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另辟新径激活数学大课堂——“三点一线”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论文之另辟新径激活数学大课堂——“三点一线”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另辟新径激活数学大课堂——“三点一线”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随着课改的一步步深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越来越真实的体现在了课堂内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匮乏,在启而不发的状态下,教师也只好退而求其次,把让学生“全部都听懂”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大大受压,如果任由这种现状发展下去,最终势必导致我们的孩子会输在“终点线”上。《数学课程标准》中把解决问题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用数学的意识”。鉴于此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积极求索,构建了一条以“做数学”为主线,以课堂为立足点、生活为切入点、社会为实践点的“三点一线”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一、以课堂为立足点,学做数学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学要素中的核心环节,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牛鼻子”。革新课堂教学,构建“多维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学中最应该关注和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创新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巧设问题情境,培植解决问题的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一个带有悬念或是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入手,让屏幕出现装着长方形车轮的汽车在颠簸中前进;装有圆形车轮的汽车在正常行驶着……一笑而过之后学生禁不住思考:为什么圆形的独轮车不会上下颠簸?疑惑的产生激发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2、利用学具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做数学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手做一遍”。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过“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办法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表象,因为“小学生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指上”,动手操作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依据学具操作理解并建构知识的过程,让数学学习看得见摸得着,变抽象为具体。如: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依据学具操作、观察、想像和探索交流,对同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解决的途径,从而形成三种不同思路的推导过程。第一种:长方体底面积和圆柱底面积相等,长方体的高和圆柱的高相等,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v=sh;第二种: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侧面积的一半(即πrh),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底面半径(r),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v=πrh× r;第三种: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高(h),宽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半径(r),高相当于底面周长的一半(πr),推导出圆柱的体积v=πr×r×h。教师肯定了学生不同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最终殊途同归推导出圆柱的体积v=sh。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因此,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得以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就会得以充分发挥,而且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就会成为日后激发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动力。3、设计开放练习,激活解决问题的潜能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与生俱来就具有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潜能,而开放的问题设计恰好能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练习中飞扬灵性,激活解决问题的潜能。例如:某工作队修一条长660米的公路,3天修了全路的,照这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路程还需要几天?在解决该问题时,大多数学生列式为:660÷(660×÷3)-3或(660-660×)÷(660×÷3),这时又有学生提出不同解法,我就借机让学生组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除此以外还有没有与众不同的解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小手如林,思维得以拓展,出现了许多不同思路的算式,并且一个比一个简单:(1)(660-660×)÷(660×)×3(2)660÷(660×)×3-3(3)1÷×3-3(4)3÷-3(5)3×5-3(6)3×(5-1)不同的算式昭示着不同的思路,展现了学生不 同的思维过程,不同的思维过程正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生长点。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解决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进而通过交流完善学生的思考,在对比中找到最简捷的答案,此举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让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进而激活了解决问题的潜能。二、以生活为切入点,运用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巩固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取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1、生活情景,激发解决问题的乐趣“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充分地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发现问题,创设问题,真正做到生活联系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如:在学习小数部分知识之后,设计一次“家庭理财师”的活动。通过表格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情况,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小数部分的知识,也让学生初步了解 “项目”、“支出”、“收入”和“总计”的含义,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并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合理安排开支的习惯。2、课外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悟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学完《比例尺》之后,我在班上开展了“争当校园设计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学生亲身经历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在此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以社会为实践点,体验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致力于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而学生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步入社会用好数学。1、依托社会生活经验,培养数学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有实践做依据,抽象的问题往往可以变得形象可感,尤其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切身体验和现实知识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概念和知识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打折》内容时,我并没有做任何讲解,因为“打折”这一名词在现今社会极其流行,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过与家长买打折商品的经历,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时,他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历数自己的“淘宝”经历,并“传授” 着自己的高招。如此以来,学生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本节内容的学习,而且印象深刻,收效显著。2、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价值《新数学课程课标》中指出: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应用意识的培养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引导、鼓励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后,设计了“我给妈妈当参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三八节”期间,许多商场都绞尽脑汁开展促销活动,现在有两个商场,有如下优惠活动:甲商场实行买就送,中奖率为100%;乙商场抽签活动,中奖率为30%。如果你来给妈妈当参谋,你会带妈妈到哪个商场去购物?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同学交上了这样的社会实践记录:“我和妈妈先去考察了两个商场的商品质量,我们要买的商品质量一样,奖品也差不多,我们就在甲商场买;如果乙商场的商品质量好,我们就选择乙商场,而不稀罕奖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动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也懂得了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能仅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透过表面看本质。总之,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能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始终围绕“做数学” 这条主线,以课堂为立足点、生活为切入点、社会为实践点,创造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孩子们“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得到了空前的高涨,自然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经过不断地探索,现在这一教学模式初见成效,我相信如果我们能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生命的美丽也会尽情地在数学学习中绽放! 【参考文献】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新课程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2002年 查看更多