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温岭市城西小学 方海丽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似乎什么都是,什么都得教,却又什么都 教不好,承受着“无法承受之重”。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本文将试着从平衡人文 感悟与语文训练的“度”、平衡内容解读与形式赏析的“度”、平衡唯美语言与有 效对话的“度”、平衡学生主权与教师主导的“度”、平衡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的 “度”来思考,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求得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20世纪80年代,张孝纯等名师以“大语文”主张和实践来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教学界逐渐趋向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但是如今的语文负载了很多东西,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审美、道德、情操不一而足。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语文课堂更具人文性,更富诗意,资源的开掘更趋丰富,教学形式更见多样。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与新课程“貌似神离”的现象--“把工具观远远地扔了,人文观发展到极至,文化观挖掘到无穷,生活观旁及到虚无。架空分析已不再是唯一,声、像、物皆有,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皆入语文课堂。”[1] “外圆内方”是一种中国文化智慧。借鉴这一智慧来反观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教学之道恐怕也正是迷失在“圆”与“方”的平衡上,“圆”能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的外延与视野,但万物无节制的“大”,则可能导致无内涵的“空”,正所谓“过,犹不及也。”语文教学要撑起语文这一“大圆”,恐怕也必须与“方”和谐共存,使“外圆内方”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智慧,一种审美特征。就如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所言:“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方”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规矩”,一种“尺度”,它意味着方正实用,有节有度。现就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关“度”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平衡人文感悟与语文训练的“度” 有人说:语文教学有点偏:偏离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失去语文教学“独当之任” ;偏重一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接受学习受到轻慢,甚至被抛弃;偏重于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确,笔者也认为: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原点、基准;是语文教育和语文课程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硬指标”。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能感悟一些东西,不是就语言学语言,孤立地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应在训练中把握课文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促进自读自悟能力的提高。“训练不是单纯地做习题,不是琐碎地问答,真正的训练是能够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3] 给人文感悟一个“尺度”,给“训练”一个立足的空间。先来看于老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一个写的训练:于老师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饱经风霜”的词。其它词语于老师都在讲课时处理了,惟独把“饱经风霜”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老师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记讲了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此时,于老师话锋一转,说:“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好吗?” [2]这个教学环节看似随机应变,实则是于老师有意安排的,巧妙地融“训练”于“感悟”之中,很自然地使学生与文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 美国阅读教学中的“工具性”目标则体现得极富可操作性。在美国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往往把学生动笔的要求明确抄写在黑板上或书写后张贴出来,让学生非常明确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怎么给文本作标记。这种指导一般从六个方面展开:这篇课文使我想到了什么……他们应该这样做,结果却……我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这个部分我还感到迷惑,因为……这个地方可能很重要,因为……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表述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明确的学习活动中学会读书。这是因为。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涉及对母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和分析、判断及推理、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深入理解文本等一系列关系到语文学习成败的关键问题。更为可贵的是,美国语文阅读教学中动笔指导的六个方面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句式的表达包含着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时不宜“有感而发,”而应忠实于文本,自己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应该具备强有力的理由。我们看到,美国阅读教学中动笔指导不仅具体有效,而且追求多维的教育目标--既要重视基础,紧密结合文本,学好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又要勤于思考,理解课文。既要重视自己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又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形成。 思考二:平衡内容解读与形式赏析的“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在渗透和整合中升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些教师没有真正读懂“整合”的内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导致非语文、泛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例:一节《她是我的朋友》的课堂教学中,从播放音乐《找朋友》,师生合唱,引出课题;到学生寻找合作伙伴,自主学习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再到品读课文,课件再现课文内容;直到学生上台模仿表演课文内容,体验文本,升华情感。各式各样的活动,如唱、说、跳、演,可谓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教师可谓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可语文课姓“语”,不姓“杂”和“繁”,其整合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点必须放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昧、积累和运用上,采取的多种教学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对文本“内容”与“形式”把握上有失平衡。唱、说、跳、演……这“十八般武艺”真要说有点效,那也全是指向文本内容的理解。