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编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三)
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欢迎阅读。 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第一篇 10月1日,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岁生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 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蓦然回首间,新中国已走过了六十四年。六十四年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六十四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真可谓一日千里。 从解放初期经济严重落后,社会满目荒凉到经过30年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强大。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和澳门才能得以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祖国的强大,2010年第29届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祖国的强大,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才得以成功发射升天;由于祖国的强大,祖国的人民才能生活富裕,幸福奔小康……这再次证明了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东方巨龙再次焕发青春,意气昂扬的向着一个崭新的时代迈进! 尽管如此,在近几年祖国发展的道路上并不顺利,国内相继发生南方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甲型流感的蔓延等天灾人祸……然而灾难没有摧垮中国人民的意志,反而让所有中国人民更加团结和坚强。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这让每一个中国人更能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祖国的温暖。 10月1日,祖国母亲的生日,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令全世界万众瞩目的日子。 金秋十月,红旗招展,举国同庆,乐舞飞扬。在每一个角落和岗位处处都能感受到我们中国人民对祖国母亲生日的喜悦和散发着感受党赋予的温暖。 正是有了你——祖国,勤劳的中国人民才能向前发展,幸福安康!正是有了你——中国,才能让我们离乡游子感受家的温暖,并为国作贡献! 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第二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和抹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一辆辆海陆空装甲车除了我认识的一些坦克,其他的我竟全然没见过,而且这些装甲车一看便明白是尖端科技的产物。在这时,我突然想起在 1949 年我国开国大典时,我们的武装装备被外国记者笑称为万国牌,只有骡马才真真地产自中国。这段心痛的往事在此刻最后能够雪耻了,心中不禁一阵激动。 主席站在轿车上开始向检阅部队问好,那一个个高大魁梧的解放军战士像一杆杆标枪直挺挺地立在那里,散发一种不知名的硬气质,等待着主席的问候,等待着人民的检阅。但是这却让我觉得这不像是受检阅的,倒是像是在战场上整装待发的军人中国军人!而主席也微笑着向这百万雄狮致敬和问候。 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把抗日战争给予我们的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实际行动。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用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执政潜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面队着阅兵威严的阵容,雄壮的节奏,整齐、矫健的步伐,闪亮的枪炮,还有青春般的口号,我真想大声喊:伟大的中华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第三篇 9 月 3 日,天安门广场上,三军列阵,铁甲生威。在那里进行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走在地面方阵首列的是抗战老兵乘车方队。昔日抗战受功勋,今日检阅展风采。这些老兵,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战士,更是从苦难辉煌中奋进而来的英雄。 抗战老兵永远不会被历史忘记。上世纪前叶,日本法西斯把整个亚洲拖入了战火硝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华夏礼貌面临着严峻挑战。正是这些战士挺身而出,迎着侵华日军的炮火前进。一时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抵抗侵略的烽火,响彻着民族救亡的号角。此刻白发苍苍的老兵,当年正是热血沸腾唱着《毕业歌》的青年学生,报效祖国的归国华侨,憨厚耿直的山野民夫。 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向侵略者发出了绝不屈服的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 14 年的艰苦卓绝,千万生灵的惨烈代价,在抗日仁人志士的血与火之中,古老的东方古国最后昂起头,迎来了自我命运的伟大转折。 当年一代抗战青年,如今俱已耄耋之年。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却从未停止自我奉献祖国的脚步。大建设激情燃烧的岁月,改革开放下的春雷涌动,无不有这些国家脊梁的身影浮现。他们缔造了这个国家抗争的过去,他们见证着这个民族复兴的未来。 庆典时刻,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在九三大阅兵的天安门广场,跟随着抗战老兵方阵理解党和人民检阅的,是抗战老兵用血肉铸就的永不磨灭的番号: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弘扬抗战精神,传承英雄火种。踏着先辈的足迹,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英雄的精神继续照亮这个民族的前程。 主席说过,一个有期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如今,两弹一星早已横空出世、辽宁号航母驰骋在万里碧波,东风导弹犹如苍穹利箭,中国捍卫和平的力量从未如此强大。但更就应强大的是,从抗战英雄那里接过珍爱和平、铭记历史的接力棒。像他们一样,永葆忠诚和使命,从不犹豫,满怀信心,从继续战斗直到继续建设,直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约而至。 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支柱。 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第四篇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又是一个 9 月 3 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匆匆走过了七十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这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我的岗位奉献自我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威武之师、礼貌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这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随着时光的推移,历史渐渐变成了文字,文字渐渐变成了概念,概念渐渐地模糊了。历史,就是这样被人们遗忘的。但抗战是一段不应被后人忘记的历史!那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以前遭受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苦难;那是一段光荣的历史,凝结着一个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远逊于对手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历史奇迹和民族荣耀!抗战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给予我们自尊、自信和面向未来的勇气,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这段不寻常的历史,不能忘记那屈辱和荣誉交织的昨日。 勿忘昨日,勿忘那以前的伤痛;勿忘昨日,牢记那可贵的觉醒;勿忘昨日,把握那难得的坚毅;勿忘昨日,继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国魂。但勿忘昨日,不是让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中不知前进的方向,勿忘昨日,是为了让我们正视这天,是为了让我们挑战明天,是为了让我们将昨日胜利的辉煌重现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过,但这一天却让我收获了许多,思索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或许平日的我们并不会将那段难忘的历史特意拿出来宣扬一番,但只要我们将那个七十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我的脑海,它便能像警钟一样时时鞭策我们持续警醒、踏实前进,让我们的后代在将来的某个日子里骄傲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着无数个荣耀的昨日,我们还要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大阅兵心得体会抗战胜利75周年第五篇 10月1日,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北京的天安门举行,这是我国建国的70周年的伟大日子,70年间的中国经历了无数风雨,可能70年在人类的历史上并不算什么,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是我们艰苦奋斗的70年,它包含了无数先辈们的心血付出,它包含了先人对后人的寄托,它是具有革命意义的。 仔细想想,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由于当时条件缺乏、受阅武器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甚至飞机不够只能飞两遍充数……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那一次的阅兵所有人还是欢呼雀跃,举国上下都是兴奋不已,因为那是我们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次阅兵,是表示我们中国人站起来的一次阅兵。 此后的每一次国庆大阅兵,都给世人带来不同的惊喜,尤其是这一次70周年的阅兵仪式,我们可以从军人挺拔的身姿、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飞机在天空的自由翱翔中,都能深切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一刻也没有停下,祖国一直在向前奔跑,无论前方是多危险的道路、多险峻的山脉,都不能阻挡我们的步伐。 这次的阅兵给世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不仅展示我们的科技军事力量,更是树立我们中华儿女的自信心,我们的祖国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面向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我们的实力,我们中国啊,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了! 观看大阅兵心得体会5篇 2020抗战胜利75周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