他装了满满一袋子空气”。教师用力一击。你瞧,空气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找空气,在寻找空气中发现主题,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在愉快的笑声中激发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  二、认识空气  我们小朋友找到了空气,谁知道空气的一个秘密?学生交流  [回忆旧知,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在交流回答中,引发学生的自豪感,树立信心。]  三、闻空气  1、空气无处不在,闻一闻(教师闻一闻空气)什么味道?   2、(教师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   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开心、舒畅、心旷神怡)   [嗅觉体验,和空气亲近亲近,直觉感受表现主题。形成课程资源与学习主体的学生之间的互动。感觉体验,从无到有,从无色无味的感觉,过渡到闻到香味后感觉的舒畅与愉悦。]  四、揭示课题                         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空气到底有多么奇妙![点击课件] 出示课题  奇妙的空气  五、表现闻到的空气——香味  1、刚才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上台交流展示           (1)小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  (2)用优美的一段文字写下来。  ‎ ‎(3)可以用形体动作的造型语言来表现。你能试一试吗?  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  (对,你在动作的造型语言中还加上了表情,了不起!)  (4)当然,还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  [学生思维交流,以肢体语言、声音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感受的多样性。在多种形式表现主题时,导出绘画的表现形式,过渡自然。]  2、[欣赏教师作品]   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小组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欣赏(图1),分析交流  教师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体验。  3、[欣赏学生作品 图2] [点击课件]  除了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幅小朋友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  学生交流  (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  4、[欣赏画家作品]   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这两幅作品,你更喜欢那一幅?学生交流  [从线条、色彩等角度去感受名作,引领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欣赏作品,鼓励学生在欣赏中,主体参与,深入体验,诱发创作灵感,为创作奠定基础。]  六、欣赏     1、刚才,我们欣赏了表现空气香味的作品,空气还能容纳很多的味道,那么在这件作品中你感受到了空气中的什么味道呢?[点击课件] (图4)   学生欣赏交流   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味道的?  ‎ ‎3、除了臭味,你还感受到了其它味道吗?说一说?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感受。体现体验活动感受、感觉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4、[点击课件] 这是美国画家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波洛克叔叔喜欢在画布上滴溅颜色作画,有时是边走边画,他的作画风格对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影响很大。我们也可以在作画时试一试这种方法。[介绍画家,渗透新的技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  5、你要是闻到这种空气后,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讨厌、呕心  6、平时,你在哪里闻到过臭味呢?学生交流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需要美好的生存环境。[环保意识渗透、宣传。]  七、再闻空气  1、[设置悬念,小组共同寻找礼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作激情。]  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它就藏在每个小组的抽屉里,请大家找一找,找到后,放到桌子的中间,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瓶子里的味道:有香味、酸味、辣味、臭味等。)      2、闻到瓶子里的味儿,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感受的丰富与深入,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  八、指导创作  [绘画的指导,帮助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1、闻到空气中的各种味道,你打算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   (以线条、色彩或综合的形式表现)     2、学生作画,教师播放音乐,巡视指导。     布置好展评的地方。  ‎ 九、体验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贴在“多味馆”中,香、辣、酸、臭┅┅)  请你说一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件作品是表现香(臭)味的?  引导:线条分析       色彩分析  2、你认为哪一张作品最能表现香(臭)味的感觉?能配上形体动作更好的表现出这股味道的感觉吗?  3、这件作品还可以表现出其它的什么味道?  师生交流评价  [评价作品,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学会欣赏他人,关注伙伴的作品。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多角度评价作品并学会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诠释作品。]           十、延伸  啊!我们的空气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四、关于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活动课,力求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展美术创作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发挥美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1、创造学生发展空间,发展学生感知与思维能力。   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灵活的空间,教材、教学内容只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一种媒介,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能陶冶情操,发展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学生的发展,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情感紧密相连,综合学生的各种感观,有效的开展体验性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 ‎《奇妙的空气》一课取材于学生生活中的事物,课前设计,我考虑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装空气,找空气,闻空气,这些就在身边的事,引导的好,设计的巧,可以引发学生很高的参与热情与激情。教学中看到同学们有的用塑料袋装,有的用茶杯装,有的用盒子装,那副忙碌寻找空气,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模样,我想,这节课设计的初衷已达成。  学生闻到空气的香味后,用语言、形体、动作、文字、声音等表现自己闻到香味后愉快的感受。通过上台展现自己的表现方式,在展示自我、欣赏别人的优秀创意中体验快乐,轻松地融入进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闻到这种香味,有学生说:“我就想要飞到天上去了。”想象力多丰富哎!“原来心情不快乐,现在也变得快乐了!”通过香味,学生能体会到它能给人带来心情的愉悦。没有轮到发言的学生还有许多都想表达自己的种种体验与感受。正当学生思维兴奋时,话题一转,“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很自然地引入到以绘画形式表现香味的感受中去。  欣赏过程从线条、色彩入手,充分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对各类作品的理解、感受、感悟。对于米罗的画小朋友非常喜欢,所以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很深刻,也很宽泛。如:有学生说画家画出了一种奔放的心情,“边上的很像音符,在围绕着太阳跳舞。”波洛克作品的欣赏,由于前次欣赏的到位,学生不仅能理解深刻,而且真正体现了学生审美的个性差异和百花齐放,普遍感受了作品以点、线、面等色彩形式表现的那种臭味,有的学生还发表了臭味中夹带着清香的不同见解。  ‎ 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的整体体验,综合感知能力和感知情感,愉快地、自信的参与美术活动。思维伴随着体验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深入,由点到线、面,层层递进,呈放射状,在许多地方出现了思维亮点。不仅发展了感知能力,还提高了思维能力。  2、营造自主、轻松的体验性学习课堂氛围。   学生喜欢课堂活泼、轻松、能自主参与,气氛活跃,建立学生在“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的课堂氛围,是教学设计的初衷,也是要达到的一个课程目标。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美术学习方式,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空气的存在、体验空气的味道、体验闻到空气中各种味道的感受。找空气,闻空气,谈感受,表现感受,欣赏作品,找礼物,再闻空气,……以体验作为切入点,环节紧凑,充分关注学生学的过程,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在探索、寻找、体验与感受中,学生学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愿意表现,每个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所以学生思维火花的亮点,不断涌现,课堂高潮迭起,作业表现主题多,效果好。学生在自主、轻松的体验性学习课堂氛围和愉快的艺术活动中感受了生活中处处有美。  3、开展多维评价,促成学生体验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 美术作品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鼓励学生以欣赏、宽容的目光,多角度、多形式去评价,在评价中促成学生体验成功。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欣赏主题:“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件作品是表现香(臭)味的?”“你认为哪一张最能表现香(臭)味的感觉?” 最后以“这件作品还可以表现出其它的什么味道?” 的提问,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学会用自己的审美观去评判,欣赏他人的作品,在欣赏中体会、发现各种风格,效果的作品,寻找学生作品的亮点,鼓舞、激励学生,体验成功。  我尝试着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在这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上完这节课,发现自己对课程标准领会更深,更全面了,看到学生们学习中的那份热情,我也深深地沉醉在这样的体验与成功中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