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对小学生有效实施责任教育的几点做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对小学生有效实施责任教育的几点做法

班主任论文之对小学生有效实施责任教育的几点做法 ‎ ‎  珲春市第十小学    周敬贵 ‎  【摘 要】: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责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德育课题,实践证明:责任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此,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深入研究对小学生有效实施责任教育策略,注重小学生责任观念的确立、责任行为的指导和责任能力的提升,加强责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会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  【关键词】:小学生   有效   实施   责任教育   做法 ‎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基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责任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有效实施责任教育应该从帮助小学生确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加强对小学生责任行为指导和促进小学生责任能力提高三个方面着手。‎ ‎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强化责任意识。‎ ‎  所谓“责任”,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不妨可以这样解释:‎ ‎“责”就是“负责”。“任”就是“任务”,“责任”就是“负责某项任务”,也就是“负责干(好)什么”。所谓“观念”, “观”就是“看法”、“念”就是想法,“观念”就是看法和想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是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进行有效责任教育的基础,也是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做实的必备“功课”。‎ ‎  (一)让学生懂得“自己就担负着责任……”‎ ‎  台湾忠信教育教育创始人、著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倡导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实现了“责任主体”的迁移,也就是把学生对责任的观念由“你、我、他”直接指向为“我”,把责任和自我紧紧联系在一起,改变了学生常置身于“责任”之外,认为自己可以不是“尽责”之人、不到“担责”之时、不管“问责”之事,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应该、必须)与责任紧密相连。这样,学生就对责任有了清楚地认识,知道自己就担负着责任、他也和自己一样担负着责任、每个人都担负着不同的责任……从而进一步树立:“校园不整洁,我的责任”、“班级学生不遵守纪律,我的责任”、“同学破坏公物,我的责任”……这种自我苛责的心理对学生的行动是一种警醒、引领和鼓舞,会不断校正学生的责任观念、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学生善于明确责任、勇于担当责任、乐于履行责任,成为担当责任的客体与履行责任的主体相融合的“责任人”,为学生生活世界奠定“责任”这块基石,保障和助推学生的人生发展。‎ ‎  (二)让学生懂得“自己的责任影响着……”‎ ‎  这是一个学生自我分析、辨别的过程。我们在学校里通常把一些“责任”分派给学生,在学生对不履行这些责任所产生的后果不能预见和认识的时候,学生是很难认真履行的。例如:班级一名学生拿着班级钥匙负责早晨开门,我们应该引导他知道:“如果你不及时开门或者不来开门,你就会影响值日生值日、同学完不成早自习作业、造成学生混乱……”使之明白自己很重要!自己的责任很重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更重要!同时,还可以应用一些责任事故案例,用血淋淋的事实让学生明白不认真履行职责的严重后果。例如讲述因忽视责任造成的交通事故、放映因人为失职造成的伤亡事故等,使学生对自己的责任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加之鼓励和帮助,“责任意识”就会催生“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自省意识”等,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  责任意识一旦确立,教师应该多加鼓励、经常强化,避免打击和摧残,使学生在责任意识的不断强化中获得深刻的认识和道德升华。‎ ‎  二、帮助学生掌握履行责任的方法,强化行为指导。‎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的责任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责任教育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德育观念验证、提纯、发展从而实现道德体验、享受、进步的过程。由于学生身心现状的限制,很多时候有热情、难成事,主要是履行职责方法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  (一)纸上谈兵 ‎  例如:安排一名学生担任班级值日生,负责扫地,不妨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口头传授,如:最佳的扫地时间、方法、工具等,把已有的经验进行传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履行职责的方法。魏书生就曾经让一名同学想出了十几种不让教室门发出响声影响上课的方法,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思维方式大有助益。‎ ‎  (二)实地演练 ‎  通过教师或学生的实践演示,直观呈现做事方法,帮助分析不同方法的利弊,从而帮助学生发现最佳的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实地演练的方法应该给学生留些学习空间,最好不要和盘托出,不利于学生学习。应该让学生从演练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履行职责产生兴趣和激情。‎ ‎  (三)过程指导 ‎  学生履行职责的过程远远不像纸上谈兵、实地演练那样容易掌控。学生在独立或者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很多条件与预设不同,或者根本未知。这时候,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过程指导尤为重要。例如:一名值日生,在值日过程中,工具突然坏掉了,责任心极强的他无法完成任务,急得直哭。这时候,我们就要上去,帮助他想办法:或者修理工具、或者借别人的工具、或者请人帮忙……这样的过程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能够学会机智地尽责、巧妙地做事。但是,教师要把握指导的时机和尺度,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不要为了急于完成事而轻易放弃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机会。‎ ‎  三、帮助学生形成尽责的习惯,发展综合能力。‎ ‎  学生的综合能力来源于长期的教育和反复的实践。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落脚点应该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这依赖于学生在长期责任教育的氛围中通过自身努力所形成的尽责习惯。‎ ‎  (一)实行“问责制度”‎ ‎  对学生进行责任分工的同时,必须同时明确标准,作为检查履行职责的依据。采取民主监督、随机检查等方式对学生尽职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采用班队会、晨会或者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问责”,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帮助整改,使之能够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正确、客观的认识和完善自我。“问责制度”的实行要切实把握好态度和氛围,绝对不能变成“批斗会”、“判决会”,还是要把学生的进步放在首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  (二)实现“全程教育”‎ ‎  责任教育光靠学校的紧锣密鼓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同步实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强化和延伸。特别是家庭教育,更是特别重要。所以,要采用家教辅导、下发辅导材料等方式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教育进行指导;采用跟踪访问、问卷调查、家庭道德作业等方式对家庭中的责任教育进行反馈,从而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全程的责任教育链条,以责任教育带动和强化其他方面的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  总之,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抓住了德育工作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有效实施责任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有效实施责任教育责无旁贷,自当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实施责任教育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大胆实践和创新,特别是在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方法指导、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要争取新的突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班主任工作漫谈》                主  编   魏书生 ‎  《21世纪小学创新教育实验书系》   主  编    泰斗 ‎  《创新教育案例全书》              总主编    柳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