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让学困生主动参与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让学困生主动参与

其他论文之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让学困生主动参与 ‎ ‎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被许许多多的教师乐此不疲地使用着。然而,如果细心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就会发现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却隐藏着不和谐的音符:从一双双茫然无知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亦或是急需帮助,亦或是漠不关心。他们是谁?——是被遗忘的“学困生”群体。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诸多障碍,主要体现在心理、行为习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心理方面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兴趣不浓厚,对自己缺乏自信;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目的不明确、意志脆弱、不愿动脑、缺乏稳定性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欠缺、思路不够畅通、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等。‎ ‎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心理、生理上的差异,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为了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公平地得到发展机会,教育者应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异的教育。笔者在小组合作中高度关注学困生,对如何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合作学习的良好效果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效。‎ ‎  一、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参与状态 ‎  通过近几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笔者发现学困生的参与状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  1.形式性协作。能够倾听别人的争论和观点,但不能提出质疑。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能把小组成员的答案写到小组作业纸上,乐于为同伴服务。‎ ‎  2.被忽视。在小组讨论中能够部分接受别人的观点,自己对问题的没有任何独特观点,发言不能切中要害,多数不能引起同伴关注。当提出问题要求帮助或企图交流时往往被忽视,但通过努力勉强能接受小组的认识成果。‎ ‎  3.最小参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虽然表现出参与热情,但对别人提出的大部分观点缺乏判断能力。不能加入有效的讨论之中,但又不想拖小组的后腿。自己不懂的问题就抄袭组内别人的答案。‎ ‎  4.完全游离。不关心小组讨论或争辩的问题,整个活动过程都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即使别人主动提出帮助,也不愿意或没能力接受。在小组中表现出消极情绪,对小组能否进步持无所谓的态度。‎ ‎  二、提高学困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  从学困生的参与状态来看,要么应付任务,要么浅尝辄止,要么袖手旁观,在合作中表现消极、被动,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兴趣是推动学生最实际的内驱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引起高度注意,从而为合作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往往不稳定,自我控制力不强,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 ‎  首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唤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如在讲述《市场营销学》中营销观念的问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否把梳子卖给和尚?问题一出立刻吸引了学生,他们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起来,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学生在讨论中拓展了思维,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 ‎  其次,教师还可结合实例,帮助学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与专业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看到所学专业对日常生活的帮助,从而对该专业产生兴趣。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到货币时间价值中关于复利的概念,笔者问学生:“现在大家存在银行的利率是复利还是单利,怎么计算的?”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单利,有的说复利。笔者笑着拿出一张到期的存单,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计算,看看到底是单利还是复利。这关乎自己以后的切身利益,所有的学生都投入讨论之中。‎ ‎  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困生增强信心。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创造取得成绩的情景,是刺激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 对学习信心不足的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点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可能产生无限动力。因此,对学困生绝不能歧视,要耐心给予辅导补课,善于发现、捕捉“闪光点”,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由无趣、有趣发展到乐趣,才会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再到“乐学”。有了强烈的兴趣,便会产生探究的欲望。‎ ‎  2.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学困生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消极行为,并不仅仅是因为学习兴趣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分散造成的。课堂上,教师虽然面对全班或小组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可提问与检查时通常面对优秀生,学困生少有机会,这让他们误以为学习任务与己无关。长此以往,学困生的责任意识渐趋淡薄。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应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责任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学习活动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具体地说,每个学生都有收集学习资料的责任,有动手、动脑处理资料的责任,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责任,有参与交流发表意见的责任,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有与学习伙伴共同完成探索性学习任务的责任。‎ ‎  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要对划分学习小组花费一些心思,具体实践中是这样做的:将班级人数按4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基本上按一个学优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的比例搭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也有利与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其次,教师要把学习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与目标。再次,课堂上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根据他们的表现评价小组活动的质量。具体做法是:每个小组给内部成员编号,教师要求小组回答问题时,只叫该组的某某号,不叫名字。由于教师不知道号码对应的学生名字,每一个学生都有被提到的可能。如果不积极参与就会拖累整个小组,这种由集体连坐而产生的群体压力可以促使学困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也能使学优生更积极地帮助学困生。‎ ‎  3.设计问题分层,体验合作乐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期”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积极性,发挥潜能。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情,设计他们潜能之内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学困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相对落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照顾他们,设计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当然,这里的“浅显易懂”是在学困生现有基础之上,经过自己努力和别人的启发、指导能够学会的知识。让他们获得成功,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投入更多的合作热情。比如,笔者讲解《基础会计》中“银行存款的清查”‎ 时,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设计的合作问题是这样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为何不一致,找出未达账项,如何调整,既有未达账项又有错账的情况下怎么办?前3个问题是必须掌握的。学困生只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参与合作问题不大。后一个属于提高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探讨,不做强制要求。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  4.科学运用评价,提高合作动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对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等进行合适的评价,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更加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笔者在对“学困生”的教学中,实施“三优先两同步”教学,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  (1)优先表现:即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上台板演,优先指名“学困生”,尽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并充分利用他们此时的成功感和兴奋感,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学习积极性。‎ ‎  (2)优先答疑:对“学困生”提问,教师应优先予以解答,且多实施鼓励性评价。激励他们不懂就问,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激发他们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  (3)优先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优先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予以表扬,让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进步,认识自己宝贵的积极因素,及时帮助他们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 ‎  (4)辅导帮助同步:教师在平时的学习辅导中,把对“‎ 学困生”的辅导和帮助结合起来,及时帮助他们扫清学习会计的心理障碍,达到与他们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使其对会计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厌学变乐学。‎ ‎  (5)奖励评价同步:班级设置“学习习惯进步奖”、“学习成绩进步奖 ”、“思想转化进步奖”等,及时对学困生的进步予以多方位的鼓励评价,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学困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群体,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但也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只要教师心中有他们,乐于为他们的进步动脑筋、想办法,相信丑小鸭也会有春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