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恁是“边角”也动人——小议古诗词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恁是“边角”也动人——小议古诗词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语文论文之恁是“边角”也动人——小议古诗词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 ‎  恁是“边角”也动人 ‎  --小议古诗词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  内容摘要:古诗词教学既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深入感受品味其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文学熏陶作用。要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要妥善处理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时合理运用穿插艺术:穿插生平背景,穿插其他诗词,穿插联想想像和穿插音乐画面,可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并逐步提高对美和经典的感受能力,最终提升语文素养。‎ ‎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穿插艺术   合理运用   学习兴趣 ‎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花园中,古诗词无疑是一朵最动人的花。其简洁凝练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所以在诵读时带给人齿颊流芳,回味无穷的感觉。而且,优秀的古典诗词能最大限度的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塑造作者的形象,并让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与教化。因此,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  但是,古诗词的优点也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难点所在。语言凝练,如果单纯翻译,几分钟就能讲完;内涵丰富,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很难感受的到;意境深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使言传出来,意境也变了味。所以,在平时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的吃力,学生听的乏味。古诗词或婉约,或豪壮,或含蓄,或明快,或清新的特点没有很好的展现给学生,导致古诗词教学变得沉闷而压抑。学生不能深刻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  那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改变呢?在课堂上除了主要的大块的教学内容外,也应注意边角的合理利用,即在整块的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穿插艺术,来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那在这些边角中可以穿插些什么内容,可以收到哪些好处呢?这是以下着重探讨的问题。‎ ‎  一、穿插生平背景,活化作者形象 ‎  这一点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知人论世”是相近的。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道:“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所以,在适当的时机,穿插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背景,对学生感受作者的形象和情感是大有必要的。‎ ‎  1.穿插作者生平经历 ‎  在面对那些流芳百世的诗词大家时,我们的内心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将他们摆上高高的神坛,对他们顶礼膜拜,崇敬有加,却忽视了他们其实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语文教师要做的不仅是例行公式化的介绍其姓、名、字、号、朝代等常识,还应恰到好处的介绍一些生平事迹,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了解到原来他们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并不神秘遥远,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  如在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时,讲解到“日晚倦梳头”这句,就可以穿插到“女为悦己者容”,并补充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的幸福的婚姻生活:并肩簪花,赌书泼茶,切磋诗词……正因为之前的生活太过于甜蜜,所以夫死之痛较常人更添一层,学生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下文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也从一位苍白隐秘的“易安居士”成为了一个鲜活的可感的妇女的形象。‎ ‎  2.穿插写作背景 ‎  每一个作家都因受到特定环境的触发,才会文思泉涌,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篇章。韩愈的《马说》,如果没有相应的背景介绍,学生可能单纯的流于文字的表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如果去掉了他被贬谪的背景,就很难理解他的“先乐后忧”。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简短凝练的古诗词了。学生囿于生活阅历的不足会导致他们对文本理解的偏差,如果在适当时候加入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就能有效加深学生的诗词内容的理解,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化。因为学习不仅仅是对自身已有的积累的重复,还应该通过对古今贤人志士们的情感的把握,使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境界“更上一层楼”。‎ ‎  杜牧的《赤壁》一诗,仅四句二十八字。末两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以小见大,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寓意非常含蓄深奥,只从语句本身出发学生恐怕很难理解。这时就必须联系本诗的背景。杜牧身处日薄西山的晚唐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空有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他博经通史,尤其擅长军事兵法。可惜孱弱的晚唐不能提供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当他经过赤壁,想到那些硝烟中的风流人物时,怎能不感怀伤世!他极其隐晦的在末两句中暗示:如果不是时机好,周瑜怎能成功?!这正如嵇康的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讲解至此,学生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到杜牧这首咏史诗的真正本意。所以,有效的背景穿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值得注意的是,穿插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要讲究方式和时机。对那些比较艰深晦涩的诗词和不太了解的作者,我们应该做的细致一些。而且,介绍的时机要把握好,应灵活的将其穿插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是刚课堂初始时,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因为穿插无“定法”。‎ ‎  二、穿插其他诗词,加深诗句理解 ‎  在古诗词教学中,面对高度凝练的语言,优美深邃的意境,我们往往觉的难以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即使用散文性的语言来一一翻译,也失了诗歌的神韵。所以,可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其他诗词,即以诗解诗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领会到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感受到古诗词的精妙所在。‎ ‎  1.穿插作者其他作品 ‎  一个作者,必然有其一定的写作风格。风格的形成,标志着诗人创作的成熟。陶渊明的质朴淡雅,李白的洒脱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陆游的忧国忧民,李清照的柔丽婉约……但创作是多变的,不确定的,在主要风格之外,必然也有其他的风格。洒脱豪放的李白,固然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之语,也有“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的细腻幽情。所以要完整的了解诗人,必然要涉及其他的作品,既能加深学生对诗人的感性把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时候,就可以联系苏轼相类似的其他作品。该词的上阕所描绘的出猎情景境界开阔,气势磅礴,何等雄壮!这很好的体现了苏轼的豪放派的风格。此时就可以联系苏轼其他意境雄奇,情感豁达的诗句,像“大江东去浪淘尽”“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等经典名句,既考察了学生平时的古诗文积累,又加深了对苏轼其形象的把握。也可以在学习完该词后,穿插补充另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感性、重情重义的苏轼,从而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更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 ‎  2.穿插同类型诗句 ‎  在漫长的古诗词发展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钟爱的共同主题。