而王尚文先生对语文的“唯我之任”做了这样的解释:“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因为,“内容不可能离开形式而存在,也不可能先于形式而存在” 。所以,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即既要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领学生领悟课文是“怎么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根本不是因为记住了诗歌的内容,而是因为在读诵的过程中,内化了诗歌的创作手法。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是给“内容解读”一个尺度,给“形式赏析”一个广度。 思考三:平衡唯美语言与有效对话的“度” “诗意语文”代表王崧舟老师的课以其“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深受广大老师的推崇,追随着有如“朝圣”般虔诚。一时间在公开课上,到处可以听到“诗意语文”的声音,见到“诗意语文”的影子。然而,这当中的许多课却无法得诗意语文其“神”,只能“东施效颦”,得其“形”--诗意语言泛滥成灾。一时间,诸如吉春亚老师原创的“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你个性的发言是木,挺拔参灭。”“个性的发言是土,博大幽远。”“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说了你独到的见解。”“领异标新二月花,你的发言富有新意。”之类的评价语有了各种各样的翻版,在各种语文课堂上随处可见。 语文是一种“对话”实践,对话在本质上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前结构”出发达成的一种视界的融合,是理解,视界融合的结果是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对话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 ,即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町能是别的什么;而有了这种对话意识,即使言辞再平淡,再朴实,也是对话,而且还可能是更高级的对话;如果教师没有听者意识,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语言‘的涛化,只会标示着他与生活的真实的隔绝状态。就不能达成对话主体间精神的相遇、视界的融合、心灵的敞亮!“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不惹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他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这种高贵的身份球决于一种生成与创造,取决于师生间的融合,取决于教师对自己表现的适度把控,唯有如此,可才能防止流向低级趣味,成为真正的艺术品。”[4] 思考四:平衡学生主权与教师引导的“度” 某教师执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请同学们评议课文中的角色,不料,学生语出惊人!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孙悟空太没用了,明知道师傅那么固执,还顺从地跟着他,被他念咒语受罪,要是我早就溜之大吉了!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白骨精很了不起,她虽然屡战屡败,但是精神可嘉,在哪里跌倒,又从哪里爬起来!又一个学生说:我倒觉得白骨精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她要吃唐僧长生不老肉时,还记得先把母亲接了来……老师听了说:你们真了不起!我喜欢你们与众不同的视角! 这位教师,“尊重学生” 已做到了极致。学生如此解读文本,居然还赞赏有加,学生“何乐而不为”呢?试想:孙悟空的尊师、执着被认为是“没用”,白骨精的丧尽天良可以说成“孝”,这种种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思想何以谈“生成”?《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散思维,强调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离经叛道”,从某种意义上是思维的开放,也是语文的解放,但“离经叛道”不等于游离于语文课的宗旨,脱离语文课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对于语文课堂上种种大胆的猜测和尝试,教师不能一概肯定,因为这些有可能是违背文本价值的独特体验,教师如果一味强调独特体验而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对学生错误的体验也不作评判,不加引导,那么就会迁就学生,纵容学生,无法让学生体验和探究语文自身的语言美和文字美,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的宗旨。还有些整节课充斥着老师诗情画意的精美语言,充斥着学生各种形式的深情朗读,“带着感悟读!”“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看似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会,语文课看似真的因为“情感”的激荡而更像语文课了,而实际上,没有落实语言文字的读只能是作秀 。就如崔峦的一段讲话:“拿阅读教学而言,由以往的窜讲到强调感悟,从繁所分析到师生无休止的倾谈,如今的阅读教学脱离课文的语言,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有的老师尽情展示自己的人文底蕴,忽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值得商榷。”[5] 思考五:平衡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的“度” 1、倡导“实用文阅读” 我们的课内阅读以诗歌、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为主,着眼于作品的艺术性,阅读是鉴赏,重点在于言语的品味和感悟。实用文阅读则是包括一切有关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科学等方面题材内容的文章统称,为了获取文章的意思,阅读是理解,就像我们读报纸,读信,读百科知识,读学术著作那样。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的确,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很多语文资料也是语文学习的极佳选材,这些现成的材料如报纸、杂志、海报、说明书、地图等,他们未经节选或改写,是原始的、真实的资料文献,学习这些材料时,学生们会感到自己既是在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学习生活,此时语文的学习的“实用性”与“工具性”也就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如“股票行情”、“金融危机”等社会热点话题就可以在实用文阅读指导课中教给学生掌握信息意思的策略,如阅读《财经时报》上的文章;观看财经类电视节目,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向那些从事该行业的大人询问一些基本常识……逐步地引领学生去主动地接触那些不是专门以学生为对象的读物,引领学生逐步地迈入大人的世界,关注现实生,正是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文阅读更主要的任务。 2、倡导实践活动 一位美国老师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实践活动应符合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性,内容开放性,操作便捷性。如高年级可开展一些社会调查,观察自然现象,写出调查报告;自己搜集资料出手抄报;关注校内外发生的事,积极向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投稿……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布置学生课后进行社会调查访问,看看周边有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有什么改善环境的措施。最后,开展《写给爸爸/妈妈/市民/市长的一封信》的活动,提出一些改善环境的措施。这些课外活动不但培能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能力,同时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马忠东 :泛语文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中学语文网中网 [2]李建军:“简单”语文“不简单”,《江苏教育研究》[J],2008.6 [3]陈朝玉: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语文教学通讯》[J],2008.12 [4]盛新凤:静下心来读朱公,《语文教学通讯》[J] , 2008.10 [5]崔峦: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学》[J],2006.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