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谈班级管理艺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谈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论文之谈班级管理艺术 ‎ ‎  建始县高坪汇富民族希望小学 谭鸿雁 ‎  传统教育观念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要求学生“不能……”“不要……”“不准……”,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学生。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新时期班主任要想在工作中职业的兼要和内在的欢乐,寻找到工作的幸福感,必须要讲究工作的艺术性。那么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如何运用艺术呢?让学生有所思、所悟、所问呢?‎ ‎  一、引而不发。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在教导别人射箭时,搭上箭,拉上弓,做个要射箭的样子,但并不射出去,以便让学习射箭的人去体会要领。同样,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意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仔细揣摩、领会问题的实质,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切忌简单的粗暴。‎ ‎  二、点到为止。对于女同学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尊心强、自我评价高、心理活动不易外露。班主任在讲到他们的问题时,往往只需提醒一下,点到为止,而不必把话说穿讲透。如班上有一名男生,放暑假后去了一趟广州父母所在地,回来后一只耳朵就穿上了一只耳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老师和学生都议论纷纷。班主任课后找到这名学生,淡淡地对他说,你这样佩戴耳环,老师在电视里见过,在校外也有很多成年女性佩戴。这位男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第二天早晨,老师发现他已经将耳环取下了。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在情感上容易接收,又让他有时间去判断自己行为的正误和体会老师的弦外之音,从而达到自省,并改正错误的目的。‎ ‎  三、抛砖引玉,在思想教育中,有些道理往往不宜直接灌输,如果一开始就故作高深,会让人难以接受和认同。要深入浅出的讲,让受教育者逐渐进入角色,身心投入,细细领会,然后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  一天,学生向我报告他的漱口杯被人扔到了窗外,里面还有尿味,第二天,学生又向我报告,鞋被人放进了脸盆,一时又找不出人,而且这明显就是恶劣的恶作剧事件。上课了,我巧妙的向学生讲了一件事,在我们村,有一位小伙子因为一些个人原因,精神失常了,他常常会做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比如:大热天他穿上棉袄,在太阳下晒、冬天,他穿上衬衣短裤坐在雪地里,他的爸妈做肉给他吃,他倒掉说是猪食,而猪食他说真好吃……同学们听了以后,都深表同情,不由发出感慨:“真可怜。”“是啊!真可怜。那么正常的人会做出一些不正常的事吗??”“不会。”大家异口同声。而那位恶作剧的学生自然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内心深处自我反省。自此,班级再无恶作剧发生。‎ ‎  四、善用沉默。“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 荀子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的时候应该讲话,有的时候应该沉默。在六年级临近毕业时,六一儿童节,学校要求每个班排一个舞蹈节目,听到这个消息,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复习时间很宝贵,都无动于衷。这时,我没有说话,只是把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一段信摘抄在黑板上:“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都留下来。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这段话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我们要毕业了,但我们要给母校、老师留下美好的回忆,”成了全班同学的共同心声,连男同学也积极参与。而最终在六一儿童节上所表演的节目获得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荣获一等奖。‎ ‎  可见,班主任在思想工作中一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其效果未必就好,有时适当地保持沉默,给人以琢磨思考的余地和联想回味的空间,要比空洞的说教和乏味的训斥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