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试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防治策略
班主任论文之试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防治策略 【摘 要】: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危害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及专业化发展,给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带来巨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职业、社会、个人三方面对其诱因进行了分析,从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外部环境两个纬度阐述了防治策略。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预防策略 心理问题 外部环境 职业倦怠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70年代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受到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现已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助人的行业中,比如警察、教师、律师、医生、保险代理人等,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重复性强、工作压力大。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所以,教师职业倦怠极易发生且危害巨大。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诱因 “教师职业倦怠” 是指教师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是对工作感到厌烦、乏味,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心理倾向。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疾病,而且是一种症状明显、危害巨大的心理疾病,它与生理疾病一样可怕。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生理表现:没有食欲、睡不好觉、反应缓慢、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浑身无力等。 (二)心理表现:逐渐失去乐趣、缺乏热情、厌倦工作,极易产生疲惫感,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大,容易焦躁和发怒,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等。 (三)行为表现:工作上不思进取,没有工作进取心和积极性,得过且过,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害怕产生或避免竞争,对工作产生本能厌倦,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厌烦或拒绝人际交往等。 教师职业倦怠诱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职业诱因 教师工作最主要的特点是单调和重要、繁重和烦琐。巨大的工作常常让老师不堪重负。加上职业竞争激烈、工作量与业绩不对等、人际关系复杂、学校管理不当等原因,多角色功能、高社会期望和强工作负荷极易造成教师角色混乱冲突、工作激情泯灭、职业精神懈怠、性格孤独抑郁而导致职业倦怠。 (二)社会诱因 社会发展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逼迫教师不得不为适应职业要求、满足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高质教育要求而不断学习、培训,以提高自身适应职业的素质和能力,这不可避免地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则必然会产生抵触、逆反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对职业的反叛和倦怠。 (三)个人诱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疾病,而且是一种症状明显、危害巨大的心理疾病,它与生理疾病一样可怕。其产生与教师个人的思想、性格、习惯、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有着直接关系。那些忙于工作、生活乏味、性格内向、行为孤僻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对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职业倦怠注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研究表明,中国中小学教师中,表现出明显职业倦怠症状的比例约为16%,按这个比例推算,全国就有一百多万中小学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痛苦之中。由此造成了各种恶果:学校教学秩序混乱、教员士气低迷、医疗支出大增……;教师病假不断、教学热情不再、职业生涯受阻……;学生身心受损、厌师厌学严重、学习兴趣全无……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严重制约学校教育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及治疗 教师职业倦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辩证法理论,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而外因通过内因起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治要从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和改善外部环境着手。 (一)解决心理问题防治教师职业倦怠 心理问题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本源所在,也是防治重点所在。如今的教育管理把更多的眼光倾注在学生身上,却忽视了学校最大的财富和资源——教师。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策划改进,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坚持心理辅导。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及时辅导,强化健康心理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有效防治职业倦怠。 2、定期心理测试。学校以问卷、谈话等方式定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教师心理健康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发现为尽早解决。 3、加强心理关怀。学校管理者经常关心每一位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内心世界,妥善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免除后顾之忧,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心灵的慰籍和无私的关爱。 (二)改善外部环境防治教师职业倦怠 1、改善学校管理。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科学构建学校管理体系,做到管理科学、分工合理、职责分明、合作愉快。建立稳定、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优选先、职称评定、岗位竞争等问题上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建立奖励机制,使教师“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人尽其德”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切忌强制与逼迫,使教师保持轻松、愉悦、积极的心态,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光荣并为此而努力工作。 2、改善工作条件。管理者应注重改善办公条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物资保障,并为教师创造可以倾诉、可以发泄、可以休闲的场所,例如:教师之家、娱乐室等,使教师在优雅、整洁、人性的环境中工作。 3、改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内部矛盾和利益冲突。管理者应多为教师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及时发现、妥善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隐患问题,构建和谐、友好、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使教师摆脱紧张的职业竞争带来的人际关系困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中。 教师职业倦怠诱因复杂、症状明显、危害巨大,防治教师职业倦怠形势严峻、迫在眉睫,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加大教师心理问题解决和外部环境改善工作的力度,真正意义上的去尊重教师、关怀教师,从而在根本上防治教师职业倦怠,推进学校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参看文献】: 俞国良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M]》开明出版社,2000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