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试论语文实践活动的“五性”与“五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试论语文实践活动的“五性”与“五环”

语文论文之试论语文实践活动的“五性”与“五环” ‎ ‎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理解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  一、语文实践活动应该突出“五性”‎ ‎  1.突出趣味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萌发创造思维的最佳动力。要使学生从单调的听说读写中走出来,就要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拨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  2.突出实践性。“实践出真知”,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自主选择,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主动地学,会有事半功倍之奇效。‎ ‎  3.突出综合性。首先,语文课堂教学是有局限性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拓展和延伸,这就要求课内外联系;其次,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学科间融合,努力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  4.突出创造性。人类与生俱来就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也具有本能的想象力。在实践活动中,要针对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大力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想象范围,解放思维空间的束缚,激活创造思维 ‎  5.突出语文性。虽然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各种各样,它包括自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科学、数学、思想品德等多个学科。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二、语文实践活动。要“五环”并举 ‎  1.转变课型,课内实践。‎ ‎  (1)因材制宜,“画”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把画笔引入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语文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宿新寺徐公店》时,我让学生勾画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出现了稀疏的篱笆、茂密的树叶、奔跑的儿童和金黄的油菜花,学生如临其境,何必再要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呢?‎ ‎  (2)生动活泼,“说”‎ 语文。说,即口语表达,这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把教师烦琐的讲解,变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说”语文。例如,学习散文《五彩池》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为别人做小导游,介绍五彩池的美景。‎ ‎  (3)注重实效,“演”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表演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情、体态,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的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例如,《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形象鲜明,故事性强,我就采用了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  2.学科融合,渗透实践。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行家里手,是出色的导演,其实并不为过。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让教学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感受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读一读、演一演、唱一唱、讲一讲等多种形式,将音乐、美术、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带入语文教学中。例如,将习作课与科学科的实验课、美术课的手工制作联体,学生多了亲身感受和体验,就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  3.走向自然,课外实践。语文作为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广泛的学习、实践空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促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走向自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内容的确立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例如,春天来了,小河解冻了,小草返青、柳枝发芽时,不妨带着学生走向自然,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学生在课外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  4.走向社会,综合实践。“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发现学习”等有益的理论和实践为我们的教改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切实把书本知识与活生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相联系,使之更好地关注社会、适应社会。例如,我在上学期相继让学生参加了八次社会实践,分别是:城市“牛皮癣”的来历、是谁污染了西沙河、网吧调查纪实、小门外的小摊卫生吗、城市公共设施使用调查、身边的交警、畅游家乡山水、错别字医生等。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升。‎ ‎  5.评价改革,确保实践。语文课程的评价,绝不能再仅用一张试卷考查学生,而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应该把实践活动纳人评价的范围。在评价的形式上,我们可以采取不定期调研和集中问卷、抽测和检测、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考试的命题上,尽量增加一些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强的题目,如诗配画、名言集锦、成语接龙等题型,题型要使学生思维空间大,并且答案不惟一,有利于学生的发挥和拓展。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考试评价的改革,为语文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