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析如何在课内、课外合理实施新课程标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析如何在课内、课外合理实施新课程标准

数学论文之浅析如何在课内、课外合理实施新课程标准 ‎ ‎  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各年级都全部使用了新教材,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教师都感受到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更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很抓教学基本功,认真钻研教材,大胆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样,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在学校科研小组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新教材,领会教材思想,熟悉教材知识结构,从而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校内,积极相互听课,虚心向同事请教教学方法,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  一、我认为要用好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  1、创设问题情境,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的兴趣,以前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对于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就显得单调,枯燥无味。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  2、培养问题意识,开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  解决数学问题时,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问题的解决。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交流,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样由于师生互动,使学生获取教科书中未能表达的知识层面。解决问题中的交流与合作不能流于形式。交流前要有明确的目标,讨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价值。‎ ‎  另外,合作探索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也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加以引导,千万不能教师代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才能成为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数学教学。‎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吸取他人的经验,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  另外,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意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防止学生产生紧张的心态,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  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作为教师应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让他们在数学上有所作为。‎ ‎  4、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视,这不仅包括同一领域内容的相互连接,也包括选择若干具体内容,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同时新教材还特别关注数学与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是因为初中学生的活动比小学生有了较大扩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比较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的较为广泛的现象和总是对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题材应重视渗透知识之间的联系,应来源于现实生活或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例如,在教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时,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将统计与概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时自然地使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 ‎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可以将实物照片、素描、文字、表格、图形、字母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二、在课余,教师还应做好对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辅导工作:‎ ‎  1、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感受,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态度,并联系其他学科,揭示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 ‎  2、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问题学生及时给予辅导、帮助和鼓励。‎ ‎  3、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设想,教学设计等课堂教学问题,对好的建议,教师应积极采纳,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就像是一位小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4、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中起好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力。‎ ‎  5、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在小范围内培养后进生敢问,敢思,敢说的信心和勇气。‎ ‎  6、采用集体辅导,小组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进一步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 ‎  三、重视教研活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1、积极参加区片和市上举办的教研活动,开阔自己的教学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带回学校,并合理的利用。‎ ‎  2、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内部的教改科研活动。比如,我校开展的“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三维交互式教学,在实施一年多以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3、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交流网络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别。‎ ‎  4、重视校际之间的联系,勇于参加区片或市上举办的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过程设计比赛等教学活动。‎ ‎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新教材时,教师要作好宏观调控。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合理的,有效地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