伤春悲秋,歌颂自然,怀才不遇,思乡念归,咏史抒怀……‎ 无不表现着诗人们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对同类型同主题的诗歌进行板块式的学习,能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使他们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并由点到面,掌握欣赏同类型诗歌的方法。‎ ‎  我们在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时,可就诗歌主题“思乡”进行引发,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名篇,并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鉴别诗人所运用的不同的表现手法。“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李白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同是写思乡之情,但前者一问一答,后者借景抒情,意趣不同。‎ ‎  穿插诗词,还可以使课堂弥漫着浓厚的文学气息,使教师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更容易让学生进入到教师营造的氛围中,也可以展现教师本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  三、穿插联想想象,展开诗意描绘 ‎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想象则是指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重新改造,从而组合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甚至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  1. 穿插联想 ‎  穿插联想,主要是诗中的某物说起,想到同类型的内容。联想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辐射联想、涟漪联想、回旋联想”等多种形式。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就可以对该诗的主要内容雪景和送别进行联想。该诗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梨花写雪花,不仅突出雪花之美,也给我们一种积极的暗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我们学过的相类似的句子,如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同样把冬天的雪比成春天的柳絮,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下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句,它运用拟人手法,构思新颖独特,写出了雪的活泼情态。这样,在联想中,巩固了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古诗词积累。‎ ‎  2. 穿插想象 ‎  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感受作者的情感。该小令只有短短的五句,却连用了诸多意象,串成画面,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阴霾的天空底下,几棵老树萧索的立在古道旁……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鼓励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画面进行想象加描绘,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不过要注意的是,想象应该是合理的,与诗歌意境相契合的。‎ ‎  四、穿插音乐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  1.穿插相应的音乐 ‎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强调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纵观古典诗歌的起源到发展,都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从《诗经》的“风雅颂”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无不有着音乐的影子。《毛诗序》说道:“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歌,本就是可以唱的,更不要说宋词元曲了。词又叫“宴乐”,最初是在宴会上歌唱。著名的词作,天下传唱不衰。宋柳永的词章名动天下,更是出现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 ‎  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适当的穿插音乐,能改变传统诗词教学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时,就能使他更积极有效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确立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且,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识记住诗歌的内容,变单调的背诵为有趣的吟唱,减低了背诵的难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就可以在课堂上穿插王菲的同名歌曲,用流行音乐带动课堂气氛。‎ ‎  也可以是在朗诵时加进音乐。根据音乐的韵律与节奏,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内涵。配乐朗诵相比于普通的朗诵而言,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这一情境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朗诵才能。‎ ‎  2. 穿插优美画面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的高度评价。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王维的诗,大部分的古诗歌都能适用。在简练的语言中,有动静的结合,色彩的渲染,虚实的烘托,读者便能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优美画面。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穿插画面,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通过诗与画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文字的魅力。‎ ‎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诗歌内容相契合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从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去欣赏品悟。既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到中国绘画之美的同时,又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但是,画是视觉的艺术,具有直观性;诗是语言的艺术,具有想象性。在两相比照之后,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激起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  在指导学生感受画面美时,要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首先要明确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因为意象的选择就限定了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如“燕”“雁”二字,音同,含义却大相径庭。“燕”多与春天有关,“几处早莺争暖树”也好,“似曾相识燕归来”也罢,前句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动人美景,后句写出了词人对美好春天短暂易逝的惆怅。“雁”字多与思乡、愁情相连,如“衡阳雁去无留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都是如此。明确意象之后,再看看它们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最后,用诗意的语言进行描绘。‎ ‎  当然,古诗词教学中的穿插艺术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的。我们一切的课堂教学行为都是围绕着课堂效率最大化而展开的。课堂穿插的好处归根结底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穿插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穿插要适当,适时,适量,不要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结果。‎ ‎  余秋雨曾说:“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有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尽管中学生的心灵不再幼小,但是感受美,追求美却是所有人的梦想。语文教师无疑就是使他们走向美的最直接的引导者。利用语文课堂上的“边角”时间,进行有效的穿插,最大限度的利用含蓄典雅的古诗词,使学生的心灵在浮躁的社会中始终绽放着动人的、纯净的花朵!‎ ‎  参考文献:‎ ‎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  2.余映潮 《阅读教学50讲》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3.曾祥芹、韩雪屏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  4.符健 《联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通讯》 2007.3‎ ‎  5.刘红丽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穿插艺术的有效运用原则》。《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7‎ ‎  6.徐大荣  《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代阅读》 2010.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