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探讨
语文论文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探讨 主体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在教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那么应如何在语文课堂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通过学习、探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在语文教学中摆正主体间的关系 1.1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认识和实验能力的人”,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师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2摆正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教法与学法并重,以教法指导学法,依据学法改进教法,应在教学活动中寻找二者的统一。就阅读教学而言,教法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的方法,学法则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要摆正两者间的关系,就应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确立“自主”观念,实现阅读能力和习惯的自我发展。 2.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实现主体地位的途径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自我发展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 2.1构建有利于发挥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南宋教育家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在教学中,我们探索构建了“激趣——快乐探究式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 引趣: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的运用,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饱满的状态进入新课学习,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孜孜不倦,以苦为乐的境界。探究:在学生兴趣盎然进入新课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求知识的奥妙。释疑:学生探求新知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疑难,教师让学生先说出发现的问题和疑难,再指导看书自释疑难、学生讨论、互释疑难、教师精讲、排除疑难,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运用: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初级探索,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然后教师让学生在情感延伸中巩固,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最终达到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的目的。 另外,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学生的智能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为此,笔者通过探索,实施“五环节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效果良好。 设疑激趣,提出假说:教师创设情境,设疑引学,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提问,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激活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指导探究,丰富感知: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勇于探索,丰富感知。启发思维,讨论探究:整理事实,以说促思;研究事实,发展思维:使学生创造思维充分得到锻炼。评价总结,归纳达标:教师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将假说上升到新结论、规律。应用迁移,释疑解难: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达到扩展知识,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 “激趣——快乐探究式”、和“五环节探究创新式”这一语文教学模式旨在体现“主体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语文学习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 2.2优化教学环境,创设有利于发挥主体的语文课堂氛围。“环境造就人”。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2.1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2.2.2师生关系的融洽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当这 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2.3课堂管理的科学化。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把严与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既要把学生组织成严阵以待、整装待进的“战斗部队”,又要把课堂组织成一个温暖和谐、轻松愉快的“大家庭”,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2.2.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备条件等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优化组合,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态问题动态化。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是一最佳途径。在教学探索中,感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意义极其深远,是现代语文教学由知识教学向主体教学转化的关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