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中学历史教材中“历史时间”的几种表述方法
历史论文之中学历史教材中“历史时间”的几种表述方法 历史学科是时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发生,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离不开具体的时空关系,谈及任何历史事件、人物等,都要界定它的时间。可以说,时间是历史学科的一条主线,掌握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时间,形成时空概念,是学好历史科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很多人都对历史教材中的有关时间记述的方法不怎么注意,以至忽视,使很多人在学了多年的历史后,对“时间”的记述仍然是一知半解。那么,中学历史教材采用了哪些方法对“时间”进行表述呢?下面笔者就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对历史时间的几个记述方法做一归纳,以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一、考古学上的 “绝对年代”纪年法 “绝对年代”纪年是考古学中年代学的范畴。由于原始社会的历史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而且距离我们又很遥远,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以及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地质学、古生物学等。绝对年代的表述有两种形式:(1)“距今××年” 如“人类的起源,距今至少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2)“×× 年前” 如“目前所知,我国生存年代最早的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这些都是绝对年代的表述形式,在讲述古代史特别是史前时期的历史时用的较多。 二、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现代社会已很少使用。天干有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地支有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 我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年、月、日、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干支排列的顺序是固定的,组合成的六十甲子的位置也不能颠倒,用它来纪年,就可以知道先后顺序。1895年的“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均是因为该年的干支是“甲午”、“戊戌”而得名,干支纪年的好处在于它是依顺序不间断的纪年,一个甲子完了,可以再接一个甲子,一直沿用到今天,如2008年是戊子年,2009是已丑年。 三、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一直沿用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西汉汉武帝刘彻在公元前140年正式建立年号,年号为“建元”,此后,年号作为制度被历代皇帝继承下来,新君即位后绝大多数都要更换年号,重新纪元。年号成为我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其方法是:按帝王即位年次,用年号加上元年、二年、三年等序数递纪,如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等。新君即位一般都会改变年号,称为改元。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等。但也有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 四、民国纪年法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宣布成立共和政体,改用公历(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古代以皇帝的年号纪年有些类似,它是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纪年,公元19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一年,即“民国”元年,1913年即“民国二年”,依此类推,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之后,仍然坚持使用“民国纪年”,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公历××年=民国××年+1911,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民国纪年应该是“民国34年”。 五、公元纪年法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现在通用的公历纪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4世纪的希腊人、基督教史家攸西比乌斯(Eusebius,260-340)采用了统一的综合编年法。6世纪的西班牙神学家伊西多尔(Isidore,560-636)在攸西比乌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督纪年法,即现行的公历,它的起点是公元1年,这个纪年及其起点也是主观规定,习惯成自然的。8世纪时英国教会史家比德(Bede,673-735)首先按公元纪年推算公元前的年数,依次定为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等,比德的推算没有在公元前后之间定出一个公元零年(当时欧洲通用的罗马数字无“0”的形式),为后来的分歧和争议埋下了病根。公元纪年法随基督教势力的扩展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我国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历纪年,但同时采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法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